首页 > 中国诗人 > 郎毛
诗歌馆访谈随想(三)
宇宙的本体、诗的本原与人的本真,飘逸并爆发在瞬间


  导读:神性由于诗性的启发而敞亮,诗性由于神性的照耀而洞透黑暗和迷失。
诗性言语拯救了你的表达,你垂死的表达被吹入生之气息,如维纳斯冉冉升起于海域,那条僵硬冰凉的蛹与你无缘了,你有福了,因为你终将一睹神光,从肉到灵整个儿进入诗的状态。
——郎毛《诗性言语》

  神性由于诗性的启发而敞亮,诗性由于神性的照耀而洞透黑暗和迷失。

  诗性言语拯救了你的表达,你垂死的表达被吹入生之气息,如维纳斯冉冉升起于海域,那条僵硬冰凉的蛹与你无缘了,你有福了,因为你终将一睹神光,从肉到灵整个儿进入诗的状态。

——郎毛《诗性言语》

 

  在诗歌馆的访谈中,世中人先生感叹说:“很多历史不是真相,所以我们宁愿相信野史”。他又接着说,“在重大历史事件面前,那些见证人在哪里?无数的人存在着,难道连一个人都不说话吗?”

 

  我想,诗歌要进入历史的视野中,表达出诗的情感,这无可厚非。诗歌以文化为载体,展示人性的光辉,这也理所当然。但是,这里面深藏着一个危险,就是因着诗人的诗无法穿越黑暗,诗人被诗杀死在诗的本原之外。

 

  诗人的诗本来是要洞透一切的,包括历史、文化、技巧与情感,以契合于诗的本原,但由于诗人被拘困在了文化中,世俗主义变身以伦理与道德的面目,使诗人也变身为文化代言人,追诉着世界的不公不义,就这样,诗人所写的诗把诗人杀死了。同样,由于诗人执著于表达自己深沉的喜怒哀乐,以唤起人性与大地的觉醒,诗歌所用的技巧如同锋利的刀,对诗人进行了第二次的谋杀,

 

  诗人真的死了。

 

  所以,诗人郎毛要更进一层,他必须不被规定,不被指派,然而做为一个真实存在着的人,他总得存在到某个地方啊。如果他只能存在自己的心里,仍有被规定的危险,因为,如果我们自己规定自己,自己指派自己怎么办?

 

  所以,如果进入到宇宙的本体界,让他者的在把诗人带到自己本真的个体界,完成自己的个体因,那诗的本原就很快就向诗人临近了。这样一来,诗人以本体、本原与本真观照世界,奇迹就出现了:

 

  无边无际的阳光,你凝结其间。

 

  这里面包含了你对处境的多么痛心疾首的追问,你对诗的彻悟,这时候完成了。这时候两只水鸟尽到树上,稻田里的树,偏偏是两只,落在最高、最不具有稳定性的树梢上,鸟坠进去,又飞出来。树梢无数次被搏击站立,树梢阳光抽打成一片,偏偏是两只鸟,一前一后,向树的高处飞翔。

 

  天空是湛蓝的,蓝到深处,阳光无声无臭,你凝结其间。

 

  ——郎毛《诗的状态》

 

  诗,就这样瞬间呈现,既是原初,也是终极,毋宁说是原初和终极的双向交融。本体,当然是无法言说的,但本体的核动力弥漫在整个宇宙中,先于艺术的核原,也是无法言说的,但先艺术核处在不为人所能把控的他在中,诗人们只能不停地围绕其转动,形成了一个个的后艺术核,生成了一个个时期、流派、思潮、风尚,然后一个个衰老、消亡,而先艺术核仍兀自存在。

 

  这时,天才的艺术家就要创造出新的后核以试图贴近它,但是一个心灵迷失的人怎能找到他呢?所以,诗人要找回本真的自己,找到一个不被文化营造出的任何环境所操控的自己,这时,瞬间,就成了一个褪尽思想光芒的洞,“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触到什么就是什么”。

 

  诗人说到:“当文化的大坝被炸开,你会看见人性的洪流是多么生动、多么壮观!而长期憋闷又给它造成了多么可怕的淤块!”

 

  因着诗人的个体人格,即原人格的实现,亦即是对个体因的完成,

 

  诗,

 

  活了下来。

   

  以下是诗人朗毛的诗选:

 

 

《哭泣天使》

 

抱紧诗歌

像是抱紧田野

抱紧田野上的树

白色坚硬的柿树

在秋天

红色饱满的浆果摇曳着

在春天

麦子深处弥漫着潮湿和腥甜

而红狐狸在漫长雪地上奔跑的日子

却是田野的冬天了

它们见证了诗歌的命运

我要一一抱紧它们

不让它们滑脱

 

 

《血块》

 

从一个非常深的地方迸出来

非常深

这可以从血块上看出来

不是一般的血

血块黑而稠

中间凸起

在墙壁上

血块慢慢变凉

那是从非常深的地方迸出来

一下子射在墙上

血液火爆

腥热

从非常深

非常热烈的地方迸出

深得没法想象

稠得惊人

一下子粘在墙上

 

从黄昏起

这血就开始变凉

血的表面发皱

血块凝缩

在透过街口射来的太阳光里

血液蓦然明亮了一下

接着

在灰色冰凉的墙上

血块肆意收缩

 

墙向前方伸展

血块粘在老地方

没有砖缝

血块被粗糙的墙壁吸附

血块决没有膨大的可能

在黄昏的太阳光里

血块蓦然明亮

 

前面已经说过

这是从很深的地方迸出的血

很晚了

它还没有脱落

它曾经那么火热啊

如今它从很深的地方出来

暴露在大街上

 

夜晚使它黯淡

在不断伸展的墙上

血块使这条马路

弥漫奇怪的气息

 

如果度过这个夜晚

血块仍然没有脱落的可能

如果这个夜晚过去

血块依然粘在墙上

血块黑而强烈

渗透人们的目光

 

 

《一只鸟儿》

 

一只鸟儿在床单下面挣扎

沉默的挣扎

血液流动

海岸辽阔

先是有茂密的草和树

秋天

草和树参差有致

颜色鲜明

祖国的好山河

寸土不让

 

而后看到真正的辽阔

没有草和树

海岸之上

白花花的盐碱

一直漫到山根

风空洞而凉爽

总是从山与海之间吹过

 

阳光一股脑地照射

在山与海之间

只有一些小小的石头

覆盖着碱痕

 

在山与海之间

由于没有草和树

也就没有一簇簇浓荫

没有人走在花前月下

你说这里单调吗

 

鸟在床单下挣扎不已

显示着种种可能

以上所说的种种联系

曾不为人觉察

 

 

《毁坏一个无辜的婴儿》 

 

你蜷缩在冬天里

在大雪的覆盖中

你收缩着自己

从行走的四肢

到大脑

到渐行渐远的心脏

所有的你都在慢慢变小

雪花在飘落

从海洋深处飘来的雪花

慢慢覆盖你

覆盖着一个婴孩

所有人都意识到你在变小

雪花一样柔软轻盈

雪雾升腾

在你之后

在所有的你

和所有人之后

雪花覆盖了所有的生命

从蚂蚁

到危险的国王

在大雪连续不断的覆盖中

地球猛烈收缩着自己

雪越来越厚

大地竟然如此脆弱

风啊风啊

大风会把他轻轻卷起

揉碎

像是毁坏一个无辜的婴儿

 

 

《遥远的行吟》

 

我是你脚下的尘土

当它们徐徐升起

有无数的种子

在阳光里铮铮发亮

一边飞翔

一边歌唱

这是被种子唤醒的土壤

再也找不着大地

像是长出翅膀的野猪

怀揣着和种子一样的理想

你是我脚丫上最小的那片趾甲

被我的舞鞋磨得透亮

我感觉到你的疼痛

正像我的舞步使我疯狂

我不能停下

我的最小的趾甲

告诉我能不能忍受

告诉我

你为什么来到我的身旁

有一种坚持叫命运

有一种温暖叫血液

有一种梦想叫极端

每一次想起你我都变得虚空

心疼得流血

像是雨后蒸发的一缕彩虹

  

                

《事件1:玻璃的来历》

                                                  

玻璃从老远来

明亮。寒冷

一块块垒起

中间缝隙极小

玻璃在冰上

啪啪破裂

和冰重合

冰面上落满玻璃

阳光普照

人血嘀嗒

冰湖一望无垠

 

玻璃本来完好无损

人血依旧畅流

温热的血

对于人活着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人来到冰上

热气一团一团

由于有了血

人感到寒冷

人血嘀嗒

创口破碎不堪

蓝冰  使鲜红的血

使冬天美丽

这一瞬间不会静止

因为新的瞬间正在到来

它们推动着

决不停留

人三三两两

闪闪烁烁

 

 

《事件2:夜》

                                             

夜里有人找

他敲门

然后叫我

 

他站在夜里

夜在他身后

无边无际

 

他手指僵硬

敲门的声音

尖锐

急促

在他脚下

夜无边无际

 

我端坐

感到他的声音发凉

他僵硬的手指

使门受到震动

门框跟着跳了一下

 

这个人性急地站在门口

他急着进来

他僵硬的脚步

在门口走了好几个来回

他的脚肥大无比

靴子沉重

 

我端坐

我听得一清二楚

他急了

我的名字被他叫得

万分凶恶

 

夜在他身后

黑得令人发指

我站起身

大门无庸置疑

 

 

《事件3:断头台》

 

断头台冰冷生硬

在山坡背后的影子里

断头台干了的血迹

正在剥落

在哪一天早上

断头台来到这个山坡

样子古怪

 

太阳从哪一天开始照耀

这冰冷的物件

在时间里矗立着

释放阴凉的铁腥

断头台由谁造出

再也不会塌倒

 

山那边的车正在靠近

车轮的尘土

把聚集的人群笼罩

断头台静静地

在山坡上矗立

越过时间的阻隔

车子启动时

激起人群呼喊

 

这里是在呼喊一个名字

用白骨支起的断头台

静静等待

世界上最后一个头颅

简介
郎毛:先锋诗人、人文学者、影视纪录片制片人,“存在客观主义”诗歌创始人。现居郑州。1985年历时8个月与诗人孔令更等徒步考察黄河,1986年创办《存在客观主义诗歌导报》。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后分配至黄河水利委员会宣传出版中心,曾任《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社副总编辑,现任全球水伙伴(中国黄河)委员会理事、河南多元文化传媒创意总监。先后出版诗集《浪子》、批评专著《流浪的诗学》(经济日报出版社)、跨文体文集《传说中的痛苦》(花城出版社)、诗集《人民啊人民啊——郎毛之诗》(2012纪念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暨中国先锋诗歌论坛唯一推介读本)。
责任编辑: 周楠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