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你的歌 是心灵淌出的诗泉
——读王富强散文诗集《天降斯人》有感


  导读:王群生 男、1935年生于日本东京。抗美援朝战场即开始创作、发表和出版作品,笔耕50年。历任重庆市文联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等职。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有长篇叙事诗、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长篇小说等30余部计500万字,作品曾获全国、军内、四川、重庆等地文艺创作奖项;有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长诗《红缨》《把一切献给党》《我的一家》《铁窗烈火》《在烈火中永生》等被共青团中央推荐为“共产主义生活”教科书。


  富强君,遗憾了,惭愧了!在书写这篇“有感”时,我必须先作如下申明:我与多才多艺的诗人的人,始终没有谋面交往,囿于不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我对勤奋谦逊的作家的你,一直印象十分深刻,盖因连续读到了你十余部作品,按照文学圈子的说法,当称作“以文会友”、“以文交友”了。我与你的相识、相交、相知,已有了好些年历史,完全是文字上的缘分使然。尽管,无论自然年龄或是文学工龄,你都敬我若长辈,但恰恰在文学成败得失上,是不能以年岁、资格论短长的。所以,我俩始终是平等相待,成了没有见过面的忘年知己。可不,无数次书信、电话联系,彼此交谈的内容,都是有关文学的问题,或是对你我新作的探讨。记得今年春天,我所在的重庆市文史研究馆的朋友,集体前往四川省广安市邓小平故居参观,当晚下榻于广安城南新区劳动宾馆。于是,我想起在小平家乡共青团广安市委工作的你,可惜没有带上你的电话号码,与广安团市委联系,终因夜已很深无人值班没有挂通电话,只好近在咫尺,失之交臂,以未能见面为憾。回到重庆,翻出你的名片,拨通你的电话,当谈起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广安之行时,你把我好一顿埋怨。原来,劳动宾馆离你供职的机关、你的寓所极近——好了,遗憾留给以后慢慢弥补吧!

  时隔不久,就收到你寄给我的你的又一部新著——散文诗集《天降斯人》。我打开了你的新作,当夜一口气将全书从头到尾读完,顿觉一股扑面春风,挟来你人生长途的百花万卉、艳丽芬芳;挟来你生命之旅的千虑一得、奇思妙想,真个是百态千姿、满眼珠玑,让我目迷七彩。

  正如全集最后一首《天降斯人——写给关心和爱着我的朋友也写给自己》中你所吟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天道酬勤!天道酬心!天道酬人!”。这是你乐观、坦荡地直面人生、直面生活、直面事业的胸怀写照。你深知,这“天道”——人生、生活、事业的规律,是掌握在“勤”奋、“心”专而又执著追求的“人”的手里;所以,这“天道”——规律,当也会慷慨回报,对上述者丰厚地酬“勤”、酬“心”、酬“人”了哟!“天降斯人”,包括“关心和爱着我的朋友”并你“自己”,谁不是“天”——大自然的恩赐而降于世?必将委以大任,只是看你、看我、看他(她)如何选择个人的理想、坚定个人的信念,把握自己去“挂云帆”、“济苍海”了!

  富强君,你的散文诗集《天降斯人》共分十辑:大海的情愫;历史的装订线;西部热土;久违了的茅屋;受伤的信鸽;告别避风港……可以这样告诉你,对每辑中的作品,我都非常喜欢。但绝不是说,你全书篇篇都是精品,但其中一些精当的美篇、佳什,确令我十分的震惊与激动,甚至使我联想起印度以书写散文诗而名声大振的伟大诗人泰戈尔的一些诗篇。当然,我以为使我联想的产生,足以说明你有些超凡脱俗的诗篇,确实达到了特有的境界,无论从诗的立意、想象、哲思、氛围、余韵等各个方面,都形成了相对的统一,营造出深邃、空灵、自然的绝妙意境。

  譬如,“大海的情愫”中的《珍珠》:“大海汹涌咆哮之后,大海亦歌亦唱之后,大海潮起潮落之后,经过了很久很久的孕育,你才从大海的深渊来到岸沿。/眼里本容不得沙子啊,可是你却因为沙粒窜入了壳内才改变了容妆和身份,由一个被遗忘的弃物摇身变作了受宠的贵族。/那是一场艰难的演变啊!/那是一次命运的挣扎啊!/那是你一生惟一的机遇啊!/你曾经普通,但却可以免受痛苦和刺激啊!你曾经平凡,但却能够不再长长地苦等啊!只因为你追求的是一种值的认可与价的体现,你才这样受煎熬受浪击受践踏,于是你才有了亮丽的光泽,才可以入药才可以治病才可以作饰物。/珍珠啊!/阳光雨露,浪击沙淘,正因为你是珍珠才尽显风流,正因为你贵重你才被岐视,正因为你奇异你才宝贵,正因为你去粗取精你才真,正因为你去芜存真你才珍,正因为你受重视才被人惜。/太阳在蓝天上笑了,大海在汪洋里欢了。/天水合一。你是太阳的儿子与大海的女儿痛苦而快乐的结晶啊,珍珠!”我可以认定:你,作为敏感而诚挚的诗人,在咆哮的大海面前,认真地思索过、追询过,认识到一场难得的演变、挣扎、机遇,并通过无边的痛苦与欢乐,磨砺出每颗珍珠的价值,同时,也造就了每个人事业上的作为。当然,你和所有争取事业有为、追求人生价值的朋友一样,都正全身心投入难得机遇中这场痛苦与欢乐的变革。这样的诗,温馨、深沉、睿智,透着大时代的思考,形象地诠释一条哲理,让读者在咀嚼韵味中能得到启迪。

  可不,象《珍珠》那样的特殊机遇,尽管是你、我、人们毕生难得的偶然,若不及时攫取,将会遗恨终年。于是,你才赞美那种对环境、对命运、对生活的抗争;你才讴歌那种通过痛苦与欢乐达到的变革。这样的诗,是你在观察、思考、向往中的吟唱,也象珍珠一样折射出世代与现实的耀眼辉光。

  尤为让我叹服的是,“历史的装订线”中的《历史的装订线——咏长城》,就是这构思新颖的标题,都算是一首精巧的咏物小诗,且形象突出,发人深省。“一座座古老的城池被你用一块块青砖红墙订成了一部漫长的史书,供世人翻看和注释。/在世界的东方,曾经有许多的山峦和河流被那些肮脏的脚步踏过。因为一种荣誉和抗争,你才这样悲壮地记录下这屈辱和沧桑。/你用永久的记忆和细细的针脚装订着杀戮和苦难,装订着野蛮和文明,装订着侵犯和捍卫。/役卒的尸骨和鲜血被刻在碑石上了,/秦始皇舞着令旗走下烽火台歇息去了,/孟姜女的哭声翻录成盒带被地摊小贩携至四面八方兜售去了,/荆轲站在船首握剑悲歌沿江缓缓而去了,/八达岭的故事山海关的传说用龙的语言写进古书成为经典了,/....../炎黄先组将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筑在这万里长城上世代传承。/有一天,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大西洋彼岸遥遥地对着东方慨叹/——长城是历史的装订线!”就因为这首诗的丰富想象、敏锐思维、深邃哲理,竟将中华民族的一部文明史,浓缩在《长城》——这“历史的装订线”所装订的这一部漫长“史书”,才让我也让所有读者,在读到这部特别“精炼”的“史书”时,都会喟然长叹、瞑目沉思,都会称赞作者你写作时角度的独特、联想的新奇、构思的精巧。

  是的,一般人来到万里长城前,都会怀古探幽、神情肃然,各有各自的视点、各自的感受、各自的赞叹。而只有诗人、作家的你,才会被眼前景物触发奇思妙想,发出这般不同凡响的感慨。也许,是城墙上那锯齿般婉蜒堞垛,陡然形象地化为一条“装订线”,将你脑海中一部染血浸泪、血火交迸的中华文明史,以最精炼的形式浓缩、串连了起来。对!这才是灵感的闪现与诗的诞生。

  再如“西部热土”中的那首《红豆》,确实非常精美、凝炼。这原本逗人相思的南国林木上的小小果实,正是以它鲜艳的色泽、玲珑的形象,启发恋人们寄托相思的吧?可发现、推广此奥秘的,当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于是,千多年后的你,更在《红豆》中引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埋在那块芬芳的泥土里,你旺盛地生长着,但却一直被人遗忘和抛弃。/直到有一天,你才从唐诗里蹦蹦跳跳地走出来,并放出你生命的光芒。/你本是南国的一份土特产,经过风雨的浸润后才长成红红的相思,后来被那些多情的少男和思春的少女们偷偷地藏在袖口携至北疆,你便四海为家名声大振了。/四季轮回,岁岁年年。那首唐诗牵着你的小手从远古走到今天已经被人们熟记于心了。爱情的胚胎在你的播种里永不疲倦地萌芽、开花和结果。/新春又至,你这枚红豆又将会寄给谁?”诚然,人类的繁衍、生命的轮回,都靠亘古不变的爱情催生、推动。但人类的爱情,却通过人类独有的语言、舞蹈、音乐、绘画、文字等各种艺术化的交流,升华到感情融汇的最佳形态、更高境界。所以,一枚小小的红豆,就成了华夏民族千年来爱情、相思、信守的象征。

  囿于此,你作为敏感的作家、多情的诗人,当然对红豆情有独钟、格外留意。当你今天放眼“西部热土”的当儿,一定在西部北疆,在热恋的少男少女手中,发现了秘密珍藏的红豆;在热恋的少女少男眼里、读出了情人思绪的缠绵。所以,你眼中的“红豆”,是通过千年的历史风云,从王维的诗行中牵到今天恋人手边的漫漫情丝、绵绵思路。你的感叹,是对千百年来美丽爱情传说的礼赞。

  在“久违了茅屋”一辑里,我有幸读到了你的《久违了的茅屋》,也令人双服一亮。当然,与你“久违”了的“茅屋”,以你的年龄计,雄心并没有分别多久。在历史的长河里,10年、20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你吟唱:“苍凉的黄土地精心雕琢,沉重而轻松地徘细在豆古荒野,用最野性最灵性最雄性的风侵雨蚀,繁衍永恒的傲骨。/久违了的茅屋。/历史用一章意味深长的自然大特写,阐释赤裸裸的版块里禁锢的命题。/晚钟渐渐沥沥地送别了黄昏,挑灯夜读,平凡的土地里有一段不易辩认的古文字记录着土地的平凡。/风风雨雨的野史埋在黄土。/茅屋在山坳里阴沉沉地蹲着,熏黑的故事被装进那一册瘦瘦的教科书。/长满褶皱的记忆镌刻在这座极有厚度的野山。祖先在纵横交错的阡陌上有意无意地留下了抹不去的胎记。/茅屋在很久很久以前,随着炊烟依稀的蹊径走进了历史的扉页,任人翻看。/久违了的茅屋!”这是一首意境朦胧、意念抽象的散文诗。但你拟定的主题,又是如此清晰,你传达的立意,更是这般形象,使全诗处于矛盾、统一的交叉点,这种特殊表现手法就是其成功之处。我想,那“久违了的茅屋”,如果曾是你居住过的,那么自新时期开始的20多年过去了;倘若不是你曾居住过的,那么自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过去了。总之,“久违了的茅屋”已经走进历史的扉页,任人翻看。

  这种形象二元、立意多向的诗篇,正是你创作丰富多彩的明证。我与读者当然读懂了你朦胧的寓意。我知道,你很年轻,年轻得可能记不起“文革”时期的狂飙肆虐,但却忘不了那“久违了的茅屋”;你很年轻,年轻得自然赶不上解放前的苦难岁月,可从长辈嘴中也听说过那“久违了的茅屋”——这样,你将它印在了“史册”的“扉页”。

  需要提到的还有“告别避风港”中的《告别避风港》,这是一首气势雄浑、形象生动的好诗:“海风疯狂地跑着。/海涛放任地吼着。/海岸线已走得很遥远,模糊在你的视野里。/疲惫的风浪扑面而来,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你头顶上掠过,牵走你停泊在船帆上的目光。/一群海鸥在乌云里穿行。你看见一只海鸟被欲望困在水的中央,穿过一望无际的大海,你想起你的名字叫男子汉,陪伴你的只有不会抛锚的梦想。/前方再没有避风港,回头作别吧!?扎紧裤腿,挽起胳臂,开始你渴望已久的颠簸的远航。”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绘画,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这是一则意趣深远的寓言,这是一部理念宏辉的童话,也是你告别梦幻少年走向成熟、走向已知、走向明天的豪壮宣言。你诗篇所描绘的,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可说是世象百态图、人生万花筒,为你、也为读者们总结了昨天,总结了过去。就这样,男子汉的你,以及你同龄、同志的伙伴,开始了毕生的远航。

  远航,远航。直面人生就是这样一条拼搏、斗争的航路,每个人都面临一次远航的启程。当你告别少年花季,告别了避风港,离开了母亲与家乡的庇护,置身于变幻莫测的大海时,眼前只有惊涛击天、狂浪扑面,再也找不到避风港了,就象成熟的攀岩高手丢掉了保险绳,在危崖绝壁前,只有凭自己的勇气、技巧与力量,才能最后登上胜利的顶峰。

  我的读后“有感”就写到这里吧!

  富强君,我喜欢你的作品,特别喜欢你刚出版的这部散文诗集《天降斯人》。也许,我的一孔之见大有偏颇,但我却愿将我这阅读后的感想写下来遥遥地寄给你和其他的《天降斯人》的读者们。

  最后,祝你笔力雄健,更上一层楼,能不时推出自己新的佳作,以供日后你我再作笔谈。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