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冰虹
肖云:虹花正好又开一朵
——品冰虹的诗《虹花正好又开一朵》


  导读:冰虹是一位纯粹的诗人,执着于内心灵性的抒发与诗艺的追求。冰虹的诗将灵感和形象相融合,也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一场雪_2_副本.jpg

你那动人的岑寂
我不去捉摸
你那冷澹清远的情致
经得住虹园时光的消磨
你那染了苔痕的青石
我几乎是爱上了
 这寥落的苍茫枯涩
你自然懂得虹心以待
虹花正好又开一朵
冰雪样的噙着幽香
逗弄这阒寂的夜
 
  ——冰虹的詩《虹花正好又开一朵》
 
  夫文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夫诗者,若闻其声,似见其人。品一首好诗,犹如丝竹之入耳,其音沁人之心脾,如梦如幻;如茗茶之入喉,其味渗人之肺腑,如痴如醉。久闻冰虹之名,品其诗,味其性情,才知芳心如水,旨趣深远。笔者有幸,读冰虹之诗,感会良多,遂记之以文。
 
  一、趣在法外,意在笔先    
  一个漂亮的开头,如果运用得当,往往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譬如本诗首句“你那动人的岑寂/我不去捉摸/你那冷淡清远的情致/经得住虹园时光的消磨/你那染了苔痕的青石/我几乎是爱上了”,寥寥几句,便勾勒出一个静谧的夜晚,使人沉浸于夜的唯美、夜的安详,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诗中的“你”,自然指的是虹花;而“动人的”、“岑寂”两个词,乍一看,觉有矛盾之处:“岑寂”怎么会是“动人的”呢?细细体会,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岑寂”比作“动人的”,又给人带来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不去捉摸”则表明了诗人对虹花的敬重,“岑寂”本不可捉摸,诗人也不去捉摸,诗人巧妙地塑了“我”和“虹花”的对立面,使读者读起来意趣盎然。此外,诗中的“冷澹清远”、“消磨”、“苔痕”、“青石”等词,更是写出了“虹花”的高雅与坚韧,使“虹花”的形象变的更加地具体与饱满。
  诗歌开头词句清丽,宛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给人一种铺面而来的清新气息。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如蔡邕“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式出矣”,天地造化莫过于自然,自然则万象生。诗人用简洁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岑寂的夜晚,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给予全诗一个好的开端。
 
  二、言寄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诗歌以语言为基础,通过文字这一载体用语言塑造诗歌的意象;意象则通过文字这一载体,进而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如诗中“这寥落的苍茫枯涩/你自然懂得虹心以待”,读到这里,仿佛看到一位姑娘正迎面走来,她的清寂、她的超凡脱俗,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诗人运用象征手法,确立意象,层层递进,将心中之情理,与诗歌语言相融合,塑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意象——“虹花”。诗中的“苍茫枯涩”,写出了“虹花”历经时光和风雨的磨炼后的“冷澹清远”,充分体现了“虹花”超然物外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品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虹花”的赞赏之情。《文心雕龙》有言“情乃文之经”,并高度重视在审美过程和审美结晶中所体现和凝结的“情”。因此,“情”是诗歌的血脉。冰虹在诗中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虹花”意象,深刻地诠释了“情”在诗歌中发挥的强大作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显然,本诗是有我之境的。诗中“虹花”冷澹清远的情致/染了苔痕的青石/以及她那苍茫枯涩”无不体现冰虹丰富的情感,从而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文心雕龙》中还提及“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这里指的是诗歌语言与情感的融为一体,言为情而生,情为言而发,二者相辅相成,而不是为文而造情。冰虹的诗语言自然清新,感情真挚朴实,也唯有真情的流露,方可发出自然之音。
 
  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再美的日出也有日落时分,再美的花朵也有零落之际。万事万物受天地之转承,顺四时之变化,有乖有合,有起有落,乃自然之常态。诗歌亦顺应此理。本诗历经起始、转承,也将步入结尾。结尾以“虹花正好又开一朵”为首,照应主题,表达中心旨意。读诗到此,笔者本以为诗人会更多地阐述中心旨意、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结尾却让人感到意外。诗歌用“冰雪样的噙着幽香,逗弄这闃寂的夜”结尾,仔细品来,“噙”、“逗弄”两个词运用得极为传神,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把静态的“虹花”人性化,使“虹花”个性鲜明,轻灵而不失雅致,达到了妙不可言的艺术境界。然而,当诗歌达到高潮之际,却又戛然而止,颇有白居易琵琶行中“凝绝不通声暂歇”、“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我想,这正是此诗特色之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声色骤退,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或许有人会说,这结尾来的太突然,意犹未尽,看似并非十分完美。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告诉我们,人生正因为有了离合悲欢,相聚才会显得那么可贵;正因为月有圆缺,圆月才显得更加美丽。人们总是追寻完美,却忘记了生命没有完美无缺。我认为这便是最好的诠释,诗人在全诗的情感即将达到高潮之际骤然停笔,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言语在外,情意其中,这正是诗人所希望呈现给读者的。
 
  何其所幸,能够读到冰虹的诗《虹花正好又开一朵》。品冰虹之诗,觉有一股内在的文人气。冰虹的诗语言自然清新、含蓄内敛,秾丽而不靡繁,宛如一股清泉,甘甜似醴,浸透读者的心田。清新自然的语言又透露出阴柔之气,体现了柔和美,诗歌中的柔和美在本诗中通过以下几点体现出来。第一,语言的运用。这首诗语言婉转流畅,洁净如水,清新自然,既显典雅又毫无矫揉造作之意,此外,冰虹善于将优美的辞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灵活多变,形成其独特的诗歌语言风格;第二,诗歌的构思。这首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不落俗套,情理之中而又在预料之外,诗人独到之处,便是善于抓住物象和意象之间的微妙联系,安排“我”和意象之间的对立,最终做到以我观物,将自身与意象完美地融合;最后,诗人的性情。诗人的内心是如水细腻的,也是是充满灵性的,此外,诗人真正做到了随性而为,有感而发,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的“盛唐诸公唯在 兴趣,故其妙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那样,正因如此,诗才表现自然、唯美的情感。
  冰虹是一位纯粹的诗人,执着于内心灵性的抒发与诗艺的追求。冰虹的诗将灵感和形象相融合,也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她在塑造“虹花”的同时,也极力展现真实的自我。着于感性创造的同时,也不乏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
  桑塔耶那说:“最伟大的诗人都是哲思的,诗像哲学一样”。近些年来,诗歌之声渐退,新时代的人们被网络文化所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冰虹的诗实乃浊流中的一汪清泉,映照着每一位读者的灵魂。她在诗歌中所表现的纯真之美,以及对诗歌的坚守精神,实在令人敬之仰之。冰虹的诗有着强大的责任感,有着仁者一样的智慧,传达的是一种至死不渝的精神感悟。冰虹对诗歌艺术的执着与创造,无疑给当代诗歌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当黑夜笼罩之际,曙光却又划破黎明,相信将有更多的诗人,如冰虹一样,执着于对诗歌至美的追求,如此则诗歌之精神不灭,诗歌之灵魂永存。   
 
  于2017年6月8日
简介
冰虹,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音乐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理事,济宁市作协副主席,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琅嬛诗社名誉社长。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