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一份出入世的回放——读诗人画眉《白月光》(外一首)有感


  导读:画眉是清醒的,逶迤的精神世界,虽风景如画,如嗔如痴,但笔锋一转,又“快速收心”,回到现实生活来,且走且停,“再听一段金刚经,再读一点白天。”她的意象回转得干脆利落,蔓延不绝,明晰又缠绕。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是诗人画眉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坚持。我与诗人同住一小区,对面楼。我们约见,是楼下碰面或散步。她从未邀请我去她家,我亦未主动说去,彼此默契。相比较那种闹哄哄的友谊,画眉是沉稳安静的,安静得犹如温顺披肩的长发,和比例舒心的娇小背影。

  我喜欢这份安静与默契。犹如一幅拿捏得当的诗意水粉画,画面颜色清浅宜人,笔调洒脱,有清高的自由生活,也懂得平凡时,适当的调整解脱。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为读书留下名言佳句。“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认为,读书本意是使心胸开阔,使眼睛不被蒙蔽。培根认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古代隐居教授翁森写道“四时皆宜读书,而读书皆得其乐”。甚至有观点认为,大声朗读可以把体内浊气排出去。

  总之,读书时,一股美妙的清气在天地间自由穿梭流淌。读书之人不俗气,是神来之笔灵光一现的宁静致远,是腹有诗书的气自华!

  在《白月光》里,“尘埃尚未聚拢,浊气还未上升”,这明暗与浑浊之间,是“被雨洗过的清晨有风吹过”。被雨洗涤,留下的是清澈;被风吹走,散去的是尘世俗气。“聚拢、上升、雨洗过、风吹过,”这些“动”的意象清浅勾勒出世道人心。趁着心田尚未被俗世纷扰,“静”的画面来了——“一支云竹的新芽指向月光”,暗喻安静下来,去寻找内心澄明的世界。一动一静把美好的时光交给读书绘画,精神汲养,以获得了“安宁和欢喜”。

  画眉是清醒的,逶迤的精神世界,虽风景如画,如嗔如痴,但笔锋一转,又“快速收心”,回到现实生活来,且走且停,“再听一段金刚经,再读一点白天。”她的意象回转得干脆利落,蔓延不绝,明晰又缠绕。

  我选择读《清醒纪》,一来和诗人是好友,这就构成必读因素,另一个是画眉的诗总是能引发共鸣。驻足与逃离其实都有各自的羁绊。哪怕威猛的老虎,锐利的牙齿,也有被温柔和美丽折服的时候,也会安然感受美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指出人性中阳刚与阴柔的两面。诗中“虎”的意象,却有点老花,有点看不清,有点不够“尖锐”。可这有什么关系呢?“习惯示弱的比强硬的瓷器更有力量”,诗人的禅心有伸展的余地,以退为进也是另一种境界。太过锋芒是猝醒,来得快去得也快,“哐啷”一声,也就没了。

  《清醒纪》里的哲思,有着致密的分析力,诗人是聪慧的,“合乎逻辑的判断并非正确”、“与对抗与和解只是欲望的方向”。在两个完全相反方向找到一个微妙的出发点,初始可能觉得武断,但细细琢磨,却又觉得是一种柔和的武器,以退为进,向伪善的人生宣战,从而抵达一种别样强大、别样高贵和骄傲的激情,有种清醒的理智在自由涤荡,如同“六月的阳光正在开启”。画眉的诗,角度灵巧特别,画面唯美清新,总是在浮世绘中安放一颗宁静恬淡的心。具有一种令人屏息的凝神和动容。她把意象绘成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凝焦定格,让人为之一怔,恍然如悟,用很美很柔很有说服力的轻描把诗中的“小哲思”,用不经意的惊鸿一瞥展现,自有一种迷人的回环,令人随着画面撷取澄明的解答。

白月光(外一首)

 

诗/画眉

 
尘埃尚末聚扰
浊气还未上升
被雨洗过的清晨有风吹过
一枝云竹的新芽指向月光
如在人群中,我读到静谧的一幕
一瞬间避世的念头
安宁和欢喜
 
如今,我学会快速收心
在合上书本之后
再听一段金刚经
再读一点白天
       
清醒纪
 
我信任梦的启示
久未谋面的友人
和退下去的潮汛
老虎的牙齿开始松动
杯底的枸杞泛着红光

 
我不会说出弱者的秘密
习惯示弱的比强硬的瓷器更有力量
合乎逻辑的判断并非正确
与对抗与和解只是欲望的方向
 
在雾中走久的人眼睛更加清明
远行的承载过荣光
鸟的羽毛尚未退尽
树獭渴望闪电
六月正在开启

作者简介

孙仁芳:现居广州黄埔,华侨大学中文系行政管理专业。曾任职《福建侨报》泉州记者站、万通广告公司。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黄埔区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多见于报纸、杂志、电台,多篇作品被收入文集。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