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绿野
浅议诗人死亡现象之诗歌已死的伪命题


  导读:签约作家绿野新作快递。
  
  近日,纪念诗人卧夫去世五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同时,为深化研讨会的学术性,以及广大诗歌爱好者持续关注的粘黏度,诗评家、诗人们围绕《卧夫诗选》展开了学术性话题。
  抛去名利场,抛去功力心,生者为逝者进行悼念,展开简朴、热烈,肃穆庄重地关于诗歌话题的讨论,体现了当下中国诗坛的一股清流正延着学术之风,回归诗歌之本我的道路重塑。
  吴思敬、林莽、张清华、谭五昌、汪剑钊、冰峰、吴子林、安琪、马文秀等在京诗歌评论家、诗人出席了卧夫诗歌研讨会。
  诗歌评论家、国际汉语诗歌协会秘书长、北师大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先生,发起并主持了这次诗歌研讨会。
  这对匡正一些‘诗人已死,诗歌不兴’的谬论与伪命题,具有积极的正面引导意义。它是中国诗坛,当代诗人情怀、操守的有力展现!它是中国诗坛,学术领域重塑形象,所显露的一侧脊骨!
 
  一、逝者长辞矣,生者多珍重。
  “子在川上曰,逝世如斯夫。”我们要以理性的思维看待诗人的死亡现象。首先,它是个别特例,不具有普遍性。不是因为一两位诗人的非正常死亡,就武断地介定写诗的人神经都不正常。或者,断定中国的新诗已走入死胡同,中国的新诗已死等等。这显然是“耸人听闻”的伪命题。其次,它是特定因素集合,特定环境下的诗人遭遇。毋庸置疑,由诗人海子,30年前在山海关卧轨自尽,到诗人卧夫,5年前在北京怀柔的山里绝食身亡。这是新诗百年以来,发生在中国诗坛的文化事件。它对当下中国诗人的心灵阵颤,余波不已。但它不能武断地定论为世风日下,且不可逆转。恰恰是诗人个体命运的抗争,与人性光辉力量的苏醒。再次,个体案例,不能否定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如果说,诗人只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者,那么,他的内心有可能是脆弱的,神经是敏感的。但,诗人为真理而生,为了生命纯粹赴死的精神,永远是天下诗人内心深处所遵循的。我们以诗性的角度、人性的角度切入主题,对诗者的长辞抱以同情与惋惜的同时,更要理性的,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环境的变迁。
  新诗百年以来,伴随沧桑国运蹒跚走来。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问题及环境特征。诗人要作生活的强者,诗人要作时代的强者,诗人更要作人类心灵的守护者!
  站在这个高度审视之,在现实生活中你庸俗也罢,你颠沛流离也罢,你茕然一身也罢,吞得下当下的苦果,才能在诗与歌,诗与德,诗与境的大熔炉中淬炼出烈火金身。
  莫说世态炎凉,莫说世道不公,莫说生活不易,莫说人生苦短,当下的诗人,更应放下过重的包袱,活出理想,活出自我,轻装前进。
  阳光总是美好的,在此,为生活在新时代的诗人道一声请多珍重。
 
  二、评出好诗难,推出优秀的诗人更难。
  当下的文学圈,有不少质疑之声。选圈子里的人,评圈子里的诗。结果,一年到头,大家看到的还是那几个老面孔。甚至有读者厌烦道:“这样的诗人,下面还能写出什么样的口水诗,我闭着眼睛都一目了然。难道你们的所谓诗歌刊物,所谓的权威批评家们的视野就那么狭小?”
  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如何不断发掘新人,不断发现优秀的诗人,这对许多诗歌评论家来说,是一项课题与挑战。
  虽然,相当一部分的诗歌评论家,批评家都是学术等身的大儒。但他们也有手头的工作。有的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有的担负着专项领域的课题研究。发现诗歌、评论诗歌,大都倚重手头仅有的版本。或者,评论家之间圈子相互推荐。
  这样发现的诗歌精品佳作,避免不了的会有拾玉落珠的遗憾。
  但有什么办法呢?批评家也是人。毕竟每个人涉足的社会圈子有限,视觉认知有限。这种供与需的矛盾,似乎永远也找不到破解的终极之法。尽管信息化社会,咨询传输如此方便快捷。
  这样,发现好诗,推荐出优秀的新人,是不是成了句空话,止步不前了呢?
  答案,当然不是。以卧夫诗歌研讨会为例,它是以最大公约数,求同存异的情况下,向普天下的诗人传递出一种积极的信号——活着你就是优秀的!活着你就是胜利者!
  它暗合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些诗人的伟大不是在当世显现。
 
  三、守得住清寂,放得大格局。
  在当下,物欲横水流的时代,千帆竞发,行业间竞争角逐,多元化利益诉求捆绑,会产生诸多社会现象。正面的,负面的。给生活在境域中的诗人,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心理上的落差与困惑。
  王安石有首描写梅花的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仿佛在告诉我们:越是艰苦卓绝的环境,越是生活底层的一线,越会产生不朽的诗歌作品与诗人。
  为此,作为当下的诗人,要有钉钉子精神。即稳、准、狠地钉得下去,沉得住气。直面现实,理直气壮地生活、生存下去。即要有定力、眼界、心胸与气度。
  对待生活,要有种泰然处之的心境;对待荣辱得失,要有种直视内省的定力;对待引诱与世俗,要有超拔的眼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使身居陋室,环境与物质横隔的只是一幅躯壳。而眼界与心胸依然可以开阔。
  好的诗歌作品,一定有它好的意境。而好的意境,一定出自诗人的陶冶与情操。相反,心浮气躁,难能创作出高质量的诗歌作品。
  同时,摆在当下诗人面前的另一尴尬便是:与这精彩世界互融的问题。当然,这是历史性课题。诚然,许多诗人都保持着与这世界并行的生存法则,这是诗人不死,诗歌潜兴的立地生根依据吧。
简介
绿野(刘金辉),天山南麓新边塞诗发起者,诗人、散文作家,中国林业作家协会会员。诗歌作品入选2012年-2023年《中国新诗年度排行榜》《中国新诗日历》《国际汉语诗歌年卷》等及被译为多种文字。诗歌、散文作品在《长江诗歌》《诗刊》《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曾荣获《人民文学》专刊征文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