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宇秀
在自己的文字里诚实地出场
——与李娜博士探讨散文创作的若干问题


  导读: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由的文学样式,其最不自由的一点是写作者不能把自己置于文字之外,而这种“不自由”对于孩童是不存在的, 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是不会把自己隐藏起来或高高挂起来说话的。散文的写作最终是要把自己写进去,无论你多么有才气,终究不能像小说家那样躲在虚构的人物背后编故事,你必须身在其中,在自己的文字里诚实地出场。
  摘要: 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由的文学样式,其最不自由的一点是写作者不能把自己置于文字之外,而这种“不自由”对于孩童是不存在的, 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是不会把自己隐藏起来或高高挂起来说话的。散文的写作最终是要把自己写进去,无论你多么有才气,终究不能像小说家那样躲在虚构的人物背后编故事,你必须身在其中,在自己的文字里诚实地出场。
 
  关键词:直觉力,细节,还原,在场,漏网之鱼
 
       刚把此文电邮出去,立刻不安起来,觉得标题上的“真实应改为诚实。后者包含了前者的意思,但比前者则多了份心情上的内容,真实是一种客观状态,诚实更有主观态度,更符合散文作者需要有的创作心态。在我,无论是写散文还是这篇关于散文创作的探讨文字,我都不能不把心情放进去。好在e-mail,不像从前投进绿色邮筒,再想起要修改什么,就只能像蚂蚁围着锅台转,干着急!现在好了,只要你想改,立刻修正就是了。
       回到正文。
       去年初夏,收到一份关于海外华文作家散文创作的书面访谈要求的电邮,发电邮的是正在渥太华大学学习的中央民族大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李娜。我有幸作为她的博士答辩论文的海外作家研究对象之一,她的访谈提问,给了我回顾自己散文写作和梳理有关散文创作思想的一个契机,因为是书面访谈,使我得以沉静下来做一些思考并将思考落实到文字上。
       
       当被人问及你的书是小说还是别的?回答是散文集或随笔集时,似乎就不像写小说那么有底气。写散文似乎总是让人觉得你在写作上没啥本事,既没有小说家编故事的语言和结构能力,也匮乏诗人的天才与灵感,就只好退而求其次,随便写点,于是就有了散文。散文也就成了最容易的文体,凡断文识字,似乎人人都写得。真是如此吗?散文是什么?这个似乎早有“共识的文体,却一直以来又是莫衷一是。相比较小说的虚构,散文理当是最贴近作者身体与心灵本相的,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直面作者,甚至看得见作者如同面对面与你聊天或静静置身一隅娓娓道来的音容笑貌。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所谓散文逃不脱虚浮之气,我不想从道德上来谈论作者书写的虚假,事实上许多作者也是怀着一腔真情去下笔的,问题是一开始写作就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端起来了,结果就把自己悬浮于文字之外。我自己也一直很害怕这种悬浮,每每开始动笔前,尽量放松自己的身心和思想,把要写的人事、场景、心境还原到当时的在场。   
       曾作为颁奖嘉宾受邀在温哥华一个中学生中文写作比赛颁奖会上讲几句话,我记得当时我讲了自己最初的写作经验是从写信开始的。因为写信的时候,你说什么一定是有具体接受对象的,面对你要讲话的对象,你就自然知道你要说什么,你该怎么说,那言语的在场感是自然而然的。后来写文章,我总是设定一个假想的倾听对象,这个对象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自己,就真心诚意对他或她倾心而谈,对另一个自己倾谈。凌鼎年先生在《宇秀的散文很小资》中说到:读她的作品,就像在喝下午茶时,静静地听着一位熟人在向你数说着什么,在倾述,在交心,彼此不用设防,不用戒备,不会让你有压力,不会让你沉闷......” 1)凌鼎年先生的阅读感觉应该算是我写散文追求的一种状态吧。
       那么是不是只要作者真心实意把自己投入进去,你的文字就会吸引人阅读呢?事实远非如此,散文的真实性,并不等于作者要向读者招供,什么都如实道来。除非你是什么特别的人物, 或者你笔下所写的人物或者事件足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满足读者的窥视欲,不然谁愿意花费时间去读你的流水账,去在意你的琐琐碎碎的见闻记述?这就不得不说到散文的文学性和写作的艺术,没有文学审美特质的文字,写得再真实也成不了可称之为作品的文学而令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散文作为一种文学的体裁,也是一种艺术的样式,到底还是要提供给读者一种阅读的享受,语言、结构等写作之道是必须的。
       令人欣慰的是,作为后起之秀的的海外文学研究青年学者,李娜的提问比较深入细节地涉及了散文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等文学创作内部规律,而不是停留在主题和内容的社会属性的泛泛之谈上。好在她是从《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等具体作品发问, 这就避开了我不善理论的软肋,回到形而下探讨具体。同时,如果从海外华语作家创作谈的角度来看,访问者李娜本人在海外学习研究的跨国界与跨文化的经验,也不由自主地使得她在看待她的研究对象的作品时就有了一种跨界的眼光,因此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涉及了跨文化语境中不可回避的心理变化和观察视角,这种心理与视角是置身于英语或其他非母语语境中的中文写作者区别于母语环境中的写作者的一种独特性,或是一种优势,或是一种弱势,这就看作者本身的掌控和在文本上如何呈现了。
       以下是部分我就李娜提出的问题的回复,或可为当下散文创作和研究提供抛砖引玉的可能,在此分享,期待专家与读者批评。
       
       问:从定居上海到移民温哥华,您在散文创作的心态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答:从上海移民到温哥华,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同以往,甚至身体状态也在悄然变化,新的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种种方面的改变,当然都会对一个作家的心态产生影响,除非你写作时不顾这真实,而回到虚设的旧有的模式里。但那样的模式里出来的东西也不会有鲜活气息。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谈到影响艺术家的三个要素的第二点就是环境。“法国人到波旁岛或马蒂尼可岛上去殖民,英国人到北美洲和澳洲去殖民,随身带着武器,工具,艺术,工业,制度,观念,带着一种悠久而完整的文化,所以他们能保存已有的特征,抵抗新环境的影响。但赤手空拳,知识未开的人只能受新环境的影响,陶冶,熔铸......” (2)以丹纳的环境论来看,当代中国知识阶层的新移民从“ 悠久而完整文化“背景中走来,自然有很深刻的固有文化的熔铸,对于移民国度的新环境的'抵抗“是不由自主的,而他/她主观上希望很快融入新环境的意愿难免和内心的固有文化形成的心理定势产生矛盾纠葛。作家的敏感通常超越常人,其矛盾纠葛也就更显突出。这种复杂性,早在我尚未落脚到温哥华的土地上就开始在心头发酵了。
       《从上海到温哥华的气味》可以说是放大了感知的书写,细微、真切地描摹了作者在两座城市的地理跨越中的敏感心理和复杂情绪。至于创作心态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基本上是移民前在上海写的,那时心态比较单纯,或者说比较简单。到了《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就相对复杂了,从书名上看就出现了两个在地理空间上相距甚远,并且跨国度跨文化跨语境的城市名,而不像前一本书“上海女人下午茶是具有一致性的,有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后者的书名本身就呈现了一种跨越,此书的写作是跟随着移民生活而展开的,有着两种文化坐标的视角,有了比较和对照,自然就有矛盾与纠结。我的文字是记录中的思索,也是思索中的记录。当然,我用的不是纯理性的思维和语言,我写的多是感性的生活,这也符合散文的性质。我相信用散文方式写下的感性的生活,比理性的分析和说理更具有真实的立体的生命维度。评论家郭媛媛女士在《跨界中的“去”与“ 留”——传播学中的新移民文学》中有一段指证正是许多新移民在移民之初的真实状态:“ 此时的新移民宇秀,因为消弭了既有的社会地位,也失却了既有的社会身份,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个体,失去了具体的参照、比附与命名的对象:不再是上海居民的宇秀,不再是社会中被公认的宇秀,再也不需要按照中国社会规则行事的宇秀,却淹没在无名和失去心灵居所的没落里。感觉于是成为宇秀感知当下的唯一线索。无限被自己放大了的感觉,是对失重之轻的唯一补充, 感觉是唯一让她感受自己实在地活着、存在着的“稻草”。”(3)
       作为一个写作者与普通人所不同的是,我如实地在文字里还原了这种状态,当然在“还原”中我融入了自己个性的观察与心理。诚如郭媛媛所总结的;“ 加华作家宇秀的散文集《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借助体裁的优势,成为一部完整地描摹出新移民于社会群体中“裸露”个体的境遇与感受的作品。作品淋漓尽致地描摹、呈现出新移民在地理迁徙、文化迁徙与心理迁徙间进行人生重大转换时的感受,而尽情裸露出人个体在社会身份失去,以至心灵漂浮、生存落地、社会生根等环节中的感受,呈现出具象可感的、在具体社会定位失去时的人的挣扎、寻觅,直到其完成在新的社会规制中进行新的、浅表的社会认定的整个过程。”(4)
 
       问:您的散文集《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都是运用细腻的笔触写尽国内外都市生活的点滴,因而您的散文被研究者称为“时尚写作。在您看来,您的散文除了时尚这一特征外,还具有哪些被研究者所容易忽略的特点?
       答:时尚,其实只是我这些散文的外衣,并不能因为我涉及的一些题材,诸如服装、餐饮、化妆等题材与时尚和流行有关,就把这些文字归入时尚写作。如果仅仅是时尚写作,那些文字是非常速朽的,就如同一件服装的流行一样,隔了年再看便过气了。而下午茶一书,出版后曾在图书市场和流行报刊悄悄引发了“下午茶”热。2016年上海的华语文学网把此书上传为电子书,被转发微信圈,不少读者问哪里有的卖。前年,偶尔看到豆瓣网读书做调查,此书还获得7.5分。一位网名茜仔Cece的读者在2015325豆瓣读书发表短评:2007年出版的书现在看来有些时尚观念还并不过时,可见上海还是走在时代前列的。这位读者说的2007年已经是再版了,初版是在2002年,据该读者发表评论已相隔13年。这条短评让我欣慰的是,我的文字多少记录了上海在一个时期的时尚真实,这是这座城市风貌很重要的部分。另一位网名砂糖的读者在 201664豆瓣读书短评栏里留言:在书架上放了快四年,一是觉得母上推荐的书总会和自己不那么相符,二是年代久远,有些想法该是过气落后,读了也是浪费时间。临近步入社会读了这本书,真的很庆幸,算是为数不多给了自己很大惊喜的书。虽然创作时间距离现在很久,但里面很多观点仍旧新鲜,给自己很多启发。隔着纸张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气定神闲与优雅。没有接触过上海女人,不过光是对自己生活品质的要求就让人觉得好感倍生。不刻意彰显,一切都在细节处显露。......” 作家姜汤则在今年130忆乡坊文学城公众号推出的《从上海到温哥华的气味》一文后留言:有太多的人在写作,由于不习惯从内心深处掏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文章很难读。宇秀是当代文学界一位值得关注的女作家,她的纪实作品很有时代的雕塑感,读起来让人有特别的介入幻觉。好作品不外是用文字重塑时空,作者的时空塑造越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这个作家就越值得阅读。宇秀是一个很从容地重塑时空的高手,在她用文字塑造的系列时空中,能让人很深透地感受到一个当代上海女人从东方到西方的叠加过程。其实,这也是无数中国女人、中国人在这几十年叠加改变的过程。把这些写清楚,应该是文化人最应该和最伟大的追求
       如果仅仅是时尚文字,可能早就令今天新潮的年轻读者不屑了,而今天还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我相信是文学的魅力。原《海上文坛》副主编、上海作家程小莹先生曾为该书的再版写过一篇相当有质量的代序,他说《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应该是一本常销书。他对于我所书写的城市生活的日常琐碎这样评论道: “ 在一些回忆被重拾的时候,我看见宇秀以高度专注的方式,平和的视角,让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成为美丽的焦点。于是,突如其来的景象和物质被指认,每个人都会得到姓氏,故事有了新的版本……这便是宇秀的情感与文字——一个人和一个城市的情感纠葛,在寻到了一些细节和人物的时候,就可以倾诉与表达。这使我得到某种抚慰,是想得到的那种所熟知的生活蜕变,被图解和文字说明,并且感悟。”(5)
       当年,责编不喜欢在书里放很多图片,也是不想破坏了该书的阅读感,显然是意识到了此书的文学意义。评论家林楠指出:“她不只寫出了都市物化的時尚,還寫出了都市女性心理追求的釋放及其連帶出來的那種種別緻的情緒時尚、感覺時尚以及明確、具體的生活方式時尚、交流方式時尚和資訊傳遞方式的時尚……宇秀坦率地在私性的話語空間裏,用極其別樣的話語方式書寫《第一次親密接觸與床無關》、《細節男女》、《“花心”也是好男人》、《喝卡布基諾的女人》、《男士內褲》等。在此不得不明確地指出,宇秀的作品絕對不同于“'美女作家'的下半身寫作。與坦露性過程性體驗性感覺性刺激絕無絲毫關聯。宇秀寫的是細膩的、迷人的、極其美妙健康的男女之情的心理程式;寫女性覺醒的自我意識;寫女性鮮明的個性傾向;寫男人與女人交往的詩性美;寫社會轉型期女性的價值重建和道德期望。”( 6)
       说到文学性,这也是我在写作这些看似“时尚文章中的追求。下午茶温哥华虽然在表面有不少时尚元素,但实际超越了时尚文字在信息与技术层面的停留, 只是题材上比较着眼于自己生活里的琐细,而这些琐细往往为许多写作者所不屑,但却让读者觉得“好看”。偶尔看到谢有顺关于当下散文的批评,好像不期然地为我喜好书写生活里的琐细打了气,“ 写作者普遍戴着文化的面具,关心的多是宏阔、伟大、远方的事物,而身边那些具体、细小、卑微、密实的事物呢,不仅进入不了作家的视野,甚至很少有人会对它们感兴趣。” (7)他指出的也正是散文变得无趣寡味的症结所在。
       当然写琐细不是目的,我只是从那里入手而来写自己身边生活里的故事与人物,写人心,写人类永恒品质,特别是女性对于美好人生的努力和人性美的追求。不过写女性美或者女性对美的追求这一类文字似乎满世界都是,回国随便在哪个机场的书店浏览都不乏这一类书籍,令人失望的是很少有作者真正从自身的经验和体察去书写,多是抄来抄去的书面经验,一些没有真实发现没有生活具体的陈腔滥调。我在书写女性审美和审美的女性时,至少是把有所美也有所不美的自己直接融入文字, 比如在《女人,请把镜子放在你的背后》中写道:“突然有一天独自在浴室里,扭头侧身看到自己在水汽消退的镜中的后背,才发现青春正在背上消失, 怪不得去年那件后背大V字的体恤今年穿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8) 在《第一次亲密接触与床无关》,借男女关系中的流行话题,写的却是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注重与追求的真谛所在,不是性和欲,而是情和这情中的景致。暨南大学刘俊丽在她的硕士论文中指出: “宇秀散文的重要成就是把女性身体写作中的私语化特征完美的融合到散文创作中”,“在宇秀的私语化的散文创作中,宇秀结合时尚的观点,着力建立一种女性新时尚,发掘女性身体的每一点美的闪光, 因此使得宇秀的散文同时具有了社会学和美学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过了一般散文所负载的信息和价值。”(9)
       我写散文几乎没有传统套路,不按常理出牌。其实对此,我心知肚明这是自己读书太少的欠缺,手里没有握着一把牌,我是一边打一边自己画一张出来再打。现成的散文理论话语对于我的散文似乎都规范不进去,让研究者难以纳入现成的类别。虽然现在国内散文界出现了“新散文”概念,一些以往不知名的散文作家被归入这面旗下,已有专门研究著作。然而一旦在理论上被界定了,怕又有新的教条。而海外散文作者多不被国内理论界网罗,倒也有漏网之鱼的自由。至少我这条不在界定的海域、更不在网里的鱼就更随心所欲了。有评论家说我的散文具有小说的特质,可又不是小说,比如细节和人物的描写。我的大部分散文从开篇到结尾,多由细节积累完成,而细节往往具有动人的魅力。“可以说宇秀的散文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的,她利用细节进行情感的倾诉,对故事的讲述进行渲染烘托,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得它的散文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直达人的心灵深处”。(10)而有效的独特的细节一定是第一手经验里的独特发现,来自作者自己的生活体验里的直接观察、感知,而非书本的二手经验或其他的道听途说。散文鲜活的生活气息也就在这第一手经验的书写之中。
 
       问:私语性是女性散文的一个普遍特征,您介意将您的作品冠以“女性文学的标签吗?为什么?
       答:我自己没有套路,也就更不在乎别人给我什么标签,那是评论家的事情。我在乎的是读者的感受。当然从目前这两本散文集来看,的确是比较充满女性意味的,《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被称为是一本非常私性的女性主义的异域读本。暨南大学刘俊丽的《被忽略的女性意识》,其中专门有一章节的标题为宇秀散文的私语性,我很欣喜有专家从语言的角度来关注我的散文创作,而这个私语性的特征是与我在散文中注重自身心理开掘分不开的,这也使得我的散文传递给读者的感觉更为真实和贴近,梁实秋曾说,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便把作者的整个性格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而这种“纤毫毕现” 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作者不忌讳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很清楚我的散文没有什么宏大叙事引人注目,也不靠猎奇,我有的是一份坦诚,不回避展示自己深层的心理活动。在小说里进行人物的心理开掘是家常便饭,也是小说塑造人物的必须,但在散文描写心理是需要点勇气的,因为散文创作的非虚构特性使得作者往往会止于外部事物和对他人的描述,写到自己难免缩手缩脚。不过在我也谈不上勇气,因为我属于“无知无畏”的那种。
       
       问:华人新移民在移民海外之初,都要历经角色、身份的自我割裂和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您以自身作为标本的散文《当宇秀是露丝玛丽的时候》,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能否这样说,这本散文集的创作对您来到异域社会更快地完成身份和角色的转换,以及更好地融入异域生活,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答:《当宇秀是露丝玛丽的时候》是《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中的一篇。我更愿意把此篇看作是小说,我称之为随笔小说。此篇可以说是典型地呈现了中国新一代移民移居海外后自我角色的错位与重建,他们在跨文化和跨语境中的内心冲撞和社会身份的颠覆、扭曲,和重新寻找自身定位的努力。一些评论家认为在《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里,作家本身就成了跨国界跨文化跨语境的移民迁徙中的一个活的“标本”, 我并不担忧这个说法会抹杀或者消减了我的作品在文学层面上的肯定。
       我是比较担忧一涉及到”跨文化“写作便会有过度的文化言语和貌似一切深刻的东西遮蔽了原始感知,破坏了敏锐的直觉力,或者把这种可贵的感觉直觉当作浅薄的东西弃之一旁,而心与眼都置于“高处”,以追求文化散文的高远深刻大气等。我是相反的,我原本是在低处,我也并不想刻意在文字中把自己拔到高处,我尽力把自己还原到当时的身体与心灵的现场,把真实的感觉呈现在文字里,我在《从上海到温哥华的气味》中这样写道:“当人生处于一个重大转换时刻是最容易产生思想,却也是恐惧思想的时候,那思想总是让你在前程和历史之间纠缠不清,很可能过去的一切会卷土重来压倒现实的一切和未来的前景。于是,我昏昏地又睡去,那个肚皮里的小土豆也让我暂时放弃思想只管昏睡”。((11)在飞机跨越太平洋之际,而自己的身体恰好处于孕期的昏昏沉沉中,气味成了唯一令我挥之不去的感觉。于是我抓住气味这个全然依赖身体器官感知的无形物质,充分开放自己身体的感知系统把稍纵即逝的的直觉还原到文字里。郭媛媛曾指出“宇秀不是一个以思想见长的作家,她更多一种细致的观察力和感受力”,(12) 我庆幸自己观察力和感受力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迟钝,也没有被更多社会属性的内容而侵蚀。而具有孩童似的人的本能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恰是写散文所不可或缺的原创力所在。
       由此你显然已经看到了我并非通过散文的创作来帮助我到异域社会完成身份和角色转换,恰好相反,我的散文是记录和描摹了这一转换过程的自我和周遭。当然,完成后的作品,也帮助了我在异域社会对自我的重新定位。
 
       问:您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的是剧作专业,您也从事过多年影视编导的工作,那么您散文创作的艺术手法上,是否经常也无意识地运用电影艺术来建构散文的情节和结构?
       答:电影专业的学习的确在我的散文写作中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我一直很喜欢日本电影《远山的呼唤》,其实这是一部非常散文化倾向的影片。我在写《从上海到温哥华的气味》和《没人多看你一眼》时,脑子里就出现过那部电影的镜头。虽然我书写的内容和那部电影并无任何关系,但那部影片的散淡的情节和看似松散却有着内在紧致的结构,或许对我写作有不经意的影响。在气味一文中,思绪放纵驰骋,从上海都市里的气味,写到温哥华菲沙河的源流,再写回到母亲无锡老家的牛粪味在田野间的散播而于异国他乡的梦乡里演变成清新的香气。这些散开的情节意象,都围绕着气味来展开和收拢,结构上不经意就采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
       发表在今年第七期《青年作家》的另一篇长篇散文《锁孔里的日夜》,讲述的是自己的亲历:作为母亲的我支持帮助女儿为阿兹海默患者发起一场慈善募捐的钢琴演奏会。这个体裁弄不好会有新闻通讯的报道感,而我在写作中没有避讳自己在文中的出场,以及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遭遇和心理活动,这就完全有别于新闻报道的旁观者身份的叙述,更把读者带入到作者的处境与心境之中。同时结构上采用倒叙,并不断在叙述事件进展中插入心理独白。此文发表后读者反响非常热烈,大量微信读者在微信推文后留言或私信述说读后感,一位名叫原野的读者留言说:“看完文章,让我想起来像触不可及那种调调的影片,平缓而动人,翻看到最后作者的履历,影视编导,我懂了。”
       写散文,还是需要讲究艺术手法的,散文不仅仅对书写内容的容纳性极其广泛,对艺术手法的介入也有极大兼容性,电影、小说、诗歌等体裁的创作手法无一不可。
 
       问:移民温哥华后,置身于西方文化语境中进行文学创作,您是否受到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的影响?
       答:如果说我的创作在移民后受到西方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的影响,倒不如说我更直接地是受到处在西方文化语境和西方实际生活环境中的种种具体的触及,生活和环境一定是影响我的创作的,所以移民后写作的温哥华自然是比移民前写作的下午茶多了许多小女人之外的内容,这包括观察角度的多维,思维方式的多元,话语表达的边际化等等。当然身处西方文化语境之下,阅读西方文学的感受与以前在国内是很不一样的,感觉以前还是隔靴搔痒,现在的理解是融入了自己的在场体验了的。比如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文字表述,有时阅读中竟让我觉得就像是我自己在叙说一般,那样的贴近。
 
       问:在进行散文创作之余,您还在温哥华经营了一家极富情调的“玫瑰泰餐厅,这个餐厅与您的散文创作必定有着密切的联系,能详谈一二吗?
       宇秀:自2006年开始筹备和经营这个餐厅之后,我基本辍笔。直到2014年秋,我回国参加海外女作家协会厦门双年会、南昌首届新移民国际笔会和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大会,我才又开始提起笔来。这段烟熏火燎的生活对我写作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积累。也许因此重返写作,非但没有感觉笔涩,反而思绪充沛,笔力更觉酣畅,只可惜因餐厅生意缠身,不得闲暇落笔长篇,这也是许多新移民作家的生存与创作现状。这段时间主要写专栏文字和诗歌,而我的诗歌创作与散文不同的是更多生命的痛感,有时我想:是不是我在诗的词语里报复了现实中的愤怒和生命的痛楚,而令我尚且有从容的心态在散文里娓娓道来?
          
       问:您的下一部散文集在题材、视角等方面有何新的取向,能否提前透露一下?
       答:《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和 《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这两本书因为是有着特定的主题性的,所以并非我的散文的全貌。但因为它们有比较广泛的影响,我和我的文字也因此被贴上“小资作家”“时尚文学”等标签。事实上,移民后我在加拿大中文报纸上连续写了将近三年的时政杂文类的专栏,与时尚和小资大相径庭。后来也给北美版《女友》和上海青年报、加拿大都市报、网站等写专栏,由于跨文化跨国境的体验和境遇,即使看待时尚与女性,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视点和感悟。可惜后来忙于生意,并未结集出版。如果要把我在“下午茶”和“温哥华”之后的文章收集起来,早就不止两本散文集了,不过我喜欢一本散文集相对有一个主旨,有一种调子。这样就不能简单地把一篇篇已写就的文章凑合起来。目前手头基本完稿的散文集依然是从衣食住行的当下生活入手,却是在东西方文化语境的腾挪之间和一定的时间跨度中,书写女性在岁月流逝和时尚变迁中对美的执着、对生命意义的努力。大概这和自己的年龄有关吧,进入中年就开始特别关注生命在岁月中的变迁、消逝、永恒等人生终极意义的内容,即使文字里的时尚也充满岁月的浸洇。
 
       问:最近读到您刊载于《上海文学》20176月号的散文《那年的粉红叫的确良》,是一篇很像小说的极富情节的散文,短短八千多字,勾画出几代人对的确良的独特情愫,令读者爱不释手。能否谈谈您所创作的这部关于童年往事的散文,更多的是寄寓着对故国、故土的何种历史与文化记忆?
       答: 这篇打捞记忆的文章的确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回忆,《上海文学》微信公众号推送此文后,我得到许多微信读者的反馈。南昌大学教授、著名海外文学研究专家陈公仲先生也在微信里留言:“宇秀的美文,写得精细优美,少女的心路历程,与时代的脉搏跳动,相映成趣,韵味无穷。”
       我在借助一块面料书写一个时代之印象的过程中,表姐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这样的小人物在时代潮流里是无人关注的,但我让她在文学的空间里被关注,被肯定,把她生命美好的那面呈现出来,我想写散文的愉悦和满足就是找到现实里被忽略的东西,并用文字表现出来。假如我一直生活在国内,我想我还是会把这段记忆挖出来,不过可能就是一段有趣的往事的记述,不会是今天你读到的模样,跨域了时空,在另一个文化坐标点上再去回望,便有了一种超越,有了纵横捭阖的自由,有了审视与思考,也就有了超越故事本身让人去想一想的东西。
 
       问: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山东文学和大众网联合举办的“阳光下的风”主题征文中,您的获奖报告文学《瘂弦, 柔之必要的广义左派》刊登在《钟山》2017年第3期,在回忆与痖弦的一个个交往片段中,将诗人痖弦及其诗歌的诸多精彩都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很受启发。您不仅是一位散文家,也是一位诗人,您认为如今的诗人在现代社会中所承当的主要责任是什么呢?
       答:“ 诗,有时比生活美好,有时则比生活更为不幸,在我,大半的情形属于后者。而诗人的全部工作似乎就在于‘搜集不幸’ 的努力上。”(13)痖弦先生说出了诗人的忧患意识,而诗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责任感正是源于内心的忧患意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贡献永远不是歌功颂德,一旦诗人失去在社会现实中感受伤痛的敏感的心灵,那么诗人的创作也就跟着枯竭了。在和痖弦先生谈到诗人的社会责任时,他说了一段很感性的话:“作家仰着脖子看云,就可以写出五千字的散文,这都是他/她心中的呢喃,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毕竟是个苦难的民族,光看云是不够的。”(14)至于具体什么责任,还是留给你们研究者去琢磨吧。
 
       问:您的散文有的方面很像您的诗歌,在简洁的文字和跳动的旋律里富含或繁或简的故事情节,请问您是怎样看待您的诗歌和散文之间的这种共性的?
       答:无独有偶,今年八月中国诗歌网刊登了著名散文家刘荒田先生赏析文章《宇秀诗歌里的小说和戏剧》,该文曾以《曲尽幽微——宇秀短诗赏析》为题,最初发表在《华文文学》2016年第3期,荒田老师从散文家的感性详细解读了我两首诗作中的小说和戏剧元素,谢谢你也看出了我的散文和诗歌具有这样一个共性。众所周知,叙事对于散文和诗歌来说都不是其主要职能,也不应该担当主要职能,叙事不属于这两种体裁的任务。事实上,我的诗歌和散文中的叙事,是情绪化的叙事,其片段的情节融化在抒情的意蕴中。但因散文的叙事又具有非虚构的真实性,这份真实性乃是散文抒情的基石。比如《移民官,请把情书原件还给我》中所叙述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毫无虚构的亲历,也正因为真实,而令移民官动容,令读者动心。再如《痖弦,温柔之必要的广义左派》,文中所记述的主人公的言行均有案可据,就如痖弦要求的“我说话这这这的,你也不要改”。然而我对他的感觉那是无人可以考据的,所以我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散文既然是一种文学样式,其非虚构性,并非等于说散文里的每一朵云彩都须逼真的,如摄影机记录的。只要那朵云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感觉和感受就是动人的。
 
       最后,李娜问到作为一个优秀散文家需要具备哪些特点或特质时,我很惭愧,我的粗浅的写作经验尚不足以来做这方面的总结,但我乐意分享我的体会:我觉得对于散文这个凡是识文断字的人,似乎都可以为之的一种文章样式,怎样使之成为真正富有文学意义的作品,的确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优秀的散文作者,首先应具有真性情和敏锐的直觉力,然后是富有个性的语言,还有不拘一格的表达形式。丹纳关于艺术家的论述,至今看来依然适用于优秀散文家所需要具备的特质,”就是说艺术家在事物面前必须有独特的感觉:事物的特征给他一个刺激,使他得到一个强烈的特殊的印象。换句话说,一个生而有才的人的感受力,至少是某一类的感受力,必然又迅速又细致。” (15)时下的散文创作数量庞大,但大多品质处于低迷状态,对此,我觉得散文作者不是提高的问题,而是回归的问题,回归本我,回归常识。所谓返璞归真,这也不是说只是在语言上少一些虚头巴脑的形容词,更精粹简洁等,而是要解放自己,找回本真的自己,解放自己的感知系统,孩童时期有许多本能,随着成长逐渐退化失落,而优秀的散文作家也是最多的保留了孩童本能的人。 连本来的自我都失去了,写出来的文字想不假不虚都难。我很赞同谢有顺提出散文“向下的写作”,“所谓向下的写作,就是一种重新解放作家的感知系统的写作,或者说,是一种将感官的知觉放大的写作”,“使作家再次学会看,学会听,学会闻,学会嗅,学会感受”。(16)
       要把散文写得鲜活,真切,作者在文字里的出场是必须的,但若是作者的感知系统已经迟钝、弱化,对于自己眼见的、耳闻的一切生活现实和世界万象已经变得麻木不仁,而只能在纸面上构思、在已然现成的话语体系里说话,那么即使作者现身在文字里也是一个空心的自我,假造的自我,这样的写出来的文字无论多么光滑圆融,也是缺乏生命质感的。散文作者要重新做回孩童,回到自己本身和万物的自然之中,并在自己的文字里复活生命的现场和真实的自我,从而让读者信服你的书写。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由的文学样式,其最不自由的一点是写作者不能把自己置于文字之外,而这种“不自由”对于孩童是不存在的, 所谓“童言无忌”,孩子是不会把自己隐藏起来或高高挂起来说话的。散文的写作最终是要把自己写进去,无论你多么有才气,终究不能像小说家那样躲在虚构的人物背后编故事,你必须身在其中,在自己的文字里诚实地出场。

注释
(1)凌鼎年:《宇秀的散文很小资》,《红豆》2017年第3期
(2)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43页
(3)(4):郭媛媛:《跨界中的“去”与“留”——传播学中的新移民文学》,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第3期
(5)程小莹:《匠心于情爱与精致的上海女人》, 《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4页
(6)林楠:《宇秀作品与审美新潮》,《含英咀华集一一林楠文学评论选》香港大世界出版公司2017年7月版第246页
(7)(16)谢有顺:《散文是在人间的写作》,湖南作家网“名家讲堂”2016年11月24日
(8)宇秀:《女人,请把镜子放在你的背后》,《一个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151-152页
(9)(10)刘俊丽:《被忽略的女性意识》,《暨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1)宇秀:《从上海到温哥华的气味》,《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页
(12)郭媛媛:《失重的裸露——评旅加作家宇秀散文集〈一个上海女人的温哥华〉》,原载《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第3期
(13)痖弦:《中国新诗研究》,洪范书店1981年版第49页
(14)宇秀:《痖弦,温柔之必要的广义左派》,原载《钟山》2017年第3期
(15)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27页
      
2017/09/ 08 一稿
2017/09/11 二稿
2017/ 09/ 15 三稿
2017/09/17四稿

附:标题英译: To Present Yourself Honestly in Your Writing
                          ——Exploring Several Issues of Prose Writing with Dr. Li Na
         作者:       By Yu Xiu
 
(原载《语言与文化研究》总第十二辑,2018年夏,光明日报出版社)
简介
宇秀(Yu Xiu),祖籍蘇州,現居溫哥華。《南方週末》(中国)、《高度》&《她鄉》週刊(加拿大)專欄作者。文學、電影雙學歷。有散文集《一個上海女人的下午茶》、《一個上海女人的溫哥華》盛行坊間。2018年相繼在中国大陆和台北出版詩集《我不能握住風》、《忙红忙绿》等。部分作品被收入60余種文集。曾獲“中国电视奖”、中国广电部和中国广播影视学会报道奖、评论奖、CCTV少儿电视展播奖、“阳光下的风” 报告文学奖、「2018年十佳詩集」奖、《2018年十佳华语詩集》奖、台湾13届叶红女性诗歌奖、2019年海外華文著述獎、第40届旺旺•时报文学奖新诗首奖、2019年度「十佳華語詩人」稱號等。
责任编辑: 马文秀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