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头条
沿着延安指明的方向
——红色诗人和他的朗诵团活跃在浦江两岸


  导读:主席的讲话记心上。上世纪90年代初,桂兴华开始主攻政治抒情诗,涌出来的一系列作品很适合朗诵。

  桂兴华曾经三上延安采风。熟知当年毛主席开大会的地方。1942年5月,毛主席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又来到鲁艺,号召艺术家要“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去”,他说那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只等我们去开采。

  毛主席的讲话记心上。上世纪90年代初,桂兴华开始主攻政治抒情诗,涌出来的一系列作品很适合朗诵。

  2010年8月,北京的《诗刊》刊登了桂兴华的长篇演讲稿《畅谈创造性思维》。9月9日,桂兴华“创造性思维”的又结出硕果——《红色诗人主题实物展》开始巡展:甲秀里,长宁区,黄浦区,浦东新区及有关街道。2011年初,巡展来到了塘桥。20多年前桂兴华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街道负责人说,展品都留在这里吧!自此,塘桥就有了“桂兴华诗歌工作室”,后改为“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同时面向基层群众,组成一个朗诵团。诗人起的名字包含着对浦东的回忆和展望:“春风一步过江”!

 

一、响彻社区的朗诵


  朗诵团是一个抓手,必须立足于社区。

  朗诵团成员必须会朗诵。而朗诵又是一项语言艺术。朗诵者必须进行三大基本功训练:一是普通话语音面貌的基本功训练;二是艺术语言的表现手段的技巧训练;三是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

  创立一个以社区居民为主的朗诵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通过朗诵比赛来选拔人才。专业人士担任评委。

  夏玉兰,今年77岁,社区居民。

  她说,2021年是朗诵团成立十周年的日子,也是我进团十周年的日子。十年前我代表居委会参赛,拿到一本桂兴华诗集,里面有50首诗歌,我选了一首歌颂彭湃的诗。这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那些细节,在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出现,我在朗诵的时候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获得了广播电台评委老师和大家的好评,这给了我很大鼓舞。赛后的培训班,我也参加了。

  钱淑月也是社区居民。以前从未参加过朗诵,在单位时最多是读读报纸。那天,因为要参加朗诵比赛,在进行排练,这时,桂兴华正好路过,站着听了一会儿,说这个阿姨不错。从此她就参加了朗诵团。与以前相比,自己的朗诵水平,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确实大不一样了。

  杨延元进团比较晚了,那是2019年3月一个星期四的下午,他走进塘桥文化馆听讲座。台上一位长者正在讲解胡风的长诗《时间开始了》,这首诗是胡风参加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写的。杨延元对胡风的名字并不陌生,但对他的作品却知之甚少。台上的老师时而温文尔雅娓娓道来,时而激情四射,声震会场。最后,老师说,《时间开始了》这首诗应该是新中国诞生之际最及时的优秀作品。胡风是人民的歌手。讲座给杨延元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早就听说这里有一个桂兴华朗诵团,而讲课的老师就是桂兴华。杨延元内心的激情被他点燃。从此,

  杨延元晚年的生活也有了诗意。

  

二、诗情荡漾两岸
 

  红色诗歌及朗诵团影响的扩大,也吸引了一批社区以外人士的加入。

  金文娟,企业会计,是朗诵团年纪最小的一个,她与诗人的交往要追溯到28年以前。那天,她去逛上海书城,看到了一本诗歌集《跨世纪的毛泽东》,作者署名桂兴华。她捧起诗集阅读,感受到了澎湃的激情。她立刻买了下来,带回家细细研读。很多年过去了,这首长诗的很多精彩段落,她都能背诵。

  同时,她一直关注着这位红色诗人和他在各个时期诗歌的发表动态:《邓小平之歌》、《中国在赶考》等等,每出一本诗集,她都会认真阅读,感受诗人的激情和敏锐的观察力。后来,在一次研讨会上,她有幸与诗人相遇了。他睿智豁达、思维敏捷,完全看不出年已七旬。她请诗人在《跨世纪的毛泽东》扉页上签名,加入了朗诵团。

  今年,在上海东方网举办的《兴业路:建党100周年桂兴华作品朗诵音乐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她作了发言。此后,朗诵团与朗诵名家丁建华、赵静、宋怀强等一起,演绎了桂兴华创作的一首首诗歌。

  2021年9月,在《旗更红:桂兴华、赵振元诗歌朗诵音乐会》上,她与团友们,与金话筒艺术名家一起朗诵了《跨世纪的毛泽东》里精彩的章节《1949:开国大典》。此时此刻,站在舞台上的金文娟感慨万千,她和张贤春倾情朗诵着“这天怎么特别蓝,这运怎么格外白……”

  毛国志是上海市朗诵协会会员,75岁,他加入到这个团队真的是一种缘分。那年,他到新华路参观“红色诗人实物展”,就询问工作人员怎么联系桂兴华,他一路找到居委会。没想到他们就住在同一条马路。

  从此,他也加入了朗诵团,并为团内朗诵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进作用。他说,我们朗诵团最大的优势就是作者就在我们身边,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体会作品的内容与情感。他收藏着关于桂老师的签名、照片、剪报等资料。为了朗诵好《庆丰包子铺》,他还专门去了趟北京,了解当时的具体情况。

  还有一次,他与一位30多岁的女青年搭档演出,排练时他感到那女孩的朗诵听起来很平,没味,于是,他多次停下了排练,开始一遍遍的讲解当年面临的形势以及毛泽东和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终于,演出获得了成功!

  桂兴华红色诗歌的影响与朗诵团取得的成绩,吸引了社区以外专业人士的加入,而专业人士的加入又反过来促进了朗诵团专业水平的提高。老师们对团员的吐字要求很严格,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三、艺术的青春
 

  参加朗诵团,对老年生活带来了改变:

  业余生活丰富了,精神充实了,艺术修养提高了,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更了解了。

  奚虹就是一例。

  奚虹,家住塘桥,2011年开始接触诗歌和朗诵艺术,是朗诵团副团长。

  他高个,说话稳稳的,娓娓道来。他生长于北京,曾是知青,65届,初中毕业后离开北京去北大荒,79年回北京——整整14年。他的爱人是上海人,成家以后夫妻分居两地,85年,通过对调方式到上海国企工作。他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自学考试,拿下了专科。他在单位的组织科、办公室、工会工作,直到退休。他爱唱、爱写,参加过市举办的书法比赛,曾上京拜访书法大师启功,学习书法,退休后,他到社区学校的书法班当老师。同时,参加合唱团、舞蹈团。

  这时,桂兴华老师来了。通过比赛海选朗诵团员,200多名选手参赛。电影、广播、话剧、译制界的名人梁波罗、丁建华、方舟都来了,当评委。等于一边比赛、一边选拔、一边培训。最后产生了20多名团员,年龄最小的是初中生,最大的叫朱淑珍,80岁,在比赛中获得第3名。

  奚虹就在这时被聘为副团长,帮助筹建“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他管理、调配,抓演出,也抓培训,为朗诵团的影响力的迅速扩大发挥了很大作用。每个月都安排上课,不但本团,全市所有的团队都可以参加。

  奚虹接触朗诵和诗歌也是从2011年开始的。然而,热爱艺术以及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修养使他的朗诵水平突飞猛进。他参加了国家级的“塘桥非遗”——不老的码头号子的朗诵表演。他获得了“诵读大师”称号,成了网红,有粉丝26万。他是“阳春8人语言艺术研修院”8个评委之一。讲了4期课,带来4期学生。他已有4000多首朗诵作品。

  “桂老师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他说,“朗诵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奚虹2013年患膀胱癌,2019年患肺癌,经两次手术,没倒下。第二次术后的第三天,他就站起来,走进厕所,朗诵诗歌。在家里还天天跟老伴对诵。感谢朗诵,感谢艺术,让生命青春荡漾。

  

四、诗歌,“惊天动地”
 

  “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成立11年来,桂兴华与他的团队不断取得新成绩。

  重大演出不断:参加浦东“六桥”(塘桥、高桥、金桥等)巡回演出,参加上海地铁朗诵角演出,赴“迪士尼”工地、上海书展演出,通过朗诵锻炼队伍,通过朗诵让诗歌走向社区,走近市民。

  还有,他们走进浦东图书馆演讲厅,走进上海音乐厅,走进贺禄汀音乐厅,3次走进东方艺术中心。团队还走出上海,前往嘉兴,在南湖剧场与嘉兴的主持人、诗人一起朗诵,赢得全场如潮的掌声。

  桂兴华的新作不断:自《跨世纪的毛泽东》、《邓小平之歌》之后,《中国豪情》、《祝福浦东》、《永远的阳光》、《青春宣言》、《智慧的种子》、《金号角》、《中国在赶考》不断问世,政治抒情诗连续发力,为朗诵团提供了新内容。最近,又完成了新的抗疫长诗《大上海保卫战》!

  他还策划举办了两届“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高峰论坛”,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探讨今后政治抒情诗的发展方向。

  为培养学员,开展的比赛、培训、讲座不断。朗诵团几乎每月举办讲座与培训。吸引了很多名人的关注,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为朗诵团题字,当了顾问。丁建华、梁波罗、陈少泽、张欢、叶波、梁辉、雪飞、易峰等,或前来讲课、或来当评委或者与草根朗诵团一起,同台演出。

  草根朗诵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次获得了“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北京挥笔题字,称赞“塘桥这个基地很好!”

  朗诵团的成员骄傲地说他们是“惊天动地”。“惊天”:桂兴华现象。他的政治抒情诗紧扣时代,将重大题材与老百姓的生活、与草根朗诵团融合在一起。他曾率队进京演出,领导亲临现场。“动地”:接地气。诗歌抓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细节,为老百姓接受。还有参加“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的都是老百姓,他们大多是老年人。朗诵,为他们带来了欢乐;朗诵,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心中回响着延河前进的节拍,春风就能一步过江,黄浦江两岸青春激荡。

  (作者系上海作协会员)


桂兴华在上海中山医院采访


桂兴华从延安买回来的信插

责任编辑: 村夫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