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988年8月在西藏雍布拉康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新诗与西部文化之关联”。在我看来,这既是指西部文化之于中国新诗,更是指西部文化之于中国新诗中的西部诗歌之关联,包括西部文化之于西部诗歌的生成关系,对西部诗歌过往创作实践的分析、梳理与重新发现等等。对此,我愿从以下几个角度,谈谈我的想法。
1、在此我首先想表达的是,在1980年代之前,中国并没有地理范畴和文学范畴的“西部”这个概念。此前关于同一地域的地理称谓,都是以西北或大西北来指称。西部,则是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潮流的出现,配套生成的一个概念。这一文学艺术潮流,包括西部电影、西部文学以及西部诗歌等等。也就是说,在西部作为文学艺术潮流的概念形成之后,它又反过来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为这一地域重新命名。以此可见,当年西部文学的影响之巨大。而西部诗歌,则是1980年代风靡全国的一个重要诗歌潮流。
2、“西部”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叫响,在很大程度上源自1984年第7期的《大众电影》上,中国资深电影理论家钟惦棐《为中国“西部片”答<大众电影>记者问》一文。而中国“西部片”的概念,虽然脱胎于表现牛仔与硬汉气质的好莱坞西部大片,但却赋予了它新的中国内涵和时代内涵,这就是在改革开放、民族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中,凸显人在严峻的西部大自然中,艰苦卓绝的拓荒精神和硬汉气质。这也随之成为西部概念统摄之下,其他文学艺术门类的共同主题。
之后,基于西部厚重斑斓的历史和宗教文化积淀、天高地远的原生自然形态,它被进一步地赋予了民族历史文化之根,以及净土、家园等哲学文化内涵。从此,西部的概念盛极一时,引发了全国的诗人艺术家们,前往西部的“文化寻根”或曰“文化朝圣”热潮。1986年和1988年两度进入西藏的诗人海子,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再之后,这一主题又被转换为“诗与远方”的名义,至今余脉不绝。
3、如果从一个事物前因后果的角度看,西部诗歌的前因也更早一些。我们许多人都知道,在西部诗歌之前,就有一个“新边塞诗”的存在,由“新边塞诗”这个概念再往上追溯,自然就是汉唐时代的边塞诗。可见西部大地与诗歌关系之密切、之源远流长。而据相关资料显示,所谓的“新边塞诗”,此前则被称作“边塞新诗”,它是1970年代末期的《新疆文学》,为这类诗歌开设的一个栏目名字。而首次把“新边塞诗”作为旗号打出来的,则是甘肃酒泉1982年第2期的文学期刊《阳关》,其编辑为诗人林染。在此后的1983年至1986年间,“新边塞诗”在诗坛独领风骚,诸如《人民文学》《诗刊》《上海文学》《萌芽》等刊物,都开设过“新边塞诗”专辑。现在看来,“新边塞诗”是一个早于西部诗歌、稍后与西部诗歌并行,再之后汇入西部诗歌的写作潮流。也可以视作西部诗歌的早期阶段。其核心诗人为新疆的杨牧、周涛、章德益、李瑜,甘肃的林染,西藏的马丽华、魏志远,以及被动介入其中的青海诗人昌耀等。而核心中的核心,则是这个名单上的前三甲,他们时常以三人组合的形式出现于报刊,曝光频次最高,影响最大。
4、另外一个重要的史实,大家可能想象不到,西部诗歌这一概念的确立,与我们今天所置身的这所西北师范大学密切相关。1984年,由西北师大孙克恒教授牵头,与同在兰州的著名诗人唐祈、高平,合作书写了《西部诗歌:拱起的山脊》一文,正是这篇长文,提出了西部诗歌这一概念,并对它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同时,学校还专门成立了西部文学研究所,由孙克恒出任所长。1986年,孙克恒又主编了《中国当代西部新诗选》一书,选编了包括昌耀、杨牧、周涛、章德益、林染、石河、玉杲、东虹、白渔、师日新、匡文留、伊旦才让、阳飏、刘国尧、肖川、汪玉良、何来、杨树、李云鹏、李瑜、吴淮生、姚学礼、罗洛、胡征、闻频、唐祁、唐光玉、高平、高深、格桑多杰、郭维东、商子秦、渭水、傅金城、韩霞等等69位西部诗人的诗作。这也是在西部诗歌的旗帜下,西部诗人首次集体性地亮相。但与“新边塞诗”指涉的地域范围不同,这个名单中的西部诗人,显然是以西北五省区为范畴,没有将西藏诗人纳入其中。而我之所以不厌烦地罗列出这些名字,因为这既是当年让人耳熟能详的一些名字,也是西部诗人的主体阵容。此外,这部诗选还有一个让我难以忘怀的个人原因,就是它也选入了我的一组诗作。这是我当年作为一名诗人的特殊写作记录,只可惜我在此后的诗歌道路上造化不足,半途而废。
大约到了1990年前后,作为潮流性质的西部诗歌写作趋于沉寂。因此,当我们今天在这一西部诗歌的理论肇始地,再次谈论西部诗歌时,便会突然意识到,一种并非巧合的学术传统对接。
5、1992年,我与时在新疆的批评家周政保,以及甘肃的余斌、管卫中,书写过一套谈论西部文学的丛书,我的这一部专门谈论西部诗歌,名为《西部大荒中的盛典》。在这部书中,面对接近尾声的西部诗歌潮流,我曾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西部诗歌并非就此消失,而是以非潮流的形式,进入了它的另一个时代。而在3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就是一个基本事实。
虽然不再有西部诗歌的旗号来冠名,但从那时开始另起一行的一代诗人们,已经进入西部诗歌的常态化写作,而且这是一个质量更为齐整、阵容更为庞大的群体。其代表性诗人诸如甘肃的阳飏、人邻、阿信、古马、叶舟、高凯、梁积林、胡杨,新疆的曲近、彭惊宇,宁夏的杨梓、杨森君,陕西的远村、成路,青海的马丁、肖黛、杨廷成、宋长玥、韩文德(撒马尔汗)、郭建强、曹有云……等等,他们的写作风格各不相同,但却具有一眼即可辨认的,共同的西部地理特征和西部物象特征,尤其是烙印般的西部气质。与早先的西部诗歌相比,当今西部诗人所显示的一个标志性区别,就是从原先带有史诗向度和公共抒情性质的宏大基调上降位,更着重于同个人的日常生存经验相对接,因而更为内在,内涵也更为丰富。这应该也是我们今天关于诗人个案研究的新的课题。
我今天大致上就谈这些。谢谢大家。
※由于疫情原因,由西北师范大学联合《当代文坛》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新诗与西部文化高端论坛”,2022年7月8日由线下改为线上举行。此文为作者在论坛上的书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