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头条
树才:张炜长诗《铁与绸》是一部怀恋之诗,也是一部玄想之诗,更是一部语言之诗


  导读:著名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高兴认为,张炜《铁与绸》以“反逻辑”的方式表达诗意,历史化为诗意的历史:“铁可以刺向绸。绸也可能熔化铁。于是,我们感受到了反逻辑之诗意,反常识之诗意,矛盾修辞之诗意。


张炜

  长诗《铁与绸》是茅盾文学奖得主、诗人、作家张炜的新长诗力作,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和西方《荷马史诗》《浮士德》《荒原》等诗歌传统为基础,跨越春秋战国史直至当下的历史时空,以东夷研究史为切入点,以齐国历史文化为支点,充分调动历史文化史实、一千多年历史变迁和作者历史文化研究等全部精神资源和写作技巧,高难度地构筑了一个以巨大历史时空为载体的精品力作。

  著名诗人、翻译家、《世界文学》主编高兴认为,张炜《铁与绸》以“反逻辑”的方式表达诗意,历史化为诗意的历史:“铁可以刺向绸。绸也可能熔化铁。于是,我们感受到了反逻辑之诗意,反常识之诗意,矛盾修辞之诗意。这种诗意更加刺人心肠。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才是真正的世界,这也才是真正的诗歌。”高兴特别提出:“《铁与绸》是个需要反复阅读,也经得起反复阅读的文本。”

  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在为《文学报》的“新批评”专刊撰写的评论中指出,《铁与绸》的长度,呼应着历史那种特有的纵深度,它的长度也是深度。张炜以当代汉语的诗性笔墨,勾勒出古代齐国的风云人物、传奇事件和生活习俗,大处用如椽粗线,小处用工笔细描,有风云际会的大开大合,也有栩栩如生的细致入微。

铁与绸
作者:张炜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2-02
 
 
铁与绸混合而成的张力和辩证
——读张炜长诗《铁与绸》
文/高 兴
 
  张炜长诗《铁与绸》一开始有这样一个脚注,不太起眼,却十分重要。脚注如下:“我”为某高校东夷史博士,于暑期徒步回东部半岛,一路勘察齐长城遗址,不幸被黑矿主诱骗于井下。黑矿主之女游历艺术之都,习油画,归来后搭救“我”和另外七名男子。八个人已在地下熬过三年,其中三人升井致盲。
 
  这一脚注交代了长诗必要的背景,同时,又像个引子,拉开长诗的帷幕,奠定长诗的基调。黑矿主显然代表着野蛮和残暴,而从艺术之都归来的黑矿主之女则代表着文明和人道。这显然是截然不同的两股力量。从长诗一开始,我们其实就感受到了两股力量的冲撞。而在长诗的发展中,两股力量,两种元素,两种颜色,始终在冲撞,在交织,在缠绕,在分化,在变幻,在融合。张力和辩证自然而然地生发,在字里行间,在诗里诗外。铁与绸,阴与阳,黑与红等等,构成了历史,人生,和世界,也平衡着历史,人生,和世界。
 
  八个兄弟困在井下,困在黑暗中,困在时间的围剿中。他们需要某种有效的方式来抵御黑暗,抵御无边的时间。于是,他们就开始讲述,这种讲述不仅仅是叙事,还需要挖掘,还需要沉思,还需要顿悟,还需要想象和创造,属于艺术性和思想性劳作。正是依靠这种艺术性和思想性劳作,他们才有可能生存,才有可能绝处逢生,才有可能重建天日,才有可能“紧追一匹熊熊燃烧的骏马”,打破那只大瓮,找到那座老城,听闻东夷人别样诉说的韶乐。“我们抱紧自己的一千零一夜/彼此饲喂,分享梦境和猜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艺术性和思想性劳作,这种特别的“一千零一夜”具有救赎性质,既是身体意义上的,也是情感意义上的,更是灵魂意义上的。
 
  在此架构下,各色各样的故事也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长诗的每一章几乎都围绕着一个故事,或一段历史,其中许多细节和片段都基于某种史实。但又有一条总线索,还有“我“,黑矿主之女,黑衣人,其他七兄弟等几个角色,贯穿并统领整部长诗,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诗人敏锐发掘的细节和片段本身就散发出无尽的诗意和意涵。那是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发掘和提炼出的诗意和意涵。想象和创造可以打破各种边界,生与死的边界,白天与黑夜的边界,人与兽的边界,坚硬与柔细的边界;可以让人与事自由转化、融合;可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诗与思便插上了翅膀,便拥有了无边的天地。
 
  长诗中的故事仅仅是东夷的故事吗?仅仅是远古的故事吗?肯定不是的。一切都以现在时进行。地域的边界,古和今的边界,历史和现实的边界,同样早被打破。一切似乎都在指向此处,指向远古,指向历史,一切似乎又都关乎处处,关乎当下,关乎现实。甚至逻辑和常识常常被创造性颠覆。最柔软的有可能变成最坚硬的。而最坚硬的却有可能变成最怯弱的。铁可以刺向绸。绸也可能熔化铁。于是,我们感受到了反逻辑之诗意,反常识之诗意,矛盾修辞之诗意。这种诗意更加刺人心肠。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才是真正的世界,这也才是真正的诗歌。
 
  诗中一个又一个奇崛的意象令我着迷:碎石中安卧的汉白石美人,“我们在她身边种下八棵玉米/我和七兄弟轮流浇水/等待浓荫长成,各自约会”;骑着骏马追赶月亮的黑衣人,“远方的黑衣人勒紧缰绳/一道金色旋风掠地而起”;“外祖父那匹烧得透明的马/长鬃喷吐火舌,炽亮的光团/在平原和山岭跳跃,前肢陡立/拒绝一切传说和概念化的悲剧“;救命的语言,“在三百米的地下邂逅/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每人胸口上长出一片摇荡的草/中间是一棵直挺挺的鳞茎/一个小巧的苞朵慢慢生成/我们用泪水浇开它的蓓蕾”……这都是些耐人寻味又诗意盎然的意象。整部长诗中,如此的意象比比皆是,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冲击力,也确实让读者看到了诗人“对具体事物的热情和新鲜感”。
 
  《铁与绸》是个需要反复阅读,也经得起反复阅读的文本。奇妙的是,你可以将他当作一个整体来读,也可以围绕着某个故事或某段情景来读,还可以停留于某一章节来读,不管怎样,诸般读法,都能为你提供某种进入文本的路径。我相信,每读一遍,你都可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它的内涵,它的意韵,它的意义,难以穷尽,也不可穷尽。这是它的出色,它的自信,也是它的骄傲。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这是部向时间和艺术敞开的作品。时间和艺术会用铁之手,也会用绸之手,不断地揭开披在它头上的一层又一层的意义的面纱。而且还有太多的涵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长度与密度
——读张炜长诗《铁与绸》
文 / 树才
 
  张炜的《铁与绸》,我这几个月里一直随身携带,前前后后,读了三遍。对我来说,第一遍读下来,只是把握了长诗的大致轮廓,包括叙写的主要线索,但对他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长诗,为什么写成了这样,为什么是这么一个结构,他为什么采取这么一种语言策略,他的匠心何在等等这些问题……我内心还是吃不准的。隔了一段时间,再读第二、三遍,前后对照,不时琢磨,我才感觉到,可以写一点读后印象了。
 
  张炜在那篇超短《序》中,第一句话就是:“这部长诗终于结稿了。”我能感觉到他写下这个句子时,他内心如同吐出一口长气似的那份轻松和释然。如果把构筑这部长诗比作一次马拉松长跑,我仍然惊叹不已,张炜的长跑本身耗去了将近八个月时间,而他竟“为之准备了二十多年”!
 
  可见,这是他蓄谋已久的一个写作谋划,如今终于付诸实现。长诗分上、下两篇,上篇八章,下篇八章,加起来总共十六章。这种布局显出了一种匀称和对应。这种匀称和对应之美,也是整部长诗的一个结构特点。我认为,这是一篇难得的大雅之作,尽管俚俗口语偶有夹杂。张炜似乎是在回首历史的“渺茫与空阔”的同时,有意地对汉语诗歌的“古典优美身姿”表达了一份追慕和怀恋。每一章都分为“一二三四”四节,虽说长短略有出入,我对照过,并无例外。显然,写下初稿之后,诗人特别地琢磨过全篇的结构和布局。这份匠心最终赋予这部长诗一种从容的气质,一种舒卷自如的风度。
 
不践约书
作者:张炜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1-01
 
  《铁与绸》的长度,呼应着历史那种特有的纵深度,所以说,它的长度也是深度。张炜以当代汉语的诗性笔墨,勾勒出古代齐国的风云人物、传奇事件和生活习俗,大处用如椽粗线,小处用工笔细描,有风云际会的大开大合,也有栩栩如生的细致入微,更难得的是,想象的大胆奇崛和隐喻的恣意夸张。夯实处,是史实有据,诗后的注释释放出恰当的提示力;空阔处,是展翅翱翔,词语的鸟群齐声鸣叫,足以把远古人物唤醒,让废墟开口说话,令荒野残迹复活为活色生香的生活现场。这一切都有赖诗人对当代汉语的妙用,在典迹记载触发下的奇思异想,从而焕发出诗歌的魔力:古今可以同在,生死并无界限。这是一部怀恋之诗,怀恋自己的古代根脉,也是一部玄想之诗,非要复活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更是一部语言之诗,因为它发挥出了让人惊叹的重构能力和令人目眩的词语舞蹈。
 
  当然,长和短也是相对的。如果把第一章《向东方》的开头两句和第十六章《梦中的沙岗》的结尾两句放到一起,长诗就缩略成了这么短短四句:
 
  月亮牵引潮汐,大海的胸口
  汹涌的银色再次涨满
  ……
  我和七兄弟紧紧相拥
  双脚,死死扣住狂颠的甲板
 
  这也是一首四行好诗!中间的省略号像太平洋一样波涛汹涌,象征着历史的虚在。这部长诗的奇迹就是,虚在之物却能再次显身,其中的人和事是如此充沛盈满、如此风姿绰约、如此虚拟玄妙……古齐国的全部生活都复活了:采桑者复活了,闻韶处赫然在目,宴饮时酒香四溢,战士们挥戈拼杀,霸主们深谋远虑……这部长诗本可以写得更长,张炜对此是胸有成竹的,但他最终选择了信任省略号,也就是信任“节制”,他只是在做了足够的示范之后,引领我们沿着他的语言之路,想象我们各自的世代根系、文化渊源和命运无常……
 
《铁与绸》插图  冷冰川 绘
 
  长度毕竟是可见的,可量化的,这部长诗的密度因此更值得强调。张炜是写下过千万字著作的大小说家,却对“诗歌”另存一份偏爱。我认为,就是因为“诗歌的密度”一直在吸引他,魅惑他。在代跋《诗不可以直取》中,他之所以敢于断言:现代自由诗的方向是“纯诗”,而且特别强调“诗的需求”,认定“诗”是极为凝聚的核心之物……也是因为这个。现代汉诗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内外迫力,已经历史性地诀别了古典诗歌的构造之法,但张炜仍从长远着眼,询问这一重大课题:“如何与汉诗传统照应与对接?”也许,“对接”已不大可能,因为语言像河水一样不会倒流;张炜透过这部《铁与绸》,倒是对如何“照应”来了个现身说法。他以“密度”之法使“长度”内在地凝缩,并且反复演练“自由诗”的弹力。现代汉诗的紧迫“需求”,不是别的,正是这“密度”,它不光指诗人的情感,更在乎语言本身的张力。
 
  我注意到,古诗传统的对仗、比兴、排比、夸张等等,张炜在诗中可谓运用自如,甚至连“韵脚”也常能自然地押上。也许,他每一章的“一二三四”四节,也对应着古诗的不二结构:起承转合。我细心数过,《铁与绸》的诗句最短八个字,如“在你嘴里嚼出浓汁”,最长十五个字(包括一个逗号),如“一些小生灵鱼贯而入,一尾又一尾”,更多的诗句是介于九个字和十四个字之间。所以说,这部长诗有端庄之姿,像一条大河,有条不紊地流淌,而不时溅起的浪花和险峻的峡谷,则是随诗情的强弱和飞翔的高低而变幻莫测……一边读诗,我一边神游了古代齐国,见识了各种奇迹,诗的隐喻和夸张之力,把一切平常事物和已逝之人化为神奇,我被诗人对祖先根脉的追本溯源和热烈反思所感染。
 
河湾
作者:张炜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6
 
  每一行诗句和诗句之间的“密度”,是被诗人从容地拧紧的。具体来说,我听见了土狼的狂嗥:“我这就拧断你的脖子”,我目睹了“吱吱叫的心变成一只青蛙/起伏的山峦化为野生的大兽”,我也认同:“她是莱都闻风丧胆的尤物/曾用一副肥胯征服三城”,而“城门由鱼骨砌成,窗户/是鱼的眼睛,床上躺了大鱼”,对仗的诗句灵活多变:“东海哥哥正拉黎明网/隔壁大爷点燃驱蚊香”,“垒啊垒啊,指甲压在沙泥下/垒啊垒啊,金丝菊埋在砖石下”,“比老式马车站还要大的木床/比苍云还要厚的一堆败絮”,排比的诗句也发出狠力:“只要种籽不死就能结出籽粒/只要玉米活着就能找到黑夜/只要黑色蓄满就有无边的快活/只要深井不塌就能等来甘泉”,口语诗句反而显得夸张:“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细节描摹更是拿手好戏:“一个人掐腰站起,走上高台/握了握乐队指挥的手,又在/怀抱鲜花的歌手身边停留/耳语,幽默,妇人羞得弯下腰”……
 
《铁与绸》插图  冷冰川 绘
 
  就这样,诗人把我们引到了两千多年前“孔子闻韶处”,而诗人重构的“齐韶”现场,几乎就是盛大的当代音乐会啊!只要能引发诗的效果,只要能加强诗的密度,诗人的词语之舞就越跳越自由、洒脱:“汐后,一匹荒原狼能婴儿乎”,简直跟老子碰上面对上话了!至于比喻之妙,我略举几例:“悬停的黑影就像落脚的风”,“比海豚和无鳞鱼更滑腻的绸缎”,“你伸出的两手生成银杏叶片”,“上苍正笑着,突然肃穆起来”,“桅杆摇动,一颗心落水”……有些诗句,我真是读一遍乐一遍:“那瓶辣酱装满了鲁国的黄昏”,“可用的光阴只剩下指甲那么大”,“那个黑衣人眼角真长,嘴瘪着/只向台下一人媚笑,抬起手/断然一挥,山洪暴发,全场/翻卷狂涌的海浪冲荡而来”,“齐国人连死都这样麻烦/他们像猫,咽气时躲开所有人”,“监工的老臣跪了七个昼夜/黎明前归去,死于膀胱破裂”,“我在黑色的湖边闷声独饮/端起你梦中闲置的杯子”,“走漏消息者一律缝上嘴巴”,“深处的深处有一只秋天的杯”,我真想伸出手去,凌空接过那两只美妙的虚在之杯。诗人畅饮词语的醇酒,随口吐露闪光的妙句。
 
  第十五章《闻韶处》第一节值得全文引用,并加以阐释,但我还是只引第一小节:
 
  两千年后你将变为一棵银杏树
  站在古老的街头,看秋天
  一片垂首默立的石头牌坊
  几只恭敬而不再低语的灰鸽
  褪色的天空一大早开始下垂
  远天流云一会儿舒展一会儿
  发出断断续续的歌吟,如同
  水流一样推拥,俯冲而来
  像瓦檐浪那样耸立和急退
  留下吱吱作响的泡沫在破碎
 
文学:八个关键词
作者: 张炜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01
 
  反复品味这十行诗,除了第一行是十三个字,其余九行相差只在一字,或者十一个字或者十二个字。如同河水流涌,这十行诗句组成的河面,宽窄基本相齐,给人以匀速推进的力量感。每一个字如同一个打转的漩涡,推动着整条河向前滚流。“你”是谁?长诗中无处不在的在场者,那位历史的他者,先是“变为一棵银杏树”,然后站在街头“看秋天”,然后是“一片”同“几只”相对,“牌坊”与“灰鸽”互望,然后望见“褪色的天空”,流云的“歌吟”被听见了,俯冲的“水流”也被听见了,然后是“瓦  檐  浪”,是  泡  沫  破  碎  的“吱  吱  作响”……这番描摹似真又幻,为后续的诗句布置好大背景和各种混响。只需默念,你就可以感觉出诗人创造出来的节奏,“街头”“秋天”、“牌坊”“灰鸽”,这四个词发出的声音彼此对应,仿佛一种回响,“下垂”“急退”“破碎”更是几乎押上了韵脚,“舒展”和“歌吟”也接得巧妙……这些诗句其实是“散”的,但诗人用现代诗的跨行之法予以重组,行行切断,又句句相连,包含着一种对意象、声音、天地、动静的巧加安排的功夫和用心。确实,众物都是活的,一切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齐韶”奏响之前,正是这般情景。
 
《铁与绸》插图  冷冰川 绘
 
  我认为,张炜的这部久酿之作,张炜的这次纯诗探索,在当代汉诗的长诗写作上,必将占据一个具有启示力的独特位置。
 
  所以说,长或短都不是问题,“诗”才是问题,诗的“密度”才是关键。张炜虚拟了他的实有古国,写法是以虚带实,恣意的细节想象给人以语言舞蹈的瑰丽多姿之感。通过语言的魔力并在语言的魔力中,诗人自由地歌吟出永远消隐但又血肉丰满的历史空间。他在别人不敢下笔之处下笔,以别人从未下过笔的方式下笔。他不光发现,而且发明。这部长诗是语言之诗,玄思之诗,幻梦之诗,恍然之诗,执拗地向着纯粹之诗的境界。他探索了新的长诗写作之路。闯荡在这条诗路上,他单独而果敢,把一个擅讲故事的人变成了一个歌吟悲剧的人。他相信天空和大地都在倾听,而沿途的桑树、田野、庄稼、青蛙们会听见。
 
  张炜,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栖霞市人。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2020年出版《张炜文集》50卷。作品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罗、意、越、波等数十种文字。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21部;诗学专著《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诗经》等多部。作品获优秀长篇小说奖、“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南方传媒杰出作家奖、京东文学奖等。近作《寻找鱼王》《独药师》《艾约堡秘史》《我的原野盛宴》等书获多种奖项。新作《河湾》反响热烈,《不践约书》获第六届长诗奖·特别奖。

  高兴,诗人、翻译家,江苏省吴江市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主编、编审。曾出版《米兰·昆德拉传》《东欧文学大花园》《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等;曾出版译著《托马斯·温茨洛瓦诗选》《罗马尼亚当代抒情诗选》《水的空白:索雷斯库诗选》《十亿个流浪汉,或者虚无》等。
  树才,诗人、翻译家。文学博士。1965年生于浙江奉化。198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1990至1994年在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任外交官。200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著有诗集《单独者》、随笔集《窥》等。译著有《勒韦尔迪诗选》、《夏尔诗选》、《博纳富瓦诗选》等。2008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骑士”勋章。现居北京。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