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慕白是浙江文成人。系中国作协会员、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度驻校诗人。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曾获《十月》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2021年度中国十佳诗集奖等。著有诗集《行者》《开门见山》等。
《彼岸与还乡——慕白诗歌论集》日前由阳光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著名评论家王士强博士主编,著名作家、诗人、画家马叙设计封面,全书分:印象记、综合性评论、诗集评论、创作谈、访谈、创作年表等。
慕白是浙江文成人。系中国作协会员、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度驻校诗人。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曾获《十月》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2021年度中国十佳诗集奖等。著有诗集《行者》《开门见山》等。
本书选录林莽、毛佩琦、大解、商震、霍俊明、朱零、沈泽宜、黄亚洲、荣荣、梁晓明、胡弦、路也、孙晓娅、吴晓、叶坪、潘红莉、李犁、谢建平、蒋登科、王士强、孙良好、崔勇、杨方、王珊珊、李心释、杨碧薇、王辰龙、辛泊平、敕勒川、唐力、张立群、刘波、王永、贺颖、王单单、赵目珍、宋晓杰、张德明、张二棍、高鹏程、黑枣、翁美玲、冯娜等四十多位诗人、评论家、学者的评论文章。全书32万字,是文成县首部个人评论专集。
该书定价78元人民币。
序
王士强
王士强
由“包山底”出发,慕白走向外界,成为诗人,而“包山底”也成为慕白为中国当代诗歌贡献的一个独特精神场域和美学空间。慕白的诗有着抒情的基底,以深情、真挚 而感动人心。其写亲人、写故乡的许多作品称得上字字血、声声泪,呈现出一个真性情、讲信义、可亲可信的主体形象。这些诗中的“我”,无疑与生活中的“我”是高度合一、亲密无间的。对慕白而言,其“诗”与其“人”是高度一体的。诗人慕白具有一种“鲁莽的天真”,真实、坦 诚、不装,在高度混沌、暧昧、假面重重的当今诗界,属实不多见。当然,慕白的诗并非全然是“古典式”的抒情, 也有“现代式”“后现代式”的审视、批判、消解与反讽。
事实上,他不是复古主义者,对于传统,与其说他是在致敬,不如说是在观望。他不是居高临下、恶作剧式地俯视,也不是一本正经、苦大仇深地仰望,其与传统之间是平等的、自然的,并对之进行着戏仿、反讽、插科打诨,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沉重的压力,也激活、打开了新的可能性,是对于传统的真正延续与发扬。慕白诗歌创作的现代性还在于他直面现实,直面社会与人心的变化,呈现出其内在的矛盾与困境。他笔下的包山底、飞云江、文成固然是精神的原乡,是值得全身心去爱的,但慕白并没有将其绝对化、唯一化,没有在其面前闭上眼睛,而是写出了其在现代的处境与困境,并预言了其终将消亡的悲剧性,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使其写作切入了时代和人心的内部,是与我们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具当代性,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本书收录了关于慕白诗歌研究的若干代表性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五部分。第一辑是以讨论慕白其人(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会谈及其诗)为主的“印象记”,共十一篇。第二辑是关于慕白诗歌的综合性评论,共十五篇,大致可见到目前对慕白诗歌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第三辑是关于慕白诗集的评论,以诗集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分别为《有谁是你》《在路上》《行者》《开门见山》,该部分共十八篇。四本诗集的评论数量不尽成比例,这其间当有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从中亦略可见慕白诗集在诗歌界引起反响的程度之不同和高峰时段之所在。第四辑是创作谈、访谈,收录了慕白本人的两篇创作谈与关于慕白诗歌创作的两篇访谈。附录部分则收录了谢冕、吴思敬等的“评委评语”和资料性的“慕白创作年表”,以为感兴趣的读者、研究者做参考。主书名《彼岸与还乡》来自孙晓娅教授的评论文章。在我看来,这一表述凝练而生动地揭示出慕白诗歌世界的若干内在构成与核心秘密,故而借来作为书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由于篇幅限制等原因,尚有不少慕白诗歌研究的文章未能收入本书,作为编者,为此感到遗憾,并为可能的重要遗漏说声抱歉!
2023 年元旦 王士强,1979年生,山东临沂人,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与评论。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诗歌的重量》《烛火与星光》《消费时代的诗意与自由》等著作,曾获“扬子江诗学奖”评论奖、“澄迈·诗探索奖”理论批评奖、“杜牧诗歌奖”诗歌评论大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