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头条
诗意江城、浪漫东湖,东湖诗歌节吟咏“诗歌中的英雄主义”


  导读:湖诗歌节创办于2018年,由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和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创办,于2018年、2019年先后举办了两届,目前已成为省内和国内知名的诗歌活动,东湖也因此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学和诗歌地标。

夜色朦胧,碧波万顷,诗韵氤氲。10月26日晚,“英雄城市 文学先锋”2023武汉文学季第三届东湖诗歌节在东湖风景区长天楼户外草坪举行。吉狄马加、蒋子龙、韩东、娜夜、梁平等著名作家、诗人齐聚东湖,与江城读者一道,临湖吟诵,对月歌吟,在湖水边、星空下共享一场诗歌盛宴,走进“诗歌中的英雄主义”。

2023年10月26日,“英雄城市 文学先锋”2023武汉文学季东湖诗歌节于2023年10月26日晚举行。这是集体诗朗诵《我的城——致武汉》。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诗人归来,共度东湖诗意之夜

东湖诗歌节创办于2018年,由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和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创办,于2018年、2019年先后举办了两届,目前已成为省内和国内知名的诗歌活动,东湖也因此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学和诗歌地标。

当晚,东湖之畔,诗人归来,再次出发。从 “千年问诗”到“诗绪万千”,从“吾国吾乡”到“江城楚韵”,第三届东湖诗歌节通过四个乐章,以诗歌、音乐、舞蹈等多重文艺形式为读者展开一幅壮丽、唯美的诗歌画卷,展现诗歌跨越古今的永恒魅力。

这也是东湖诗歌节首次从室内走向户外,湖水边、草坪上、星空下,名家登台,诵者献声,全国各地诗人带来十余首诗篇,与音乐、舞蹈、诵读等方式融合,为观众现场传递出别具一格的诗风雅韵和楚风汉韵。浸透诗意的夜色,缱绻在东湖上空,将在场的所有人凝成一股对诗歌的热情。

2023年10月26日,“英雄城市 文学先锋”2023武汉文学季东湖诗歌节于2023年10月26日晚举行。这是开场舞:《江城楚韵》。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诗歌点亮山河,诗歌点亮城市

“作为诗人,是你第一个,没有并列/用自己的名字,开启了一条诗歌的航道/你不会死去,因为你的不朽和牢不可破/诗歌纵然已经伤痕累累,但直到今天——它也从未放弃过对生命的歌唱!”诗歌节现场,吉狄马加以气势恢宏、情感灼人的朗诵,演绎《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献给屈原》,再现了屈原精神的神圣高洁。

屈子风范逸响千秋,李白为武汉送来“江城”雅号……古往今来,吟诵武汉的诗文灿若星辰,脍炙人口,无数的英雄人物和文人墨客在东湖留下足迹。当代诗歌传承千年文化,激活城市浪漫。诗歌节连接了诗人与市民、诗歌与读者,诗歌也将成为英雄城市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

伴随悠扬的音乐和灵动的舞蹈,东湖畔诗歌琅琅,读者从吟诵中感知诗人的诗心,也从中感受到武汉的诗意。诗歌节上,诗人、朗诵家余笑忠带来《大树成长史》:“汉口中山公园,几棵老樟树的树干上/不约而同出现了一排排小洞,洞孔烟头大小/有人推测是戴胜鸟所为,有人怀疑是人为所致”;张执浩在《如何在诗中吹响一支柳笛》中写道:“东湖的垂柳全绿了/细嫩的柳枝在风中摇来摆去/我过去看我的倒影/如何被湖水澄清——/那是一个少年踮起脚尖/使劲折断一根柳条”;梁平的《东湖三角梅》写道:“在东湖,所有的惊呼和赞美/都给了绿道梦幻花径的绿肥红瘦/而三角梅被冷落的固执/从四月花开,肆意了夏秋/直到初冬才把绽放交给了雪”…… 越来越多的诗人书写武汉,书写东湖。

钱磊诗朗诵《盘龙城》。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诗歌有城市之美、脉脉深情,更有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娜夜的《邀请函》、陈先发《理想国》、韩东的《梦中一家人》、毛子的《塔》,描写他们心中的“国”“乡”“家”,有诗为伴,一往无前,回吾国,还吾乡。

沉浸在被诗歌点亮的山水、被诗歌点亮的城市中,诗人们在“我的江城”,续写“我的诗篇”,传递江城楚韵。武汉诗人车延高的《盘龙城》,歌咏武汉三千五百年历史;湖北诗人田禾的《我的城——致武汉》,朗诵由武汉话开篇,让现场读者从中聆听武汉的历史,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令人倍感亲切,真是“长江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远方”。

作家吉狄马加诗朗诵《谁也不能高过你的头颅——献给屈原》。长江日报记者 彭年 摄

江城读者:有书有诗就不焦虑孤独

江城正逢秋,东湖写诗心。诗歌节现场,雾气为描金叠翠的东湖笼上一层薄纱,氤氲朦胧。“超级月亮”装置成为当晚打卡点,璀璨的光影倾泻而下,“诗歌亮点山河,诗歌点亮城市”字样分外醒目。

诗歌与山水有机融合,诗人与观众零距离相见。东湖诗歌节既为东湖注入文化内涵,也为武汉的城市文化生活提供新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在主舞台左侧,古朴的麻绳串起一张张写着诗歌的明信片,随着湖风飞舞。汪韵霏是武汉人,目前在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系就读博士,她在明信片墙前拍照留念后,便开始逐字逐句品读着眼前的诗句。“文学不仅是我的专业,更是安放自我的秘密基地,当我遇到烦恼困惑,这是我梳理思绪、寻求答案的场所。看到家乡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青年作家、诗人,我钦佩而自豪。”汪韵霏说,“我们眼前的东湖,是诗意慢生活的具象表达,在这样一个天然的审美空间,能够唤起文学创作的热情。”

聆听朗诵者口中的优美诗句,用笔在本子上刷刷记下,时而侧耳,时而思考……当晚,身着水蓝色旗袍的翟锦沉浸在诗的海洋,听到精彩片段,便赶紧记录下来。“像这种读书笔记,家里有好几本,近些年我才开始尝试用手机备忘录记载。”翟锦是一名教师,也是湖北省作协会员,武汉作家协会第八届、第九届签约作家。她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我对诗歌的热爱,是天然的亲近,我总能从优秀作品中汲取力量,又通过文字来表达向善、向美、向上的精神价值。” 翟锦生长于武汉黄陂,她的作品也多是围绕黄陂山水。她动情地说:“我只有黄陂,但黄陂有四季花开。”

“东湖诗歌节现场,文艺青年心愿达成!”刘晓芳是一名建筑工程师,她配上九宫格现场图,发送了一条朋友圈。“期待已久,我提前两小时来现场。”刘晓芳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打卡东湖诗歌节,“我当诗歌是朋友,有书有诗就不焦虑孤独。”

(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李文婕)

责任编辑: 叶青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