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南先,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出版专著四部、合著多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传播学、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
《远方有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林友侨先生的第二部散文集,2021年8月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是2020年度佛山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全书凡22.7万字,分“前行有梦”“回望乡愁”“山川履痕”三大板块,除前言和后记以外,共刊载散文佳作70余篇。这些散文篇章大多在《海外文摘》《小康》《散文百家》《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羊城晚报》《佛山日报》《佛山文艺》等报刊刊发。被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网、中国作家网等网络平台广为转载。其中《一场等不及的生死之约》被《散文选刊》转载,并获得2019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水中漂泊的村庄》获2019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提名;《母亲最后的日子》获首届佛山文学榜·散文榜优秀作品奖。2022年7月,该散文集获得第七届“佛山文学奖”金奖;2022年11月,《远方有梦》获得了202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集奖”。
笔者在阅读这部集子的纸质版之前,陆续在网络上阅读了其中的大部分作品。笔者认为,林友侨的散文获得这些殊荣是名实相当的。这部散文集,我品味再三,反复咀嚼,我认为,在这部散文集里,我至少读到了以下几点:
一个少年的传奇经历
读林友侨的散文,我深有感触,我们都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生人,我比他痴长三岁,我们有很多相同的经历。我们都是农村娃,放过牛,掏过鸟,抓过鱼,偷过瓜,打过架,挨过饿,我们都有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的经历,我们都是从农村奋斗到城里来的人。所以,读他的文章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意味。
不过,林友侨的经历更加丰富,命运更加坎坷,因而他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
1982年上半年,16岁的林友侨因病辍学,初中肄业。当年深秋,他跟着同宗的堂兄去河源兴修一项水利工程。个子瘦小的他负责推车。他目睹了山上施工最难的工种——在石头上打炮眼,了解了工程中最危险的活计是点炮爆破。当时他每餐要吃三大碗饭,大约一斤米的饭量,在工地上,能吃代表你能干,能吃是件光荣的事(《100天修渠上山》)。现在有些减肥人士,为了瘦身,晚餐只吃菜不吃饭,或者只吃一些水果。一餐吃一斤米饭,这简直匪夷所思。但我相信这不是虚构的。当年笔者在农村“双抢”(抢收抢种)的时节,每餐大约也能吃这么多米饭。1983年上半年,17岁的林友侨看了电影《少林寺》以后,心中油然升起一个少林武术梦。这跟草根电影演员王宝强的行为非常相似。于是,他决定离家出走。他独闯广州、韶关、佛山、深圳等地。《我的少林梦》一文,情节险象环生,读后令人揪心。他离家出走以后,滞留广州期间,他的包裹被偷,举目无亲之时,偶遇“贵人”,又流浪街头,再徒步北上,旋即梦断韶关,又飞爬列车、偶遇佛山、深圳闯关(当年去深圳要特区通行证)、巧遇同乡。在20天的饥饿与困顿中,在生存与死亡的流浪中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可以说这次冒险,是他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点。他在广州漂流9天,风餐露宿4天。一个清晨,不知不觉到了佛山,12年以后,来到了这个“武术之乡”工作、定居。他这种冒险行为真像电影画面一样,让人过目不忘。“少林梦”破灭以后,他在县城郊区的炮竹厂打工,当了一名切炮工。一边劳作,他一边自修。1985年他尝试种植西瓜,他精心劳作,科学种植,一举成功。作者《在瓜田里种梦》一文里说他学会了用手指弹瓜,用手掌拍瓜,用肉眼看瓜。1985年8月底,村小学增班扩招,急需代课老师。辍学后一直坚持自学的这位不安分少年被招进学校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提前结束了他的田园梦。让他去当代课老师的契机也很有戏剧性,1985年初,林友侨偶然听到自学考试的消息,他决定参加4月的考试。数月后,考试成绩出来了。报考的两门科目全部合格。其中,《写作》65分,《现代汉语》60分。虽然只是刚刚过了合格线,但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实属不易,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因两门大专单科合格证,而被本村小学聘为代课教师,从一个年轻的农民,华丽转身为人民教师,入职仅十天,就出席了第一个教师节盛会。19岁的他,就在他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当上了毕业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重任。1986年冬季征兵动员令下达后,20岁的他积极应征。1986年11月18日一早,他离开学校,作别故园,离开了坚守15个月的小学,结束了短暂的代课教师生涯。在海南的军营里服役六年左右,26岁的他进城就业,在政府机关从事宣传、文秘工作,后来他在报社当过记者、编辑、主任,最后转入政府部门工作,在城里工作达三十年之久。
就同龄人而言,林友侨的经历很丰富,他个人充满了传奇性,他早年求学、辍学务农、外出打工、锤炼军营、奋战传媒、最后从政,一路拼搏,一路辛酸,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一位男儿的浓浓亲情
散文是直抒胸臆的一种文体,最能显露作者的性情,这部散文集充分展现了林友侨这位铁血男儿浓浓的亲情。
日记体散文《母亲最后的日子》,叙述了83岁的母亲在世的最后九个日日夜夜的情景。他的兄弟姐妹们以及下一代为了抢救母亲的生命,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拔河,奈何回天乏力。作为华夏子孙的我们,做派比较含蓄,亲吻母亲这样的事情很少出现,作者也不例外。《一吻永别》一文,作者写在救护车护送母亲回老家的途中,“我一边呼唤母亲,一边抱着母亲的脸庞,将满是泪水的嘴唇深深地印在母亲的额头上,久久不曾离开。”母子情深,令人感动。在母亲临终之际,他百感交集。他说早年让母亲操心太多。因病辍学后,母亲为他熬药流泪;离家出走,母亲为他担惊受怕;外出打工,母亲为他牵肠挂肚;远赴天涯,母亲盼他建功立业……作者说,这是他第一次亲吻母亲,也是最后一次吻别母亲,真是一吻永别。
他15岁那年开始学骑自行车。学会骑车以后,他决定搭载母亲去远在三四十里外的外公外婆家。初次远行,来回两次摔跤,让他一辈子自责,一辈子都觉得对不起母亲。他说“伤在母亲身上,痛在我心中”(《脚车载不动我的愧疚》)。《不能触碰的一桩心事》披露,1943年的潮汕地区,发生过一次大饥荒,饿殍遍野,不少家庭在这一年支离破碎。当时母亲6岁,她的妹妹3岁,外公贫病而死。外婆把小女儿送去十余里外的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把母亲托付给家族中最亲的堂兄,自己改嫁到了远在海边的村庄。母亲心头最痛楚、最最牵挂的是她唯一的同胞妹妹。此后,母亲的妹妹是死是活,一直没有消息。这成了母亲不能触碰的一桩心事。
作者休假结束离家返城的时候,父亲拉住孙女的手对儿子说:“勿挂念,在外安心工作;你小弟在家照顾得很好(《父亲的叮嘱》)!作者在节假日,经常回去陪伴父母。他写道:“对于身在他乡的儿女来说,我们回家乡陪伴父母的时间,就是父母生命的长度和厚度(《陪伴的时间,是父母生命的厚度》)。”笔者深以为然,现在不是有一句广泛流行的说法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还写了怀念大伯的《聊起大伯心里痛》,怀念尾(小)叔的《不安分的灵魂》等篇什。
这部散文集里,作者还写了其他亲人的相关往事。《众筹孝心》一文写道,外甥女椰子听到外公说:“人家的电视真大”。她和表兄弟们马上就在家庭群里提议众筹给外公买一台大电视机。经了解了行情,55英寸的小米电视还不到三千元,就提议这次由内外孙众筹。他们很快就众筹够了钱款,于是选机、购机、委托“顺丰快递”一条龙跟进。这一切三天就搞好了,大彩电已妥妥地安装在家里播放。由后生们主导的“众筹”行动,每个人付出不多,却很快实现了公嬷的心愿,这样的结果,大家有理由高兴。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些事是不能等的,等不及的。这种与时俱进的表达孝心的举措令人欣慰。
榕树,是岭南的常见树种,也是很有特色的树种,最著名的那棵榕树,莫过于巴金《小鸟天堂》里写的那棵了。作者家乡的大榕树是村子里标志性的存在。村子左前方约800米的一棵大榕树,要8-10个大人才能合抱。春季雨多,夏季炎热,乡亲们常跑进树底,这棵树圆如华盖,宽达数十丈,树叶重重叠叠,一丝阳光也透不下来,一滴水也掉不下来。“文革”后期,在榕树下开过批斗会,密密麻麻站立的村民不下千人,“蔚为壮观”。当年作者在小河里游泳,撞到了木桩,胸口受伤,剧痛难忍。是家人用民间偏方:榕树叶煲塘虱鱼治疗好的(《乡愁里的大榕树》)。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土养人,故乡恩重。
一方故土的独特风俗
“天上有雷公,地上海陆丰”,作者的故乡是声名远扬的陆丰,这是一块有个性的土地。笔者依稀记得少时阅读了《红旗飘飘》中徐向前元帅的文章《奔向海陆丰》才知道这个地方。陆丰属于潮汕民系,地处粤东,远离文化中心,近海自安,民风、风俗、民情独树一帜。
作者在《难忘冬至》说,冬至的分量不亚于春节和清明。因此,现在还可以听到“冬至大过年”之说。在粤东农村,到祠堂、祖屋祭拜祖先是恒久不变的主题。拜祭专属的应节粿叫“冬节仔”,一年只做一回。乡村传统节日的祭祖,祭拜的是先人、“过去”,教化的该是今人、“当下”。清明节的风俗也是蛮多的,《清明时节乡愁浓》详细介绍了相关步骤。清明是拜山祭祖的“特日”,具有唯一性。清明节的任务就是扫墓(俗称“过纸”)。林氏家族,把清明扫墓分三步走,大致用三天时间,完成近、中、远三个层面祖坟的拜祭:清明前两天,各家各户把自己小家的山坟扫了。清明前一天,祭拜“中坟”,包括曾祖父、曾祖母,后辈众多,都安排在这一天前往“过纸”。清明的当天,雷打不动用于集体祭拜“三房公嬷”,即来此创基的祖先。这样的祭祖,往往成了同姓、同宗一年一度的盛会,有些家族还成立了基金会。这样有利于团结宗亲,凝聚力量,扶弱济难,促进和谐,对社会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致敬先人,寻根溯源,是后人应该做的。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论语.学而》),这种传统民俗很有文化传承价值。
丧事是民间最严格、繁琐、隆重的礼仪。按照当地的风俗,在外去世的人是不能送回村里的,所以作者的母亲病危时被救护车紧急送回了家乡。作者的父亲在老厝的大厅里住了三天三夜,守着冰棺里的母亲,一步也不曾离开。作者的兄弟姐妹按新的风俗习惯,尽量合理简化出殡、祭奠程序。上午做法事,下午念经超度,晚上做头七,一天完成所有程序(《母亲最后的日子》)。
《100天修渠上山》也涉及了一些禁忌,早上谁粗手笨脚打烂了碗碟,就犯了大忌,就像出海的渔民要祭海,舞狮的艺人要拜祖师爷,工地出工的早上不能有意外。这个习惯,让大家每天早上蒙上了一层隆重的色彩。作者说,这个习惯,潜移默化影响了我几十年。在《脚车载不动我的愧疚》,写到了作者15岁时学骑自行车的情景。学车时,找了一根扁担绑在车后架上,这样一来有个帮扶的抓手,二来跌倒了脚车不会摔坏。这种情形,不是作者家乡独有的做法,但也很有乡土气息。2020年,我国全面现实了小康,在此之前,尤其生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的人们,青少年时期经常处于饥饿状态。《番薯,滋养我的童年》一文,也引起了笔者的儿时回忆。番薯,即红薯,俗称地瓜,在困难时期是真正的“救命粮”。偷番薯,是那个时代孩子们的共同记忆,“偷”的行为多半是集体完成的。大家不以“偷”为耻,更多是当做饥饿时玩的一种游戏。煨熟的番薯,香气扑鼻,那种爽脆,是水煮番薯无法比的。如今,番薯已经进入酒店,上了宴席,成了餐前点心,馈赠礼品,不再用来疗饥,自然也没有了与泥土共游戏的趣味。
当年粤东一带的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女孩普遍没有书读。忍耐成了她们的命和习惯。尽管如此,女性往往比男性长寿。男人如树挺拔易折,女人如草柔弱坚韧(《女人如花亦如草》)。在作者家乡,女人小孩是不和客人一桌吃饭的,这里除了风俗习惯,怕也是家中拮据,饭菜只能俭出来招待客人吧(《回望乡村》)。
著名作家汪曾祺说:“写风俗就是写人物”,这是经验之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林友侨写出了陆丰乡村独特的风俗习惯,这具有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上的重要意义。
一番拼搏的精彩人生
散文集《远方有梦》,给人鼓舞,给人力量,作者是成功励志的典范,是勇于拼搏的榜样,是自强不息的楷模。
林友侨16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兴修水渠的劳动。100天高强度的修渠劳作,他硬是挺过来了,他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有力量了。当他领到100多元工资时,他开心极了,这是他人生中赚到的第一笔钱。
他从初中生起步,前后花了5年多时间,自修了初三、高中语文和大专课程,终于在1990年初,考完并通过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部课程,获得了一张大专文凭。1992年离开部队时,他手里已经有了四张牌:一张大专文凭,一枚三等功军功章,一本文学作品剪报本,一本新闻报道剪报本,拿着这四样东西,敲开了海南某市市委的大门,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新闻秘书。其中,自考大专文凭成了就业最有力的敲门砖。这是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拥有前途的有力证明。谁说“读书无用论”?
当然,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拿自学考试这件事来说吧,1986年11月,作者投笔从戎去海南。《现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三门课是在部队考的,军事训练很辛苦,闲暇时光要用来自学,他考得很艰难,都不是一次过的。《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作者也是考了几次才过的。选修课《形式逻辑》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总是绕来绕去,把林友侨绕晕了。结果他考试败北。后来作者索性选考另一门课程《中国革命史》,他这门课获得了整个学业单科成绩中的最高分,85分!
在部队这座大熔炉里,他从新兵,到警卫兵,再到卫生员,报道员,退役以后到地方工作,他在五指山待了八年零三个月,凭借自己的能耐,换过不少岗位。
1995年春节,林友侨从海南五指山来到广东佛山,重新就业,到基层派出所等单位工作过。1996年8月应聘为一家报社的新闻编辑,现在佛山市政府某部门工作。
作者在海南一座美丽的山城,曾经住过两套房子,都是单位安排的。来到富饶的佛山,他租过三处房子,享受了报社的福利分房,自己也买了商品房。安居才能乐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以前,饥不择食,番薯当粮,现在讲究清淡的饮食了。他的饮食习惯,大抵经历了三个阶段:渴望吃肉的阶段、肉菜混吃的阶段、追求清淡阶段。他有些朋友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讲究养生阶段。他认为“清淡饮食,清淡人生。清淡是一种感觉,清淡是一种态度(《清淡饮食,是一种态度》)”。民以食为天,从吃的角度,最能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准的高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早就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了,利用节假日,他跑遍了广东所有的21个地级市,写下了大量的游记散文。他利用出差采访的机会,或参加以文会友的笔会,或开车,或坐高铁,乘飞机,奔赴省外多地,结交了不少新朋好友,邂逅了许多新鲜事。在韶关张九龄墓前,他虔诚凭吊这位有“风度先生”之美誉,又有“岭南第一人”之称的张贤相。因为岭南的文学,当从九龄始;岭南的文化,当从唐代盛(《千年九龄》)。在增城湛若水故乡,他深情追思这位与王阳明齐名的明代心学大师。湛若水,历任礼部、吏部、兵部尚书。是增城历史文化第一人。他的老师陈白沙,是广东人的骄傲,是明儒心学的开创者,是岭南地区唯一入祀孔庙的大儒。汤显祖贬谪岭南时,经过已去世30多年的湛若水的遗迹,写下了《登钓台》,发出“百年无湛子,闲杀钓鱼台”之喟叹(《若水百年》)。在东莞袁崇焕纪念园,他为这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感到愤愤不平。他是一个堪比岳飞、杨家将的人物。袁崇焕的结局更惨,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百姓争吃其肉(《崇焕武魂》)。
读史使人明智。作者的人生很精彩,作者的成功非偶然,正所谓,历经磨难而不气馁,饱尝艰辛却不抱怨。
结 语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类获奖作家江子说:“对于我来说,一切的写作都是故乡叙事。”他还说:“散文就是书写‘我’的文体,散文写的其实是作者的自传。”我很赞同这种看法。林友侨的散文,写个人成长,写故乡风情,写旅途观感,都与个人相关。比如,他城里有个家,乡下也有个家,于是他“住在城里牵挂乡村,乡愁挥之不去;回到乡村惦记城里,城市文明难舍难离。”因为“乡村里有年糕,有我们童年的记忆;乡村里有田园,有我们如歌的乡愁;乡村里有熟悉的乡音,有我们骨肉相连的父老乡亲……”(《回老家过年》)
“我思故我在”,这是笛卡尔提出的哲学命题。难能可贵的是,林友侨的散文常常给人带来思考。《无法登顶》写道,在海南当兵的时候,他发现在树高林密的山中,根本没有所谓的“山峰”,他怎么也找不到心中想要的山顶。尽管不情愿,只好原路返回。他这时写道:“目标明确,却难以抵达;无法登顶,但终究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触,刻骨铭心,如何能忘?!”无法登顶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尽管人们努力过,挣扎过。作者在甘肃天水参加笔会的时候,利用空隙去拜谒李广的衣冠冢。他对李广“愤愧自杀”的历史定论,表示质疑。“难道羞愧自杀不是更大的‘辱’吗?战场上骁勇无比,所向披靡,生活上却也有脆弱,想不开的时候(《天水邂逅》)。”这样的文字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作家江子认为“好的散文应该具备三个要素:真诚、自由精神、个人品格和修为。”散文易写难工,笔者相信林友侨先生会更加努力的。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路,远方有梦!他从乡村走来,他一定能够走向更远、更辉煌的远方。衷心期待文友林友侨先生写出更多更好的散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