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吕煊在分享感言中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都一个心中的乡村!他认为诗歌是写给下一代人看的,这本诗集的出版能给乡村的消亡和发展提供原始的痕迹,给后来者研究乡村提供诗意的样本。
4月13日下午,寂静的西溪湿地之江编剧村迎来一大批诗人。一场由杭州市作协、西湖区文联、西胡区作协、余杭作协共同举办的诗集分享在这里举行。华语之声传媒现场直播。
《乡村新物语》是旅居杭州20多年的永康诗人历经五年时间创作出版的一部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诗集,诗集中的150多首诗歌是诗人吕煊与乡村和城市的对话。是一位游子写给故乡的一本诗集。吕煊在分享感言中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都一个心中的乡村!他认为诗歌是写给下一代人看的,这本诗集的出版能给乡村的消亡和发展提供原始的痕迹,给后来者研究乡村提供诗意的样本。
诗集分享会,由著名诗人李郁葱主持。诗人杨章池、龚璇、李杭育、余刚、潘维、天界、涂国文、达达、飞廉、韩星孩、胡理勇、楼祖民、赵俊、沈文军、谢宝光、刘华、周小波、林祺、艾璞、洪炜君、林艺迦,道通等40余人参加。在诗人们畅谈乡村的同时,杭州雨露朗诵团的王蕾、郑育华等老师们,依次上台朗诵了《醒来》《一束光照在雷峰塔》《荷花,热爱故乡的那一朵》等吕煊的诗歌,声音与诗歌的美妙演绎,让分享会上的诗人们沉浸在乡村的美好里,久久浮想。
诗人杨章池(荆州理工学院副书记):吕煊的《乡村新物语》既是一份事关时代精神原乡的诗人答卷,也是诗人与文字、与众生、与自我周旋的一帧现实图景。
作为70一代诗歌写作的代表性人物,吕煊近年来更深地掘进生活肌理和社会细部,在“我与村”“景与情”“爱与关切”之间用力耕耘,沉潜思索,将眼之所见、耳之所闻、体之所触、心之所念、情之所系融于血液发于笔端,以往依赖于才华和激情的自发写作已悄悄让位于基于理性和体悟的自觉写作。而通过对吕煊作品细读,我们能欣喜发现他持续修炼的上乘内功:不少作品在看似波澜不惊的书写暗含着绵长的匠心,意象的转换、角度的撷取、节奏的把控、气息的调节,都大有丘壑。如《在武义田庐遇见白鹭》一诗,在“上帝视角”、“我”的视角、时间(季节)的视角、记忆的视角、白鹭的视角间转换,如一组绵亘不绝、行云流水的电影长镜头。
我理解,这本“新物语”之所以以乡村命名,非专指题材意义上的乡村——诗集中并没有太多典型的乡村意象——而是特指审美倾向、艺术风格上的“乡村”:它是平静的,明朗的,舒缓的,温暖的,自然的。吕煊既以此回应了血脉深处的乡村,又借此树立起个人的美学追求。
祝愿吕煊兄如他笔下频频出现的那只白鹭一样,飞得高远、悠闲,继续用阔大的翅膀缓缓扇动空气,让与之关联的一切事物发生微妙的改变。
诗人潘维:我读吕煊的诗集《乡村新物语》,从语言的概念里,它不是一个乡村的概念。一个优秀的诗人,需要语言,环境和自我的高度融合。这样的自我同步是需要时间的锻打,最后在时间里呈现出来。乡村更多的时候,是语言的符号。感谢吕煊不懈的努力,给中国的当代乡村生活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文本。
诗人、评论家涂国文:乡村美学包括乡村自然环境、乡村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和乡村人与自然共生模式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乡村美学是人类一切美的源泉和精神寄托。今日的乡村书写面临两大困境:一是沦陷的古典农耕文明与乡村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的乡村生活经验与乡村诗歌的现代性呈现之间的矛盾。面对沦陷的故乡,越来越多的诗人成为“家乡的陌生人”,成为拥有自然故乡、精神故乡、人文故乡这样三个“故乡”的“无根人”。乡村书写肩负着乡村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功能与社会批判功能,这是乡村书写的社会学意义所在。当代诗人必须探索乡村书写的新形态,呈现新的乡村诗学。我观吕煊其人其诗,共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人与诗反差较大,其人动荡喧嚣,其诗却萦绕着一股静气;二是他的诗歌书写内容多为自然万物,有一颗“草木之心”,“故乡物语”其实也是“自然物语”,亦可将他归为“自然诗人”行列;三是他的诗歌大多采用主观视角,抒情性与感染力都比较强烈;四是散文化行文与语法成分完整化的造语特点,使得他的诗歌句式较长,节奏弛缓从容,气息绵长;五是他的诗歌描述细腻精确,语言婉丽;六是他的诗歌多以议论入诗,这是一把“双刃剑”;七是他的诗歌风貌纯粹、清幽,不高亢、少燥气;八是他的诗歌书写是一种温暖而幸福的人间书写,读来令人感到温暖。
诗人天界(黄岩区作协主席):在我的记忆里,吕煊的诗充满力量和爆发力,更善于哲学和思辩,理性大于感性。而这本《乡村新物语》,却以轻柔、抒情、唯美为主基调,和他之前浑厚、大气的手法行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诗艺上说,这是两个极端。一个诗人能同时把两种矛盾的活干得漂亮,这很难得。另外,在对乡村的解读中,吕煊仍然游离于乡村和城市之间,并没有沉浸于单纯的乡村,让诗呈现的事物和想法,更具丰富性和“新物语”性。
诗人李郁葱(杭州市作协主副团委员):《乡村新物语》是吕煊对于自己所处世界的多重打量,它是新和旧之间因差异而产生的诗意:是个人的经验,同时也是公众的。吕煊的诗所打开的,正是我们对于乡愁的一次洄游,我们沉浸于其间,尽管有的时候,他有些浅尝辄止。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更深的投入于其中,可以沉潜于水面之下。
诗人飞廉(诗建设副主编):最早认识吕煊兄应该在2002或2003年的夏夜,那时我刚开始习诗,夜深了,我们一群朋友酒后走在金华的街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在各种场合跟他有过一些交集,总体感觉吕煊兄为人古道热肠,身上有侠气。这些年,也陆续读到他的不少诗歌以及小说。不久前,收到他的新诗集《乡村新物语》,首先被诗集出色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因为我也来自河南乡下,我也前后写过一些乡村题材的诗,因此对这本诗集格外期待。前后读了多遍,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在武义田庐遇见白鹭》等12首诗。我对吕煊兄的诗有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致敬;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体认,比如那首非常出色的《写给一个农民的背影》;自然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审察、感受与倾情;他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通过对庸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展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深层次的意义;他的诗语言质朴,诗句简洁而富有力量。
诗人胡理勇:首先祝贺吕煊《乡村新物语》诗集出版。吕煊本质上是个行吟诗人,《乡村新物语》就是他行走大地的记录。大好河山、时序变化,最能触发诗人的灵感,诗集中随处可见诗人游走各处的所见、所闻、所思。这种对物候的记录是有历史价值的。所见所闻所思都是历史,所有的感情都是历史。我认为诗歌是具有历史功能的,我们从《诗经》认识商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认识那时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们从唐诗宋词中认识唐宋时的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那时人们的思维模式。后人如有机会读到《乡村新物语》,就能了解到消亡了现在的种种,会了解到这个时代我们的情怀。
读《乡村新物语》,发现吕煊善于从细微处着手,从细节着手。写天空、大地,写历史大事件,容易假大空,显得不真实,诗主真情,真挚、真情才能感动人。吕煊很好地避免了这个写法,《怀念一株水稻》,从一株水稻写起,来纪念袁隆平。他写《陈皮》,记录一场瘟疫。他写《玩石记》,以石喻人。他在《看到金黄想起奶奶》中,通过写做豆腐的传承让我们想到了艰苦的岁月。同时,吕煊也很注意细节的描写。只有细节最具表达力,在吕煊的诗中随处可见这些闪光点。他写《贴沙河上的鸟》是“很像从水面冒出来的一个个拳头”,他在《秋日逛陇上柿子林》里认为“柿子都是成对生长的/像那没有揭开头盖的新娘,只露出芬芳/抬头,我不忍下手/摘走一只会留下另一只的孤独”,观察细致入微。
吕煊的诗是有所寄托的。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有情怀的人,有思考的人。他写了对母亲的爱,对父亲的怀恋。他的诗中有对历史的感叹,有对现实的关注、关切。他不写景而写景,落笔在此处,意在别处,他面对各种景观,而透露着满纸的乡愁,无疑他的感情是真挚的,是真实的。他的诗有时也形而上,有哲学的思考。这不是刻意的拔高,而是一种水到渠成,这是一种境界。境界决定一首诗的成败。有人说诗到语言为止,指的诗是语言的艺术,但诗总是靠思想支撑的,没思想就没灵魂。没灵魂的诗不是诗。
诗人谢宝光:吕煊本质上是一位抒情诗人。诗如其人,质地绵柔,气色温和,诗在他手里不是刺向现实的匕首,就是日常自在的呼吸、专情的吟唱,你很难在他的诗里找到一个尖锐的词,或尖锐的指向。是的,他不会用诗去哽住谁或谁们的咽喉。主题基本落脚于乡村故土、自然风物,与自我对话、与时间对话,整本诗集充盈着鲜活而潮润的江南气息,语词属性兼具古典与现代两幅面孔。从这个意义而言,吕煊不是一位有野心的诗人,他不执迷于把诗当作一种踩时代高跷的工具,也不在一种私人化的语言游戏里圈禁自我、隔绝读者,而是与日常同频,与呼吸心跳同奏,诗说到底,就是他审视自我、省察生命的一种方式,也是他回归故乡、回归自然大地的路径。在诗里,他如鱼得水,冷暖自知。
诗人赵俊:在一个被ai技术包围的时代,诗人吕煊沿着唐诗之路缓缓而下,在乡愁、历史语境和当代关照中进行一次精神的自我救赎。在天钟寺中,他遭遇着恬淡、出尘的日子:“寺庙的山门/随着钟声敞开/仙人等你入座后就开始上课”;在书圣故里,他和李白一样生出“万古愁”:“王義之终于远离政治的江湖/在剡溪上游的一个岔口/金庭山向阳的一处山坡/他将日暮的江南化成心中的块垒/笔墨成了储备的粮仓/在撇捺中正的汉字里种下希望/九曲十觞,是棋谱/也是留给后世的人生秘籍”;最后,他在富阳“被一棵野菊挡住了去路”:庚子年往黄公望隐居的山野/放下身段其实也是一种幻想/几十年抄书的磨炼对于绘画/只是从这个门到那个门/挡道的是另一个活在虚空里的自己/黄公望决定归隐前的那个夜晚/眼前只有秋风,明月还在等待穿破乌云/富春江的空旷如他的内心一样辽阔/五十岁后,我也效仿黄大师/选一段心仪的山水,画画自己的画像。”。
至此,吕煊在浙东唐诗之路上完成了一种“自我的画像”。1889年,梵高在巴黎画的最后一张自画像,他将它称之为“死亡之脸”,并在一封信中写道:“透过这张面对镜子画的自画像我得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概念:桃灰色的脸上长着一双绿眼,死灰的头发,额前与嘴周满是皱纹,呆僵木讷,非常红的胡子,被忽略而且充满哀伤。”对于一个诗人而言,自画像和画家一样,在创作生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催眠”作用。他必须为古人画像,也必须为今人画像,最后,为自己画像。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应该将这个词修正为“造像”。中年之后的吕煊经历了那么多浙东唐诗之路的旖旎,他也想和黄公望一样,寻找一段心仪山水,给自己一张自画像。之所以称之为“造像”,是因为吕煊会动用绘画、诗歌等各种元素,让自己更加立体。
而在这个造像的过程中,吕煊仍然需要面对乡村的各种困境。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有一些事件也让人对死亡产生了一些新的想象,甚至突破了以往伦理学的窠臼。对于乡村而言,死亡等事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中国的诗歌语境,也长期建立在这种对乡村事物的认知之中。冷冻技术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解构了死亡,如果解构了死亡。很多和死亡相关的事物都将被改写。这时候,他就需要动用现代元素对诗歌进行一种重新的认定。
是的,他并没有固步自封,在农业抒情中不可自拔。吕煊必须回到现代,必须正视现代性,“饥饿在食物链的卡口上,会被扩大/随之搭售的恐惧,也会反作用于物主”,在《永康肉饼的禅意》一诗中,开端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一种转身,虽然脱胎于农业,但这个叙事方式完全是现代关照。对于食物链的关注,这是一个当代人对于文明秩序的一种反思。“即使工业气息嘈杂。每每有念想/肉饼的轮廓就是故乡,就是圆圆”。
诗人余银川:与吕煊相识于几年前的富春江诗会,人海茫茫,多少人擦肩而过,多少人一见如故。吕煊让我结识了许多一见如故的人;
热爱诗歌的人,只为美让道,为诗让道,为敬爱的人让道;诗人吕煊多年坚持以诗来记录生活,吟行四方,这过程本身就极有意义,巜乡村新物语》结集出版,是他诗意生活的一个美丽的符号。
诗人艾璞:我的老婆是金华人,金华人讲真话,诗歌更需要讲真话,现实不缺少赞美,缺少有建设性的批评。我的笔名就是崇拜金华的大诗人艾青而来的。金华也是我的福地,好些精彩的诗歌,就是出差金华写的,去年写的一首词,由我儿子谱曲,并演唱,还获了一个比赛的一等奖,换来了不少酒钱。
我和吕煊都是从事新闻的,有几十年了,他的观察细致,内心把握细腻,粗犷的外表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个对诗歌很重要。
我和吕煊都是夜猫子,半夜十二点以后常微信上交流,诗人的对话在夜深人静时格外清醒。吕煊兄很平实,质朴,就像邻家的大叔啊,平常我也睡得很迟,经常在抖音里刷到他的诗歌朗诵,我感觉诗很走心,有助于抚平我内心的创伤。
我经常去乡下采访,我回福建的故乡多次,感觉乡村我们已不懂了,吕煊为我带来诗人的体验。我做梦很多在故乡的故事,冥冥中精神上的故乡应该是诗歌带来的安慰。我想每个人梦里都有一个故乡,清明节刚过,想起,我父亲长眠于故乡的龙眼树下,故乡的情节,每个人现实和梦里都有,阅读吕煊兄的诗歌让我自觉不自觉地回归故乡一回。
我也是忙忙碌碌,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吕煊去过的那些农村,我也感觉好像也都去过,但还是没有悟出道道,一些好玩的东西。感觉有时候意犹未尽,我最近也读了几篇吕煊的小说,感觉有时候还得用小说来表达,我也有同感,也在尝试着用小说来表达情感。有些新闻报道不能报道或者表达不到的地方,小说是个很好的办法穷尽的手段。
最后祝福吕煊的这个诗歌分享会,更期待以后你不断出现精彩的小说。
诗人刘华:吕煊老师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在他的《乡村新物语》诗集当中,可以看到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第一个境界“见自己”——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诗人开始接触诗歌的时候,他的眼里可能只有自己的七情六欲,看不到其他,执迷于“我是谁”的一个境地里,反而是这种执着,让诗人见到“自己”之后,开始知道自己是谁。
第二个境界“见天地”:如果一个人停留在“见自己”的境界里,可能会陷入自己狭小的世界观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随着诗人走出自己的领域,视野渐渐开阔,了解到宇宙之大,自己之小,便如蝴蝶破茧而出。
第三个境界“见众生”:当诗人走向社会,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了人间冷暖,更能懂得他人的苦,自身的情感也变得立体丰富饱满,彰显包容之心。
当然,“见天地”与“见众生”都是为了“见自我”。诗歌中有这三种境界,就能与人共鸣,与天地共情,迸发出一种慈悲的觉悟,给人以震撼之感。
吕煊老师的诗歌是有这三重境界在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诗人周小波:吕煊的《乡村新物语》摆脱了写乡村的局限,准确的说他是个标准的行吟诗人。他善于借题发挥,应景说事,随性写作,诗中有些故事我们都了然于胸非虚构的。他的一些小秘密也会深藏在的诗中,披着诗的外衣招摇。他更是个活动家,空闲了就会四处奔走,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这无疑给他提供了很多好的素材。他善于捕捉瞬间,一不留神就会把你写进去,也成了他诗的风景。他有鲜明的个性,大气不矫情,对人很真诚,所以好朋友一大把。这本诗集袒露了他的心路历程,值得看一下。
诗人林祺,福建福州人,现居浙江杭州,“九零后"旅行诗人。十年来,她行走15国263城,踏过3000多个目的地,写下许多诗文,著有诗集《微光万里》。
有幸受邀参加诗人吕煊老师的《乡村新物语》诗集发布会。
该诗集质朴、热情、真诚,像是去农村做客,主人把所有骄傲的菜一一奉上。又领着我们游览山林小径。乡野间的玫瑰、荷花、杜鹃花;凉亭、古寺、桃花潭;诗人精心种植的文字,编织出来自故乡的山水长卷,饱满的乡愁里字字深情,像中国的山水画。每一篇诗都是一个局部,我在诗行里体会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乡村妙趣。叠加了清明、小满、立秋、小雪等节气的描写,又将静物变为动态连续的画面。比起童年成长的地方,更值得称为故乡的是记忆里的一次又一次故地重游之地。深情在那些对细碎之物专注凝视的时刻。
青春不老,诗歌常在。诗与诗人永远年轻。
诗人任峻(浙江诗人总编):我因在乡下修改长篇小说,不能参加新书分享会。通过微信传递,以示庆祝!
才子吕煊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是个头脑灵活精力旺盛的多面手诗人。他一边在诗歌的田园里耕耘,一边又在小说的旷野上播种。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活动家——张罗各种诗歌活动,创办公众号,策划与出版诗歌选本。广告、新闻、编辑及各种品牌运作——在我的心目中他无所不能。吕煊还是个热心肠的人,一直在各类朋友之间出没,他有时会像雷锋一样热衷于帮助别人!今天,他的第五本诗集《乡村新物语》出版了,这是一本充满灵性与诗人体温的书籍——里面有颗粒饱满的作物,有清新如雨滴的鸟鸣,有线条流畅的梦境,有反复呈现且生机勃勃的理想之花,也有被春风吹拂过的尘世之爱!借此机会,祝贺我们共同的朋友吕煊!相信他会有很多、更精彩的作品问世!
《乡村新物语》是旅居杭州20多年的永康诗人历经五年时间创作出版的一部关注新农村建设的诗集,诗集中的150多首诗歌是诗人吕煊与乡村和城市的对话。是一位游子写给故乡的一本诗集。吕煊在分享感言中说,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都一个心中的乡村!他认为诗歌是写给下一代人看的,这本诗集的出版能给乡村的消亡和发展提供原始的痕迹,给后来者研究乡村提供诗意的样本。
诗集分享会,由著名诗人李郁葱主持。诗人杨章池、龚璇、李杭育、余刚、潘维、天界、涂国文、达达、飞廉、韩星孩、胡理勇、楼祖民、赵俊、沈文军、谢宝光、刘华、周小波、林祺、艾璞、洪炜君、林艺迦,道通等40余人参加。在诗人们畅谈乡村的同时,杭州雨露朗诵团的王蕾、郑育华等老师们,依次上台朗诵了《醒来》《一束光照在雷峰塔》《荷花,热爱故乡的那一朵》等吕煊的诗歌,声音与诗歌的美妙演绎,让分享会上的诗人们沉浸在乡村的美好里,久久浮想。
诗人杨章池(荆州理工学院副书记):吕煊的《乡村新物语》既是一份事关时代精神原乡的诗人答卷,也是诗人与文字、与众生、与自我周旋的一帧现实图景。
作为70一代诗歌写作的代表性人物,吕煊近年来更深地掘进生活肌理和社会细部,在“我与村”“景与情”“爱与关切”之间用力耕耘,沉潜思索,将眼之所见、耳之所闻、体之所触、心之所念、情之所系融于血液发于笔端,以往依赖于才华和激情的自发写作已悄悄让位于基于理性和体悟的自觉写作。而通过对吕煊作品细读,我们能欣喜发现他持续修炼的上乘内功:不少作品在看似波澜不惊的书写暗含着绵长的匠心,意象的转换、角度的撷取、节奏的把控、气息的调节,都大有丘壑。如《在武义田庐遇见白鹭》一诗,在“上帝视角”、“我”的视角、时间(季节)的视角、记忆的视角、白鹭的视角间转换,如一组绵亘不绝、行云流水的电影长镜头。
我理解,这本“新物语”之所以以乡村命名,非专指题材意义上的乡村——诗集中并没有太多典型的乡村意象——而是特指审美倾向、艺术风格上的“乡村”:它是平静的,明朗的,舒缓的,温暖的,自然的。吕煊既以此回应了血脉深处的乡村,又借此树立起个人的美学追求。
祝愿吕煊兄如他笔下频频出现的那只白鹭一样,飞得高远、悠闲,继续用阔大的翅膀缓缓扇动空气,让与之关联的一切事物发生微妙的改变。
诗人潘维:我读吕煊的诗集《乡村新物语》,从语言的概念里,它不是一个乡村的概念。一个优秀的诗人,需要语言,环境和自我的高度融合。这样的自我同步是需要时间的锻打,最后在时间里呈现出来。乡村更多的时候,是语言的符号。感谢吕煊不懈的努力,给中国的当代乡村生活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文本。
诗人、评论家涂国文:乡村美学包括乡村自然环境、乡村生活方式、乡村传统文化和乡村人与自然共生模式这样四个方面的内容。乡村美学是人类一切美的源泉和精神寄托。今日的乡村书写面临两大困境:一是沦陷的古典农耕文明与乡村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的乡村生活经验与乡村诗歌的现代性呈现之间的矛盾。面对沦陷的故乡,越来越多的诗人成为“家乡的陌生人”,成为拥有自然故乡、精神故乡、人文故乡这样三个“故乡”的“无根人”。乡村书写肩负着乡村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者功能与社会批判功能,这是乡村书写的社会学意义所在。当代诗人必须探索乡村书写的新形态,呈现新的乡村诗学。我观吕煊其人其诗,共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人与诗反差较大,其人动荡喧嚣,其诗却萦绕着一股静气;二是他的诗歌书写内容多为自然万物,有一颗“草木之心”,“故乡物语”其实也是“自然物语”,亦可将他归为“自然诗人”行列;三是他的诗歌大多采用主观视角,抒情性与感染力都比较强烈;四是散文化行文与语法成分完整化的造语特点,使得他的诗歌句式较长,节奏弛缓从容,气息绵长;五是他的诗歌描述细腻精确,语言婉丽;六是他的诗歌多以议论入诗,这是一把“双刃剑”;七是他的诗歌风貌纯粹、清幽,不高亢、少燥气;八是他的诗歌书写是一种温暖而幸福的人间书写,读来令人感到温暖。
诗人天界(黄岩区作协主席):在我的记忆里,吕煊的诗充满力量和爆发力,更善于哲学和思辩,理性大于感性。而这本《乡村新物语》,却以轻柔、抒情、唯美为主基调,和他之前浑厚、大气的手法行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诗艺上说,这是两个极端。一个诗人能同时把两种矛盾的活干得漂亮,这很难得。另外,在对乡村的解读中,吕煊仍然游离于乡村和城市之间,并没有沉浸于单纯的乡村,让诗呈现的事物和想法,更具丰富性和“新物语”性。
诗人李郁葱(杭州市作协主副团委员):《乡村新物语》是吕煊对于自己所处世界的多重打量,它是新和旧之间因差异而产生的诗意:是个人的经验,同时也是公众的。吕煊的诗所打开的,正是我们对于乡愁的一次洄游,我们沉浸于其间,尽管有的时候,他有些浅尝辄止。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更深的投入于其中,可以沉潜于水面之下。
诗人飞廉(诗建设副主编):最早认识吕煊兄应该在2002或2003年的夏夜,那时我刚开始习诗,夜深了,我们一群朋友酒后走在金华的街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在各种场合跟他有过一些交集,总体感觉吕煊兄为人古道热肠,身上有侠气。这些年,也陆续读到他的不少诗歌以及小说。不久前,收到他的新诗集《乡村新物语》,首先被诗集出色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因为我也来自河南乡下,我也前后写过一些乡村题材的诗,因此对这本诗集格外期待。前后读了多遍,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在武义田庐遇见白鹭》等12首诗。我对吕煊兄的诗有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致敬;他的诗常常流露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同情与体认,比如那首非常出色的《写给一个农民的背影》;自然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审察、感受与倾情;他擅长从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通过对庸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展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深层次的意义;他的诗语言质朴,诗句简洁而富有力量。
诗人胡理勇:首先祝贺吕煊《乡村新物语》诗集出版。吕煊本质上是个行吟诗人,《乡村新物语》就是他行走大地的记录。大好河山、时序变化,最能触发诗人的灵感,诗集中随处可见诗人游走各处的所见、所闻、所思。这种对物候的记录是有历史价值的。所见所闻所思都是历史,所有的感情都是历史。我认为诗歌是具有历史功能的,我们从《诗经》认识商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认识那时轰轰烈烈的爱情;我们从唐诗宋词中认识唐宋时的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那时人们的思维模式。后人如有机会读到《乡村新物语》,就能了解到消亡了现在的种种,会了解到这个时代我们的情怀。
读《乡村新物语》,发现吕煊善于从细微处着手,从细节着手。写天空、大地,写历史大事件,容易假大空,显得不真实,诗主真情,真挚、真情才能感动人。吕煊很好地避免了这个写法,《怀念一株水稻》,从一株水稻写起,来纪念袁隆平。他写《陈皮》,记录一场瘟疫。他写《玩石记》,以石喻人。他在《看到金黄想起奶奶》中,通过写做豆腐的传承让我们想到了艰苦的岁月。同时,吕煊也很注意细节的描写。只有细节最具表达力,在吕煊的诗中随处可见这些闪光点。他写《贴沙河上的鸟》是“很像从水面冒出来的一个个拳头”,他在《秋日逛陇上柿子林》里认为“柿子都是成对生长的/像那没有揭开头盖的新娘,只露出芬芳/抬头,我不忍下手/摘走一只会留下另一只的孤独”,观察细致入微。
吕煊的诗是有所寄托的。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有情怀的人,有思考的人。他写了对母亲的爱,对父亲的怀恋。他的诗中有对历史的感叹,有对现实的关注、关切。他不写景而写景,落笔在此处,意在别处,他面对各种景观,而透露着满纸的乡愁,无疑他的感情是真挚的,是真实的。他的诗有时也形而上,有哲学的思考。这不是刻意的拔高,而是一种水到渠成,这是一种境界。境界决定一首诗的成败。有人说诗到语言为止,指的诗是语言的艺术,但诗总是靠思想支撑的,没思想就没灵魂。没灵魂的诗不是诗。
诗人谢宝光:吕煊本质上是一位抒情诗人。诗如其人,质地绵柔,气色温和,诗在他手里不是刺向现实的匕首,就是日常自在的呼吸、专情的吟唱,你很难在他的诗里找到一个尖锐的词,或尖锐的指向。是的,他不会用诗去哽住谁或谁们的咽喉。主题基本落脚于乡村故土、自然风物,与自我对话、与时间对话,整本诗集充盈着鲜活而潮润的江南气息,语词属性兼具古典与现代两幅面孔。从这个意义而言,吕煊不是一位有野心的诗人,他不执迷于把诗当作一种踩时代高跷的工具,也不在一种私人化的语言游戏里圈禁自我、隔绝读者,而是与日常同频,与呼吸心跳同奏,诗说到底,就是他审视自我、省察生命的一种方式,也是他回归故乡、回归自然大地的路径。在诗里,他如鱼得水,冷暖自知。
诗人赵俊:在一个被ai技术包围的时代,诗人吕煊沿着唐诗之路缓缓而下,在乡愁、历史语境和当代关照中进行一次精神的自我救赎。在天钟寺中,他遭遇着恬淡、出尘的日子:“寺庙的山门/随着钟声敞开/仙人等你入座后就开始上课”;在书圣故里,他和李白一样生出“万古愁”:“王義之终于远离政治的江湖/在剡溪上游的一个岔口/金庭山向阳的一处山坡/他将日暮的江南化成心中的块垒/笔墨成了储备的粮仓/在撇捺中正的汉字里种下希望/九曲十觞,是棋谱/也是留给后世的人生秘籍”;最后,他在富阳“被一棵野菊挡住了去路”:庚子年往黄公望隐居的山野/放下身段其实也是一种幻想/几十年抄书的磨炼对于绘画/只是从这个门到那个门/挡道的是另一个活在虚空里的自己/黄公望决定归隐前的那个夜晚/眼前只有秋风,明月还在等待穿破乌云/富春江的空旷如他的内心一样辽阔/五十岁后,我也效仿黄大师/选一段心仪的山水,画画自己的画像。”。
至此,吕煊在浙东唐诗之路上完成了一种“自我的画像”。1889年,梵高在巴黎画的最后一张自画像,他将它称之为“死亡之脸”,并在一封信中写道:“透过这张面对镜子画的自画像我得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概念:桃灰色的脸上长着一双绿眼,死灰的头发,额前与嘴周满是皱纹,呆僵木讷,非常红的胡子,被忽略而且充满哀伤。”对于一个诗人而言,自画像和画家一样,在创作生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催眠”作用。他必须为古人画像,也必须为今人画像,最后,为自己画像。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应该将这个词修正为“造像”。中年之后的吕煊经历了那么多浙东唐诗之路的旖旎,他也想和黄公望一样,寻找一段心仪山水,给自己一张自画像。之所以称之为“造像”,是因为吕煊会动用绘画、诗歌等各种元素,让自己更加立体。
而在这个造像的过程中,吕煊仍然需要面对乡村的各种困境。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有一些事件也让人对死亡产生了一些新的想象,甚至突破了以往伦理学的窠臼。对于乡村而言,死亡等事件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中国的诗歌语境,也长期建立在这种对乡村事物的认知之中。冷冻技术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解构了死亡,如果解构了死亡。很多和死亡相关的事物都将被改写。这时候,他就需要动用现代元素对诗歌进行一种重新的认定。
是的,他并没有固步自封,在农业抒情中不可自拔。吕煊必须回到现代,必须正视现代性,“饥饿在食物链的卡口上,会被扩大/随之搭售的恐惧,也会反作用于物主”,在《永康肉饼的禅意》一诗中,开端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一种转身,虽然脱胎于农业,但这个叙事方式完全是现代关照。对于食物链的关注,这是一个当代人对于文明秩序的一种反思。“即使工业气息嘈杂。每每有念想/肉饼的轮廓就是故乡,就是圆圆”。
诗人余银川:与吕煊相识于几年前的富春江诗会,人海茫茫,多少人擦肩而过,多少人一见如故。吕煊让我结识了许多一见如故的人;
热爱诗歌的人,只为美让道,为诗让道,为敬爱的人让道;诗人吕煊多年坚持以诗来记录生活,吟行四方,这过程本身就极有意义,巜乡村新物语》结集出版,是他诗意生活的一个美丽的符号。
诗人艾璞:我的老婆是金华人,金华人讲真话,诗歌更需要讲真话,现实不缺少赞美,缺少有建设性的批评。我的笔名就是崇拜金华的大诗人艾青而来的。金华也是我的福地,好些精彩的诗歌,就是出差金华写的,去年写的一首词,由我儿子谱曲,并演唱,还获了一个比赛的一等奖,换来了不少酒钱。
我和吕煊都是从事新闻的,有几十年了,他的观察细致,内心把握细腻,粗犷的外表有一颗善良的心,这个对诗歌很重要。
我和吕煊都是夜猫子,半夜十二点以后常微信上交流,诗人的对话在夜深人静时格外清醒。吕煊兄很平实,质朴,就像邻家的大叔啊,平常我也睡得很迟,经常在抖音里刷到他的诗歌朗诵,我感觉诗很走心,有助于抚平我内心的创伤。
我经常去乡下采访,我回福建的故乡多次,感觉乡村我们已不懂了,吕煊为我带来诗人的体验。我做梦很多在故乡的故事,冥冥中精神上的故乡应该是诗歌带来的安慰。我想每个人梦里都有一个故乡,清明节刚过,想起,我父亲长眠于故乡的龙眼树下,故乡的情节,每个人现实和梦里都有,阅读吕煊兄的诗歌让我自觉不自觉地回归故乡一回。
我也是忙忙碌碌,没有静下心来思考,吕煊去过的那些农村,我也感觉好像也都去过,但还是没有悟出道道,一些好玩的东西。感觉有时候意犹未尽,我最近也读了几篇吕煊的小说,感觉有时候还得用小说来表达,我也有同感,也在尝试着用小说来表达情感。有些新闻报道不能报道或者表达不到的地方,小说是个很好的办法穷尽的手段。
最后祝福吕煊的这个诗歌分享会,更期待以后你不断出现精彩的小说。
诗人刘华:吕煊老师是一个真正的诗人,在他的《乡村新物语》诗集当中,可以看到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第一个境界“见自己”——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诗人开始接触诗歌的时候,他的眼里可能只有自己的七情六欲,看不到其他,执迷于“我是谁”的一个境地里,反而是这种执着,让诗人见到“自己”之后,开始知道自己是谁。
第二个境界“见天地”:如果一个人停留在“见自己”的境界里,可能会陷入自己狭小的世界观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随着诗人走出自己的领域,视野渐渐开阔,了解到宇宙之大,自己之小,便如蝴蝶破茧而出。
第三个境界“见众生”:当诗人走向社会,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了人间冷暖,更能懂得他人的苦,自身的情感也变得立体丰富饱满,彰显包容之心。
当然,“见天地”与“见众生”都是为了“见自我”。诗歌中有这三种境界,就能与人共鸣,与天地共情,迸发出一种慈悲的觉悟,给人以震撼之感。
吕煊老师的诗歌是有这三重境界在的。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
诗人周小波:吕煊的《乡村新物语》摆脱了写乡村的局限,准确的说他是个标准的行吟诗人。他善于借题发挥,应景说事,随性写作,诗中有些故事我们都了然于胸非虚构的。他的一些小秘密也会深藏在的诗中,披着诗的外衣招摇。他更是个活动家,空闲了就会四处奔走,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这无疑给他提供了很多好的素材。他善于捕捉瞬间,一不留神就会把你写进去,也成了他诗的风景。他有鲜明的个性,大气不矫情,对人很真诚,所以好朋友一大把。这本诗集袒露了他的心路历程,值得看一下。
诗人林祺,福建福州人,现居浙江杭州,“九零后"旅行诗人。十年来,她行走15国263城,踏过3000多个目的地,写下许多诗文,著有诗集《微光万里》。
有幸受邀参加诗人吕煊老师的《乡村新物语》诗集发布会。
该诗集质朴、热情、真诚,像是去农村做客,主人把所有骄傲的菜一一奉上。又领着我们游览山林小径。乡野间的玫瑰、荷花、杜鹃花;凉亭、古寺、桃花潭;诗人精心种植的文字,编织出来自故乡的山水长卷,饱满的乡愁里字字深情,像中国的山水画。每一篇诗都是一个局部,我在诗行里体会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乡村妙趣。叠加了清明、小满、立秋、小雪等节气的描写,又将静物变为动态连续的画面。比起童年成长的地方,更值得称为故乡的是记忆里的一次又一次故地重游之地。深情在那些对细碎之物专注凝视的时刻。
青春不老,诗歌常在。诗与诗人永远年轻。
诗人任峻(浙江诗人总编):我因在乡下修改长篇小说,不能参加新书分享会。通过微信传递,以示庆祝!
才子吕煊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是个头脑灵活精力旺盛的多面手诗人。他一边在诗歌的田园里耕耘,一边又在小说的旷野上播种。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活动家——张罗各种诗歌活动,创办公众号,策划与出版诗歌选本。广告、新闻、编辑及各种品牌运作——在我的心目中他无所不能。吕煊还是个热心肠的人,一直在各类朋友之间出没,他有时会像雷锋一样热衷于帮助别人!今天,他的第五本诗集《乡村新物语》出版了,这是一本充满灵性与诗人体温的书籍——里面有颗粒饱满的作物,有清新如雨滴的鸟鸣,有线条流畅的梦境,有反复呈现且生机勃勃的理想之花,也有被春风吹拂过的尘世之爱!借此机会,祝贺我们共同的朋友吕煊!相信他会有很多、更精彩的作品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