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王学东教授的新书《中国诗歌的现代化》,2024年3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著收录20篇诗学论文。围绕“中国诗歌的现代化”,分为“本质篇”“现象篇”“四川篇”三个部分,深入探讨“诗歌为何现代化?”“诗歌现代化为何?”“诗歌如何现代化?”等问题,多视角还原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历史现场,探索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经验,为建构“中国诗歌现代化”这一宏大诗学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跋:这种东西,诗,是什么?
王学东
“这种东西,诗,是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海德格尔式的表述。
但是,我借用这种表述,并非要回答这个“问”,而只是提出这个“问”。
而当我们思“诗”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思“白话诗”“新诗”“自由诗”“现代诗”。
当我们思“白话”之时,问的是“诗”在哪里存在的工具可能性。
当我们思“新”之时,问的是“诗”如何存在的可能性。
当我们思“自由”之时,问的是“诗”怎样存在的可能性。
当我们思“现代”之时,问的是“诗”对震惊的偶在性和无限性追问的可能性。
这些“思”, 学界的讨论也已经相当成熟,相关成果可以说已经非常丰富了。
然而,尽管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并非说“诗”已经有了坚实的平台。换言之,此刻我们言“诗”,说“诗”的时候,我们的所指或许“远隔如重山”,乃至于所言并非同一物。这并不否认“诗”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并非要“诗”定于一尊,而是期待:当我们言说“诗”诗,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汇集在这里的言说虽杂乱,但却始终按照个人的理路在展开。我们要面对的是两个“问”:一是“诗”的问题,一是“现代”的问题。在我看来,言说“诗”的问题,是关于诗歌的无限性、永恒性的本质问题;而“现代”问题,是关于诗歌的过渡、短暂、偶然的问题。这两者的结合,便恰好如波德莱尔所说,“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这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由此,从“现代诗”出发,便可成为我们言说“诗”的坚实的基础。
而“我们”是谁?我们为何?我们如何“诗”,我们如何思“诗”,这就是“现代”问题。因此,在我看来,这就不仅仅是“诗”的问题,更是“我们诗”的问题。这样,我们不得不严肃思考“现代”。
困境还在于,当我们还未完成“现代”的工程之时,我们又开始了“前现代”、“后现代”、“另类现代”等,持续不断地拆解“现代工程”。那么,“我们”的“诗”,就得不断从“现代”开始,从“现代”起步。
持续“现代”! 完成“现代”!或许就是我们时代的诗的使命。
王学东,教授、博士,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蜀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印度尼西亚三一一大学客座教授。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校园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校园文学协会副主席、四川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全省委会委员、成都市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蜀学》《阿来研究》副主编。
著有《“第三代诗”论稿》《“地下诗歌”研究》《<星星>诗刊研究(5册)》《中国诗歌的现代化》《20世纪四川新诗史稿》等5部,主编有《四川新文学大系·新诗》(4卷),参编《四川文学通史·当代卷》。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著有诗集《现代诗歌机器》《机器时代的诗歌》,诗歌收入《四川百年新诗选》等选本。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获“第二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