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头条
戚华海谈生态诗歌写作与文本解读——构建人与自然的诗意纽带


  导读:戚华海的演讲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生态诗歌创作的新视角,也为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024年10月11日,集美大学尚大楼710室座无虚席,一场以“生态诗歌写作与文本解读”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在此举行。该讲座属于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中文专业系列讲座、后人类文化研究院系列讲座。主讲人戚华海为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中文专业的研究生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王坤宇教授主持并对诗人戚华海表示热烈欢迎。

  开场:生态意识的诗歌解读

  讲座伊始,戚华海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之诗歌《翅膀》为切入点,结合时事深入解读其中的生态意识,进而引入自己以水生鸟类“棉凫”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他强调,生态诗歌创作要拒绝类型化。首先,扎实的生态知识是创作的基石,只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才能让诗歌更具深度和可信度;其次,生态观念不可或缺,作品应展现现代文明中的大地伦理观,呈现有机物与无机物共同构成生命整体的丰富内涵。生态诗歌作为对生存现实的回应,需秉持去人类中心化的立场,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的共同主体。此外,戚华海还分享了诗歌创作中对电影艺术的借鉴运用,通过“远景 - 近景 - 特写 - 空镜头”的电影语汇多层次描绘生态画卷,同时提醒大家要注意区分诗歌与电影、摄影等其他艺术类型的差异,充分展现语言的魅力,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悟悠然诗意。

  讲座内容:生态诗歌的多维探讨

  戚华海从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生态诗观、创作经验及心得。

  1. 新世纪生态诗歌写作的趋势和特征。戚华海指出,二十一世纪的诗歌本质上应是生态诗歌,越来越多的诗人以新的生态文明理念统摄创作,以创新能力和超越想象力回应生态问题与人类实践,从精神层面建构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栖居和未来梦想。生态性成为二十一世纪诗歌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且在“地方感的重构”与“时代性的创新”中不断碰撞、交融,在批判、体验、梦想的维度上拓展延伸。

  2. 清远的“生态诗歌之城”与生态诗歌地方感的建构。自二十一世纪初,广东清远的诗人致力于推动生态诗歌创作和研究,清远市因其在生态诗歌领域的贡献被命名为“中国生态诗歌之城”。广东清远在生态诗歌创作与研究方面成果斐然。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清远的诗人致力于推动生态诗歌创作和生态诗学研究,着力构建清远的地方感。2022年,清远市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生态诗歌之城”,这是清远诗人群体的荣誉,标志着生态诗歌成为清远独特的城市文化品牌。此外,广东东莞市举办的“森林诗会”以及“中国生态诗人三人行的诗歌作品”的推出,也推动了生态“地方感”的构建,成为令人关注的生态诗歌现象。戚华海迁居清远后,笔架山、静福山、江心岛成为他诗歌中的空间地点,他的个人生态诗歌与清远的山水人文紧密相连,融入了清远生态诗歌地方感的整体建构。

  3. 生态诗歌文本举例及解读:戚华海通过分析五首生态诗,展示了生态诗歌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魅力。这些诗歌包括《小海》、《虎》、《静福山》、《笔架山》和《江心岛》,每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态的深刻理解。《小海》如一篇寓言,揭示了人类在自然中的渺小,呼吁人类成为建设地球生态共同体的一员,体现了作者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关注现实生态行为的创作理念。《虎》既是本体也是喻体,以华南虎的境遇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蕴含生态审美观和主体间性的哲学内涵。《静福山》呼唤“倾听自然”,倡导回归山林得静福的修心之道,与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组诗呼应,传达出对自然的向往。《笔架山》将诗人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相融合,笔架山成为心灵故乡。《江心岛》则反映了华海当下的生活,他自诩为“荒漠甘泉的写作”,呼吁人们关注生态事业。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与戚华海的解答

  讲座最后,王坤宇教授主持学生提问环节。学生们积极与戚华海交流互动,提出了生态诗歌如何丰富传播形式、如何从生活中抓取创作灵感以及如何将生态诗歌与文艺理论研究结合等问题。戚华海生动而详细地解答了学生们的疑问,为大家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结语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戚华海的演讲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生态诗歌创作的新视角,也为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这次讲座,集美大学的学生们对生态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对生态文学的兴趣和研究热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

责任编辑: 叶青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