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024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的分论坛之一,以“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为主题的诗歌论坛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主题的诗歌论坛现场。 中国诗歌学会供图
《诗刊》主编李少君谈到,在中国文化中,诗歌有着特别的地位。“诗教”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它本质上是一种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教育。诗歌的创作过程,是诗人从心出发,以心领悟,心通天地,心感万物。诗歌写出来以后,以心传心,他人也因而受到触动。诗歌应该以情动人,让读者在美的艺术享受中获得境界的提升。
北京大学教授赵振江着重强调了翻译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可以翻译,但诗歌的形式和节奏则比较难翻译,尤其是古诗,一旦翻译为外语,原有形式之美几乎消失殆尽。因此,诗歌翻译本质上是翻译家读懂了一首诗,并用另一种语言重写一首相同意思的诗。“好的翻译家,既要能够真正读懂原来的诗,又要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呈现其内在的诗意。”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欧阳江河表示,声音是诗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诗词曲,阅读文字时感受到的是一种美,朗诵、吟唱出来,又是另一番风味。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见”的读法不同,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就不一样。这样的微妙区别,想要翻译为外语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从声音的角度来理解诗歌,有着极为丰富的阐释空间。
“作为诗歌朗诵者,就是要让诗歌插上翅膀飞进千家万户。”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瞿弦和说,诗歌朗诵,无论是现场的朗诵,还是网络上的朗诵,都有助于推动诗歌的普及与传播。全国各类朗诵展示活动层出不穷,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并推动了朗诵艺术的创新。朗诵艺术工作者要进一步提升自我、服务群众,为中国诗歌的广泛传播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朗诵,诗人树才进一步补充,不同的诗歌文本,潜藏着不同的诗歌声音。如果把无限丰富的诗歌文本统一为舞台上的一种声音、一种腔调,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因此,朗诵者应该注意不同诗人的发声方式,研究不同诗歌文本的个性。当代诗歌除了抒情性的维度,还有幽默感、戏剧性、游戏性等维度。朗诵家应该针对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朗诵腔调。
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在总结中说,专家的观点各具特色又富有启发性。中国诗歌学会将会在相关平台陆续推出,形成一种持续的讨论效应,让这一主题的理论思索得以不断深入。
诗歌论坛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诗歌学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