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直广大诗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把对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坚定不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文化主体性,积极书写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探索诗歌创作的民族向度与区域特色,拓宽诗歌创作的审美向度,以优秀的诗歌作品和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书写了新时代四川诗歌的新气象。
一、百花盛开春满园
四川省直作协诗歌专委会成立于今年年初,是一个新生的文学创作团体。它一诞生,便以蓬勃的生机给四川文学创作园地增添了一抹春色。这一年里,四川省直诗人们积极投身诗歌实践,于全国各大文学刊物发表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2024年梁平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四川文学》等发表诗歌多组(首),出版诗集《一蓑烟雨》。龚学敏在《诗刊》《诗选刊》等发表诗歌多组(首),出版诗集《新成都诗歌》《经济舱》。赵晓梦在《钟山》发表长诗《屋顶颂》,在《作家》发表长诗《雪山颂》,在《十月》《当代诗歌》等发表诗歌多组(首)。李自国在《诗刊》《十月》《当代诗歌》等发表诗歌多组(首)。鲁娟在《诗刊》等发表诗歌多组(首),出版诗集《欢喜》。杨献平在《诗刊》《群岛》《啄木鸟》《胶东文学》等发表《蜀地之诗》《在海边》《身在唐家河》《烟台记》等诗歌多组(首)。黄世海在《当代诗歌》《星星》《海燕》《四川文学》《四川作家报》《中国诗人》等发表组诗《风过巴尔干半岛》《在六小的时差里漫步》和长诗《大渡河》等,计120余首,成为年度在纸媒发表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尚仲敏在《诗歌月刊》《诗潮》等发表诗歌多首,其诗作入选中国作协主编的《2024年度诗歌精选》、谭五昌主编的《2024年诗歌精选》等著作,其诗集《渴望生活》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年内出版。陈小平在《诗刊》《绿风》《星星》等发表诗歌50余首,作为“新归来诗人主力”之一,《中国新归来诗人诗典》收录其20首诗歌;《中文学刊》设专栏对其诗歌作品进行评论,并附录其近作25首。黎阳在《诗选刊》《诗歌月刊》《四川文学》发表诗歌多组(首),出版诗集《西岭笔录》。亚男在《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四川文学》发表多首诗歌作品70余首。冉杰在《星星》《诗歌月刊》等各大报刊发表诗歌50余首。马嘶在《诗刊》双子星座栏目发表《明月照他图》大型组诗24首,并配4位评论家的评论。陈美桥在《人民日报》《星星》《作家文摘》《草堂》《散文诗》等报刊发表散文诗40余篇。干海兵在《十月》《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发表了《豌豆花》《雪和春风点亮的高原》《攀枝花的雅砻江》等诗歌作品。李永才在《四川文学》《草堂》《纽约一行》等发表《南方之境》《春风的写意》《春天的语言学》等诗歌作品。李明利的诗歌《一股风》收录于《2024优秀诗歌选编精品典藏》一书。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省直诗人们在纸媒及公众号等平台发表诗歌作品近3000首。
不需扬鞭自奋蹄,百花盛开春满园。四川省直诗人们勤于笔耕,勇于创新,一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佳绩。
二、紧扣时代谱新韵
2024年,四川省直诗人紧扣时代,书写辉煌,佳绩频出。黎阳诗集《蜀道》、黄世海诗集《蜀葵》获2024年度四川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美桥获2024年马尔康“阿来诗歌季”征文大赛优秀奖;赵晓梦获“2023年度十佳华语诗人”称号,诗集《十年灯》获第十二届春风诗歌奖提名奖;梁平诗集《时间笔记》获得“首届余光中诗歌奖”主奖;马嘶入选2023《天府周末》年度人文榜“年度诗人”;李自国获“2024中国育读文学贡献奖”、泰国“首届时代艺术金笔奖”、首届《欧洲诗人》双年度奖;李永才的作品《金色的村庄》(组诗)获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乡土诗歌大赛”二等奖;作品《大美天府行》(组诗)获《四川日报》“川观文学奖”。
5月11日,在四川省首届诗歌诵大赛中,西华师范大学选送的《思念金沙江》获一等奖,《一颗石头》获二等;西南师范大学选送的《斯巴达》获二等;西南交大选送的《长庚》获三等奖;西南石油大学选送的《你在哪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选送的《西南苍穹之黉府阊阖》、西华大学选送的《春桃唱道》和《淡淡的女子》获优秀奖。
四川省直诗人们不仅在创作数量和获奖数量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创作深度上也有新的突破。本年度,不少诗人还出版了诗歌专辑并参与文学评论,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活动。不论是对人文地理、民俗文化的聚焦,还是对历史细节、生活微末的观照,都体现了诗人们从具象阐发生命哲理的诗歌艺术。
梁平的诗集《一蓑烟雨》紧扣中华传统文化主题,诗集名就取自苏东坡《定风波》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诗集中收录的《水经新注:嘉陵江》一诗曾获得2022年度“川观”文学奖诗歌奖。正如霍俊明所说,这本诗集“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一个时段诗歌作品的物理性集结,可以视为一个诗人近半个世纪诗歌写作的总结”。诗集中收录的《与薛涛比邻》《李清照》《相如与文君》《韦庄在成都》《扬雄》等诗歌都凸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中四川人文地理题材的热切关注。地理知识的丰富、历史人物命运的起伏、现代生活的诙谐雅趣在其诗歌中构成一种博尔赫斯式的时空魔方,引导着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完成一场及地的时空旅游。
龚学敏的《新成都诗歌》由成都时代社出版,聚焦于成都在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以及信息时代叠加下的新变化。悦来茶馆、莫舍咖啡、惜字宫街、文殊院坝坝茶等具有成都市井气韵的地理标志在其诗歌中一一上场,展开了诗人“行吟”的动线图。不论是凡人小事的生活瞬间,还是中药铺、流浪猫等城市边角处,这些来自普通生活的气息都使成都意象在其诗歌中实现了表现力的增殖。这种“新成都人”的民间局部视角,是对历来以宏观视角书写成都印象的诗歌的补充与拓新,是对“新成都”局部细节的抚摸与展开。
赵剑锋的散文诗集《剑煮红颜》展现了对女性的社会性思考这一独特诗歌视角,有着书写中国女性这一传统主题时的匠心独运与形散而神不散的诗性趣味。该诗集分为“才女系列(宣纸上的精灵)”“美女系列(英雄的一口闷酒)”“皇女系列(皇权的高傲身份)”“公主系列(交换的名片)”“艳女系列(流浪的婚床)”“女英雄系列(高擎的灵魂)”“神话女系列”(精致的歌唱)七个系列。诗人从历史的褶皱中重绘了历史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既有抒情也有议论,既有点的抓取也有面的铺陈。这本散文诗集中诗歌意象的选取与诗写方式,放眼全国来看是集中书写女性史诗的先例,其意义与价值重大。
黎阳的诗集《西岭笔录》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诗人龚学敏认为“传承和创新的融合,高地和清流的呈现,是该诗集的魅力所在”。《西岭笔录》分为“山河录”“草木篇”“时光书”“穿云简”四辑,多以古典诗句命名。这部诗集可以看作是黎阳的人生简史,书写了爱情、友情、乡愁与中年心境。黎阳偏爱以传统诗词为当下之思赋形,于历史的缝隙、生活的细微之处探出光亮,在中年心境中完成自我的开悟,“这复杂的人海里/游牧自己的余生”(《北冥有鱼化而为鸟》)。他以现代心理创设古典意境,以思想的光亮拨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这种古诗新写也是其诗歌创作技巧上的新尝试。
方志英《折角与褒奖》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围绕与父母、与子女、与自我的关系,从容且质朴地传递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她以诗为友,“我还能扑进诗歌的怀里,哭出来”(《痣或者志》)。她以成都为诗写对象,“成都给了我诸多可能与无限/像日出一样期许/像日落一样热爱/握紧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子/发出的声音/我与成都这座城市深情对望”(《我与成都这座城市深情对望》)。她的诗歌离生活很近,却绝非琐碎日常,而是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种种顿悟与吟唱。
除此之外,诗人们也紧跟时代的步伐有序开展多样化的诗歌活动,以诗歌赋能经济建设,讲述四川故事。
2024年3月24日下午,四川省红星作协诗歌专委会在成都市锦江区成立并召开了2024第一次年度工作会。会议由四川省红星作协副秘书长赵剑锋主持。黄世海、赵剑锋、陈小平、刘逸西、杨素宏、冉杰、李明利、亚男(王颜奎)等参加了会议。四川省红星作协协会副主席兼诗歌专委会主任黄世海同志在会上宣布诗歌专委会成立。
2024年1月14日,赵剑锋《剑煮红颜》散文诗集研讨会在龙泉驿举办,数十位文人学者就诗集进行了文化脉络、女性价值、情感表达、文本书写等方面的交流与讨论。四川省诗歌学会会长曹纪祖提出,“这部作品选材独特,人物众多,血肉丰满,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感和比较深刻的社会意义。是剑煮红颜?还是红颜煮剑?是对象与主体的关系,也是现实与艺术的关系,很值得体味”。
4月22日,“风雨有晴,诗意走马江山”——梁平诗集《一蓑烟雨》新书分享会在阿来书房举行,数名学者围绕诗集中写作的中年变法、持续写作、人文地理与诗歌的关系、语言的当代性,以及如何拓宽写作的视野和格局等话题进行了讨论;11月26日,诗歌专委会外出采风并开展龚学敏新诗集《新成都诗歌》研讨会。
2024年8月31日,17位省直诗人参与第6届阿来诗歌季;9月14日,“月照山川 诗意成渝”——2024中秋梅见诗歌之夜在阿来书房举行,梁平、龚学敏、尚仲敏、李永才、李自国、黄世海、李斌、敬丹樱等省直20余名诗人参加;9月27日,省直作协诗歌专委会黄世海、陈小平、赵剑锋、刘逸西、杨素宏一行五人前往贵州榕江县口寨村举行省红星作协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并在当地采风,这是跨省诗歌交流的第一例;10月11日,陈小平等诗人参加了“我们的节日•重阳”2024蓬安县赋圣故里诗歌雅集活动;10月16至19日,陈小平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诗歌新锐评论家高端诗歌论坛,广西文联主席、广西作协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文学影视创作中心主任、著名作家东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谭五昌等近50位专家学者与会;10月19日,诗歌专委会部分作家赴青白江五桂村采风创作并开展盛红散文作品集研讨会;11月9日,梁平、赵晓梦、陈小平等8名诗人参加了以“让诗歌点亮绿城”为主题的第二届南宁国际诗歌周活动。诗歌专委会在本年度组织了采风活动3次;11月26日至27日,李自国、李永才、陈小平、李斌、方志英等诗人参加了“千年广都 天府气象”主题文学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直作协诗歌专委会作家中,不论是资深诗人还是中青年诗人,都能站在时代精神和审美的高度关注当下的生活,以灵动的诗语展现他们对历史纹理、地理脉搏、文化精神、时代心跳的深刻洞见与把握。
以梁平、柏桦、李自国等一批富有经验的资深作家为代表,他们在诗歌领域有着长期的耕耘和深厚的造诣,擅长以凝练的语言对外部景观进行诗意转化。梁平的《一蓑烟雨》是对人文地理书写的集大成者,其诗歌是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现代视野和个人情思的有机融合。以《阆中》为例,诗中既呈现了阆中三面临江的地理特征,又讲述了贡院的历史地位、张飞与阆中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了诗人对人文地理诗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把握,使诗歌既有人文地理知识上的价值,又有审美维度上的诗学意义。如果说梁平是从历史与地理的关系上审视时光,柏桦则擅长从怀旧书写中追忆往昔,以其质朴的诗歌语言呈现了对生命的思考,思想深远而又真情流露。李自国本年度的诗歌创作聚焦于对故乡的书写,乡音、乡人、乡情共同构成了其诗歌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其“有盐有味”的诗境不仅有着民俗意义上的记录和补充,更有着四川乡土特质的抒情浪漫。这一代诗人群体的诗歌更多地选取了具体化、历史化的诗歌意象,在历经沧桑的人生阶段以一种“回顾”的姿态书写着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旧时、旧人、旧物、旧景,传达的却是新诗、新情、新意、新味,情感真挚且具有思想上的厚度,值得珍藏并反复品味。
在中年诗人群体中,龚学敏、李自国、赵晓梦、黄世海、陈小平、萧融、吕历、逸西等人的创作则更多凸显了诗歌创作上的现代性探索。龚学敏的诗歌有很强的探索性和时间性,善于摄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人事物来艺术加工变形,以极具张力的语言让诗歌呈现出多重指向。诗人黄世海则是以开放性的眼光书写世界,“无数根苍老的石柱撑起/罗马的天空/一些藤蔓从残垣断壁的石缝中/探出头来,窥视人间”(《罗马素描》)。看似旅游体的诗歌实则建构了强烈的“在场感”,在历史遗迹景观的描摹与对人类本真状态的关怀中呈现精神自由的探险。陈小平善于从时空维度来探寻生命的本质与自我的本真状态,擅长从中国的古典传统诗歌中汲取灵感,结合抒情与说理回应了诗歌如何面向现代化这一问题。赵晓梦的《雪山颂》《蜀道上》等诗歌,再次彰显了他在长诗、组诗上的创作实力,其诗歌兼具神性与人性,是内心情感与宏伟景观的灵魂共鸣。中年诗人群体在诗歌创作时,既有对来路的总结,也有对去处的深刻思索,既有着诗艺探索上的蓬勃之力,也有着初心不改的真挚情感,能够读者的广泛共鸣。
赵剑锋、马嘶、胡马、李斌、羌人六、敬丹樱、方志英等人则构成了青年诗人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强烈的诗歌创作热情和鲜明的民族文化情感,坚持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符合现代思维又具有文化底蕴的表达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特色鲜明著华章
四川省直诗人们深深扎根于历史底蕴深厚的土壤之中,始终保持着勤勉的探索精神与果敢的创造勇气,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连,精准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探索与实践,积极回应时代文化主题的召唤。他们不但以诗笔纵情讴歌新时代,而且在诗歌艺术方面展开新的探索与践行,其创作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
其一,对巴蜀历史文化的古意新写,弘扬了巴蜀文化的诗学传统。文化IP的引入也为经济建设发展注入了诗意活力,开启了文化与经济融合的新篇。“自古诗人皆入蜀”,四川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锦官城”,苏轼的“一蓑烟雨”等传统诗歌元素都被四川诗人群体纳入创作领域,“秉虚幻若谷的竹杖/亦步亦趋的小乘手印/和喃喃的经文/沿着春熙路不胫而走”(《竹杖芒鞋轻胜马》);“浣花溪散落的篇章和诗句/电子琴声拾不起它们的重量”(《草堂》)。诗人们力避将古典诗词元素仅仅作为一种素材库来使用,而是通过思路、情感、技艺的精巧缠绕,用这些文学遗产来照亮现代诗的前路。这不是对古典诗歌单纯的现代引用或复述,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精巧的先锋性探索。
其二,对四川地理文化的重构,为四川诗歌的地理诗学增辉添彩。不论是梁平笔下的“嘉陵江”,还是众多诗人笔下的“蜀道”、“川西”等,都是四川诗歌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符号。这些与地理符号密切相关的诗歌并非是把某地看作是一个观察物来进行记录,而是从诗人自身主体性的角度去挖掘“地理”的新内涵,不断刷新人们对已知地理文化的意义感知。
其三,“人地缘”的具象化表达,是文化身份的自觉彰显。“成都”作为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城市进入作家们的诗行,不论是民俗还是日常生活,都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消闲与包容气质对人的吸引。“而成都的雪,/每粒打在脸上都是原创的花朵,/所以心花怒放,/满城都是豪华的抒情”(《成都的雪》)。这不仅诗人们对“地方”的主动依附,也是他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自觉。生活经验的共享形成了“此地”的无可取代性,也促成了诗人们活在此处、写在此处的“在地性”诗歌创作姿态。在四川诗歌里,人与地是相互成就、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因为诗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接受着四川自古以来的包容与豁达气质的感染,他们才能把“四川”这一文化内涵中超越风土人情的一面精准灵活地呈现于笔端。
其四,对当下生活的观照与思考,是对诗歌现代化的探索与践行。在主题上,诗人们关注科技与人类、身体与心理、生态与环境等现代话题,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深度思考。“楼下的汽车,是甲壳虫的僵尸/整齐地在围栏里盲目/如同混凝土格子中睡眠的主人”(《午夜景象》)。在艺术形式上,诗人们打破传统诗歌的主观抒情,更注重结构的碎片化、诗行的跳跃性来传递生命的隐喻,形成语言所指与能指之间的张力。“天空的蓝被掐成一朵朵,安放在/从商标的刀片丛中,挣脱的/树枝上”(《商业中心楼顶的蓝花楹》)。所谓诗歌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是选取现代都市意象或使用现代网络用语,而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冷静凝视时代、人类、世界的关系,关心人类整体的命运与存在问题。
四、信心百倍向未来
正如学者谭五昌所说,在中国新诗的第二个百年里,诗人们的历史意识与时代际意识变得分外自觉而强烈[1]。纵观2024年四川省直诗人们的创作,他们不仅牢牢把握四川诗歌的历史痕迹、现代生活主题、地域文化特质,以自身的诗思书写传统文化精髓,还能够对当下热点题材进行积极回应。本土意象、地域经验、历史文化构成了四川诗歌的中心话语,也形成了四川诗歌的标志性元素。这一年,省直诗人们立足四川,面向全国,集中抒发了建设西南的新成就、新局面、新气象的热情,着力把成都打造为诗歌之城、田园之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城,以诗歌为经济建设发展蓄势赋能。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有着鲜明创作特色的诗群已初具雏形。
在新的一年里,四川省直诗人将持续传承巴山蜀水传统历史文化的根系,传递这片土地的温度,做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在与历史的交互阐释中,继续进行地理诗学、历史诗学、生命诗学意义上的现代诗探索与实践。唯有牢牢把握文化的深厚底蕴,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将具体可感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文字的精准与深邃之中,才能够唤起读者最为本真、最为纯粹的生命哲学层面的共鸣体验,才能够谱写好四川诗歌的时代华章,再度铸就新诗的辉煌。我们满心期待着一个崭新的诗群在川西平原崛起!
(执笔:曾子芸 陈小平)
[1]谭五昌.简论当下中国新诗写作的多元化格局[J].青海社会科学,2020,(02):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