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首先我得说,很荣幸应邀参加中国湖南衡阳洛夫国际诗歌节。
我认识洛夫的岁月幽深,已经将近五十年。五十年来,我一直追随他,因为他的诗一直震撼着我。作为他的老弟,能踏上他的故里,可以亲眼看到他81年前呱呱坠地的产房,可以凭吊让他写出《血的再版》他的母亲的坟墓,可以去响起倥偬倥偬铁轨声的衡阳车站,可以跟他一起找他大哥回家烤火。
总之,我也回到衡南来,就是想和洛夫尝尝他初次返乡的滋味:“回家真好/凄凉真好/看到自己的影子/浮贴在老屋的半堵墙上真好/”。
我感谢衡南这块土地,诞生洛夫,养育洛夫,然后让他外出,让他漂泊四海,让他追逐“天涯美学”。
我觉得,不但时代出诗人,地方也出诗人。洛夫向我说,衡阳是蓝墨水的上游,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李白、杜甫都来过衡阳,清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也都写过衡阳。
我知道,洛夫是个天生的诗人,他早期的诗《烟囱》中,曾经说“我是一只想飞的烟囱”,还说“我想远游,哦,那长长的河,青青的山”。难怪他远游的范围,从台湾到了加拿大,扩及天涯海角。
我还要感谢洛夫兄与兄嫂。我到洛夫的故里,来跟你道声“谢谢”,我有动容的感觉。自从1960年去台湾留学,这五十年来,真心感谢你们的照料与支持。五十年前,跟洛夫深入台湾山间一起裸泳的时光,让我难以忘记。每次回到台湾,兄嫂供我美食佳肴。我是诗人,也是食客,这些都使我常常回想。
我来衡阳,是一次丰富文学的纪行,也是一次完成了解洛夫的旅行。我品尝到了衡南的滋味,有别于中国其他地方的味道。
今天上午,在洛夫国际诗歌节开幕式上,表演了朝鲜族歌伴舞《阿里郎》。它是我们民族最悠久的民谣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歌曲中真挚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为传唱。这个节目是我没有想到的,你们用心了,我再一次向衡南表示谢忱。
许世旭(1934—2010),韩国著名作家、诗人,洛夫终生挚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执教韩国外语大学、高丽大学中文系,历任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会长、韩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研究员、中国复旦大学顾问教授、首尔网络大学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