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在电脑前修改作品。
马识途和小学生一起很是开心。
2014年8月,当时已是百岁高龄的著名文学家马识途,推出他的人生百年回忆录《百岁拾忆》,既是文坛盛事,也是人间佳话。在共22万字的《百岁拾忆》中,马老奉行“学习巴金说真话”的精神,用真切坦诚的态度,将自己的成长往事、革命生涯以及文学创作等百岁人生故事,繁简有致给予讲述。时隔不到两年,2016年伊始,又传来了“马老要出新书”的好消息!1月19日上午,华西都市报记者从马老的女儿马万梅处了解到,马老的新书名为《人物印象——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是一部人物回忆录,“每个人物写一篇。总共写了93个人物。其中有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这样的高层领导,更多的则是鲁迅、巴金、吴宓、夏衍、曹禺、李 人、吴祖光、艾芜、沙汀、张秀熟这样的文坛名家、大知识分子。预计2016年春天出版。”
忆“两次见到鲁迅”细节 一直坚持认为:鲁迅是中国的脊梁骨
马识途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几十年来,他著作等身,秉持作家良知,与时代同行。马老的文学作品有《夜谭十记》、《清江壮歌》等。其中小说《夜谭十记》中的一个故事还被电影导演姜文改编成电影《让子弹飞》。鲁迅和巴金一直都是马识途文学创作上的“精神导师”。至今,马老的书桌上还摆着鲁迅和巴金的两尊铜像,且铜像总是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在写鲁迅的文章中,马老写了自己“两次看到鲁迅”的细节。其中一次是1932年,在北平大学附高中上学时,在课堂上听过鲁迅的演讲。第二次是1936年初冬鲁迅去世后,马识途向学校请假,“奔到当时的上海殡仪馆去向鲁迅遗体告别。到礼堂远远看到鲁迅睡在那里,虽然不准靠近,我到底还是远远地向鲁迅鞠躬后退出前再拍一张鲁迅的像,这便是我第二次看见了鲁迅。”
在文章中,马老对鲁迅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始终认为鲁迅是伟大的中国人,我虽然只看见过两次,却一直是在我的人生途程上立的一块丰碑,无论说什么,我坚持我一直说的一句话:“鲁迅是中国的脊梁骨,巴金是中国的良心。”
忆“杜甫迷”表感慨 希望中国诗人能更尊重传统诗词曲
在马老写的诸多人物中,除了读者都比较熟悉的名人之外,还有一些人物,可能在普通大众中没有太大知名度,但马老的文笔和回忆,却让文章变得非常可读、启发人思考。比如马老写“松村谦三”这个人物。这是一位“一直对中国友好的日本政坛老人”。多年前,他曾到成都访问,由马老陪同。在陪同的过程中,马老发现他是一位超级“杜甫迷”。
这位外国人对杜甫以及杜甫诗歌的痴迷,也让马老很感慨,“一个外国人如此沉迷于中国古代的诗人,不惜万里之遥,到成都来体验杜甫诗的创作情景,我希望中国的诗人更尊重中国的传统诗词曲,不说着迷,就是能认真阅读,并且体会他们的诗情诗景,以提高自己创作水平,该不是一个过分的希望吧。”
马老近况
跨入102岁门槛的马老“身体很健康,状态很好”
1月19日上午,来自成都市一小学的多位小学生,在校长的带领下,也来到马老家中,向马老拜年。他们拿出自己的作文让马老指导,朗诵自己的作文,用英语与马老交谈,送上自己精心创作的书法美术作品。马老女儿马万梅说,“孩子们连续几年都来家里给马老拜年,马老很喜欢孩子们,大家在一起都很开心。”
据马万梅透露,这次为出书,马老整理、新写出的93篇人物稿件,是应三联出版社约稿,“有一部分是马老以前写过的人物,这次拿出来再改改,但绝大部分是马老在2015年新写的。稿件都是马老手写,我或者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会帮马老将手写稿录入电脑。然后马老再在电脑前,进行修改。”2016年,马老平安跨进102岁的门槛,让关心马老的众人也格外欣喜。马万梅说,“马老身体很健康,状态很好。”(记者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