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者有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
1月11日,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拱市村暨刘燕诗歌研讨会在蓬溪召开。
此行者有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李犁;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洪烛;中诗网主编、《诗歌地理》杂志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周占林;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编审、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中国诗歌网执行董事、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杨志学、著名作家、诗人、著名影视传媒名家、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常务副主席、《作家网》主编赵智;人人作家网、人人书画网、《微诗刊》总编王博生;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世界诗人大会副秘书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秘书长、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顾问北塔;《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中国当代诗歌导读》主编唐诗;《文人书画》杂志副主编梁建国、四川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研究所所长刘燕、中国十大农民诗人代表杨俊富。
蒋乙嘉的典型事迹最初因诗人刘燕(蓝帆)发表在新华社新华网的报告文学《共产党员的忠与孝》形成广泛社会反响,优秀共产党员的忠孝情怀,如春风传遍四川乃至全国,以至其后中宣部组织全国50多家媒体走进拱市村采访报道。这篇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以其强烈的文学色彩,严谨的布局谋篇,优美的人物刻画,细腻的故事情节,赢得中国诗歌万里一行者高度评价。
在刘燕诗歌作品研讨会上,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祁人向与会者介绍了诗歌万里行一行著名诗人、评论家等。中国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叶延滨首先发言。他说,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之所以为刘燕召开诗歌作品研讨会,就是提倡我们所有诗人要向刘燕学习,体现我们对文学作品创作的导向。因为她不但诗歌创作成果显著,而且创作出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弘扬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这篇报告文学作品体现了优秀诗人刘燕的大抱负,大作为,大手笔;作者以厚重扎实的文学功力驾驶报告文学创作,完美表现了优秀共产党员在当下社会大变革时期为改变百姓生存状态做出的贡献。他说,一个好的诗人必须关注中国劳苦大众的生态状态,关注中国社会改革成果,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农民走向富裕的可喜变化。向刘燕学习,除了写好诗,还要更多关注宣传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好事的人,为他们写出更好的文章,为他们鼓掌。
与会诗人对优秀诗人刘燕创作出优秀报告文学作品都给予了充分好评,他们表示,通过这篇报告文学厚重的文学艺术表现和人性情怀的表达,让人看到一个扎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令人感动的典型人物。
谈到刘燕诗歌创作成果,中国诗歌万里行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祁人在发言中说,我们就是要对优秀诗人刘燕给予表扬,正像叶延滨主任所说,要所有诗人向刘燕学习,宣传优秀作品,向真善美的好作品学习。他评价刘燕诗歌特色首先是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比如:《中国清明》、《马年中国立春画卷》、《大灾中不屈的诗篇》、《穿越时空的盛典》、《山水联姻乾坤康泰》、《祖国母亲大爱无疆》,这些宏大的政治抒情题材的诗歌,如果没有澎湃的激情,是难以想象如何成为诗歌的。这些诗歌的选题就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与博爱情怀,有一种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从开篇第一首《风流倜傥》:“当时空撑起穹庐/所有生命开始自由起舞/羊年开始 滴水成诗的季节/雪花以军团的气势飞旋而落/遮天盖地 气势磅礴 ”,到全书最后一首写妈妈的诗,诗人刘燕都是情绪饱满地一气呵成,我惊诧于她似乎有着永不枯竭的激情在支撑着她的体能与意志,使她始终处于一种诗歌创作的竞技状态。这是十分考验诗人的底气的。诗人的底气,就是诗人的正气,是诗歌真善美的本质,是诗人传递出来的正能量。读刘燕的诗感到,她心灵世界的真善美支撑她的激情不衰,她的正气使她不衰的激情又散发出诗歌的温度,从而给读者传递出正能量。
第二个特色是诗情浓郁。刘燕的热情和刘燕的激情,是有目共睹的。她的诗不生硬、不机械,流畅易懂、朗朗上口,她的诗跟她的人一样有厚重的热情、有澎湃的激情,非常适合朗诵,读起来有很强的感染力。就个人感受而言,我更喜欢第四部分《挚爱情怀》一辑,这些相对个人情感化的作品,有更为细腻的生活体验。
如《遗憾》:“子夜。/鸟儿在窗前偷看我,/它和轻风嘀咕我指尖流淌的文字。/不必提前曝光……”这是诗人刘燕的个人体验,有着较为个性的艺术表现;
如《与月相约》:月亮 你一直在老地方守望/风在诉说你的忧伤/长毛的心事 无法遗忘/ 虽说你闭一眼睁一眼/我知道 世事沧桑你都能看见”,这是一种浓郁的挥之不去的情绪,是忧郁的也是美的;
如《大梦醒来》:“母亲远走 我的心凋零了温暖和等待/ 无药可救 疼痛蜂拥而来“,这是一种至爱亲情,失去亲人的切肤之痛,读来有钻心地感觉;
如《马踢飞了日子》:“日子有时被朝霞举得很高/ 有时被外伤撞得失血/ 我难过时就和不要钱的风诉说/ 它吹凉了心事 送走了病”,奇思妙想,但诗情浓郁。
我不能一一列举下去,但我徜徉在刘燕诗友的诗句中,感受它浓郁的诗情,是一种美的享受。
我认识的刘燕,就是这样一个怀有热情厚度的人,她会有越来越多朋友;
我认识的刘燕,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创作激情的诗人,对她而言,会有更多的创作题材在虚位以待,施展她的激情;
我所认识的热情与激情融合的诗人刘燕,必将有越来越浓郁的诗情,向读者传递出更多更美的诗句。
中诗网主编、《诗歌地理》杂志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周占林在评论文章中如是评价优秀诗人刘燕作品(节选):
刘燕,一个在新闻界摸爬滚打多年的新闻记者,一个在诗意世界勤耕不辍的诗坛怪才,一个在讲台上孜孜不倦的教授。多重身份的她,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同样惊人的成绩。多年来,她给人的印象总是充满活力,青春靓丽。和她在一起,总能从她的言谈举止中,看到或体会到她带给大家的正能量。同时,她也把这种正能量镶嵌在她优美的诗歌之中。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视角和一个普通的诗人总会有所区别,而一个新闻和诗歌的双栖者,她的诗歌肯定会与众不同。多年来对她诗歌的阅读,感到简单地把她称为诗坛的才女也有点儿词不达意。近几年来,在各种大奖赛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多种诗报刊上成组成系列的诗歌发表,就足以说明她创作上的热情、能力与成效,当然也说明她的付出她的作品得到诗歌界的认可。
“我曾请轻风带去请柬,/邀河汉部落观摩我错落的节拍,/不曾有箫声陪伴,幽怨依然缱绻,/我那莫名的怅惘深藏在天幕后,/一捧莲花带着禅意在广寒宫澎湃”(《莲花仙女》)。刘燕的诗歌中,既有对生活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鞭挞,同时,处处又透出禅意。她的美好期望就像莲花一样高洁,就像一个贤淑的女子,“子夜在举手投足间,/爱已伸向远方,/谁家房门半掩,一窗等待。”
读刘燕的诗,需要静下心来,透过那一个个词语,抵达诗人的内心,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作者在这首诗中要表达出一种什么诗意,用何种意象,将诗人的内心呈献给她心中的缪斯。诗人最高境界不是你写的诗认别人看不懂,也不是用随意的口语无病呻吟。而是那怕再简单的诗句,能让读者引起共鸣,也才能体现出一首诗的存在价值。刘燕经常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和平,所以,她创作的一系列组诗《日本:我不得不说的话》《我痴迷在梦幻中穿越》《塔尔寺朝圣》《德令哈之恋》《阿伊特?本?哈杜古村落》等等,都在文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再如:“撒哈拉沙漠比海水倔强/每粒沙子都有坚硬的骨骼/风可以摆布它们的舞姿/却无法动摇它们守护寂寞的承诺/八卦在编排沙漠失恋的细节/每段演绎 都是道听途说”(《沙漠传说》)。赋予撒哈拉沙漠的意象,让他具有人的坚强与魅力,站起来的沙漠,让一首诗充满了震撼的节奏和铿锵的吟唱。正如诗人另一首诗《诗人之辈》中所述:“诗人不是闲云野鹤/诗人不是卖弄风情/诗人用词语守望家园的美丽/诗人用文字护佑民族的安宁”。 生活给了诗人无尽的诗思和激情,词语给了诗人无穷的奇思和妙想,也许,正是这种不可忘却的记忆和追求,才使诗人近年来的创作之势如泉涌。“我的诗像一轮明月挂在天上,青蓝的着装安静地畅想。不料,一阵大风吹过,身随白马王子的呼唤落入锦江,怀春女子陶醉在幽会的梦乡。江水如摇篮温柔地晃动,白昼开阔,梦魇风光;乐不思蜀,忘了故乡”(《我的诗落入锦江》)。一个来到巴蜀大地的北方女子,忘了故乡是不可能的,她只是对文学的挚爱与生存状态的诗意表达,而且诗人的故乡也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她充满了对明天、对诗歌的热情期望,满怀悲悯与豪迈,用九寨沟之美、青城山之幽、峨眉山之奇般的诗句,为我们缔造了一个不愧为“诗坛才女”的雅号。
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著名诗人、评论家李犁说,刘燕的诗歌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深切体现亲情友情,概括起来我用个四组关键词、说四方面特点:一是题材浩大、视野宽广;二是情感细腻,激情气(脉)贲(张)、三是温暖独到、四是境界高远。他评论到:我在刘燕的诗歌中强烈感觉到浩大的视野和广阔的胸怀,激情汹涌澎湃的节奏。她的诗歌像大海波澜具有深远的力量,那深入骨髓的爱,给人以气脉贲张、长河奔流之感。诗中字里行间的情感摇曳出百般况味,面对她的诗,平静的内心会被打碎,诗情银瓶炸破般激起读者内心浪花翻涌,趋使你破土而出,只有放声阅读,才能宣泄出被诗歌带来的情感起伏、激情奔涌的贲张节奏。诗人每种题材的诗都呈现或激荡或温暖的情怀。比如写女儿的诗:写得敛滟美妙,写出美丽心灵的光鲜灿烂,把美撒出来,留下一片被诗歌燃烧的激情带来心灵灼裂的伤痛,那内在光芒像火种一般使人激情燃烧,怦然心动。
刘燕的诗感事而发,不娇情,不生硬,像火种,像劈柴,向导航仪,字里行间以一股气连贯蒸腾,不断升温;因此,她必须用那些美好的诗歌写作来呈现那些奔流的岩浆和激流闪电,以摇撼人的灵魂。李 说,诗人刘燕沉迷于对诗歌的敬仰并温暖世界,这种状态是非常可贵的。同时,李 也指出了刘燕今后诗歌创作的发展方向。他说,有时要让打开闸门的洪水缓慢流淌,让奔流的速度漫下来,把时间抻长……(研讨、评论始终在和谐温暖关爱相通的氛围中进行。此时,诗人之间有句调侃,引起一片善意笑声,让过于郑重的现场研讨气氛更加温暖友爱和谐。每位诗人评论家的完整文章另外呈现)。
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洪烛在发言中谈到;重点从两方面评价刘燕作品的高度。第一方面:多年来了解刘燕创作,了解她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写蒋乙嘉的报告文学写得非常好,她让我们看到诗人作家写报告文学比记者写得好。他写到苦孩子蒋乙嘉童年经历的细节,都和我们小时候生活状态接轨,写得特别好,非常有感染力,是因为用细节描述心理与场景。30年前的社会状况都写出来了。通过刘燕《共产党员的忠与孝》这篇报告文学,让我们看到刘燕报告文学的高度、水准和文采,第二方面,他说,我们要向刘燕这样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致敬。作者能写出优秀长诗,大题材诗歌作品及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和她优秀的作家、优秀的诗人分不开;她把主人公的心灵细节呈现得真实感人,时代非常需要这样的作品。特别是她的诗歌创作风格,比精致的学院派所谓好诗写一两首更有意义。洪烛谈到,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并不陌生,在国外,作家写报告文学成功也是社会潮流。洪烛强调,社会需要非虚构的东西,而刘燕正是在诗歌界树立了榜样,有这种特色的作品,在国外同样也得到贺彩,这是大诗人的使命感的体现;唐宋大诗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得以体现。刘燕站在主人公角度述写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中国改革开放战略,中国人性品格的魅力,蒋乙嘉为中国农民致富,为推动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风范,感人至深。
洪烛强调,刘燕的诗也写得非常好,得到社会诗歌诗界、评论界推举好评。我们看到已有二十多篇评论发表于不同报刊媒介。她写得陈子昂古典主义特色,可见现代人把唐朝诗人的境界,以女诗人的视角表现出了高度。中国女诗人林徽因的诗写得纤巧,软弱,但她绝不仅仅是婉约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她发出发的豪迈声音。诗人就是要既能写出风花雪月,也能写出让男人感到震撼的力作。诗界都知道,我创作大量写仓央嘉措的诗歌,几乎成了“专业户”了。但我看到刘燕写得几首这类题材的诗,也写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
整个诗坛都倾向、推崇婉约派、女权主义,而刘燕却呈现其特殊的“中性化”的女性诗歌作品特色,某种意义上,是男性诗人,给人的感觉是很强大的诗人。她从80年代开始走来,有多部诗集和报告文学集问世,是诗国老兵,几个阶段的作品都呈现相当强的感染力,既有现实主义特色又有浪漫主义技法,不可以其偏颇遮蔽一些诗人。我支持刘燕诗歌创作形成的风格和行走的道路,反传统的新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我个人很关心,刘燕的诗歌具有新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特色,她写的诗没有看不懂的,那种跟风诗歌,让中国诗歌发展很不幸。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编审,文学与出版管理部主任、中国诗歌网执行董事、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杨志学对叶延滨主任发言中给予诗人刘燕的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成绩的肯定非常赞同。他说,诗人刘燕用诗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人物,写出了报告文学《共产党的忠与孝》,文章才情充分,呈现诗人文学水准和社会担当。刘燕的文学创作题材多样,不但诗歌写得好,报告文学也写得好。一般人认为落雪无声,而唯有她感受到在现实的碰撞中落雪有声。今天的研讨会集中各位诗人的见解,对诗人刘燕会产生更大的创作能量。他强调说,诗歌和现实是两种境界;诗人能够把个人经历中的见解和感悟通过艺术加工呈现出诗歌来,巧妙地显现了溶入异域民族风情的创技巧,是非常值得赞誉的。比如刘燕写南丝绸之路的组诗,其中写到丝绸之路上艰难跋涉的马队驼铃,写走婚的历史和现实,写得巧妙深沉凝重,耐人思索,这组诗被我们选中。她的诗歌创作体现出敏感的女性的视角,语言词汇及相像力都非常丰富。杨志学还专门创作了一首诗表示对诗人刘燕创作热情的成果的褒奖和鼓励
著名作家、诗人、著名影视传媒名家、中国微小说与微电影创作联盟常务副主席、《作家网》主编赵智在发言中说:刘燕以诗人的良知和诗才关注社会现象,以文本价值呈现创作技巧,很值得学习。从目前诗歌发展的走势看,可能不能进入所谓主流。但已经引起我们诗人思考。只在诗圈里转而走不出去,沉浸于写小我,小情,也只有少数人相互传看。刘燕能把新闻热量引入诗歌、时政,用诗化语言把激情表现出来,具有探索意义。语言和现实事物有一定的隔阂,诗歌语言体系基本停滞在五四诗歌语言体系中。而80后具有是另外一种诗歌语言体系的。我们如果还以传统语言体系创作,要打动80后、90后读者很难。因此,我们应该思考新时期诗歌创作走势,我们该不该还停留在心情、情感、意识流层面,如果还是这样,之于诗歌发展,可能就没有意义了。
赵智强调说,我读刘燕的诗感受最深的就是,刘燕诗歌创作有广阔的诗歌空间,能够走出小我,小题材,敢于触碰社会现实,形成大题材、大思考、大诗歌,不墨守成规,这种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人人作家网、人人书画网、《微诗刊》总编王博生以《以诗为眼 落笔有声》——读《落雪有声》随感略评诗人刘燕诗文为题,评论到:诗人刘燕的作品有强大磁场如一道闪电划过眼前,文如其人,人如其文;集多种才能于一身,多才多艺,玲珑大气,豪情不让须眉,婉约笔笔见情,以大手笔写大题材。诗集《落雪有声》如此厚重,湟湟50万,选诗三百首,收录诗人近年来所选作品,其中多篇系列长诗。还有《落雪有声》的姊妹篇《落雪有情》,内容除诗歌之外,收录了散文诗、报告文学、评论等题材的代表作。多是在全国性文学活动或征文大赛中获奖的作品,在报刊或网络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文本阅读强烈感觉到,其中每篇都是精品之作,每篇都是作者的心血之作。
他说,诗人刘燕的如此众多的诗篇,很难指出哪几首为代表作,也很难用几段话来作评。要想通过这些作品去打开女诗人的内心世界,需要像抽丝剥茧一样,把整个蚕茧漫漫打开,才能见到里而藏着的蚕蛹。无数的夜以继日,用心血凝结成的诗篇闪着光华,如同一道闪电划过眼前,细细品读,才能认识一个高大的、纯粹的、多情的、略带忧伤的女诗人的内心世界。诗文中的语言组织,在诗人的笔下,像无数匹野马,牦牛、藏羚羊在广袤的土地上奔跑,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他强调说,女诗人以优秀的职业记者的眼光,敏锐地观察社会,用诗人的情感,和姿态大胆直言批评时弊,批判侵略战争,披露丑陋,抨击腐败及道德缺失。同时,诗人更以诗歌歌颂真善美,对公平正义伟大的中国人民大加赞扬。刘燕的诗歌笔到诗成,无拘无束,毫无做作扭泥,对丑恶下笔不留半点情面,给人以力透纸背之感。
他认为,刘燕更擅长创作长诗。她的长诗更能代表她的才华,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感悟,敏锐的才思,激情澎湃的诗情,是她创作长诗的根基所在,他的每首长诗,都能潇洒自如,起承转和,一气贯通,诗如泉涌,源源不断,这些特点在《德令哈之恋》、《日本:我不得不说的话》、《山海经》、《别有幽情回初唐》等长篇和组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的诗像她的性格,热情奔放,行程有多远,诗就有多远。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她的诗句出现。所到之处,必定会留下她的诗篇。如此旺盛的创作欲望和饱满才情,为女诗人带来大量好诗文。
他认为,刘燕诗歌的文本价值显而易见,她不会墨守成规;她的诗歌风格多变,豪放的有,婉约的有,含蓄的有,抒情的有,长诗以外,我更欣赏第四部分“挚爱在怀”中的短诗,诗人以细腻的文笔,精练的语言,写出了一首首精致的短诗。如《情愿》、《无奈的思念》、《六月雪》、《桃花赋》、《你懂》、《梦里出现》、《花落满地》等等。
最后他强调说:不得不说的是,刘燕的散文诗更值得欣赏。几乎篇篇都是精品力作。以诗的唯美,散文的自由,让我读到另一个散文家刘燕,《濯锦江畔打捞月亮》,把濯锦江的风情与月亮的阴柔描写得如此之美。《我的爱凝结成红豆》以物抒情,把红豆、相思、爱情描写得如醉如痴,让人向往。《罗江怀古悠思》以历史为题,以罗江为背景,写尽三国历史人文的沧桑,真可谓篇篇精彩……
著名诗人、评论家唐诗以一篇题为《率领文字的队伍穿越历史与现实》——评论刘燕诗歌《罗江怀古悠思》客观评价了诗友作品,再度引起共鸣。唐诗从刘燕创作成果、词语意境、思维特色谈起,由点到面评价了刘燕诗歌。他说,诗人之间交流的最好媒介就是文字和诗篇。从2015年参加青海大昆仑文化高峰论坛认识诗人刘燕至今,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陆续读到她发表于多家杂志各类题材、大量的文学作品,让我对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印象。从整体上看,“多才多艺”这个成语,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刘燕不仅会写诗,更会写散文诗;不仅会写新闻,更会写报告文学;不仅会朗诵,更会主持;不仅会讲解,更会述评;不仅会当教授,更会带学生;不仅会形象思维,更会逻辑思维,善于评论,总之,在当代女诗人中,能有如此全面才能者,我迄今未见第二人。
诗人刘燕的《罗江怀古悠思》散文诗五章,显得独具魅力,让我偏爱。诗人走入四川罗江县,犹如走进了罗江辉煌厚重的历史,闯入了刀光剑影的三国,迈入了诗意盎然的北宋,跨入了晦明晦暗的清朝,诗人不仅与文豪李调元交谈,还由罗江联想到汨罗江,在精神上与伟大的诗人屈原交流,就这样诗人的视野既是在罗江之内,又是在罗江之外,她率领一支文字的队伍,像三国时的庞统率领一支蜀汉大军一样行进在川西的崇山峻岭中,显得英姿飒爽,豪气干云,让我们看见了诗人与文字与历史与自然与现实的交相辉映,看见了闪耀着诗人才思之光的五首散文诗。
第一首《问询罗江》,开篇是五个响亮的提问,这五问犹如五支文字的队伍奔赴罗江,在罗江的山川来往往穿梭,纵横古今,把罗江与汨罗江有机的联系起来,问出了罗江诗意的历史,问出了诗人的深思和智慧,尤其是结尾“楚国三闾大夫在水中打捞真理,却依然怀才不遇”,让人陡生无限感概!
第二首《古道传说》,诗人率领的文字队伍直插秦朝,挺进北宋,再迂回三国,文字的队伍在罗江古道上声震云霄,威风八面,一句“站在庞统祠前,我看到有一双虎眼不怒而威:猛士英魂犹生”,英雄的气概瞬间把我们感染。
第三首《子夜情怀》,罗江的子夜诗意盎然,诗人随手安排的一支文字的队伍都彰显出诗意和诗情,你看“梦幻在现实中有平有仄”,“在乡愁的节奏中起伏,皱纹层层,叹息在涟漪中四散”。
第四首《白马关嘶鸣》,文字的队伍再次深入三国,三国的烽烟骤现,刀光四溅,如果说三国是一条翻滚的河流,那么诸葛亮就是一位一直活跃在波峰的智者,而庞统就是过早沉落在浪谷的智者,诗人沉痛的写道:“雄性刚烈的庞统:引多少惺惺相惜”。
第五首《文豪殉书》,这是诗人率领文字的队伍同清朝时候的罗江和李调元先生认真交谈的结果。诗人对于文豪李调元敬仰之至,但对于李调元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诗人沉痛的写道:“李调元的悲剧,岷江呜咽,后人怀想”,我仿佛看见那支文字的队伍与诗人一起肃穆的站立在罗江大沙村,久久不忍离去。
纵观诗人刘燕的这五首散文诗,我们发现其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之特质,又有诗歌的意境,其诗意饱满,文字洗练,诗情澎湃,在昂扬中蕴含忧郁,在明朗中蕴藏哀怨,有时甚至在倾诉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斥责和愤怒。当然刘燕的散文诗更有她特有的生命密码,弥漫着她独特的呼吸和体温,那就是语言铿锵有力,文字有棱有角,情感丰沛饱满,在五首散文诗的诗写中,始终把追忆与展望联系起来,把历史与现实嫁接起来,有一种视通万里,神游古今之感。我们从中既可以看到诗人刘燕良好的古文功底,又可以看到她化古为新,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敏锐。如果一味地沉迷在古文之中,则不可能有所创新,但是一味的强调创新,则可能陷入不可知的迷惘。因此诗人帕斯说:“在复杂的过去与荒凉的未来之间,诗歌是现在”。那么诗人刘燕的诗歌又是什么样的呢?在这个技术主义十分泛滥的今天,诗人刘燕既不摈弃技术,也不技术至上,而是最大限度的将文字的弹性发挥到极致,既不会因为文字负载过多而丧失弹性,也不会因为负载过少而显得轻飘,因此,这五首散文诗在我看来是灵动与朴实合一,冷静与激情一体,感性与智性相伴,传统与现代相连。
写到这里,我们好像看见诗人刘燕又率领文字的队伍行进在更加辽阔的时空之中,不时传来她和文字队伍发出的阵阵欢呼之声。
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世界汉诗协会秘书长、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顾问北塔以《爱之雪:“即便无法拾起 也要珠圆玉润”》 ——读蓝帆新诗集《落雪有声》有感为题,在发言中说:
蓝帆的新诗集《落雪有声》让我一听说,就感兴趣。落雪在有些人看来似乎无声,但实际上是有声的,只不过,声音微弱,一般人不注意或心浮气躁听不到而已。
最美好的事物都不可能永保初始的状态,雪的降落喻示着爱的衰减、美的颓败和花的凋零以及青春的流逝。成住怀空,生老病死,色衰爱弛,面对这样的人生必然之势,有的人可能会唉声叹气,自怨自艾,甚至悲观绝望。也有的人达观、乐观、尽力在与别人和事物的关系中发现有价值的正面力量。蓝帆属于后者。她对人生的变故、社会的复杂和生命的脆弱也深有体会。
比如:你说你要走我只好答应/你走后我梦里多了条河/河里的泪水哗哗地流/你的行囊装满我的缠绵/车窗拍下我的怅然/快乐是炸碎的玻璃没法捡。
瞧,她用非常简洁的几个生活细节,把分离的痛苦写得多么细致入微而缠绵悱恻。颇有阿赫玛托娃的风姿。
但她不是弱女子,更没有林黛玉那样的病态美;而具有薛宝钗那样的理性,甚至有点凤姐那样的泼辣。哪怕在情感上一时有些无所依托,她也勇于挑起生活的担子,去履行一个妻子和母亲应该履行的责任,以自强不息的心态,承担起家务,比如下厨、接送孩子上学等:
你走后我的尊严增长着钙/厅堂里的光环美化着时光/厨房里散发着我博大的母爱/你走后/冰雪映照我三九严寒接送美女的身影……
在蓝帆的语言世界里,或者说,精神世界里,雪的品格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污染或降低,她的心灵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把逆境转为葡萄园,化悲痛为艺术:
那么,蓝帆何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审美转化力?
首先,她具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她未必能把一切看破,但能把一切看淡,任何困难都能等闲视之。心灵强大的一个表现就是意志的执着,殉道殉情,九死未悔。其次,她有大爱,“与佛结缘 这个人便有了大爱”。有了这大爱,她就不会期期艾艾,局限于一己的悲欢离合,就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再次,她有相当高的思维才华,那就是辩证思维。比如,在她所赋予的雪的象征涵义,一方面是冰冷,另一方面又是柔和;一方是摧残,另一方面又是酥松。最后,我还要表达对蓝帆的语言才华的欣赏。她的语言风格跟她的性格一样,比较爽利,直率,节奏快,不拖泥带水,同时又琅琅上口,这可能跟她丰富的朗诵经验和高超的朗诵技巧直接相关;她能把语句组合得无比巧妙,修辞策略用得令读者击节称赏,而且是无理而妙,比如其代表作《我是风你是海》的第一节:如果我是风/你一定是海/风是爱的语言/海被风搅乱了节拍……、
诗林主编潘红莉以题为《让灵魂在诗歌中飞舞》评论诗人刘燕的作品,她评论到:
刘燕有她对诗歌独特的认知,她在她生命的诗歌以外的场景中走得坚定自如自信,敏锐的提炼、繁殖出一首又一首好诗,就像生命之花,开在沃土。她的诗歌追寻着历史的深度和高远。她从来不拘泥自己的想象,她的激情在具备的条件中,发挥得淋漓而广阔,这样就有了独立的,在空间的拓展和折回标志性的语言。在西域她写“南丝绸之路的寂寞与风流”,她写邛海的母系社会的波澜、滩涂,含蓄的血缘,以及远去的骆驼队。在浩瀚的历史中曾经的缱绻,南中国不仅仅有粗粝的风沙和父亲的名词,还有远征的沼泽。
刘燕将诗歌的视野剔出个人化的私语,而是打开心界接收外物的感召。她写:今夜的风和我 前世有约/山高水长/谁把盐源和木里的历史功绩藏进湖里。//历史 把渐行渐远的马帮文化抱在怀中/大山无语 任月亮踩着肩膀/我呢 流淌的泪水/化作南丝绸之路一湖翡翠。《凉山深处寓言》。她写:是天使把你摆放天府之国的西南/如果那支遮天蔽日的狼号/把你甩在东南沿海/天堂的诗 眼睛会是红的/西湖的水 也会变咸。《邛海诗语》
刘燕并不想让诗歌暗藏密语,但你会在她的诗歌中读到澎湃,岁月中无尽的涌动,遥感和极目,悲悯的理性,婉约得得体,星星点点的遥远的火焰。
和刘燕相识在沈阳的一次笔会上,此后便有微信和电话的间接联系。她那时刚刚拾起放弃多年的诗歌写作之笔,开始重新回归写作诗歌的队伍。这期间读过她以往写的报告文学等一些作品,那些大气,气势磅礴的文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觉时间并不是很长,刘燕开始诗歌写作进入一种势如破竹地状态。她的写作速度有些惊人,可能是要抢回来那些年失去的时间,那些成组的诗歌不断被发表出来,然后又会有新的作品出现。我想用疯狂来形容刘燕的写作状态,尽管这样形容有些不雅,但这种疯狂,是对文字的热爱,爱的痴迷和痴狂。
没有这种热爱,对于一位写作者来说,就不会产生那些带着灵魂和启示性的诗歌,和生命过程中体现的生存的意义。这种外物与内在的契合,精神视野的关照,也揭示了一个人先行的储备和能量。
因为诗歌的无限性,伟大的神奇性,甚至奇妙的再现,都让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享受和无尽的意蕴。刘燕还在继续她的梦想,或者理想的写作。我只想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那么渺小,尤其在浩瀚的文学领域,那些影响过我们的文字,是那么值得我们敬仰,我们所要学习的阅读的永无止境。浩瀚的星空和遥远的山脉,都给了我们未知的想象。对于我们和刘燕亦是。每一段精彩和智慧的完成,都会成为过去,都会成为一个个里程碑,那些让灵魂飞舞的文字,自由的幅度,一个个高,都是暂时的,而明天还会有新的开始。我们不期盼诗歌的完美,对于我们来说,完美是可怕的,是无限的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我们对诗歌自身写作缺陷的弥补,不断完善和放大我们的补充。因为诗歌让我们有足够的崇高感,不是愚昧的,放下谦卑的,空洞的光环和关怀。它伟大的荣耀,是让我们更警醒,更具备人性的完美。我尊重和敬畏诗歌,尊重真正的诗人,他们的精神写作使这个世界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具光明。相信对于一位聪慧的女性写作者刘燕来说,明天是无限的。我似乎看见她诗歌的文字,撞击着时间,发出悦耳的回声,让灵魂在诗歌中飞舞。
《星星》诗刊副主编李自国的在评论中说:诗人刘燕的诗歌高雅大气,诗歌视野辽阔,写汶川地震,写反腐倡廉,诗歌思维敏感,视野非常开阔,现实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情怀完美统一,这些色彩形成了她大气高雅的风格。她的作品因为讲究文字而适合朗诵,同时,也是她特长的显像。概括起来说有如下三点:一是思想大于形象,臆想大于语像。二是声音大于语言,比如对一些黑暗问题的批判。三是功夫大于诗歌之外。刘燕的文学才情与审美高度不单纯呈现于诗歌,而是把拱市村的写成了诗化的报告文学,比如她写的报告文学《共产党员的忠与孝》,就是她文学创作综合才情的一次检验,她刻画人物有血有肉有温度,这种卓越才情我作为诗刊编辑看见了,诗人看见了,媒体看见了,全社会都看见了,对她诗歌情怀理想更多植根于时代现实生活,满怀真情写时代优秀共产党员,展现多才多艺,让我们充满敬意。与此同时,他还高度评价了刘燕诗歌艺术的独特性所在并概括五点:一、诗与酒的关系的艺术表达;二、酒的品性与诗人的品性;三、《山水联姻乾坤康泰》的思想性和艺术特色;四、《我痴迷在梦幻中穿越》的思想性和艺术特色;五、刘燕诗歌有关酒的意象的独特呈现。
与会的诗人、书法家,《中国文人书画》杂志副主编梁建国、中国十大农民诗人代表杨俊富等也都对诗人刘燕诗歌作品发表好评。诗人刘燕以谦恭姿态向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一行诗界泰斗叶延滨及一行著名诗友、评论家的评论鼓励指引表示忠心感谢,她愿意以如此高的评价鞭策自己不断写出更加精美的诗篇力作,以不愧于优秀诗人的称谓,不愧时代的衬托,不愧诗界的高度关注。最后,诗人对与会者给予的赞誉和好评表示由衷感谢。他说,各位著名诗人、评论家、诗友们的发言,是我今后继续创作出好作品的动力和方向;前面的路更长,诗在等待我的创新,时代在等待我们共同的创新。
应现场诗歌爱好者之邀,诗人刘燕朗诵了一首中国诗歌经典代表作、叶延滨的《干妈》。这首诗曾温暖几代人,并赢得了与会者向经典致敬之情,朗诵结束时,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为第一个中国乡村诗歌创作基地留下深深情意,为刘燕诗歌作品研讨会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