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阅读习惯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与移动信息技术。各种电子设备移动终端的开发加速了技术对文学生态的改变,让人不禁感叹“纸介文化”正逐渐走向“屏幕文化”。从诗歌专业网站、诗歌网络论坛、博客空间到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工具上的诗歌相关内容,互联网络上到处可以看到诗歌的身影。
有学者统计,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豆瓣网站的“豆瓣阅读”共出版含新诗类的数字作品87种,图书9种。青年诗人石可、厄土、流马、二十月、王璞、刘海川等均在此平台上推出了个人数字诗集。
事实上,诗歌与网络的互动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1999年成立的乐趣园网站是当时各种诗歌论坛聚集活动的场所,包括北京评论论坛、诗江湖论坛等等。2011年,中国诗歌流派网上线,它和诗歌报网、中国诗歌论坛(http://bbs.yzs.com)等是目前较为活跃的诗歌网站。2005年,在“博客热”的影响下,诗人和诗刊纷纷开设博客,作为诗歌作品交流与诗坛讯息传递的空间,如《诗刊》、《诗歌月刊》的官方博客。近两年来,微博和微信的兴起又吸引大批诗人注册或认证账号,如诗人臧棣自2012年9月开始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诗歌作品“丛书系列”。总之,纸质媒体上相对沉寂的中国当代诗歌以网络作为发展契机,勃发出新的生机。
回顾诗歌与网络的发展历史,诗歌数字出版意在为诗歌和网络的互动建立长效机制,但它仅仅是诗歌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更大范围内二者的共赢发展是值得思考与关注的问题。
自由与多元:网络与诗歌互动发展
一方面,从印刷媒体到移动媒体,读者接触诗歌作品的渠道增多,在阅读介质和形式上有了更多选择,这种选择不仅体现在电子书、智能手机等硬件之间,还体现在各种诗歌推送类的软件与应用的开发。另一方面,网络加速了信息的流动,诗人之间、诗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在今年4月21日举行的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颁奖仪式上,获奖诗人王单单就是通过将诗歌发布到个人博客上而逐渐获得读者和业内人士的认可。
青年诗人厄土认为,移动终端的普及让阅读介质无处不在,使诗歌的传播成本降低、传播效率提升。自媒体等媒介形态的变化也让诗人个体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诗人、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周瓒认为,首先,互联网拓展了诗歌传播的空间,沟通快捷、海量信息库、便宜的访问、高效搜索功能以及迅猛的科技进步激发出的对新世界和未来的奇异想象,都改变了诗歌的生成与传播生态。其次,互联网改变了诗歌的阅读和批评方式,在传统的文学场域之外,互联网既在诗人群体和学院批评之外另辟了一个新的空间阵地,又能够激发出一种自由穿行于现实和虚拟世界,或不如说是拟真与想象世界的新疆域。然而,重要的是,互联网与移动传媒正在用新技术悄然改变着我们的阅读基础。
式微与振兴:诗坛发展的辩证思考
互联网技术对于诗歌传播空间和速度的革新是读者最直观的感受,而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和人们日趋碎片化的行为习惯能否让诗歌发展再一次繁盛呢?青年诗人流马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如果人们愿意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读一首诗,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在人们的日常阅读时间持续减少的背景下,这未尝不是一种积极的思考。
对此,厄土却并不赞成,他认为,阅读的碎片化意味着思考的碎片化,本质上要求的是“阅读难度的降低”。然而,无论诗歌的长度如何,其文体决定了它必须具有阅读难度。
那么,诗坛的发展究竟能否因为新媒体的介入而走向振兴?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性而辩证的思考。诗歌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