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诗头条
昌乐举办诗歌论坛 全国各地诗人学者参加活动


  导读:   10月26日至28日,由《诗探索》编辑部、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市文联主办的“诗探索·昌乐诗歌论

  10月26日至28日,由《诗探索》编辑部、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市文联主办的“诗探索·昌乐诗歌论坛暨中国诗人走进蓝宝石之都采风活动”在昌乐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潍坊的诗人、诗歌爱好者30余人参加了这次诗会活动。朦胧派代表诗人林莽、诗歌版本学家刘福春、著名诗人蓝野和苏历铭等出席活动。大家就诗歌当前的现状、做怎样的诗人、诗歌如何才能“更接地气”等进行了讨论。

  新诗仍处边缘位置

  林莽(《诗探索》中国新诗会所主持人):

  林莽在《诗探索》的发刊词《我们需要探索》中,曾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争论、多样化、独创性。这种基调决定了它本身对新诗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本能的探讨,不仅是对过去诗歌史的总结,也包括那些被历史埋没的优秀诗人进行重新认识。

  林莽认为,中国新诗曾经历过两个兴盛时期:上世纪30年代及上世纪80年代两个时期。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个10年里,中国新诗初现再次繁荣端倪。大批曾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投身诗歌创作的人们几乎一夜间归来,他们与后起的70后、80后乃至90后诗人一齐为诗坛呈现出纷繁多样的诗歌生态,但总体来说,当下新诗的主体地位仍不及上世纪80年代时那么高,实处于边缘状态。新世纪第一个10年,对于中国新诗而言是一个走出低谷、走向多元、呈现发展的10年,但良性的诗歌生态仍未形成。

  诗歌应当“慢”下来

  刘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

  总的来说,当前诗坛还是相当活跃的,各种观念与现象不断涌现。这从层出不穷的诗集诗刊、名目繁多的奖项中就能看出。然而,热闹并不等于繁荣,当代诗歌还存在很多问题。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以非常快的生活节奏以适应时代的节奏。在这种快节奏的影响下,当代诗坛也出现了追求‘快’带来的副作用。”刘福春说,文学应当反速度,当代诗歌应当慢下来,包括各种炒作、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都应当重新梳理,去伪存真,才可能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诗歌需要感情的沉淀,沉淀到一定时候才会爆发。

  刘福春认为,诗歌有一个创造、欣赏、体味的过程,只有慢才可能深入。寻求一般的生活体味可能简单,但诗歌所追求的是一种心理体味,这就需要深入生活而不仅是靠近生活。作为诗人,在快餐文化流行的当下,应慢下来,深入生活,更多地反映民生民本民情,回归艺术的本源。

责任编辑: 周楠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