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故居 蔡华伟绘
又是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我再次来到翠亨村瞻仰孙中山的故居,寻觅伟人当年的成长印记,领悟今天的变迁,也寄托对明天的憧憬。
作为生活居住在中山这座城市的一分子,记不清来这里多少次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感悟。
然而,总是不变的一种感受,是它的低调,而它的低调,总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小”。
是的,小小的翠亨村。
它的前面是汪洋南海,是文天祥唱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经过的伶仃洋,是浩浩瀚瀚的太平洋;其面积只有二十七点四一平方公里,并藏匿在三百平方公里的五桂山中。在这样一种环境中,翠亨村,确实很小很小。
翠亨,据传是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蔡姓人在此建村,因地处山坑旁,故名蔡坑。后人见这里山林苍翠,坑水潺潺,风景优美,且方言里“蔡”与“翠”、“坑”与“亨”谐音,又为求万事亨通,于是在清道光初年改称翠亨,并沿用至今。名字的来由,十分的朴素实在,当然,也透出那么一点儿的浪漫。
孙中山出生的故居,就在翠亨村的东南角。一条公路从故居门前蜿蜒而过,让故居门前孙中山手迹“后来居上”四个大字,更显出一种强大的冲击力。
沿着一条百来米长的林荫小道走进来,循着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先生书写的手迹“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指引,一座两层楼的红色小屋呈现在眼前。
这就是孙中山故居。
这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里面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整个庭院。故居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下两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则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这座建筑物门多、窗多、通道多。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而窗户的门,所有的都是木制的百叶窗。故居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并施工,从设计中可以看出他传统并开放、继承并多元的思想。
参观者还会注意到,故居室内保存着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1893年冬,孙中山曾在此研读古今书籍,探索救国救民真理,曾在这里草拟《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并与友人商讨救国方略,还曾在这里为乡亲治病。
故居建筑最有意思的是厨房和浴室的差异。厨房完全是中国式的,而浴室则放置了一个白色的浴缸,这是从国外引进的,至今还能使用。更让人惊讶的是,当年孙中山在建造此住房时,还在周围竖起了一盏盏西式的路灯,这可能与他的父亲做过更夫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孙中山的爱心。
房子落成时,孙中山在正门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是啊,“一椽”之所,真的多么小啊。
庭院右边,有一口往年遗下的水井,其实这个地方才是孙家最早的居所。孙家最早的居所是仅仅三十平方米的平房,那正是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诞生的地方。原来孙中山的祖辈是一般的农民,父亲只不过是村里的更夫,因此一直很贫穷。后来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去了檀香山办起养牛场并致富,寄回钱来,孙中山亲自设计并施工,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故居。
故居前院的左边,孙中山种下了一棵当年从檀香山带回来的酸子树。这棵树一直长势良好,郁郁葱葱,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场台风将树冠吹倒了,从此它顽强地匍匐着生长,倒长成了龙的形状。当年故居管理人员用这棵树的树籽儿植的一棵新树,现在也已经长得粗壮高大。两棵树,一卧一立,煞是好看。每次看见酸子树,我总会想起1962年郭沫若到访孙中山故居写的一首诗:“酸豆一株起卧龙,当年榕树已成空;阶前古井苔犹绿,村外木棉花正红;早知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
故居门前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草木茂盛,一片绿荫。在一棵苍老的榕树下,有一尊青铜雕像,述说孙中山小时候的故事。据说孙中山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尤其喜欢听英雄故事,而雕像表现的正是一位太平天国遗兵名叫冯爽观的老人在向孙中山讲述太平天国洪秀全的故事,一老一少,充满真实感。
翠亨村有东、南、西、北四个村门,当地人称这些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村门为闸门。从大理石构造而成的南闸门进入,门楣上的匾额雕刻着字体圆润的“瑞接长庚”四字,在“瑞”与“接”两个大字之间有一道明显的裂痕。关于这个裂缝,有一段经典的历史,据说这道裂缝是1892年孙中山与陆皓东等人在此门附近试验炸药时,震裂了门上的石匾而留下的。
从故居后面的通道,可以直接进入翠亨民居展示区。展示区内部保存、复原了许多清末民初以至现代的当地民居,立体地再现了当年翠亨村社会各阶层家庭的生活状况。从伟人故居跨入百姓生活,一个普通村落的完整面貌便呈现在眼前。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翠亨村民进城的进城,建新房的建新房,逐步搬迁出去了,有心的管理者将村里的老房子购买下来或者进行托管,并以孙中山故居为中心进行适当的改造,一幅翠亨村“清明上河图”就完整而生动地展现在游客的面前。
从故居后院出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片不大的农田,这也是管理者的巧思所在。这片农田叫做“龙田”,为孙中山一家当年所耕。今天走在这里,春夏看到绿油油的禾苗,秋天收获金灿灿的稻谷,冬天收获沉甸甸的番薯,村庄曈曈,鸟语花香,孙中山当年生活的情景又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翠亨村外,一条小溪蜿蜒而过,这就是兰溪河。据说,孙中山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们在这里玩水。兰溪河能够通到大海,可以想象孙中山也许很早就从这里出发见到过南海,见到过伶仃洋。孙中山那么早就有开阔的视野和思想,应该与这一条小河很有关系。珠江与南海在这里交汇,让孙中山从小就接受到咸淡水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翠亨村的小,还在它的人口数量,孙中山出生的时候,整条村也只不过三百人。然而,那么小的一个村庄,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名人。首先是孙中山与结发妻子卢慕贞的长子孙科,还有人们称之为“四大寇”中的杨鹤龄,孙中山的战友杨心如,为共和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以及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杨殷等等。“村小乾坤大”,确实名不虚传。从这个角度来说,翠亨是小,但又不小,正如前几年我主创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中的歌词所说:
五桂山下,
兰溪河畔,
山河绿如蓝;
小小翠亨村,
走出一个人,
点亮一片天。
从故居纪念馆南门出来,一大片古色古香的建筑扑面而来。这就是著名的中山纪念中学。中山纪念中学是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遗愿于1934年创办的,初名“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时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的孙科亲任校长;1949年,学校改名为“中山纪念中学”。最初的建筑是红墙绿瓦,后来则是红墙黄瓦。整个校园建在五桂山脚下,占地八百六十多亩,夏季凤凰花开,冬天红棉满园,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景色美妙惊艳。在我眼里,这是全中国最漂亮的中学。学校的校训“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正是对孙中山精神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