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秋日行走在拉萨街头
这是一个相对久远的故事,大概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之久,当初在《天涯论坛》看到那个叫佟儿的美丽女孩写的文字时,我还不足三十岁,我在她传奇的文字里唏嘘不已,直至有一天发现她在西藏途中遭遇泥石流,被摧毁得面目全非,我为她祈祷,祈祷她能转危为安。
好些读过她文字的人都和我一样,都在替她担忧。
她是一名优秀的记者,生活在云南昆明。突然有一天厌倦都市生活,辞去工作,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昆明机场,本来要去成都的她却鬼使神差地踏上了前往贡嘎机场的航班,末了又在航班上结识了刚刚复原不久的退伍军人,我们暂且叫他散兵。因为在佟儿的文中就是这样称呼他的,而佟儿也便是文中的女主人公“摩卡”。
“摩卡”原本是一种咖啡的名称,具有特殊之风味。其独特之甘,酸,苦味,极为优雅。饮之润滑可口,醇味历久不退。若调配综合咖啡,更是一种理想的品种。所以将优雅的咖啡“摩卡”拿来用在文中人名上时,相信那些崇尚小资的人们多半都已经喜欢上了。我并不崇尚小资,但我还是喜欢。大概也是因为在暗夜里码字时喜欢喝那些浓郁的咖啡的缘故。
虽然时间久远,可我那时候确实也是个喜欢写字的人,很多年以后再看以前的文字,不忍卒读,但这也是一种经历,一直都喜欢着自己的喜欢,无可厚非。
我尤其喜欢看关于西藏的文字,不知从何时起,对那里充满了向往。也许从血液里沾染着自由率性的性格,我想象着有一天如“摩卡”般说走就走,写一些文字,去找寻心中的信仰,循着仓央嘉措的足迹,邂逅玛吉阿米。
“摩卡”与“散兵”的故事确实不是个美好的故事,起初的美好最后都败给了那个神秘传说,他们在从日喀则归来途中遭遇车祸,从此,散兵的灵魂便留在西藏的土地上。佟儿说,那是因为她和散兵纵容了自己的任性,在原本不允许拍照的寺院里背着僧人偷拍那些面目可憎的骷颅头所致。于是,那场车祸来得毫不意外,而那个佳能5D也在车祸中被摔得粉碎。
两个月之后的某个午后,当阳光穿过佟儿所在的病房,她终于醒过来了,昆明的阳光带着暖意洒下光辉,床头的向日葵日夜陪着佟儿。可那也是我所见到的关于佟儿的最后一张照片,她只是简单写下几个字:“我回来了。”便消声匿迹,似乎这世上根本没有佟儿,没有“摩卡”,更没有“散兵”。
那是二00四年一月十三日,时间过去了十多年,可我还依稀记得佟儿的模样,那么美,那么美。
于是,当我踏上西藏这片神秘又干净的土地时,总是忍不住想去找寻“摩卡”和“散兵”的印记。在拉萨街头,看到许多背包客穿街而过,在那家叫“央卿仓”的藏餐厅里几个穿着户外服的姑娘扎起马尾吃玫瑰酸奶,几个背着行囊的男子走进来要一个藏式火锅。
我看到那些留在桌上笔记本上的字体,整整一大本,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和心事,一个叫小米的姑娘说:你说下辈子如果你还记得我,你的誓言可别忘记,不过一张 明信片而已,我已随它走进下个轮回里……
二 、 冈仁波齐
电影《冈仁波齐》我是看了两次,每一次观看都让自己泪水涟涟。其实在第一次看的过程中我很害怕有死亡的镜头会显现在我的眼前,比如雪崩,比如车祸,再比如泥石流。但当看到杨培在某一个清晨安静地沉默不语时,却无言伤心。甚至在为杨培的死亡感到庆幸,他终究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在马年看到了冈仁波齐,在众人的诵经声中化成一只火凤凰涅槃而去。那些在天空中翱翔的秃鹫一定是将他的灵魂带到了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这个为信仰而生的民族无数次感动着自己。 我在拉萨街头遇到了许多追逐冈仁波齐的他们,那一刻我也变得无比虔诚。站到他们旁边的时候我会被莫名的感染,我甚至一直都盯着他们看,看他们胸前用羊皮做成的护襟,看他们额头沾染的泥土,看那双被磨得失去原形的鞋底。他们有洁白的牙齿,有善意的笑容,有被风吹得黝黑的皮肤。
他们不拒绝旁边的外地人给他们钱币,但他们用收攒到的纸币在某一个清晨会燃起酥油灯,会在佛前献上哈达。我很害怕自己会打扰到他们,于是就那么安静地看着那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他时常将手举过头顶,再在胸前有力地击打手中的木板,然后匍匐到地上,用自己的额头在青石板上留下印痕,一次又一次。
他终于发现我了,他接过我手中的钱币,露出洁白的牙齿望向我,并主动和我说话。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告诉我他是四川甘孜的,来拉萨已经有两年了。他说他还没打算回去,他要代表他们家所有人磕头,完成他们的心愿。我双手合十,微笑着别过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突然一阵熟悉的歌声从远处飘过来,那是电影《冈仁波齐》的插曲:
我往山上一步一步地走
雪往下一点一点地下
我和雪约定的地方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
但我们的命运不一样
命运好的做了喇嘛
我的命运不好
去了远方……
拉萨的阳光从树枝间婆娑而来,落在我的眉眼上,有那么一刻被刺得睁不开眼睛,仰头四十五度,看到蓝色深处的忧郁中挂满了五彩的经幡,风吹过,那些经幡呼啦啦作响,似是听到那些铿锵的、整齐的、庄严的诵经声穿透耳膜,漫过心灵。
我是藏族,但极少有人相信,却在某一天被一个陌生女子毫无来由问一句:你是藏族吧?我诺诺地说是,但底气不足。实际上母亲是藏族,因此我也有了藏族的血液,但这种血液随着环境、时间的推移已是没有了最初的模样,或者拿民族的信仰来讲,我对自己是“藏族”羞于启齿。虽然极喜欢喝酥油茶,喜欢吃糌粑,但这一切并不代表我除了有藏族的血统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和藏民族有着关联。我没有服饰,不会藏语,我不懂习俗,不会磕头,在真正的藏民族眼里我或许是个异类,那些康巴族的人们自豪地昂着头颅,走过拉萨的街头,一眼便能看穿他们血液里的高贵。
三、仓央嘉措和玛吉阿米
我是藏族,因此只花了一元钱的门票就进到布达拉宫,布达拉宫脚底下的葵花开得正灿烂。空中开始飘起清凉的雨,细细密密地遮住了视线,打湿了地面。
雨滴汇集在葵花瓣上,顺着脉络滴落下来,似一滴滴隐忍的泪珠。远处的山,近处的宫殿在雨水和雾气里氤氲一片,影影绰绰。
就那样站在雨里,仰望藏民族信仰的最高级。我在想象公元七世纪中叶修建布达拉宫时的各种场景,人头密集,繁忙异常,星月为凭。或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或为松赞干布巩固政权的需求。经过多少个春秋之后,终于将这座气势雄伟的足有1000间房的宫殿屹立在高原腹地,而之后又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收藏着无数珍宝。这座屹立在拉萨市区西北红山上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足以震撼人的灵魂,那种震撼从每个毛孔迸发出来,汇集到心灵最深处,于是,所有虔诚的表情便显现在面孔上,仰望、平静、祝愿、祈福……
我和小移在雨里沿石阶上行,却在转角处被一个藏族导游拦个正着。他的运动衣已被雨水打湿,不停地向我们询问:“需要导游吗?每人七十。”他磕磕绊绊的汉语和干净的微笑让人不忍拒绝。
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引往六世达赖喇嘛的神秘传说。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大致有两种说法:在解送京师的途中,行至青海湖湖畔圆寂。一说病死,一说被杀,没留下尸体,时年仅23岁。另一种说法则是他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在行至青海湖后,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继续宏扬佛法,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这一切都已无从考证,导游讲给我的还不及我从书上看到的多。过去那么久,宫殿里依然有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打坐的灵床,有着关于他的各种神秘传说,还有那个因他而亡的老师的名字……宫殿里供奉着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却唯独少了他的。
如果可以想象,我反倒希望那个才华横溢的活佛喇嘛不受世俗牵绊,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安静地相依相偎。就像《陌上花,相思扣》里描述的那样:前世,我为青莲,你为梵音,一眸擦肩,惊世了五百年的时光。低眉含笑间,谁的深情绚烂了三生石上的一见倾心?
从此,晓露痴缠,所有的心事旖旎,所有的呢喃软语,都,只为了你。
也只是想象,六世达赖喇嘛或为政治古,或为爱情古,这一切都不是我这等凡夫俗子考虑的范畴。只是时光过去了那么久,他那些情诗依然流芳百世,突然有一天就看到了很多人转载了他的诗。心里觉得,沧海桑田就像一直被我埋在心底的纳兰容若,似乎就因为安意如或是一本诗词鉴赏,而突然红起来了一样。
一直,在我心里,仓央嘉措是才情无双的,是至善至纯的;是不羁的,也是忠贞的;是坚毅的,也是温柔的。之前从没有遇到一个人或一首诗,会让心里升起如此沸腾的温度,好像慢慢融化了那遥远雪域上的冰凌,在心底里开出一朵花来。一句诗,隔了数百年的时光,仍然可以这么轻易的俘获所有人。
而如今,“玛吉阿米”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签,凡是和“玛吉阿米”有着关联的东西都能与爱情及情诗扯上关系,比如远在北京的“玛吉阿米”酒吧,就有许多人冲着仓央嘉措和她曾经的美娇娘的传说而去的,人们在那里吃一碗酸奶,喝一碗酥油茶,听一两首藏歌就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念念不忘的是仓央嘉措为他的心上人写到那些旷世情诗。而他们心目中的“玛吉阿米”的形象就是东山顶上升起的白白的月亮,千呼万唤始出来,集朦胧与美好为一体。畅想有一天坐在她的面前为她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而在和小移坐下来谈论仓央嘉措的时候,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早已长大,凡事颇有主见,也对他们当时的爱情提出质疑,还对现在的爱情提出自己的观点,颇有道理。她唇红齿白,浅浅地微笑,突然觉得原来在西藏找寻的“玛吉阿米”就在自己眼前,禁不住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愣是让她惊愕了半天,摸摸我的头说“小姨,你是发烧了么?”
这是一个相对久远的故事,大概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之久,当初在《天涯论坛》看到那个叫佟儿的美丽女孩写的文字时,我还不足三十岁,我在她传奇的文字里唏嘘不已,直至有一天发现她在西藏途中遭遇泥石流,被摧毁得面目全非,我为她祈祷,祈祷她能转危为安。
好些读过她文字的人都和我一样,都在替她担忧。
她是一名优秀的记者,生活在云南昆明。突然有一天厌倦都市生活,辞去工作,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昆明机场,本来要去成都的她却鬼使神差地踏上了前往贡嘎机场的航班,末了又在航班上结识了刚刚复原不久的退伍军人,我们暂且叫他散兵。因为在佟儿的文中就是这样称呼他的,而佟儿也便是文中的女主人公“摩卡”。
“摩卡”原本是一种咖啡的名称,具有特殊之风味。其独特之甘,酸,苦味,极为优雅。饮之润滑可口,醇味历久不退。若调配综合咖啡,更是一种理想的品种。所以将优雅的咖啡“摩卡”拿来用在文中人名上时,相信那些崇尚小资的人们多半都已经喜欢上了。我并不崇尚小资,但我还是喜欢。大概也是因为在暗夜里码字时喜欢喝那些浓郁的咖啡的缘故。
虽然时间久远,可我那时候确实也是个喜欢写字的人,很多年以后再看以前的文字,不忍卒读,但这也是一种经历,一直都喜欢着自己的喜欢,无可厚非。
我尤其喜欢看关于西藏的文字,不知从何时起,对那里充满了向往。也许从血液里沾染着自由率性的性格,我想象着有一天如“摩卡”般说走就走,写一些文字,去找寻心中的信仰,循着仓央嘉措的足迹,邂逅玛吉阿米。
“摩卡”与“散兵”的故事确实不是个美好的故事,起初的美好最后都败给了那个神秘传说,他们在从日喀则归来途中遭遇车祸,从此,散兵的灵魂便留在西藏的土地上。佟儿说,那是因为她和散兵纵容了自己的任性,在原本不允许拍照的寺院里背着僧人偷拍那些面目可憎的骷颅头所致。于是,那场车祸来得毫不意外,而那个佳能5D也在车祸中被摔得粉碎。
两个月之后的某个午后,当阳光穿过佟儿所在的病房,她终于醒过来了,昆明的阳光带着暖意洒下光辉,床头的向日葵日夜陪着佟儿。可那也是我所见到的关于佟儿的最后一张照片,她只是简单写下几个字:“我回来了。”便消声匿迹,似乎这世上根本没有佟儿,没有“摩卡”,更没有“散兵”。
那是二00四年一月十三日,时间过去了十多年,可我还依稀记得佟儿的模样,那么美,那么美。
于是,当我踏上西藏这片神秘又干净的土地时,总是忍不住想去找寻“摩卡”和“散兵”的印记。在拉萨街头,看到许多背包客穿街而过,在那家叫“央卿仓”的藏餐厅里几个穿着户外服的姑娘扎起马尾吃玫瑰酸奶,几个背着行囊的男子走进来要一个藏式火锅。
我看到那些留在桌上笔记本上的字体,整整一大本,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故事和心事,一个叫小米的姑娘说:你说下辈子如果你还记得我,你的誓言可别忘记,不过一张 明信片而已,我已随它走进下个轮回里……
二 、 冈仁波齐
电影《冈仁波齐》我是看了两次,每一次观看都让自己泪水涟涟。其实在第一次看的过程中我很害怕有死亡的镜头会显现在我的眼前,比如雪崩,比如车祸,再比如泥石流。但当看到杨培在某一个清晨安静地沉默不语时,却无言伤心。甚至在为杨培的死亡感到庆幸,他终究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在马年看到了冈仁波齐,在众人的诵经声中化成一只火凤凰涅槃而去。那些在天空中翱翔的秃鹫一定是将他的灵魂带到了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这个为信仰而生的民族无数次感动着自己。 我在拉萨街头遇到了许多追逐冈仁波齐的他们,那一刻我也变得无比虔诚。站到他们旁边的时候我会被莫名的感染,我甚至一直都盯着他们看,看他们胸前用羊皮做成的护襟,看他们额头沾染的泥土,看那双被磨得失去原形的鞋底。他们有洁白的牙齿,有善意的笑容,有被风吹得黝黑的皮肤。
他们不拒绝旁边的外地人给他们钱币,但他们用收攒到的纸币在某一个清晨会燃起酥油灯,会在佛前献上哈达。我很害怕自己会打扰到他们,于是就那么安静地看着那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他时常将手举过头顶,再在胸前有力地击打手中的木板,然后匍匐到地上,用自己的额头在青石板上留下印痕,一次又一次。
他终于发现我了,他接过我手中的钱币,露出洁白的牙齿望向我,并主动和我说话。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告诉我他是四川甘孜的,来拉萨已经有两年了。他说他还没打算回去,他要代表他们家所有人磕头,完成他们的心愿。我双手合十,微笑着别过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突然一阵熟悉的歌声从远处飘过来,那是电影《冈仁波齐》的插曲:
我往山上一步一步地走
雪往下一点一点地下
我和雪约定的地方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
我们都是同一个母亲
但我们的命运不一样
命运好的做了喇嘛
我的命运不好
去了远方……
拉萨的阳光从树枝间婆娑而来,落在我的眉眼上,有那么一刻被刺得睁不开眼睛,仰头四十五度,看到蓝色深处的忧郁中挂满了五彩的经幡,风吹过,那些经幡呼啦啦作响,似是听到那些铿锵的、整齐的、庄严的诵经声穿透耳膜,漫过心灵。
我是藏族,但极少有人相信,却在某一天被一个陌生女子毫无来由问一句:你是藏族吧?我诺诺地说是,但底气不足。实际上母亲是藏族,因此我也有了藏族的血液,但这种血液随着环境、时间的推移已是没有了最初的模样,或者拿民族的信仰来讲,我对自己是“藏族”羞于启齿。虽然极喜欢喝酥油茶,喜欢吃糌粑,但这一切并不代表我除了有藏族的血统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和藏民族有着关联。我没有服饰,不会藏语,我不懂习俗,不会磕头,在真正的藏民族眼里我或许是个异类,那些康巴族的人们自豪地昂着头颅,走过拉萨的街头,一眼便能看穿他们血液里的高贵。
三、仓央嘉措和玛吉阿米
我是藏族,因此只花了一元钱的门票就进到布达拉宫,布达拉宫脚底下的葵花开得正灿烂。空中开始飘起清凉的雨,细细密密地遮住了视线,打湿了地面。
雨滴汇集在葵花瓣上,顺着脉络滴落下来,似一滴滴隐忍的泪珠。远处的山,近处的宫殿在雨水和雾气里氤氲一片,影影绰绰。
就那样站在雨里,仰望藏民族信仰的最高级。我在想象公元七世纪中叶修建布达拉宫时的各种场景,人头密集,繁忙异常,星月为凭。或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爱情,或为松赞干布巩固政权的需求。经过多少个春秋之后,终于将这座气势雄伟的足有1000间房的宫殿屹立在高原腹地,而之后又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收藏着无数珍宝。这座屹立在拉萨市区西北红山上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足以震撼人的灵魂,那种震撼从每个毛孔迸发出来,汇集到心灵最深处,于是,所有虔诚的表情便显现在面孔上,仰望、平静、祝愿、祈福……
我和小移在雨里沿石阶上行,却在转角处被一个藏族导游拦个正着。他的运动衣已被雨水打湿,不停地向我们询问:“需要导游吗?每人七十。”他磕磕绊绊的汉语和干净的微笑让人不忍拒绝。
我们的话题不由自主地引往六世达赖喇嘛的神秘传说。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大致有两种说法:在解送京师的途中,行至青海湖湖畔圆寂。一说病死,一说被杀,没留下尸体,时年仅23岁。另一种说法则是他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在行至青海湖后,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后半生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藏、甘、青、蒙古等处,继续宏扬佛法,后来在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这一切都已无从考证,导游讲给我的还不及我从书上看到的多。过去那么久,宫殿里依然有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打坐的灵床,有着关于他的各种神秘传说,还有那个因他而亡的老师的名字……宫殿里供奉着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却唯独少了他的。
如果可以想象,我反倒希望那个才华横溢的活佛喇嘛不受世俗牵绊,与自己心爱的姑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安静地相依相偎。就像《陌上花,相思扣》里描述的那样:前世,我为青莲,你为梵音,一眸擦肩,惊世了五百年的时光。低眉含笑间,谁的深情绚烂了三生石上的一见倾心?
从此,晓露痴缠,所有的心事旖旎,所有的呢喃软语,都,只为了你。
也只是想象,六世达赖喇嘛或为政治古,或为爱情古,这一切都不是我这等凡夫俗子考虑的范畴。只是时光过去了那么久,他那些情诗依然流芳百世,突然有一天就看到了很多人转载了他的诗。心里觉得,沧海桑田就像一直被我埋在心底的纳兰容若,似乎就因为安意如或是一本诗词鉴赏,而突然红起来了一样。
一直,在我心里,仓央嘉措是才情无双的,是至善至纯的;是不羁的,也是忠贞的;是坚毅的,也是温柔的。之前从没有遇到一个人或一首诗,会让心里升起如此沸腾的温度,好像慢慢融化了那遥远雪域上的冰凌,在心底里开出一朵花来。一句诗,隔了数百年的时光,仍然可以这么轻易的俘获所有人。
而如今,“玛吉阿米”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签,凡是和“玛吉阿米”有着关联的东西都能与爱情及情诗扯上关系,比如远在北京的“玛吉阿米”酒吧,就有许多人冲着仓央嘉措和她曾经的美娇娘的传说而去的,人们在那里吃一碗酸奶,喝一碗酥油茶,听一两首藏歌就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念念不忘的是仓央嘉措为他的心上人写到那些旷世情诗。而他们心目中的“玛吉阿米”的形象就是东山顶上升起的白白的月亮,千呼万唤始出来,集朦胧与美好为一体。畅想有一天坐在她的面前为她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而在和小移坐下来谈论仓央嘉措的时候,突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孩子早已长大,凡事颇有主见,也对他们当时的爱情提出质疑,还对现在的爱情提出自己的观点,颇有道理。她唇红齿白,浅浅地微笑,突然觉得原来在西藏找寻的“玛吉阿米”就在自己眼前,禁不住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愣是让她惊愕了半天,摸摸我的头说“小姨,你是发烧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