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次论坛就文明与危机语境下的当代诗歌写作,以及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围绕三个专题展开:一、文明和技术进步与人的命运写作;二、诗歌对生命的终极之问;三、莫笑愚诗集《穿过那片发光的海》的研讨。
“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论坛暨莫笑愚诗集《穿过那片发光的海》发布会于2018年7月28日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召开,活动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北京一号地国际艺术区联合主办。诗人、批评家周瑟瑟主持了活动。诗人叶延滨、欧阳江河、臧棣、安琪、洪烛,作家、编剧顾晓阳,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宋毅等参加活动并发言。北京一号地艺术区发展理事会理事长张文宝致辞。
我们正处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时期,在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并由此带来财富增长、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人的贪欲也在不断膨胀。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带来人性的缺失,人被物驱使甚至奴役成为文明的问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危险陡增,全球化面临倒退的危险。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使现代文明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AI技术的进步,让机器也能写诗,目前还很难说这是对人类思想与文学创作的促进还是戕害。当下技术与文明危机语境下,诗人何为,诗歌何为?由诗人、批评家周瑟瑟策划,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笑愚诗集《穿过那片发光的海》,从一个侧面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的有益尝试。
本次论坛就文明与危机语境下的当代诗歌写作,以及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围绕三个专题展开:一、文明和技术进步与人的命运写作;二、诗歌对生命的终极之问;三、莫笑愚诗集《穿过那片发光的海》的研讨。
莫笑愚是用中英双语写作的诗人、译者,湖南岳阳人,《穿过那片发光的海》是她的首部个人诗集。她的写作揭示了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具有超越性别与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精神的力量。正如她在今年获得第三届“卡丘•沃伦诗歌奖”时的授奖辞中所提到的:她以中英双语写作潜伏于人群之外,她出没于农业经济学与诗人田野调查之间,她以《该死!完美》《凌迟十二月》《越来越黑的夜》等诗篇引人注目。她的诗歌构建了一条通向生与死的秘密通道,“是诗歌让我找到了生命的新的意义”,她的语言因为思辩而坚硬,因为爱而柔软。她的诗就是她敏感而悲悯的心。
诗人周瑟瑟说:“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是一个隐秘的存在,但我们往往感觉不到物的存在,甚至在遗忘人的存在,写作是承受爱与被爱的方式,诗歌在当代越来越无力,是因为我们内心被物驱使,生活在物的包围中,诗歌变成了物的一部分,无聊与无趣在改变与控制当代生活,所以,当代诗人有了下坠感,人像一个物体,诗被物驱使,词语、情感失去了重量。物并没有罪,物是人存在的前提,我们要尊重物,要与物平等相处,诗与物,诗与时间,诗与语言同样要平等相处,物进入词语、情感构成当代诗歌,这是物的权利与成为诗的通道。物是好的,物不是坏的。人不要被物驱使,人要理解物。莫笑愚的写作是对人的困境的思考,她拨开了物质世界微暗的火,她写下了对人的呼救,同时写下了她的爱与叹息。《穿过那片发光的海》是一部有精神重量的诗集,一个不在诗坛的人,她写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作品。
诗人安琪说:读莫笑愚的诗,我的脑中总是冒出美国诗人路易斯·辛普森在《美国诗歌》一诗中提出的“诗歌的胃”,“无论它是什么,它必须有/一个胃,能够消化/橡胶,煤,铀,月亮,诗篇”,真的莫笑愚的胃太大、太强悍,而且它确实消化的就是辛普森诗中的许多硬东西:橡胶,煤,铀。中国诗人不缺乏消化月亮和诗篇这些属于农业文明的胃,缺乏的是消化工业产品的胃。莫笑愚的诗因此有着一种坚硬的质地,它不是好读的诗、柔软的诗、温情脉脉的诗,它的炸裂感和冷峻感使这部诗集呈现出真正的中性写作样貌,想一口气读完莫笑愚的诗是徒劳的,你只能分阶段读,边读边歇地读,这部体量庞大的诗集除了诗作数量多,还有庞杂的题材指向和高密度的语言意味。
诗人洪烛说:莫笑愚的诗歌,不只涉及人与物的关系,更涉及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是旧时代人物关系打破后重组的关系,体现了当代诗歌的当代性,也可以说是先锋性。这种当代诗歌的概念,与当代艺术的概念并驾齐驱,富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也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莫笑愚的诗歌风格,很难用既往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来归类,似乎与诗歌史无关、与诗坛无关,当然,也与诗江湖无关,真正做到了“一个人的江湖”,只与她自己有关:是她自己的眼睛发现的世界,是她自己的灵魂重铸的宇宙。在她的诗篇中,空间是可以打碎的,时间是可以倒流的,更重要的,记忆是可以逆袭的。当别人都去追求山峰的崇高或鸟类的降落,她反而停留于原地,原地踏步,原地寻梦。不,她并没有落伍,因为她追求的是平坦,梦需要一片自我博弈的棋盘。梦即使碎了,心里的方寸之地也不会变成废墟,醒来的女诗人,整装出发,打扫战场。梦毕竟是梦啊,就像镜子,哪怕变成碎片,也是最完整的镜头,反映出一个个独立的世界,每一个都是新生的。她舍不得焚毁“无用”的诗稿,总是将它们完好地收藏在黑暗的抽屉里。就像把劈柴堆满壁炉,却不急于点燃,她依靠想象中的火光取暖。而它们的使命也就得以延长。
诗人欧阳江河说:一开始周瑟瑟讲到词和物的关系,这是21世纪特别重要的现代主义诗学一个最根本的问题。20世纪从西方诗歌开始,一共有三个大问题,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词与物的关系”。词是不是物?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说的物,它分了物质性,物本身有它的功能、它的制造、它的传播,由此产生的市场、由此产生的功能、可用性、消耗等等,这是一个层面。然后还有另外两个特别有意思的层面,一个层面就是科学的,比如量子物理学。我们从科学家角度看待物质性,就被量子学家无穷无尽解构了,微观化了,是第一个说出外在肯定性的是物理学家不是诗人,其实诗人或数学家应该这样说出,他认为世界所有东西是数学的公式、物理学的原理。他们用一种向内看、在无穷无尽宇宙看到的是黑洞,看到的是无限可分的微粒的内部的结构,看到的是由此诞生的对称性或者不对称性、不确定性等等。由此,这是另外一种科学的眼光看待物质。还有一种眼光就是词语的眼光、诗歌的眼光。就是把词和物加以对照以后,当我们言说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说出的是物象,是给物进行照相、进行构造、进行塑造,赋予它轻重缓急、赋予它情感、赋予它灵魂、赋予它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比例等等,这是诗人要干的事,21世纪的诗歌我们要干的是这个事。西川有一个说法,说很多写诗的人写的是“读者诗歌”,我阅读了什么由此受到感染,人类都有好奇心,都有拷贝、学习,会感动,根据感动会喜欢某些造句方式,喜欢某些词语的组合方式,模仿他写一些东西,成为读者意义上的诗歌。中国最早的说法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写的是学习的文本,读者意义上的诗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我们刚才讲到莫笑愚的诗,前面几个发言者都有这个想法,说她不是诗歌江湖的,不是诗歌圈子里的。所以她幸免了“读者诗歌”的一些弊病,她的诗歌不是说从学习别人的诗歌,所谓其他流派的、其他句子的,学习造句、修辞这样学习而来的诗歌,这是她的一个幸运。所以她的诗歌的后面,就是语言的、修辞方法的诗意地表达她自己。不光是人的个性意义上、人的生命意义上的自己,还有更复杂的东西。构成一个人自我不是人简单的名字,肉身存在、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经历,不仅仅是这些,这些也构成人,但构成自传意义上的。还有构成人最重要的东西,尤其在诗歌后面有可能传递出来的那个人,是什么?可能是一个物象,可能是一个哲学体验、可能是一种情感的变化、可能是一种精神传记的东西。作为农业专家对世界的看法、对农业的看法有诗意的成分,是我们从诗歌到诗歌的人没有职业体验、没有专业目光的人,是不可能对生命、对世界、对物质的看法是不可能有这些成分的。而这些成分被莫笑愚保留下来,而且呈现在她的诗歌里面。
另外,莫笑愚还有一个特别让人着迷的,她的诗歌,她把她的经历中的世界性。中国越来越多国际性的作家,比如她的职业特征,让她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看到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各种各样地方风貌、人的存在方式、种族的差别,国家的、现代政治的、当代性的这样一种五花八门的东西的呈现,在她的诗歌里面,就是诗歌写作的后面,这个东西也呈现出来了,而这些东西都是她独特的。我们不能用诗歌,比如说修辞的诗歌这个文本的模仿,或者诗歌江湖圈子里面混得出来的,这是不可能的。这些东西是莫笑愚诗歌里面与众不同的,是我们其他读诗的人一读觉得与众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语言的呈现也带着她自己的特征,我特别同意安琪一个说法,说她的诗歌里面有一种很硬的东西,而且有一种庞杂的胃口和消化能力。就是把很多大家认为不是诗歌的东西,或者诗歌要躲开的东西,没有诗意的、现实的、专业的、政治的、宗教的东西她把它放进来了,加以综合、加以处理、加以消化。由此构成了她诗歌语言中间的那个坚硬。莫笑愚诗歌后面的眼光特别让人觉得有意思,我们说的当代性,“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的眼光在里面都有。
诗人叶延滨说:当我接到周瑟瑟的邀请的时候,我是很乐意参加这样一个论坛。这个题目非常重要“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莫笑愚的诗是一个人对物质驱使的抗拒和对自我的坚守。《穿过那片发光的海》是她的精神图腾。就这一点来讲,我觉得周瑟瑟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把一个本质上真正意义的诗人推向诗坛。回答主持人在邀请的时候出的题目“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第一,我们今天坐在北京红砖美术馆谈论当代诗歌的行为,本身就非常具有当代性。如果我们放在全国或者放在世界范围看,有这么一小桌人,居然还做这样的事情,这确实像是一种逃避、驱使或坚守。第二,莫笑愚的创作是当代重要的一个现象,她的农业经济学的职业行为和她的诗歌写作的精神行为的二重性。第三,她已经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根据她的需要选择必要的表达方式,是一个现代女性的复杂的内心的呈现。
诗人臧棣说:进入诗人的状态,就意味着进入生命本身的状态。当诗人莫笑愚向我们坦然承认:她的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一个人的“呼吸、心跳、体温、思考”的时候,诗已超越了我们对诗的充满争议性的认知,重新回归诗和生命的最本质的、也是最朴素的情感关联:对一个人来说,诗是她的“生命的珍藏”。莫笑愚的写作姿态非常放松,这种放松或许和她作为一个诗人和当代诗坛保持的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有关:她抒写诗歌的原始动机并不是想要成为一个诗人,而是基于她的生命中的一种表达欲望。在我看来,这种欲望很接近古人讲的“诗言志”。换句话说,莫笑愚的书写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向汉语的诗性共同体展示了一种新的写作气象:诗并不在乎诗有可能在我们的真理认知成为什么,诗在乎的是如何更积极地更开放地参与个人和生命诗性的关系。莫笑愚认同这样的艺术自觉:诗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自觉的书写者,她当然看重诗和语言艺术的关系,但从生命的语言欲望上讲,她更渴望让她的写作严格于诗对个人生活的创造性的参与。她的诗,一首一首地去读,犹如语言的放牧;一组一组地读,可能更有效果。就观感而言,她的诗更接近于个人情感的记录,细腻的感受,丰富的体味,将这些情感的记录推向更深邃的生命的自我探求。更难得的,她还写出了一种生命的阅历,它以情感为轴心,将生命和语言的更特异的关系旋转成一种诗的气候。这时候,莫笑愚又回到了史蒂文斯的信念:诗是我们的生存的季候。由于抵达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的放松状态,她的表达在我们对诗歌的传统辨认中,可能会被很多人视为缺乏文体的紧凑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种随性的语言呈现反而让诗更深邃地参与了生命的思考。而且在我看来,这种充满内在紧张的率性的表达,一方面让诗参与了生命的秘密,另一方面,也让生命参与了诗的秘密。这样看来,莫笑愚的诗反而具有一种大气,它不在乎诗的成败,它在意的是,我们还能不能更天真地在诗的表达中进入生命的真相。
诗人李不嫁说:在大陆,能写出好诗的男诗人多了去了,能写出好诗的女诗人也多了去了。我所理解的“好”,一类是轻,审美与技术、词语与效果,仿若太极的柔若无骨;一类是重,给人的印象是执长矛、持盾牌,于险境中显出风骨,于枷锁中喊出痛楚。前一类好诗如过江之鲫,后一类却少之又少。这是我赞赏莫笑愚诗歌的第一个原因——诗人的勇气比才华更重要。其二,我相信有一天,历史回过头来检查,这个时代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诗歌时,能够拿得出手、无愧于“诗人”这个称号的作品,同样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莫笑愚的诗歌,我以为,当对得起这个时代,这是我赞赏的第二个原因——良知是诗歌的意义。其三,鹦之鸣矣,求其友声。莫笑愚行走于世界各地,视野与胸襟,自然开阔于我这湖南的土鳖。我们仅有过两次见面,对酒当歌,却不炫耀,不土豪,其洒脱如同其作品,把一腔热血,把赤忱交出。这是我赞赏的第三个原因——诗歌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业。
诗人、译者莫笑愚说:我以为,从本质上说,文明不仅仅是披在人性丑恶之上的羊皮,而且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行为范式的模板,让所有的人在一个模式下生活、思考、成长、然后死去。文明的进化,本质上无法消灭人性的丑恶,唯一被消灭的,是在拥有相同文化传承的族群内部的个体特征。特立独行在很多情况下不被接纳,直到所有的人成为一个人。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诗人张红力、张后、杨北城、阿B、杨荣佳、老初、张建平、汪新民、贺晓堂等,以及文艺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作家网等媒体记者。7岁的白子煊、11岁的马逸辰,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学生薛逸丹、朗诵艺术家金子、贺英等人还朗诵了莫笑愚的诗歌。会后与会嘉宾还观看了红砖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国际当代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道·隐无名》,以及北京现代舞蹈团表演的《形·影不离》。
我们正处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时期,在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人类生产效率并由此带来财富增长、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人的贪欲也在不断膨胀。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带来人性的缺失,人被物驱使甚至奴役成为文明的问题。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危险陡增,全球化面临倒退的危险。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增加,使现代文明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AI技术的进步,让机器也能写诗,目前还很难说这是对人类思想与文学创作的促进还是戕害。当下技术与文明危机语境下,诗人何为,诗歌何为?由诗人、批评家周瑟瑟策划,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笑愚诗集《穿过那片发光的海》,从一个侧面对此进行了探索性的有益尝试。
本次论坛就文明与危机语境下的当代诗歌写作,以及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围绕三个专题展开:一、文明和技术进步与人的命运写作;二、诗歌对生命的终极之问;三、莫笑愚诗集《穿过那片发光的海》的研讨。
莫笑愚是用中英双语写作的诗人、译者,湖南岳阳人,《穿过那片发光的海》是她的首部个人诗集。她的写作揭示了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具有超越性别与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精神的力量。正如她在今年获得第三届“卡丘•沃伦诗歌奖”时的授奖辞中所提到的:她以中英双语写作潜伏于人群之外,她出没于农业经济学与诗人田野调查之间,她以《该死!完美》《凌迟十二月》《越来越黑的夜》等诗篇引人注目。她的诗歌构建了一条通向生与死的秘密通道,“是诗歌让我找到了生命的新的意义”,她的语言因为思辩而坚硬,因为爱而柔软。她的诗就是她敏感而悲悯的心。
诗人周瑟瑟说:“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是一个隐秘的存在,但我们往往感觉不到物的存在,甚至在遗忘人的存在,写作是承受爱与被爱的方式,诗歌在当代越来越无力,是因为我们内心被物驱使,生活在物的包围中,诗歌变成了物的一部分,无聊与无趣在改变与控制当代生活,所以,当代诗人有了下坠感,人像一个物体,诗被物驱使,词语、情感失去了重量。物并没有罪,物是人存在的前提,我们要尊重物,要与物平等相处,诗与物,诗与时间,诗与语言同样要平等相处,物进入词语、情感构成当代诗歌,这是物的权利与成为诗的通道。物是好的,物不是坏的。人不要被物驱使,人要理解物。莫笑愚的写作是对人的困境的思考,她拨开了物质世界微暗的火,她写下了对人的呼救,同时写下了她的爱与叹息。《穿过那片发光的海》是一部有精神重量的诗集,一个不在诗坛的人,她写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作品。
诗人安琪说:读莫笑愚的诗,我的脑中总是冒出美国诗人路易斯·辛普森在《美国诗歌》一诗中提出的“诗歌的胃”,“无论它是什么,它必须有/一个胃,能够消化/橡胶,煤,铀,月亮,诗篇”,真的莫笑愚的胃太大、太强悍,而且它确实消化的就是辛普森诗中的许多硬东西:橡胶,煤,铀。中国诗人不缺乏消化月亮和诗篇这些属于农业文明的胃,缺乏的是消化工业产品的胃。莫笑愚的诗因此有着一种坚硬的质地,它不是好读的诗、柔软的诗、温情脉脉的诗,它的炸裂感和冷峻感使这部诗集呈现出真正的中性写作样貌,想一口气读完莫笑愚的诗是徒劳的,你只能分阶段读,边读边歇地读,这部体量庞大的诗集除了诗作数量多,还有庞杂的题材指向和高密度的语言意味。
诗人洪烛说:莫笑愚的诗歌,不只涉及人与物的关系,更涉及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是旧时代人物关系打破后重组的关系,体现了当代诗歌的当代性,也可以说是先锋性。这种当代诗歌的概念,与当代艺术的概念并驾齐驱,富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也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莫笑愚的诗歌风格,很难用既往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来归类,似乎与诗歌史无关、与诗坛无关,当然,也与诗江湖无关,真正做到了“一个人的江湖”,只与她自己有关:是她自己的眼睛发现的世界,是她自己的灵魂重铸的宇宙。在她的诗篇中,空间是可以打碎的,时间是可以倒流的,更重要的,记忆是可以逆袭的。当别人都去追求山峰的崇高或鸟类的降落,她反而停留于原地,原地踏步,原地寻梦。不,她并没有落伍,因为她追求的是平坦,梦需要一片自我博弈的棋盘。梦即使碎了,心里的方寸之地也不会变成废墟,醒来的女诗人,整装出发,打扫战场。梦毕竟是梦啊,就像镜子,哪怕变成碎片,也是最完整的镜头,反映出一个个独立的世界,每一个都是新生的。她舍不得焚毁“无用”的诗稿,总是将它们完好地收藏在黑暗的抽屉里。就像把劈柴堆满壁炉,却不急于点燃,她依靠想象中的火光取暖。而它们的使命也就得以延长。
诗人欧阳江河说:一开始周瑟瑟讲到词和物的关系,这是21世纪特别重要的现代主义诗学一个最根本的问题。20世纪从西方诗歌开始,一共有三个大问题,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词与物的关系”。词是不是物?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说的物,它分了物质性,物本身有它的功能、它的制造、它的传播,由此产生的市场、由此产生的功能、可用性、消耗等等,这是一个层面。然后还有另外两个特别有意思的层面,一个层面就是科学的,比如量子物理学。我们从科学家角度看待物质性,就被量子学家无穷无尽解构了,微观化了,是第一个说出外在肯定性的是物理学家不是诗人,其实诗人或数学家应该这样说出,他认为世界所有东西是数学的公式、物理学的原理。他们用一种向内看、在无穷无尽宇宙看到的是黑洞,看到的是无限可分的微粒的内部的结构,看到的是由此诞生的对称性或者不对称性、不确定性等等。由此,这是另外一种科学的眼光看待物质。还有一种眼光就是词语的眼光、诗歌的眼光。就是把词和物加以对照以后,当我们言说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说出的是物象,是给物进行照相、进行构造、进行塑造,赋予它轻重缓急、赋予它情感、赋予它灵魂、赋予它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比例等等,这是诗人要干的事,21世纪的诗歌我们要干的是这个事。西川有一个说法,说很多写诗的人写的是“读者诗歌”,我阅读了什么由此受到感染,人类都有好奇心,都有拷贝、学习,会感动,根据感动会喜欢某些造句方式,喜欢某些词语的组合方式,模仿他写一些东西,成为读者意义上的诗歌。中国最早的说法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写的是学习的文本,读者意义上的诗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我们刚才讲到莫笑愚的诗,前面几个发言者都有这个想法,说她不是诗歌江湖的,不是诗歌圈子里的。所以她幸免了“读者诗歌”的一些弊病,她的诗歌不是说从学习别人的诗歌,所谓其他流派的、其他句子的,学习造句、修辞这样学习而来的诗歌,这是她的一个幸运。所以她的诗歌的后面,就是语言的、修辞方法的诗意地表达她自己。不光是人的个性意义上、人的生命意义上的自己,还有更复杂的东西。构成一个人自我不是人简单的名字,肉身存在、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经历,不仅仅是这些,这些也构成人,但构成自传意义上的。还有构成人最重要的东西,尤其在诗歌后面有可能传递出来的那个人,是什么?可能是一个物象,可能是一个哲学体验、可能是一种情感的变化、可能是一种精神传记的东西。作为农业专家对世界的看法、对农业的看法有诗意的成分,是我们从诗歌到诗歌的人没有职业体验、没有专业目光的人,是不可能对生命、对世界、对物质的看法是不可能有这些成分的。而这些成分被莫笑愚保留下来,而且呈现在她的诗歌里面。
另外,莫笑愚还有一个特别让人着迷的,她的诗歌,她把她的经历中的世界性。中国越来越多国际性的作家,比如她的职业特征,让她在全世界飞来飞去,看到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各种各样地方风貌、人的存在方式、种族的差别,国家的、现代政治的、当代性的这样一种五花八门的东西的呈现,在她的诗歌里面,就是诗歌写作的后面,这个东西也呈现出来了,而这些东西都是她独特的。我们不能用诗歌,比如说修辞的诗歌这个文本的模仿,或者诗歌江湖圈子里面混得出来的,这是不可能的。这些东西是莫笑愚诗歌里面与众不同的,是我们其他读诗的人一读觉得与众不同的东西。而这些东西语言的呈现也带着她自己的特征,我特别同意安琪一个说法,说她的诗歌里面有一种很硬的东西,而且有一种庞杂的胃口和消化能力。就是把很多大家认为不是诗歌的东西,或者诗歌要躲开的东西,没有诗意的、现实的、专业的、政治的、宗教的东西她把它放进来了,加以综合、加以处理、加以消化。由此构成了她诗歌语言中间的那个坚硬。莫笑愚诗歌后面的眼光特别让人觉得有意思,我们说的当代性,“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的眼光在里面都有。
诗人叶延滨说:当我接到周瑟瑟的邀请的时候,我是很乐意参加这样一个论坛。这个题目非常重要“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莫笑愚的诗是一个人对物质驱使的抗拒和对自我的坚守。《穿过那片发光的海》是她的精神图腾。就这一点来讲,我觉得周瑟瑟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把一个本质上真正意义的诗人推向诗坛。回答主持人在邀请的时候出的题目“人被物驱使下的当代诗歌”,第一,我们今天坐在北京红砖美术馆谈论当代诗歌的行为,本身就非常具有当代性。如果我们放在全国或者放在世界范围看,有这么一小桌人,居然还做这样的事情,这确实像是一种逃避、驱使或坚守。第二,莫笑愚的创作是当代重要的一个现象,她的农业经济学的职业行为和她的诗歌写作的精神行为的二重性。第三,她已经是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根据她的需要选择必要的表达方式,是一个现代女性的复杂的内心的呈现。
诗人臧棣说:进入诗人的状态,就意味着进入生命本身的状态。当诗人莫笑愚向我们坦然承认:她的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一个人的“呼吸、心跳、体温、思考”的时候,诗已超越了我们对诗的充满争议性的认知,重新回归诗和生命的最本质的、也是最朴素的情感关联:对一个人来说,诗是她的“生命的珍藏”。莫笑愚的写作姿态非常放松,这种放松或许和她作为一个诗人和当代诗坛保持的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有关:她抒写诗歌的原始动机并不是想要成为一个诗人,而是基于她的生命中的一种表达欲望。在我看来,这种欲望很接近古人讲的“诗言志”。换句话说,莫笑愚的书写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向汉语的诗性共同体展示了一种新的写作气象:诗并不在乎诗有可能在我们的真理认知成为什么,诗在乎的是如何更积极地更开放地参与个人和生命诗性的关系。莫笑愚认同这样的艺术自觉:诗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自觉的书写者,她当然看重诗和语言艺术的关系,但从生命的语言欲望上讲,她更渴望让她的写作严格于诗对个人生活的创造性的参与。她的诗,一首一首地去读,犹如语言的放牧;一组一组地读,可能更有效果。就观感而言,她的诗更接近于个人情感的记录,细腻的感受,丰富的体味,将这些情感的记录推向更深邃的生命的自我探求。更难得的,她还写出了一种生命的阅历,它以情感为轴心,将生命和语言的更特异的关系旋转成一种诗的气候。这时候,莫笑愚又回到了史蒂文斯的信念:诗是我们的生存的季候。由于抵达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的放松状态,她的表达在我们对诗歌的传统辨认中,可能会被很多人视为缺乏文体的紧凑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种随性的语言呈现反而让诗更深邃地参与了生命的思考。而且在我看来,这种充满内在紧张的率性的表达,一方面让诗参与了生命的秘密,另一方面,也让生命参与了诗的秘密。这样看来,莫笑愚的诗反而具有一种大气,它不在乎诗的成败,它在意的是,我们还能不能更天真地在诗的表达中进入生命的真相。
诗人李不嫁说:在大陆,能写出好诗的男诗人多了去了,能写出好诗的女诗人也多了去了。我所理解的“好”,一类是轻,审美与技术、词语与效果,仿若太极的柔若无骨;一类是重,给人的印象是执长矛、持盾牌,于险境中显出风骨,于枷锁中喊出痛楚。前一类好诗如过江之鲫,后一类却少之又少。这是我赞赏莫笑愚诗歌的第一个原因——诗人的勇气比才华更重要。其二,我相信有一天,历史回过头来检查,这个时代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诗歌时,能够拿得出手、无愧于“诗人”这个称号的作品,同样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莫笑愚的诗歌,我以为,当对得起这个时代,这是我赞赏的第二个原因——良知是诗歌的意义。其三,鹦之鸣矣,求其友声。莫笑愚行走于世界各地,视野与胸襟,自然开阔于我这湖南的土鳖。我们仅有过两次见面,对酒当歌,却不炫耀,不土豪,其洒脱如同其作品,把一腔热血,把赤忱交出。这是我赞赏的第三个原因——诗歌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业。
诗人、译者莫笑愚说:我以为,从本质上说,文明不仅仅是披在人性丑恶之上的羊皮,而且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行为范式的模板,让所有的人在一个模式下生活、思考、成长、然后死去。文明的进化,本质上无法消灭人性的丑恶,唯一被消灭的,是在拥有相同文化传承的族群内部的个体特征。特立独行在很多情况下不被接纳,直到所有的人成为一个人。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诗人张红力、张后、杨北城、阿B、杨荣佳、老初、张建平、汪新民、贺晓堂等,以及文艺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中华读书报、中国作家网等媒体记者。7岁的白子煊、11岁的马逸辰,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学生薛逸丹、朗诵艺术家金子、贺英等人还朗诵了莫笑愚的诗歌。会后与会嘉宾还观看了红砖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国际当代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作品《道·隐无名》,以及北京现代舞蹈团表演的《形·影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