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别称“江城”,来源于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歌早已写入这座城市的基因,温暖着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滋养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10月20日,2018武汉诗歌节拉开帷幕。近百位诗人、评论家聚首江城,谈诗读诗,让诗意弥漫整个城市。本届武汉诗歌节由《中国诗歌》编辑部、卓尔书店等主办,闻一多基金会等单位协办。郑愁予、吉狄马加、颜艾琳、刘立云、朵渔等知名诗人,通过诗人专场和诗歌论坛等活动,与诗歌爱好者们分享自己独特的诗歌美学和创作历程。
一首《错误》让国人认识郑愁予,“不是归人而是过客”的他,一生写了许多追寻故乡的诗句。在20日的“中国诗人面对面——郑愁予专场”活动中,郑愁予与诗人阎志一起,与武汉读者面对面分享古典诗歌美学。
两届“闻一多诗歌奖”颁出
诗歌节上,号称是“中国诗界最高年度奖”的闻一多诗歌奖同时颁出,诗人田禾和刘立云分别当选为第九、十届闻一多诗歌奖得主,各获十万元奖励。
评委会对湖北诗人田禾的评价为:进入21世纪以来,田禾的现代乡土诗写作日臻佳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果。诗人田禾身居大都市,他采用回望的姿态、回忆的视角对自身过去的乡村生活经历进行艺术性的书写,对乡土中国经验予以了全方位的审美呈现。田禾以贴近乡村、贴近土地的诚实写作态度,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往昔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再现了几代中国人的贫穷记忆与苦难经验。
江西诗人刘立云以长诗《上甘岭》获奖,评委会对湖北诗人《上甘岭》的评价为:磅礴的诗意,细腻的笔触,思想性与个人性兼顾的视角,历史与现场的通真还原,刘立云的《上甘岭》是一首气象壮阔的战争史诗的缩微版。作者超越了政治化、民族性的单一视角,是以多维的视野,人类性的眼光,书写出战争背后的人性与精神内涵,战争本身的残酷而又复杂的历史奥秘。传达了尊重生命、思考人生、追求正义、捍卫和平的崇高理念。是对以往战争与军事文学思维的一种超越。
“闻一多诗歌奖”由闻一多基金会和《中国诗歌》编辑部主办,卓尔控股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彰显和传承闻一多的爱国主义诗歌精神,“倡导诗意健康人生,为诗的纯粹而努力”,鼓励拥有豪情不乏学养的诗人推动中国新诗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八年来,这一奖项已成为中国当代诗坛颇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
85岁郑愁予:我在武汉发表第一首诗《爬上汉口》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在北平长大,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郑愁予诗选集》被列入“影响台湾30年的30本书”。他的诗作富有抒情韵味,自成风格。成名作《错误》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岛内一时到处传诵“达达的马蹄声”。
85岁了,郑愁予仍步态矫健,精力充沛,言行严谨。在“中国诗人面对面——郑愁予专场”活动中,面对诗人阎志的提问,郑愁予说,他发表的第一首诗是《爬上汉口》,发表在《武汉时报》上。
1948年底,15岁的郑愁予随家人离开北平,抵达南京,不久又沿长江上溯到汉口,投奔住在这里的二姨。根据离船上岸的感受,他写了《爬上汉口》一诗。“年少气盛的我看到码头边最好最主要的位置停靠的都是外国船只,我们的轮船只能在夹缝中曲曲折折靠岸,仍觉得心里不舒服,觉得中国积弱是百年争战不休的真正主因。”
诗作发表在《武汉时报》“新诗园地”栏目,登在紧靠刊头的左上方,且用大一号字并加了黑线的框。这是郑愁予的诗作第一次在报刊发表。在汉口,他还写了一些“悦赏异性”的诗句。后来震动评论界的《边塞组曲》也是在这一时期动笔和构思。
1968年,郑愁予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到大洋彼岸的美国生活三十多年。他曾在夕阳的余晖中,面对着祖国的方向跪下,并写下了长诗《我在温暖的土地上跪出两个窝》。他去过很多地方,他总觉得自己背着什么东西,那就是沉甸甸的乡愁“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我总会想到自己的故乡”。
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武汉诗歌节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新发现”诗歌营、中国诗人面对面——郑愁予、朵渔、张二棍专场讲座,“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新诗”论坛,“新发现”及大学生社团楼梯间诗歌朗诵会,“诗漫江城”——2018武汉诗歌节音乐会等。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郭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