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9年4月20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语言与文化论坛》编辑部、《旅伴》杂志社、中诗网、作家网、人人文学网、北京文艺网等单位协办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
2019年4月20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语言与文化论坛》编辑部、《旅伴》杂志社、中诗网、作家网、人人文学网、北京文艺网等单位协办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吴思敬、任洪渊、唐晓渡、陈旭光、张柠、谭五昌、陆健、汪剑钊、树才、潇潇、冰峰、陈定家、于慈江、庄伟杰、杨四平、吴投文、吴子林等近二十位著名评论家、学者、诗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刘东风社长、郭永新主任、宋媛媛编辑,以及苏明、盛华厚、刘雅阁、郭佳、张妮、吉侯路立、马文秀等在京部分青年诗人、诗评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环球时报、中新网、人民网、中国作家网等在京媒体代表也列席了会议。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陈旭光主持。陈旭光在隆重地介绍了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后,愉快的表示,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和诗坛前辈与朋友们一起讨论诗歌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作为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之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先生首先发言,他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对大家光临研讨会表示由衷的感谢,对谭五昌先生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以及得到不少著名诗人与学者的高度好评,作为图书的出版方,刘东风社长表示荣幸。刘东风社长在发言中还表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准备推出《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精选本的外文版,打算出版英文版与俄文版,届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英语与俄语的翻译,可以考虑将该书列入一带一路、丝路书香的项目,让它在国际诗歌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影响。
接着,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评论家、《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作者谭五昌先生发言。谭五昌在发言中重点向与会嘉宾交代了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缘由,他说,主要是由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领导对《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高度重视,以及不少重量级诗坛前辈、著名诗人、评论家与学者对这五卷本的肯定与鼓励,才促成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谭五昌表示,《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主要读者定位是研究生(硕士生与博士生)与大学生,诗歌研究专家与诗人,以及广大诗歌爱好者,他同时将这五卷本定位为诗学性著作,目的是全面呈现中国当代诗歌的完整版图,展示自己的诗歌审美评价标准、体系与诗学理念。谭五昌还表示,《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花费了他五年的时间与心血,今天是想借着召开学术研讨会的机会当面认真、虚心地听取与会专家们与诗人们的高见。
在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始之前,主持人宣读吉狄马加、谢冕、梁小斌三位重量级诗坛人士发来的贺信。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的贺信中指出,欣悉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教授撰写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正式发行问世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好事,在这里请允许我以一个诗人的名义,向谭五昌同志和此书的问世致以最美好最诚挚最热烈祝贺!
这套作品是他本人从事当代诗歌研究多年积累起来的学术成果的结晶,对当代中国大陆、台港澳及海外地区百余位优秀的代表性诗人的作品,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生动的文本解读,在此基础上进行诗学理论的归纳与建构,完整地呈现出中国当代诗歌的版图,用一种特殊的形式填补了国内相关诗歌研究的空白,堪称一部口语体的中国当代新诗发展史略。因而,这一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的问世,在当今诗评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相信今天的活动会让更多的读者能认识和了解此书的特殊价值,让此书在构建和宣传中国诗歌美学精神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著名评论家谢冕的贺信中说,谭五昌坚持在大学课堂讲新诗,成果卓著,值得庆贺。我们的前辈闻一多、废名、朱自清、冯至都做过这项工作,现在有更多的年轻学者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事业,对此我深感欣慰。我庆贺谭五昌,也庆贺研讨会的召开。
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著名诗人梁小斌的贺信是:祝贺谭五昌教授五卷本专著研讨会成功举行!五昌是活跃在当今诗歌现场、具有广泛影响的诗歌评论家,这五卷本《在北师大课堂讲诗》将成为新诗传播的一个典范。今后,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在大学课堂读诗、讲诗,推动新诗向更高层面发展。”
进入正式学术研讨阶段,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诗探索》主编、著名评论家吴思敬先生首先发言,他认为《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将诗歌理论结合到审美鉴赏当中,五卷本重视文本解读,基于文本细读,有着诗歌鉴赏方面的意义;其次,五卷本对诗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谭五昌对中国当代诗歌史的充分理解和他选的名家名篇本身就具有了传播诗歌文化的重要价值。最后,他认为五卷本在诗歌教育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课堂实录形式来讲解诗歌是过去的诗学著作中很少见的,对今后中小学与高校的诗歌教育都有启发意义。《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体现出了作者谭五昌对诗歌和诗歌教育双重的热爱。吴思敬先生在发言中指出谭五昌不仅诗学著述颇多,而且还策划举办了不少高大上的诗歌活动,堪称当今“诗坛劳模”。最后,吴思敬先生也对五卷本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认为诗歌讲解中针对不同讲解对象,可以加强一下对于创作背景的交代与叙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诗人任洪渊先生则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他现场对谭五昌对于“北师大诗群”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吕约的诗作《幻影》的解读进行了再解读,他认为谭五昌首先抓住了“幻影”这个母词,通过层层展开词语与语言的进程,进入了文本的内部空间,感受“幻影”本身变换出的多重意义,感受这个世界的荒诞与真实,并从中获得解放与救赎。任洪渊先生的精彩发言体现出他对于诗歌文本的高超解读能力与深刻诗学见解。
作家出版社编审、著名评论家唐晓渡先生在发言中对任洪渊先生深刻到位的文本解读表示赞同,他说最好的诗歌评论就是让人看完了想写诗。唐晓渡先生表示,他在看到谭五昌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时,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这五卷本在试图重建现代解诗学传统,因之它具有独特价值。不论是诗歌解读还是诗歌写作,传统将会成为我们强大的精神奥源,成为我们再出发的强大动力。此外,唐晓渡先生还建议五卷本可以增加一些专业性的讲解,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诗歌语言层面的探讨上来,讲诗不仅是语义层面,难点与隐秘之处也是讲诗之人应该关注的地方。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张柠先生在发言中表示,大学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试验地,人文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文学,就是诗歌的教学,母语它是一个种子,这个种子种在学生的心里面会生根、开花、结果,母语的教育主要需要诗歌教育来承担。北师大一直有着诗歌的传统,谭五昌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开设当代诗歌研究的课程,在诗歌讲授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这五卷本在诗歌教育方面是一个重要成果。《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以诗歌鉴赏和诗歌评价为主要目的,激活学生身上原有的对诗歌的理解能力,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无论是选诗人、选诗歌、选发言人都需要仔细斟酌,这都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诗人陆健先生在发言中表示他非常敬佩谭五昌,谭五昌为中国当代诗歌所做的贡献别人无可取代。他认为谭五昌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创造了一种诗歌讲授的方式,为高校诗歌教育者提供了借鉴。他还建议,如果有可能,可以邀请诗人本人来到诗歌课堂上讲诗,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视角来解读诗歌。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著名诗人、翻译家汪剑钊先生对谭五昌出版五大卷表示祝贺,他开玩笑说,这煌煌五卷本让他也想要出一套《在北外读外国诗》。《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厚重感不仅源于书本身的分量,它还颇具诗学的含量,这五卷本堪称一部中国当代诗歌简史,一部形式独特的当代诗歌史论著。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先生在发言中表示,自己能够进入这五卷本非常高兴,他认为《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这五大卷书把现代诗歌教育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五卷书把目光聚焦在新诗以来的现代汉诗,而且很多是活着的诗人,体现了谭五昌敏锐的诗学眼光与判断力。他还建议解读一个诗人诗歌生命构成的时候,要敢于揭示他身上的矛盾性,凸显诗歌创造本身的张力。
著名女诗人潇潇女士在发言中表示,真正好的诗学著作是要填补空白,谭五昌这五卷本对诗人与诗歌文本的选取具有非常敏锐的艺术嗅觉与诗学眼光,100多位优秀当代诗人的作品呈现在这五卷本里,可以说是一部当代诗人的小百科。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著名评论家陈定家先生在发言中表示,北师大具有光荣的诗歌传统,从穆木天开始,现在又有谭五昌来展开诗歌理论研究、批评与教学工作,这值得肯定与赞赏。
著名旅澳诗人、评论家、《语言与文化论坛》主编庄伟杰先生认为,《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由谭五昌先生来完成体现某种诗歌的缘分与命运,这五卷本体现作者的三大眼光:诗人的眼光、批评家的眼光、文学史家的眼光。谭五昌完成了对于海内外一百余位优秀诗人整体精彩到位的解读,这相当不容易,因为每个诗人的创作风格与特点都不一样,谭五昌需要具备整体的宏观性的把握能力。另外,这五卷本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讲解诗歌,是一部别出心裁的当代诗歌史,在诗坛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评论家杨四平先生认为,谭五昌有一颗滚烫的诗心,睿智的用心和博大的史心。谭五昌把许多当代汉语诗歌中的经典作品尤其是把具有经典化可能的诗歌作品拎出来,影响更多的人,生成对经典重新的认识,这可能会改变我们整个当代文学史,尤其是当代诗歌史的写作。
湖南科技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吴投文先生表示,如此集中的、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中国当代诗歌讲解,而且讲解得深刻、系统、全面,可以说谭五昌是第一人,《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中对于诗人的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五卷本是一部形式独异的当代诗歌史。
《文学评论》编审、著名学者吴子林先生认为,这套书继承了古代的诗教传统,延续了北师大的诗歌传统,同时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教方式。谭五昌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打破了僵化的批评语言,开创了一种新的学术著作写作方式。另外,这五卷本包容性与价值的中立让诗歌文本的遴选保持着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有利于贴近诗歌创作的现实,贴近诗歌的历史,非常难得。
随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长、著名评论家于慈江在发言中以海子的诗歌为例,他认为朗读诗歌也是进入诗歌文本解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谭五昌在这一方面也做得很好。这五卷本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文本细读与宏观观照的完美结合。
作家网总编辑、著名作家、诗人冰峰(赵智)从编辑、接受者和研究者的角度谈了对《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感受与认识,他说,编辑这样一套具有导读意义的书是有风险的,因为北师大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无论出什么样的书,都会被读者认为是具有学术性和权威性的,特别是对于无法走进北师大课堂的读者来说,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接受书中的观点,如果书编不好,就可能误导读者,让读者“误读”诗歌。教授与编辑不同,读者一般认为,编辑的观点,是一家之言,而教授的观点,是学术定论。因此,教授出书,应该更加谨慎。五昌教授敢于挑战这一难度,精神可嘉。
青年诗评家苏明从诗学批评生涯的角度简单梳理了谭五昌先生的诗歌评论历程,他指出,从谭五昌先生1997年完成的诗学论文《海子论》,到21世纪以来出版的诗学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新诗中的死亡想象》、《诗意的放逐与重建——论第三代诗歌》等,再到今天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展现出谭五昌先生非常开阔的诗学视野,其诗学理想与抱负的逐步实现凭借的是谭五昌先生持续的诗歌激情与整合性的诗学能力。苏明认为谭五昌先生的诗歌评论具有理论的原创性与敏锐的前瞻性眼光。青年诗人盛华厚在发言中认为谭五昌先生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是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诗学著作,他还强调谭五昌先生对于青年诗人一直高度关注与大力扶持,高度肯定谭五昌先生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及谭五昌先生本人身上对于诗歌事业的热爱与无私奉献精神。
研讨会进入尾声阶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大众文化出版中心主任郭永新先生作为主办单位代表发言,他对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诗人表达衷心感谢之意,他表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今年还会继续推出谭五昌先生主编的《2018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以及其他一些好书,他真诚欢迎与会的著名专家、学者、诗人支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的工作。
接着,《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作者谭五昌致答谢词,他对出席学术研讨会的全体评论家、学者与诗人表示由衷的感谢,他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档次很高,大家的学术发言都很精彩,他从中收获巨大。他说,今天诗坛前辈与朋友们对他所有的肯定与表扬都是一种鼓励,而《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肯定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他会虚心吸取在场诸位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找合适机会对《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进行修改,使之进一步完善与完美。他还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一起用行动来推动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让中国当代诗歌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
最后,《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学术研讨会主持人、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做了简单的总结性发言。他认为今天的学术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各位与会专家与诗人的发言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与独到的诗学见解,大家既充分肯定了《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又对作者谭五昌本人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建议,五昌本人收获应该是最大的。陈旭光还特别指出,通过对话方式呈现文学研究与学术研究成果在北京大学是一种良好的学术传统,他本人这些年一直在参与主持北大批评家周末,而且出版了相关的对话体学术著作。他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谭五昌的《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也体现出了北大的学术传统。
《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学术研讨会持续了三个小时才结束,现场评论家、学者、诗人们精辟的学术观点和时时迸发出的妙语将研讨会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气氛非常坦诚、友好、成功的学术研讨会,令人深受启发,因故未能到会的著名诗人周庆荣、安琪等人对本次研讨会一直予以高度关注。相信无论是在当代诗歌的文本解读,还是在当代诗歌的传播与教育方面,以及诗学理论的建构等方面,《在北师大课堂讲诗》(五卷本)都具有其丰富而独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