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赵晓梦为了写好《钓鱼城》,进行了长达十余年有意识的准备,光收集和钻研书籍资料就达三百多万字;创作历时大半年,数易其稿,有时为一个词的准确和一个意象的新颖,甚至花费数月功夫推敲。
5月10日-12日,“钓鱼城中国名家笔会”在重庆合川开幕,60余位知名诗人、作家、学者参加笔会,深入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范家堰考古发掘遗址采风创作,并就长诗创作、“钓鱼城保卫战”等话题展开讨论。“《钓鱼城》长诗单行本首发式暨研讨会”同时举行。
重庆市合川区钓鱼城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战场遗迹。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兵临钓鱼城。在当地将士顽强抗击下,蒙古大军不能越雷池半步。“钓鱼城保卫战”时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蒙哥汗亦在此役中身亡,迫使蒙古帝国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和“上帝折鞭处”。这段历史传奇也因此吸引无数文人墨客感叹书写。
参加此次笔会的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重庆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辛华,《解放军报》文化部主任刘笑伟,《解放军文艺》主编姜念光,《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诗刊》主编助理霍俊明,教育部长江学者、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以及唐晓渡、李瑾、老房子、何言宏、蒋登科、张德明、尚仲敏、李钢、邱正伦、李海洲、王杰平、吴向阳、赵智、熊焱、柳卫东、魏东、刘清泉、胡万俊、何房子、邹智勇、凌泽欣、胡中华、符力等60余位来自全国的知名诗人、评论家、学者。中共合川区委书记李应兰,中共合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波,合川区副区长张宏,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党委书记马文华、院长李明海等嘉宾参加活动并致辞。
2019年1月,《草堂》诗刊用23个页码,推出中国作协会员、合川籍诗人赵晓梦创作的1300行长诗《钓鱼城》,这也是首部以“钓鱼城保卫战”为写作背影的长诗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赵晓梦表现出杰出的诗歌技艺,对复杂历史的解读诠释力,以及罕见的长诗掌控能力。2019年5月,由小众书坊出品、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钓鱼城》长诗单行本面世。吉狄马加和著名诗评家、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吕进为该书作序推荐。吉狄马加在序文中评价称:“整首诗是一条滔滔东去的大河,更是展示诗人的心灵史。汹涌时是他的情感在释放,低缓时是他的思想在凝聚和结晶,而更多的时候出现的沉郁和细细的忧伤,是他对人类的悲悯心在呜咽和弥漫。”
据悉,赵晓梦为了写好《钓鱼城》,进行了长达十余年有意识的准备,光收集和钻研书籍资料就达三百多万字;创作历时大半年,数易其稿,有时为一个词的准确和一个意象的新颖,甚至花费数月功夫推敲。赵晓梦在钓鱼城下出生、长大,当年宋蒙(元)两军交战的“三槽山黑石峡”就在他家门口的龙洞沱沥鼻峡。对赵晓梦来说,钓鱼城是他学生时代春游目的地、回乡探亲必经的指路牌,“我熟悉它古老而又年轻的模样,熟悉它的每一道城门每一个景点每一段历史。”钓鱼城所在的合川,是他成长的家乡。钓鱼城的人文历史,是他作为诗人要表达的对象。当成长的生命经验与诗歌创作交融,所写出来的作品,必然带有生命和记忆的体温。
在5月11日下午举行的研讨会上,诗评家和诗人们,高度评价《钓鱼城》在长诗创作领域内取得的成绩。赵晓梦从诗人的角度去感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得到众人的称赞。有人认为,在《钓鱼城》展现出的长诗写法,打破了一般西方叙事长诗的写法和路数,采用了东方诗人的写法,抒情史诗的写法,形成了叙述的抒情伦理学,人文逻辑很强。有人提到赵晓梦以戏剧化、抒情性表达他对历史感知,创作了意象,避免了历史说教,而是贴着人性悲悯的情怀写作。
吉狄马加对《钓鱼城》的评价既立足于具体的文本,又上升到对当下长诗该如何写作的高度。他提到,诗人们应该真正立足中华大地,从五千年历史河流中汲取创作营养和素材。“合川钓鱼城历史悠久,名扬中外。用文学、诗歌的形式,把它讲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树立文化自信。这首长诗,对于诗人怎么依托历史文化遗产,依托重大的历史事件去创作,去把握人在历史变化中的命运和思想,从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对诗坛深具启发意义。”吉狄马加还认为,赵晓梦《钓鱼城》这部长诗,有他自己作为诗人主体的精神,“我们是诗人,对于历史遗迹,必须赋予人文意义和精神高度。”
叶延滨看到《钓鱼城》第一个想法是,“竟然斗胆写这么难的题材。”但读着读着,他还是佩服,“能把历史之石划开”。叶延滨说,一位诗人对家乡最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用自己的心血,献上一个纪念碑式的结结实实的东西。不管对他的看法如何,都不可能绕过这部作品。叶延滨还提到,赵晓梦这部作品像扔下一块大石头,给人启发,“中国诗坛空前繁荣,但也空前芜杂,有不少泡沫。这部作品让我们感觉到,诗歌还是有他的大道。这种大道守正的精神,对得起我们千年文化的诗歌大国的传统 。”叶延滨认为,赵晓梦写钓鱼城的切口很好,“要对历史进行评价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像钓鱼城这样的战争。但赵晓梦没有去评价,他聪明地绕过了地雷区。他充分发挥了诗人的长处。他写了人的命运,写了战争对人性的绞杀。他用悲悯的情怀写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他成功地运用命运、时间、语言三个关键词,把历史文化遗产变成诗歌的语言,形成了属于赵晓梦的诗歌语言。”
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说,赵晓梦在《钓鱼台》长诗创作的过程中,“以诗人的语言,哲学家的思考,历史学家的分析能力,新闻记者的敏锐,以重庆合川子弟的情怀,研究了钓鱼城,琢磨了钓鱼城,写出了《钓鱼城》这样的长诗。这对四川诗歌、重庆诗歌,必将起到积极影响。”
研讨会由著名诗人梁平担任学术持人,他说,赵晓梦1300行长诗《钓鱼城》,是首部以“钓鱼城保卫战”为写作背影的长诗作品,也是他作为合川人对故乡深沉的感情的凝结。在这部作品中,赵晓梦表现出杰出的诗歌技艺,对复杂历史的解读诠释力,以及罕见的长诗掌控能力。宏大叙事与个体抒情有机融合,历史意识与生命体验互渗互补,让一段沉重残酷的历史充满了人类心灵的体温,成就了一种血色浪漫的审美特质,既厚重大气又显灵性充盈。
王本朝是赵晓梦的大学老师。对于爱徒的作品,他也是赞赏有加。“这部长诗,在我心中,也是沾染精神、灵魂、情感、历史的大诗。钓鱼城的历史,在历史上很清楚,但很少被带进文学。沈从文把湘西带进了文学史,而赵晓梦的这部作品把钓鱼城带进了文学史。”他还提到,叙事诗很容易受叙事的局限,受历史局限,容易被历史牵着走,但“赵晓梦这首诗,是牵着历史走。”
唐晓渡认为《钓鱼城》这部作品很像一场精心组织的战役,很好地处理了诗歌自发与自觉的关系。宗仁发认为,赵晓梦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写作切口 ,“他让文学与历史在这个文本上得到一次汇合。而且他写的人,都抓住了每个人最纠结的那部分。”霍俊明注意到《钓鱼城》的诗歌机制、纹理,“繁密又有弹性。对人物进行了舞台独白式的处理,形成了一种三重奏的结构。而且这首诗突破了以往长诗往往只有一个中心的写作方式,选择了三个板块都是中心的写法。”
姜念光说,自己作为读者、诗人同道,认为《钓鱼城》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地域色彩,“把川渝人磊落、瑰丽的气质,表现得很充分。”作为军旅诗人,姜念光也提到,军事题材是很难把握的,“战争是很残忍的,它毁灭生命。从更高意义来说,战争是很难说是正义还是不正义。赵晓梦很好地面对这个问:他放下这个争论,这是智慧的做法。他超越了具体的胜负,回到了人自己的生命体验。所以这部作品既是军事题材的作品,又超出了军事题材。”
蒋登科说,他读了很多长诗,最大的印象是,面目模糊,但读了赵晓梦这首长诗,认为“他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每一个人物都在那表演,达到多线条的组合。通过时间串起来,形成对时间和命运战争的思考。这个戏剧化效果演出的导演是赵晓梦。”
在李瑾看来, 赵晓梦通过诗歌回到钓鱼城,不是要成为无数个离乡者的代言人,也不是以所谓灵魂还乡完成自己的精神救赎,而是试图借助这样一座石头城,展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中“何者为人”“人能何为”这样一个命题。赵晓梦没有局限于战争的正义与否、人物的忠奸与否、行为的对错与否上,而是透过钓鱼城内外的九个人折射华夏人民的苦难辉煌和华夏文化中的集体英雄主义,并借以反思战争、人类。
邓凯把《钓鱼城》读了三遍,第一遍他读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一是因为对这段历史不熟悉,诗中不断出现的“我”需要一一甄别身份,二是常常为诗中人物在生死攸关时的艰难抉择而揪心。第二遍、第三遍就越读越轻了,就像水落而石出,就像树叶褪尽绿色,只剩下叶脉,这首长诗的筯骨也越来越清晰。他还提到,《钓鱼城》具备了史诗性的品格,“一是有历史内容,二是有思想深度,三是有生动的情节。”
张德明认为,四川诗人赵晓梦新近创作的抒情长诗《钓鱼城》,在历史与抒情的组合和调配上是处理得较为到位的,这部长诗既有效阐发了历史的多重意味,又将诗人面对历史时的丰富情感和复杂心绪生动敞现出来,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他说,“从历史演绎与情感抒发等不同层面对这部长诗加以分析和阐释,是可以揭示其不俗的审美个性,彰显其独特艺术魅力的。”
何言宏说,赵晓梦的《钓鱼城》,可以作为一种值得关注的写作现象,对于中国古远历史的挖掘表现,用长诗的方式表现特别值得关注。他的成功在于能够对这样一个历史故事超越性的写作,这种超越性可以从好多纬度来有所表现,也是他提供给我们类似题材长诗的经验。还有一个,他的时间意识,时间主题实际是《钓鱼城》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再给一点时间”,那种突出时间意识的紧张,这种贯穿性的主题和结构方式,在每个部分、每首诗里面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这首诗里面所提供的经验、超越性是非常丰富的。
邱正论说,过去我们的写作老是停留在叙事文学的基础上,赵晓梦《钓鱼城》打破了西方叙事史诗手法,凸显了东方诗人的写作模式,是“抒情史诗”。第二个,他整个写作里将教化能力学转化为了纪实的抒情能力学,这种他是有思考的,而且这部史诗他是在宏观上构成了一个书写的人文逻辑在里面,所以在文本上解放了以前的写作史诗路数。
刘清泉认为,抒情,是未来中国长诗的唯一正确走向!叙事不过是抒情的手段而已。为此,必须回答三个问题:如何把长诗写短,把大诗写小,把史诗(主要是有关生死的长诗,也可称“死诗”)写活。正好,你的《钓鱼城》在写作实践中精准地给予了回应,堪称蓝本甚至范本。
刘红立说,“物质的钓鱼城能够存在多少年,精神的钓鱼城就会存在多少年。或者说,精神上的比物质存在的时间更长。赵晓梦这本书就是物质和精神的融合,所以我相信他会长久的存在下去。”刘笑伟在发言中也说,《岳阳楼记》是一座楼,像这样的文学作品数百年之后还能焕发出精神的光芒,让大家记住它,我想《钓鱼城》也会为我们留下一座城,一座文学之城、诗歌之城。
据悉,此次笔会活动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中国作协《诗刊》社、四川省作家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指导,合川区文联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合川区钓鱼城研究院、合川区作协承办,中国诗歌网、成都市作家协会、《草堂》诗刊社、小众书坊、巴金文学院、成都文学院协办。11日晚上,还举行了“江山如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歌朗诵会,诗人们纷纷登台朗诵自己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