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见诗如面供稿
之前一个推文已经说过,北斗这首七绝谱曲而成的《过了》歌,之所以能够引发热潮,是因为这首歌的所蕴含的意义能够引起不同层次的人的共鸣。但那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因为我当时觉得廖晋文兄的那篇评论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直到这篇推文被一直关注《梦笔文学》平台发展的人民网特约评论员苗洪先生发现这一推文,并主动撰写了几千字的关于这首诗,这支歌的长篇评论并将文章以铺天盖地的形式撒向各大网站后,透过他们两人不同角度的评论,我对这首诗和这支歌重新审视,觉得以下一些看法,不得不说。
平台品诗赏词039期推出过思尘先生《关于诗词创作的几点认知》里讲到,诗写生活,并寄语大家要作一个有良心的诗人,为苍生立命,养浩然正气。
以此观点反观此诗,恰是如此。
高考有寄
文/北斗
十年一剑又如何,谁道征途尽凯歌。
丹桂枝头曾蝶舞,风流应数我经过。
这首诗的最大亮点不在于他的文辞是否优秀,甚至不在于它的立意是否新颖,而在于的恰恰正是这一不太新颖,也被普遍大众所认知,但却不能免俗的总希望儿女能够考个好大学的社会背景下,以诗的形式提出来,以歌的形式唱出来的这种为苍生立命,养浩然正气的内涵。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也是结合我对目前流行的一位名为赵旭的高中语文老师所讲的关于文化教育的一则视频和一条标题为《年少时我们把父亲建议当空气,长大后才知道条条都是金句》的微信推文里一个名为祝小惠的一番话才提出的这个观点。
赵旭讲的大概意思就是,教育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让同学们学到文化。而祝小惠父亲讲的更是朴素:读书不是为了好成绩,而是为了明事理。
这些观点恰恰和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义不谋而合。这首诗表达的也正是一种不要太在意结果,更要注重过程的观念。结果好自然好,就算结果并不理想,但我们毕竟努力过。努力过,就无悔今生。这就是 这首歌的最贴切内涵。也是它能引起这么大轰动的内涵所在。
结果与过程,究竟哪个更重要?这是个很辩证的问题,就像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没必要扯个不休。但想要结果,必须要有过程,这种说法应该是人人认可的。不是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吗?成败是结果,但细节是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
就像我们搞创作,如果提前没有详细的谋篇,一定不会出现好的作品。一句话可能会偶然灵感触动,但一整篇绝对不能靠灵感触动,需 要的是各方面的贮备和准备。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讲的:“文有三理,善之德行,道理足,达于事务,事理足;笔墨变化者,文理足。”这些都是创作前需要的贮备,但根据这段话的意思,德是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其次是达于事务,第三才是笔墨变化。古人也还讲过“文以载道”四个字,由此可见,立意是第一要素,一篇文章,一首诗有了好的立意,自然就站着了根本。但立意也是有高下之分,大小之别的,就像王国维说的“境界有大小”一样,写纯洁的爱情是好的立意,但这种好立意在我看来是没有为苍生立命来的宏大。
好的立意来自哪里?来自于达于事务。红楼梦里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北斗兄的诗词,我已经不止一次评论,从他的关于春节返乡的《无题》诗,到《虎耕图》的《如梦令》,以及由他的《虎耕图后续》引发过一段思考和他的那首竹枝词《同桌》,再到《蝶恋花•端午新篇》,最后才是这首《高考有寄》,我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就是他的每一首诗,都有他独特的关于人文关怀的思考。也就是说他的作品的立意基本都能触动我的某种神经,让我总能提笔写出东西来。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这些作品的可挖掘度高,而这些可挖掘的东西又源于他对生活的理解,他的诗将他的所有对自己人生经历感触也就是他自身的阅历融入了进来,达到了血与肉的交融,所有才会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也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感染力,通常他的作品推出去总会引起轰动。
当然,会有人提出一些关于文辞上的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正如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喜欢一样,一首诗由于审美角度不同,也不可能让全部人都不提出异议,这是通常的写作习惯问题,有的人知识丰富,说无典不成诗,喜欢通过诗词这个载体传播一些典故知识,这对于爱学知识的人来说是喜闻乐见的。但对于大部分没有时间去百度去看懂去领悟的人来说,这种典故一大堆的诗词未必会喜欢。那么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创作出来的这种朗朗上口,自然风味的诗词就成了大众喜欢的作品。一看就懂,并且越品味越觉入世之深。这样不好吗?宋代刘贡甫先生就在他的《中山诗话》有说过:“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就是这个道理。
具体回到这首诗,虽然本意是为高考学子而写,但句句却包含人生的经历,其实这些经历并不针对学子生效,具体到每个人都可以产生共鸣。首句可以理解为我们为了达到一个目标而进行的努力,“又如何”引导下文,暗示就算是做了很好的准备,也未必会如愿以偿,所以下句谁说人生的征途就一定一帆风顺,凯歌高奏?人生的不如意十有八九,好的结果未必就是努力了就一定可以得到,万一得不到呢?所以北斗兄在第三四句顺势说出来他心中的所想,“丹桂枝头曾蝶舞,风流应数我经过”,意思就是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就问心无愧。同时也说明了经历就是财富的道理。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更有人说,只有做过才真正掌握能力,有了能力在,一时的结果好坏还重要吗?这也跟我开头所举的赵旭老师和祝小惠父亲的话又何其相像。
这就是这首诗所告诉读者的人生感悟所在。而这种人生感悟也正是我们目前亟待提倡的一种学习工作方法,不问结果,做好过程。这也正符合老子的《道德经》中所讲的“为无为”的意义,不要看现在做的有些事情,并不一定有用,做到了,自然结果就随之而来。
【作者郝书许简介】
郝书许,七〇后。河南省方城县人,客居广东。梦笔文学创办人。中国尘社发起人。中华诗词学会、湖南省诗词学会、岭南儒商诗会、东莞诗诗词学会会员。担任多家诗社微刊常务理事、评论嘉宾。出版有《梦笔诗人》《当代诗词精选精评》。个人诗集《一枝素蕊迎春》正在出版中。部分诗词被收录入海外孔子学院2019年夏季版教材。
【诗人北斗简介】
北斗,斋号七星斋,书画诗词音乐摄影爱好者,珠江诗社、汕尾诗社会员,梦笔文学社社员,中国尘社社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中诗网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见诗如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