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月27日,由《扬子江》诗刊、无锡市文联、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无锡市作家协会、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新东林诗社承办的“王学芯诗歌研讨会”在江南名城无锡举行。
10月27日,由《扬子江》诗刊、无锡市文联、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无锡市作家协会、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新东林诗社承办的“王学芯诗歌研讨会”在江南名城无锡举行。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汪政,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贾梦玮,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志祥,无锡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吴立群,及张清华、何言宏、霍俊明、杨斌华、张德明、刘波、宗仁发、龚学敏、胡弦、徐晓华、谷禾、白小云、新东林诗社学生等评论家、主编、编辑、诗歌爱好者共约六十多人参加研讨。
张志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张志祥致欢迎词,他向与会专家和诗人们介绍了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校历史、发展规划和校园文化。
吴立群(无锡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吴立群致辞,他希望借助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宣传无锡名家名作,推动无锡诗歌事业的繁荣发展。
汪政(评论家,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汪政在讲话中表示,从诗歌地图角度看江苏诗歌部落,诸如“徐州诗群”“成子湖诗歌部落”等群体诗歌创作质量很高,环太湖诗歌创作更是备受批评家关注。本次研讨的王学芯诗集《空镜子》带有诗人智性写作风格,诗集《迁变》则聚焦中国乡村变迁、城市化所带来的景观、社会、世风的变化,呈现主题性写作特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贾梦玮(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
贾梦玮做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研讨会不同观点的研读将照亮对王学芯诗歌的阅读和理解,王学芯的诗集《迁变》作为更为及物的诗歌创作,冒着稍有不慎诗人很可能成为简单的内容提供者的风险,而王学芯则在对中国乡村历史、文明的表达上维持了一个诗人的荣誉。
胡弦(诗人、《扬子江》诗刊主编)
胡弦主持研讨会。
王学芯
王学芯1977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曾参加《诗刊》第十届青春诗会。最近几年,他的诗歌创作迎来新的活跃期,接连在《人民文学》《十月》《作家》《花城》等刊物上发表大型组诗和长诗,先后出版《间歇》《飞尘》《尘缘》《可以失去的虚光》《迁变》《空镜子》等多部诗集,获得《十月》《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中国作家》《扬子江》诗刊双年度诗人奖,《诗选刊》年度杰出诗人奖等诗歌奖项。
王学芯近年来井喷式的创作引起了诗界同仁的关注,有评论家甚至以“王学芯现象”来命名之。研讨会上,评论家就王学芯诗歌的审美形态、艺术特征、意象取用、结构处理、语言运用、其诗歌与江南文化和中西诗歌的关系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认为王学芯诗歌创作的持续活跃,证明了他的文学准备和艺术功底,也是诗人不忘初心、钟爱诗神的体现;其诗歌有一种幽雅、纯净的诗性之美,对“光”的咏赞与聚焦时而出现,称其为“光的诗学”也不失恰切;其诗色彩与声音配置精妙,是诗人精心谋虑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王学芯近年来的江南书写有了新的迹象,诗人在以往“走进江南”的艺术维度上,不断寻求艺术路径的拓展和精神图式的变换,其诗歌语言的圆润和熨帖、弹性与张力为诗意的彰显和诗美的生成提供了艺术保障。
张清华(诗人、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王学芯的写作最近呈现了大的变化,我称之为中年变法。之前他的写作比较内心化,偏于抒情,写法精细,修辞讲究,属于一种"类纯诗"的趣味,也很好,但也总让人感觉与现实之间的摩擦力不足。在《迁变》中,这种情形有了改变,其笔力集中于乡村社会的变迁、自然的退化、居住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伦理与价值更替等等,从政治上说,这是"贴近现实"和"贴近人民"的诗,从哲学上说,这是海德格尔讲的"还乡之诗",令人感到作者不止是一个他者,而更是置身其间的亲历者,写出了痛感和深度,另外他对微观景象的书写,拟人化的手法,主体与对象的互为镜像等等,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霍俊明(诗人、评论家、《诗刊》社主编助理)
王学芯的最新诗集《迁变》代表了他诗歌创作的变异和自我诗学革命,对于写作进入平缓期的诗人而言这是“电流耗尽时诗歌的启动器”(阿什伯利)。诗人主动和自觉地对自己诗歌方向做出的反思和调校,尤为可贵。诗人的取景框和发声位置从城市阳台出发,反复书写着以西漳乡为原点的张力结构中的城市和乡镇。不仅有诗人伦理和社会学的判断,更重要的是多侧面的微观细节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感受方式的共振,南方地理的黄昏况味和现代人的分裂感同时被揭示出来。时代景观、地方风物和器具物象与诗人的心象和个人化的现实想象力彼此投射、映照。这次写作实践是诗人主动对认知边界和诗歌边界的拓展,尤其互文式和主题叠加的写作使得诗人的精神肖像和写作特征更为清晰、突出。
张德明(评论家、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
王学芯是一个自带“光”源的抒情诗人,他的诗常以“光”为意象撷取和组合的基石,借助“光”的熠耀以凝视世间万物,以“光”为基本单位,来统摄和编织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因为“光”的无处不在,他诗中的人、事、物、景有机熔聚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光合作用”,发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撞生出令人回味的情绪和意蕴。王学芯在其诗中构建起来的立体化的“光的诗学”,已然展示了他作为当代优秀诗人独特的美学标记,他的诗因此彰显出不可多得的油画感、空间感和意境美来。
宗仁发(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主编)
王学芯的《迁变》是近期他诗歌求新求变的坚实例证。对于王学芯来说他并不是在寻找童年记忆中的那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而是在城市线上一边目睹那些与我们的最隐秘和最深沉的灵魂密切相互纠结的时节、景色、气候的逐渐消失,一边在自我内心世界中构建一个精神故乡。他对这个“故乡”的吟唱甚至有着一种“招魂”般的执着,也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外,在《迁变》中王学芯大胆使用一些我们原以为不会具备诗意的语言,实际上却更好地体现出诗人消化荒诞现实的独特能力。
龚学敏(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星星》主编)
《迁变》这部诗集的书名,很贴近王学芯近几年来的诗歌写作。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从未有过的变化,中国的知识分子都在关注着这种变化,并且,已经有很多诗人创作出了不同风格的作品。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王学芯的长处在于用变化的自己,深入到正在变化的一个江南小村。王学芯近几年的诗歌创作,最有价值的就是变化,这种变化给他打开了一扇认识自己,观察世界的崭新的窗户,并且,有效地解决了个人写作的现代性问题,从而激活了寻找真正意义上的诗意的能力。
徐晓华(评论家、《扬子江》诗刊副主编)
王学芯在江苏中年诗人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他们是江苏诗坛的中坚,支撑着江苏诗歌创作的大部分江山,非常值得研究。在当下对青年创作普遍关注的情况下,尤其要强调这一点,这也是这次研讨会的意义之一。王学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体系,明晰了自己的诗学标识,他摆脱了“江南”的地域写作束缚,向更高、更普遍的精神高地攀升。他的主题写作显示了强盛的诗学能力,特别是其现实的指向复兴了诗歌对社会和时代的介入,显示了诗人的理想担当。
杨斌华(评论家、上海作家协会创研室主任)
诗歌一直是杰出诗人勇于进行自我诘问、剖视和精神赎救的独特方式,藉此达成一种对于精神与语言原乡的探访与追索。在学芯的作品里,反复出现的那些词语(诸如“夜晚”、”黑暗”、“寂静”、“白色”等等),当然首先是对于四时光色之类日常感知的语言收纳与命名,所追慕的可能正所谓“妙造自然,伊谁与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而在心理解析的意义上,它或许还是一种指向生命经验的拂拭、召唤与辨说。
何言宏(评论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几年前,我曾发现王学芯的很多诗作中经常会出现“光”的意象。在他的诗中,我经常会遭遇“突然一道穿透的光/令人惊异”,这些源自诗人精神与生命深处的“突然”的光,不仅会照彻我们的内心,更使诗境与诗意充满了光辉。王学芯的诗学,也许就是“光的诗学”?这样的诗学,似乎已经在其当时的诗作中呼之欲出。时隔几年,在其收集于《空镜子》等诗集的最新作品中,王学芯的“光的诗学”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现,并且得以确立与完成。在我们的诗歌背景上,学芯已经确立了自己非常独特的诗歌形象、诗学形象。我为学芯高兴!
谷禾(诗人、《十月》杂志编辑部主任)
王学芯近年来的诗歌写作呈现出了一个清晰的嬗变过程。在这一过程里,“我们”逐渐退场,“我”得到强化,其面目越来越清晰。无论是《迁变》的主题书写,还是《空镜子》这样的综合架构,王学芯不但是一个观察者,更是亲历者,写作场域的扩大也带来了精神场域的不断拓展,表现出了强悍的日常性、现代性、丰富性和个人性。从《空镜子》和《迁变》所提供给读者的具体文本中,我们完全可以说,在步入诗写作的成熟期后,王学芯仍然在不断地向上生长。
刘波(评论家、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诗意从日常生活中来,这符合诗人与生活互动的逻辑。在学芯老师近年的写作中,他将目光伸向了自然,小至花草,大至宇宙,这种在微观和宏观的世界里寻求诗意的路径,最终还是基于自我的经验:观察就是揭开世界的面纱,让自然成为诗意的客观对应物,同时也是诗意生活的参照。在《空镜子》和《迁变》这两部诗集中,学芯老师找到了一种瞬间的观看之道,我可以将之称为“心灵行动”,当风景进入他的视觉时,其所反映出的不是完全素描般的刻画,虽然他也足够精准,但那种美学展示里有他自己特殊的精神和思想投射。
白小云(诗人,《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任)
王学芯近几年的诗集从《可以逝去的光》的“光”作为核心意象,以时光、信仰之光、已有荣光的丰富含义,书写“光”辐射下的中年时间之困、对荒诞命运与失真自我的辨识、对流逝之物的追怀;到《空镜子》中破坏性写作的尝试,遍布日常的事物、色彩被择选入诗,顺从诗人的心灵调遣,变形组合,成为具有更多心灵特性的异质的它们;再到《迁变》视角回归乡村现实、细腻书写、诚挚抒情;三本诗集独立丰富的意象体系和诗集间意象体系的不同、意象群的变与不变,所构成的象征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诗艺自我重复的抗拒和对突破的寻求,可视为诗人心灵、写作的变迁史。
与会专家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文化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