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月25日,作为“文学的力量: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活动之一的“我在文字中藏着的我 是谁也读不出来的——商震新诗集《脆响录》首发式暨分享会”在北京雍和书庭举行。
霜降已过,正值重阳。
10月25日,作为“文学的力量: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活动之一的“我在文字中藏着的我 是谁也读不出来的——商震新诗集《脆响录》首发式暨分享会”在北京雍和书庭举行,吴思敬、林莽、刘立云、大解、路也、 姜念光、邰筐、蓝野、朱零、陆健、陈亮、西娃、祁人、周占林、李木马、李长瑜、郭宗忠、王晓笛、祝阅武、莫卧儿、李点、林珊、张二棍、刘能英等数十位诗人、朋友以及文学爱好者从各地赶赴现场,以示祝贺。
诗歌评论家吴思敬将商震的诗歌创作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即:业余作者阶段、在《人民文学》做编辑的阶段、在《诗刊》做主编的阶段、在作家出版社的阶段以及当下无官一身轻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商震的诗歌创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走到了当代诗坛的前沿位置,成为当代诗坛的重要诗人之一。
商震在《脆响录》中极其真诚地袒露自我,回到了一个真诗人的心态,做到了不依靠外物而回归自我。可以说,《脆响录》是一个“忧愤者之诗”。正如商震在诗中写下的“这片干净的海正好盛下我的后半生”,吴思敬期待拥有这种心胸的商震,未来会写出更好的诗。
同时,吴思敬认为,商震的诗是一个“哲人之诗”,能够深深打动他并引起他的共鸣。商震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使他的诗歌创作极具思辨性,表现出远超其年龄的深刻。商震的诗不仅易读、耐读,而且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经得起读者反复品读琢磨。
商震的诗,没有故弄玄虚的成分,也没有自我表现的卖弄;商震其人,在工作、生活中一尘不染,其为人之正派让吴思敬看到了诗人韩作荣先生给他留下的深刻影响。“在心里,我是把商震当成好朋友的,我相信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这本《脆响录》的出版就是一个明证,他的未来值得期待。”吴思敬说。
诗人林莽说,商震的《脆响录》让他不禁想到泰戈尔与纪伯伦,并表示这本书的出版是让他“心悦诚服”的。
林莽认为,一个好的诗人要具备三种特质:
其一,文化的积淀。过去的一百年,“是人类艺术经历了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与后现代七上八下的一百年”,人的灵魂在“七上八下”中颠簸,人的观念不断被打破又不断重塑。作为一个诗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七上八下”的煎熬,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其二,诗歌创作要与生活相关。商震在诗中所书写的都是他生命的切实体会,与他的生活有直接关联。读者在读他的诗时会获得一种审美的愉快,不自觉地产生对话感,并在“对话”中得到启发与回应。
其三,所创作的诗歌可以引起读者的创作冲动。一部好的作品总是带有生发性的,会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启发并产生创作欲望。
以上这三种特质在商震的《脆响录》中都能找到,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人们反复品读的好书。
诗人路也将《脆响录》比喻为“摔炮”,将这230首短诗称为“四行现代自由绝句体”。虽然每首诗只有短短四行,但却“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路也谈到商震在《脆响录》中运用了无数种关于自然的隐喻,表达出一种“当丛林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时的忧虑”,但与此同时,这些自然隐喻在人类社会中又都能找到对应,故而充满了现代性。商震在《脆响录》中体现出的那种“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敢”和“自由意志的强劲”让她佩服。
诗人刘立云对商震的印象分为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好男人”,到之后的“好编辑”,再到现在的“好诗人”。在刘立云眼中,商震把这三种身份都做得让人敬佩,甚至让人感到惭愧。
谈及商震的诗歌创作,刘立云认为“商震在当代诗坛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道德通道”。商震以最真诚的自己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自我,对“假”的批判、质疑与揭露入木三分,他的诗歌创作中的真实性对于一名诗人来说,是极其难得而高贵的。
诗人大解认为,诗的“情趣”非常重要。商震的诗中有血肉、有情趣,把生活中的真理与哲学意蕴藏在了“玩笑”似的诗的语言中,让人愿意读下去,这是很难的。
诗人姜念光认为,商震不仅是一个好诗人、一位编辑家、一位散文家,也是一位好兄长、一位生活家,还是一个有着侠骨柔情的侠客、一位行走者与思考者。
在《脆响录》的每一首四句诗中,商震随时都有在行走中突然飞起来的感觉,给读者带来了非常享受的阅读体验,这种特质在他的《琥珀集》《谁是王二》中就已初见端倪。
商震的诗与散文有很大不同,他的散文带有明显的知识性特质,而这种知识性表达在他的诗歌中却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命体验与情绪感受,商震对这两种文体的差别把握得非常准确。
此外,商震的诗歌创作极具个人性,呈现出一种自在自成的状态,并且他一直在用“自我更新”式创作刷新人们对他创作风格的认知。《脆响录》的出版标志着商震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诗人、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邰筐表示,商震在近几年出版的作品中渐渐打开了自己,主要表现为“问史”“问心”“守心”三个部分。
“问史”部分以《三余堂散记》《三余堂散记续篇》《一瞥两汉》《蜀道青泥》为代表,在这几部作品中,商震以汪洋恣肆的语态完成了对历史的反思与追问;
“问心”部分以《半张脸》《谁是王二》为代表,商震写出了一代人对自己社会身份、文化身份的迷失与寻找,尤其《谁是王二》堪称新世纪二十年来的一部现象级作品,在诗歌圈子之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守心”部分则以《琥珀集》《脆响录》为代表。商震在《脆响录》中回归了自己的内心,掏出光明的同时也掏出了内心的黑暗,狄金森式的语言辩证法、日本俳句的简明谐趣、卢梭式的自我剖析等特点都在《脆响录》中有所体现。
小众书坊、雍和书庭创办人彭明榜,同时也是《脆响录》的策划人。从2016年《半张脸》开始,到2017年的《琥珀集》、2018年的《谁是王二》,再到今年的《脆响录》,彭明榜为商震的诗集做了三次责任编辑和一次策划人,他认为商震这些年一直处于一个越写越好、越写越自由的状态,这是老天给他的厚待。
活动中,诗人蓝野、张二棍、朱零、陈亮、王晓笛、莫卧儿、李点等也在发言中为商震新诗集《脆响录》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在《脆响录》中挑选几首小诗进行了现场朗诵。几位未能赶到现场的诗人朋友也以文字形式送来了远方的祝贺。
笑意挂在脸上,暖意窝在心里。在鲜花与掌声中,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最后,《脆响录》的作者、诗人商震表达了感谢之情,面对大家的肯定与期待,商震说:“我能一直保持创作,一直不断刷新自己,是因为不希望自己堕落。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如果固守自己,就是一种堕落。如果不能进步,就是一种堕落。一个诗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搏斗的一生,要不断地把昨天的自己打倒,站起一个今天的自己。不如此,就称不上是一个诗人。我会努力让大家一直看到一个崭新的商震,努力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让自己的审美在我的作品中更充分、更有效地表达出来。”
10月25日,作为“文学的力量: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活动之一的“我在文字中藏着的我 是谁也读不出来的——商震新诗集《脆响录》首发式暨分享会”在北京雍和书庭举行,吴思敬、林莽、刘立云、大解、路也、 姜念光、邰筐、蓝野、朱零、陆健、陈亮、西娃、祁人、周占林、李木马、李长瑜、郭宗忠、王晓笛、祝阅武、莫卧儿、李点、林珊、张二棍、刘能英等数十位诗人、朋友以及文学爱好者从各地赶赴现场,以示祝贺。
商震新诗集《脆响录》首发式暨分享会雍和书庭活动现场
诗歌评论家吴思敬将商震的诗歌创作过程总结为五个阶段,即:业余作者阶段、在《人民文学》做编辑的阶段、在《诗刊》做主编的阶段、在作家出版社的阶段以及当下无官一身轻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商震的诗歌创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渐走到了当代诗坛的前沿位置,成为当代诗坛的重要诗人之一。
商震在《脆响录》中极其真诚地袒露自我,回到了一个真诗人的心态,做到了不依靠外物而回归自我。可以说,《脆响录》是一个“忧愤者之诗”。正如商震在诗中写下的“这片干净的海正好盛下我的后半生”,吴思敬期待拥有这种心胸的商震,未来会写出更好的诗。
诗歌评论家吴思敬
同时,吴思敬认为,商震的诗是一个“哲人之诗”,能够深深打动他并引起他的共鸣。商震丰富曲折的人生阅历使他的诗歌创作极具思辨性,表现出远超其年龄的深刻。商震的诗不仅易读、耐读,而且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感受,经得起读者反复品读琢磨。
商震的诗,没有故弄玄虚的成分,也没有自我表现的卖弄;商震其人,在工作、生活中一尘不染,其为人之正派让吴思敬看到了诗人韩作荣先生给他留下的深刻影响。“在心里,我是把商震当成好朋友的,我相信他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这本《脆响录》的出版就是一个明证,他的未来值得期待。”吴思敬说。
商震新诗集《脆响录》首发式暨分享会雍和书庭活动现场
诗人林莽说,商震的《脆响录》让他不禁想到泰戈尔与纪伯伦,并表示这本书的出版是让他“心悦诚服”的。
林莽认为,一个好的诗人要具备三种特质:
其一,文化的积淀。过去的一百年,“是人类艺术经历了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与后现代七上八下的一百年”,人的灵魂在“七上八下”中颠簸,人的观念不断被打破又不断重塑。作为一个诗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这样“七上八下”的煎熬,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诗探索》作品卷主编、诗人 林莽
其二,诗歌创作要与生活相关。商震在诗中所书写的都是他生命的切实体会,与他的生活有直接关联。读者在读他的诗时会获得一种审美的愉快,不自觉地产生对话感,并在“对话”中得到启发与回应。
其三,所创作的诗歌可以引起读者的创作冲动。一部好的作品总是带有生发性的,会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启发并产生创作欲望。
以上这三种特质在商震的《脆响录》中都能找到,所以,这是一本值得人们反复品读的好书。
从山东专门赶来的诗人路也
诗人路也将《脆响录》比喻为“摔炮”,将这230首短诗称为“四行现代自由绝句体”。虽然每首诗只有短短四行,但却“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路也谈到商震在《脆响录》中运用了无数种关于自然的隐喻,表达出一种“当丛林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时的忧虑”,但与此同时,这些自然隐喻在人类社会中又都能找到对应,故而充满了现代性。商震在《脆响录》中体现出的那种“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敢”和“自由意志的强劲”让她佩服。
诗人 刘立云
诗人刘立云对商震的印象分为三个阶段:从一开始的“好男人”,到之后的“好编辑”,再到现在的“好诗人”。在刘立云眼中,商震把这三种身份都做得让人敬佩,甚至让人感到惭愧。
谈及商震的诗歌创作,刘立云认为“商震在当代诗坛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道德通道”。商震以最真诚的自己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自我,对“假”的批判、质疑与揭露入木三分,他的诗歌创作中的真实性对于一名诗人来说,是极其难得而高贵的。
诗人 大解
诗人大解认为,诗的“情趣”非常重要。商震的诗中有血肉、有情趣,把生活中的真理与哲学意蕴藏在了“玩笑”似的诗的语言中,让人愿意读下去,这是很难的。
诗人 姜念光
诗人姜念光认为,商震不仅是一个好诗人、一位编辑家、一位散文家,也是一位好兄长、一位生活家,还是一个有着侠骨柔情的侠客、一位行走者与思考者。
在《脆响录》的每一首四句诗中,商震随时都有在行走中突然飞起来的感觉,给读者带来了非常享受的阅读体验,这种特质在他的《琥珀集》《谁是王二》中就已初见端倪。
商震的诗与散文有很大不同,他的散文带有明显的知识性特质,而这种知识性表达在他的诗歌中却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命体验与情绪感受,商震对这两种文体的差别把握得非常准确。
此外,商震的诗歌创作极具个人性,呈现出一种自在自成的状态,并且他一直在用“自我更新”式创作刷新人们对他创作风格的认知。《脆响录》的出版标志着商震的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诗人 邰筐
诗人、同时也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邰筐表示,商震在近几年出版的作品中渐渐打开了自己,主要表现为“问史”“问心”“守心”三个部分。
“问史”部分以《三余堂散记》《三余堂散记续篇》《一瞥两汉》《蜀道青泥》为代表,在这几部作品中,商震以汪洋恣肆的语态完成了对历史的反思与追问;
“问心”部分以《半张脸》《谁是王二》为代表,商震写出了一代人对自己社会身份、文化身份的迷失与寻找,尤其《谁是王二》堪称新世纪二十年来的一部现象级作品,在诗歌圈子之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守心”部分则以《琥珀集》《脆响录》为代表。商震在《脆响录》中回归了自己的内心,掏出光明的同时也掏出了内心的黑暗,狄金森式的语言辩证法、日本俳句的简明谐趣、卢梭式的自我剖析等特点都在《脆响录》中有所体现。
小众书坊、雍和书庭创办人 彭明榜
小众书坊、雍和书庭创办人彭明榜,同时也是《脆响录》的策划人。从2016年《半张脸》开始,到2017年的《琥珀集》、2018年的《谁是王二》,再到今年的《脆响录》,彭明榜为商震的诗集做了三次责任编辑和一次策划人,他认为商震这些年一直处于一个越写越好、越写越自由的状态,这是老天给他的厚待。
活动中,诗人蓝野、张二棍、朱零、陈亮、王晓笛、莫卧儿、李点等也在发言中为商震新诗集《脆响录》的出版表示祝贺,并在《脆响录》中挑选几首小诗进行了现场朗诵。几位未能赶到现场的诗人朋友也以文字形式送来了远方的祝贺。
笑意挂在脸上,暖意窝在心里。在鲜花与掌声中,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诗人 商震
最后,《脆响录》的作者、诗人商震表达了感谢之情,面对大家的肯定与期待,商震说:“我能一直保持创作,一直不断刷新自己,是因为不希望自己堕落。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如果固守自己,就是一种堕落。如果不能进步,就是一种堕落。一个诗人的一生就是和自己搏斗的一生,要不断地把昨天的自己打倒,站起一个今天的自己。不如此,就称不上是一个诗人。我会努力让大家一直看到一个崭新的商震,努力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让自己的审美在我的作品中更充分、更有效地表达出来。”
商震
1960年出生于辽宁。编辑、诗人、散文家。
出版诗集《无序排队》《半张脸》《琥珀集》《谁是王二》《脆响录》、散文集《三余堂散记》《三余堂散记续编》《一瞥两汉》《蜀道青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