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有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增强读者的精神力量,满足读者的精神需要的神奇力量。一座城市的精神与灵魂需要文化人去塑造,中山诗人正是通过一系列真诚的诗歌创作体现了中山这一城市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新世纪来,由于中山诗歌活动相对频繁,“中山诗群”诗人频频在各级媒体发表作品,“中山诗群”旺盛的创作活力和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我省和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中山诗群”的快速崛起,已逐渐成为了中山市文化名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中山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江三角洲,是南中国的一颗闪烁明珠。伟人故里中山,是一座人文传统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名人城市,是一座充满诗意的诗歌之城。近现代以来,在文学艺术方面,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有才情非凡、能诗擅画的苏曼殊,有写下著名长诗《漳河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阮章竞,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斯奋,有“跨界音乐大师”李海鹰。改革开放给中山的社会经济带来了繁荣富裕,也给中山的文学艺术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1985年,中山诗社成立。中山诗社在其鼎盛时期,有旧体和新诗诗人近二百人,其中“中山诗社新诗组”有老中青诗人近40人,曾出版《中山新诗选》(二辑),无疑曾很大程度地繁荣了中山新诗的创作。另外,一些热爱新诗的青年诗人成立了“三只眼”5人诗歌部落。这段时期,中山的新诗创作与广东其他城市相比仍显微弱。这并非是说中山诗人的作品差,只要原因是中山的诗歌艺术和外界交流较少,故中国诗坛对中山诗人较为陌生,中山新诗可谓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最艰难的时刻就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刻。当我们做事遇到阻碍时,不妨打破常规,换一种角度去思考,或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类历史无数次变革表明,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永远不会有前进和突破。在中山市诗歌学会成立后,诗歌学会组织中山诗人以“诗群”的形式广泛与外界进行接触,“中山诗群”才被真正激活起来,并使中山诗坛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山诗群”受到了全国诗歌界的关注。
2007年11月23日,这是一个令中山诗人难忘的日子,在著名诗人、时任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的倡议和支持下中山市诗歌学会在中山市文艺者之家正式挂牌成立,全国著名诗人、诗评家张同吾、韩作荣、叶延滨、雷抒雁、李小雨、梁平、祁人等出席了中山市诗歌学会的挂牌成立仪式。学会现聘请了20名全国著名学者、诗人、诗评家为学会顾问。现有顾问:吉狄马加、谢冕、叶延滨、丘树宏、商震、李少君、吴恩敬、杨匡汉、梁平、杨克、祁人、潘红莉、臧棣、胡弦、张德明、霍俊明、刘川、张新泉、杨庆祥、黄礼孩、李云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山市诗歌学会的成立是中山文艺界的喜事、盛事,她对中山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中山诗群”出现的开端。因为有了中国当代诗坛的许多名家和国家级诗歌刊物的“当家人”做我们中山诗人的顾问和老师,我们的作品便有了走出中山、走出广东和走向全国的“捷径”。
2008年1月12日,中山市诗歌学会举行选举理事会大会,51名会员出席了会议。李容焕当选主席,丘树宏担任了学会的名誉主席。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祁人到会祝贺。中山市诗歌学会的成立,为“中山诗群”的形成打下了较好的诗学“群体”基础,诗群队伍不断成长和壮大。2013年底,诗歌学会理事会改选,王晓波当选主席并连任二、三届主席;李容焕改任名誉主席,学会成立至今已有会员近百人。
“引导中山诗人的好诗、好作品走出中山、走向全国,让国内外的诗人和评论家们更加关注中山以及中山的诗人和作品,让中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诗歌强市。”这是《中山诗人》报创刊词里的一段话,这也是中山诗歌的期望,更是中山诗人坚守的一种使命和责任。2008年3月23日,中山市文联在中山纪念图书馆举办《中山诗人》报首发仪式。《中山诗人》报由中山市文联主管、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办。由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题写刊名。2015年下半年,《中山诗人》改版为大型诗歌季刊《香山诗刊》,办刊宗旨:“构建中国大陆诗歌与港澳台侨诗歌交流平台,努力把诗刊办成大陆诗歌和华侨诗歌的纽带。”《香山诗刊》诗刊的创办,为中山广大诗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创作交流平台,引导中山诗人的好诗、好作品走出中山、走向全国,让国内外的诗人和评论家们更加关注中山以及中山的诗人和作品,让中山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诗歌强市。这是中山诗歌的期望,更是中山诗人坚守的一种使命和责任。刊物出版后,我们通过邮局邮寄到每位会员手中,让诗人们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发表自己作品的阵地。同时,还通过刊物和全国各地的兄弟同行进行交流,每期的刊物邮寄量近千份,很好的团结了全体会员,也对外展示了“中山诗群”的形象。中山诗歌群体已逐步形成群体力量,而且地方特色强烈、明显,中山诗人诗歌作品充分表现中山风物,并关注重大事件、关注重大社会现象,这种社会责任感、这种担当意识成为“中山诗群”诗歌很重要的地方特色。
为繁荣中山市文化建设,近年来,诗歌学会每年策划主办“中山市新年诗会” “中山市春天诗会”,并多次主办“中山市端午诗会”“中山市中秋诗会”等沙龙型式的文化活动。“中国诗歌万里行”大型公益诗歌文化工程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活动品牌之一。“中国诗歌万里行”先后12次来到中山采风,诗歌学会积极做好其中的协办工作,并组织了中山诗人一起采风。诗歌学会还筹办或协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诗歌作品展演活动、“新诗百年诗梦同行——粤港澳台2017年新年诗会”、“新诗百年:2017粤港澳大湾区海洋诗会暨‘魅力湾区诗如画•秀美西江博爱情 ’”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全球汉语征诗活动、阮章竞诗歌奖和诗歌沙龙活动、“握手农民工”大型诗歌公益活动、主办“勿忘国殇,珍爱生命,祝福汶川,以诗聚爱——让我们的诗歌筑起一个新的汶川,纪念汶川地震10周年”活动,以及“我们的声音——诗歌进工厂系列朗诵会”等等。学会还组织诗人到全市各镇区如东凤、神湾、小榄、坦洲等地进行文学采风活动,并与当地文联进行互动、交流学习,使中山诗人不仅开阔了视野,更是带动了当地文学创作,为诗人之间以及不同种类的艺术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好的交流平台。
二、面向社会,深入人生
近年,中山诗人的敏锐、良知、社会责任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得到了充分彰显。诗歌,是时代的号角,是历史前进的足音。2008年5月21日,汶川大地震。5月21日下午,由中国诗歌学会和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诗歌学会承办的“中国诗歌万里行抗震救灾志愿采访团”赴汶川地震灾区实地采风。中山诗歌学会二位诗人马丁林、龙威与北京、成都诗人等7人远赴四川地震一线,开始为期8天的实地采访创作。《中山诗人》报以最快速度出版“抗震诗”专号,展现了中山诗人对灾区人民和抗震救灾的无限关注。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程中,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来说,抗震救灾其实也给了诗歌一次复兴和证明的机会,凸显了中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自觉。在汶川地震周年之际,20余位中山诗人向灾区学校图书馆捐赠了自己的诗集,举办“捐书助学”的爱心活动。2009年4月24-30日,中山市诗歌学会的诗人倮倮和叶才生参加了中国诗歌学会组织的“中国诗人重建家园志愿采访团”,诗人们拿起手中笔讴歌人间大爱,写出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抗震救灾诗篇。其中,倮倮创作的诗歌《那是什么在我的心底奔跑》,很耐人寻味:“在灾区采访的几天里/我总感觉有什么在我的心底奔跑/开始她像一匹马/然后是两匹/再然后是一群马/在我的心底轰隆隆跑过/白天她已跑到我的嗓子眼上/却没跑出来/晚上她们已跑到我的梦边边上/却也没跑出梦境/在我离开灾区的汽车上/我听到了电台里在播一首诗/“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我恍然大悟/在我心底奔跑的竟是一整个辽阔的祖国”。
中山诗人的诗歌创作,坚持和现实生活保持一种鲜活的创作态度,并不停地寻找突破点。诗人作家要代表社会的良心,成为社会的骨架,人民的精神支柱,诗人作家要自觉地肩负起这一历史的责任,其创作作品必须能够给社会传递和增添“正能量”。在此,值得浓墨重彩一提的是,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在大灾大难面前,诗歌成了民族发出的一种有力声音。4月20日,中山诗人丘树宏、李容焕、王晓波、罗筱、刘建芳、何中俊、杨官汉、叶才生、唐志勇在当地媒体发表了《愿高原的生命永葆尊严》、《玉树不碎》、《中国在行动》、《玉树,痛并心疼着的远方》、《祈玉的心》、《挺立的玉树》、《地震中出生的孩子》、《玉树现实镜像》、《面向玉树》等诗篇,“中山诗群”以孙中山故乡的博爱情怀给予灾难中的玉树人民以精神支援,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新华社为此编发了报道《广东中山诗人群体用诗歌为玉树灾区人民祈福》,被国内的许多报刊和网站广泛传播。另外,中山诗人除了用诗歌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还通过当地慈善机构捐款捐物为抗震救灾作出积极的贡献。
2020年1月才开始,新冠肺炎肆虐武汉,全国众多省市先后出现疫情。自2020年1月25日开始,“中诗网”在全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征文”,这是全国第一个全国性抗疫主题征文活动,共收到海内外作者一千多件作品,审发600多首诗歌作品,影响广泛。在此次疫情面前,中山市诗歌学会第一时间倡议和鼓励中山诗人拿起手中的笔创作抗疫题材诗歌作品,鼓舞抗疫斗志,坚定抗疫信心,用诗歌作品宣传防疫阻击战的英雄事迹。“中山诗群”充分发扬团队精神“集团式”创作“抗疫”诗歌,“中山诗群”团队诗人中,有抗疫一线的医生,有年过八十高龄高校退休教授,有机关干部,有外企员工,有新闻从业人员,有金融机构人员,有个体户,他们身份不同,但是都有着共同的渴望,为早日战胜疫情,以笔驰援,贡献自己的文化力量。“中山诗群”团队创作了100多首抗疫诗歌,并参加了此次征文活动,这是全国唯一以诗群名义“集团化”参与全国第一个全国抗疫主题征文活动的群体。“中山诗群”的“抗疫”诗歌被《诗刊社》和中国诗歌网“全国抗疫诗歌征集诗选”选用,和在广东省作家网登载。“中山诗群”“抗疫”诗歌还在《南方日报》的“南方+”微信平台“中山文学”专栏以专题形式进行连载发布……其中,诗人丘树宏的“抗疫”诗歌在各地传诵,他的诗歌《祖国在,武汉不会流浪》成为《中国艺术报》主办的《祖国在,武汉不会流浪——战“疫”诗朗诵专题》的主题诗歌。他创作的《你是光,你是爱》《以生命的名义》被谱成歌曲,在学习强国、人民网、人民政协网、中新社、中国艺术报、中国旅游网以及北京、河北、四川、湖北等地,香港大公报和海外华文媒体,尤其是广东省各大媒体、文艺机构等广泛刊载、发表、朗诵、播出,并正式上线发布,《你是光,你是爱》已有十几个版本在全国流传。诗人王晓波的组诗《坚守心底的善良 :致敬“最美逆行者”白衣战士》在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网、《南方日报》“南方+”发表后,在北京、湖北、浙江、福建、四川、山西、广东等地,被首都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图书馆、增城区实验小学、杭州基督教青年会等部门的大、中、小学师生和相关人员朗诵,发布在《学习强国》平台,及朗诵者所在单位的微信平台,成为助力抗“疫”的最强音之一。
中山诗人的诗歌作品面向社会,深入人生。中山诗人在政治抒情诗这一创作领域,丘树宏创作甚丰,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他的政治抒情诗受到了当今诗歌界的关注和较高评价。鲜活的诗歌艺术,源自于鲜活的现实生活。近年,他创作了一大批诱人共鸣的诗歌佳作,如:《以生命的名义》《共和国之恋》、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大型史诗《海上丝路》、大型交响史诗《MACAU•澳门》……等等。中山诗人的诗歌创作近年获得了许多社会荣誉,如:诗人丘树宏诗集《以生命的名义》获得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获《诗歌选刊》2007年度中国最佳诗集奖;作品获中国作家杂志2009-2010年度“郭沫若诗歌奖”、《诗歌月刊》“2010-2011年度实力诗人奖”;他的作品还获广东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其大型交响音诗《孙中山》曾获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并先后在广州、中山、北京、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澳门等地举办专场公演,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诗人黄廉捷、王晓波的诗集先后获得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桂城杯诗歌奖(广东省诗歌奖);2010年《诗刊》杂志和中山市委宣传举办“伟人孙中山”同题诗歌全国大赛,叶才生获三等奖,徐林、黄权林、罗筱、杨万英、刘建芳获优秀奖;诗人李容焕、王晓波、黄廉捷、黄刚、刘春潮、杨观汉等人的诗歌作品获“中山文艺精品奖”。诗人倮倮、徐向东、王晓波等的诗歌作品获“香山文学奖”一等奖。另外,诗人黄廉捷、杨万英、梁雪菊、于芝春、洪媚、妍冰、郑玉彬、洪芜、蔡志宏、廖洪玉、黄柳军等,也先后获得全国报纸副刊文学奖、“香山文学奖”奖项等各种奖项。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文场供秀句,乐府待新辞。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唐. 白居易)2009年7月起,国内著名诗刊《诗歌月刊》专门开辟“中山诗群方阵”专栏,用十多期版面推介了中山诗人丘树宏、李容焕、王晓波、余丛、祝晓林、倮倮、刘建芳、龙威、木知力、刘春潮、梁雪菊、董妍、叶才生、陈光钵、黄刚、杨观汉、于芝春、罗筱、徐向东、月牙儿、徐林、马丁林、阿鲁、黄权林……等为代表的50名中山诗人的诗作和诗歌评论,在国内诗坛引起了较强关注。在《诗歌月刊》2010年07月期,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在为“中山诗群”所写的专论《蔚然大观的诗歌方阵》中写道,“一批批形色各异、风格各样的诗人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蔚然壮观的中山诗群”。“中山诗群”这支队伍老、中、青诗人相互兼容、相互启迪,有星星,也有月亮,具有多元化写作的明显特点。中山诗人开放包容的品格,不同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相互兼容,传统与先锋并存,共同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时代和珍重自我的情愫。
2009年12月31日,广东“中山诗群”作品研讨会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召开,由广东省批评家协会和中山市文联联合主办,来自广东省内文艺理论界的有关专家以及“中山诗群”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对近年来涌现出的“中山诗群”现象进行探讨。时任暨南大学党组书记、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蒋述卓教授认为:“近年来,中山接连出现了不少像《共和国之恋》、《以生命的名义》等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中山诗歌现象,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中山的政治抒情诗,已经形成了它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国内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有些获得了国家大奖。这是很不容易的。在它的周围,也形成了以歌颂改革开放、歌颂中山大地为题材的一群诗人。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中山走在前列,这么多的诗人的涌现很值得重视,诗群部落成绩斐然。”省批协副主席、岭南美术出版社社长徐南铁,深圳大学副校长、中文系教授李凤亮,广东省文艺研究所所长陈雁冰等专家分别从中山诗群诗歌的叙事观、历史观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对中山诗歌现象进行了解读,对“中山诗群”今后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建议和看法。与会者认为,火热的生活激发了诗人的诗情,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很多素材;每一次重大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刻,中山诗人都没有缺位,他们紧跟时代,紧贴生活,大量诗作的涌现形成宏大的气势,并达到一定高度,值得肯定。
2010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悠悠咸淡水:中山诗群白皮书》、花城出版社推出《黄金在天上舞蹈——中山先锋诗十四家》,这使得 “中山诗群”现象更为引人关注。另外,《作品》和《诗选刊》下半月还先后开辟专栏,推介中山诗人及其作品。“中山诗群”的集体合唱和社会担当引起了共鸣。《悠悠咸淡水:中山诗群白皮书》收入中山84位诗人的300多首诗作,并梳理了“中山诗群”近年的诗歌活动及主要诗人简介。这是“中山诗群”一次文学成果的巡礼,一次集体风采的展现,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追求的宣言,一种思想境界的告白,并梳理了中山诗群近年的诗歌活动,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山诗群的集体风采。
2010年9月29日下午,《悠悠咸淡水:中山诗群白皮书》研讨会在广东省作家协会23楼会议室举行。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廖红球,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温远辉,中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丘树宏等领导出席研讨会。会议由省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杨克主持。参加研讨会的有杨光治、周建平、王干、熊育群、徐南铁、伍方斐、陈志红、艾云、魏微、陈旭、胡波、世宾、黄礼孩、黄金明、黄咏梅、卢卫平、张况、冯福禄、巫国明等诗人、诗评家、文艺界人士及15名新闻媒体记者。“中山诗群”现象成为研讨会的讨论焦点。《悠悠咸淡水》 一书反映了中山诗歌创作成绩,并在广东诗界形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与会者着重指出,在今天这么一个越来越欲望化、狂热追求消费快感的时代,中山有一大群对诗歌如此执着和热爱的群体,让人感到格外的温馨和温暖,同时深为感动和倍感珍贵。
近年,在中山博览中心举办的每年一次的书香书展,中山市诗歌学会积极组织诗人,携带著作到展馆内,与读者见面交流,与本土读者交流互动,一方面提升了“中山诗群”的形象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为书香书展增添了不少亮色,使得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进一步靠近。2018年上、下半年,中山市诗歌学会还在中山市求索书店主办的《诗“歌”中山》首发仪式暨“中山诗群”作品研讨推介会,以及“人生自有诗意”中山诗群诗丛作品首发仪式暨读者见面签售会活动,举行“中山诗群”诗人向中山纪念图书馆赠送书籍仪式等,中山诗人和读者零距离接触和互动。“中山诗群”诗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四、乘风破浪,众志成城
“中山诗群”是一个值得珍惜的珍贵名誉。在2013年9月18日的《东方早报》上,上海文化学者孙琴安发表《当代诗坛的区域诗派》一文提及中山诗群,指出中国的文学派别和诗歌流派的命名,有一个从时空逐渐移向区域的过程,当代诗坛就区域和派别而论,可谓流派纷呈、多姿多彩。他还在其专著《中国诗歌三十年:当今诗人群落》一书中重点推介“中山诗群”。近年,全国著名诗人叶延滨、梁平等还专门为“中山诗群”撰写文章在《文艺报》和“中国作家网”等媒体上发表,对“中山诗群”给予高度评价。另外,许多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山诗群”的形成有其历史的、现实的、人文的原因。“中山诗群”诗风强盛,有报纸、有群体;诗群诗品高尚,风格明朗,诗体多样,每个个体又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是良好的诗歌的形态;作品题材丰富,田园、乡土题材占了很大部分,表现现实生活的、主旋律的政治抒情诗也有很大比例。
“中山诗群”的形成和快速崛起,与中山诗人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是密不可分。近年,市诗歌学会的诗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出版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诗集:《以生命的名义》《共和国之恋》《骑着月亮飞行》《雨殇》《穿越》《被比喻的花朵》《我们都是风吹出来的歌》《日月同行》《诗歌在诉说》《流淌的岐江》《梦中之河》《画心》《一只蚂蚁的悲伤》《安静的先生》《心湖泛舟》……等近50部诗集。
“中山诗群”的诗歌创作,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现实生活,保持一种既严肃又鲜活的创作态度,对于国家和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抗击非典,汶川、玉树地震,南方雪灾,以及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等等,中山诗群的诗人们都纷纷拿起手中的笔,以诗歌这一独特形式缅怀、纪念和放歌这一段段使人刻骨铭心、催人奋进的历史,对提升和加深读者对历史的认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为充分展示中山市诗歌的创作成果,展示中山诗群的“文化自信”,2017年,由中山市诗歌学会统筹策划的“中山诗群诗丛”在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2017年8月第1 版),中山诗人王晓波、刘建芳、黄廉捷、梁雪菊、于芝春、郑玉彬、刘洪希、苏华强、杨万英、洪媚等十位诗人的诗集结集出版发行。这是为纪念新诗百年,在我国诗坛上地方诗群成果的一次亮丽展示,是“中山诗群”在中国诗坛上一次集体放声歌唱。为此,我国著名综合文学报刊《文学报》在2017年11月30日以《“中山诗群”出版“中山诗群诗丛(10本)”向中国新诗百年致敬》为题专版报道了“中山诗群诗丛”出版情况,并编发了10位中山诗人的诗歌作品专辑。另外,《南方日报》和《中山日报》也就“中山诗群诗丛”出版作了专题评论和报道。
为展现中山的历史、人文、民俗和山水。市诗歌学会编辑出版首部关于中山的颂诗《诗“歌”中山》,在 《文艺报》《中山日报》、“作家网”……等传媒上刊登了征稿启示,收到了全国各地来稿诗歌近千首。从征诗、选稿,到诗集定稿,经过二年多的努力,选编人员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努力。尤其是常务副主编罗筱在征稿选稿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在诗集的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联的大力支持。展读《诗“歌”中山》,读者不但可读到众多中山诗人朴实而优美的诗章,更可读到当今诗坛名家洛夫、郑愁予、叶延滨、黎青、王鸣久、黄亚洲、杨克、丘树宏、石英、商泽军、刘川……等中外著名诗人的名篇佳作。
“中山诗群”这支队伍老、中、青诗人不同风格的诗作,呈现相互兼容,百花齐放的风貌。作品中既有星星,也有月亮,具有多元化写作的明显特点。中山诗人开放包容的品格,不同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审美个性,传统与先锋并存,共同表现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时代和珍重自我的情愫。
近年来,《中国作家》《诗歌月刊》《诗林》《诗潮》《中西诗歌》《文学报》等全国著名文学杂志和诗歌刊物在显著栏目重点推介“中山诗群”近作;2015年2月现代出版社出版《那一树花开——“中山诗群”诗人选评》;2016年7月现代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下诗歌现场(2016年卷)》集中刊发了26 位中山诗人的诗歌佳作。“中山诗群”的频繁亮相引起了海内外诗歌界对“中山诗群”的深度关注。另外,近年出版的《中国诗歌年选》《大诗歌》《中国诗歌年鉴》《优秀网络诗歌精粹》《中国诗歌排行榜》《天天诗历》《中国新诗日历》等权威诗歌选本,也多次选用“中山诗群”诗人丘树宏、王晓波、倮倮、余丛、黄廉捷、罗筱、阿鲁等中山诗人的诗歌精品。
“中山诗群”丘树宏带头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写作,坚定了许多人尤其是公务员文学创作的信心和勇气。最近几年,他出版了《长歌正酣》《以生命的名义》《共和国之恋》《花地恋歌》等多部专著。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2004年底,笔者的诗文集《银色的月光下》结集,正联系中国工人出版社办理出版事宜,很想找一文学名家或领导为诗文集作序,笔者将诗文集的稿子送给他请他作序。一周多后,便收到他的序文电子邮件,在这篇近3千字的序文中,他在点评笔者的文学作品的同时,更呼吁:关注“草根文人”,关注“草根文化”。指出:改革文学管理体制、解决“文学公平”,其中重要的一个突破点,就是该如何真正的重视“草根文学”,该如何真正的关注“草根文人”。序文落款时间:2004年12月2日凌晨5时。笔者仔细看了他发电子邮件的时间:12月2日凌晨5:23时。在“中山诗群”中,包括笔者内,不少诗人是公务员,如祝晓林、陆文伟、刘建芳、于芝春、罗筱……等10多名诗人。当他们得知诗人丘树宏作为市领导,为撰写评文,写到凌晨5时,对他利用公余时间,积极从事文学创作这种朴实精神和文化情怀,大家非常欣佩、感动。
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诗歌是情感的倾诉,更是关于言语的一门文学艺术。读者喜爱什么样的诗歌?无疑,缺乏热情和朝气的诗歌,难以引起读者共鸣。而充满梦想与激情的诗歌,会受欢迎;宣扬爱情与友情,耐人寻味;洋溢着青春气息励志的诗歌,“亲民”和讨人欢心;饱含深情、富于哲理的诗歌,会深植入人心。中山诗群诗人的作品因“把心交给读者”,而引起读者共鸣,和受到中国当代文坛的关注。大诗人臧克家说:“对于时代精神,诗应该是最敏感的水银柱。沸腾的生活象海洋。而诗呢,诗就是它的波浪。” “叫后人回忆到我们这时代的时候,不凭历史而凭我们的诗句……”
丘树宏的诗风较为豪放且关注社会重大事件。著名诗人李瑛评价说:“丘树宏主张诗歌要接触生活,要从生活当中寻找素材。一个诗人必须到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吸取生活中的营养,发现美,创造美。另外,他主张诗人的社会责任,我非常同意他的这个理念。诗人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或者说告知责任,他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 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宣告终结,这对于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丘树宏为此创作了诗歌《2006,中国的脐带断了——写在中国取消农业税之际》。在诗中,他感慨万分地说:“这开始于2600年前的农业税啊/这默默生长了2600年的脐带啊/曾经给神州长地输选了多少养分/曾经给中华文明输送了多少血液//多么漫长的2600年啊/曾经那么年轻漂亮的母亲/变得如此的苍老憔悴/多么沧桑的2600年啊/曾经那么强壮活力的儿子/变得如此的虚弱贫瘠”(选段)诗人把在我国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比喻是“默默生长了2600年的脐带”这是何等的确切和精彩。诗的艺术构思过程,是诗人对生活、对主题的认识的深化过程。灵感是诗的受孕,是诗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无与伦比的协调和欢快的遇合。在诗中,诗人发挥丰富的联想,抓住2006年中国取消农业税这一焦点,使用震撼人心的“大标题”——“2006,中国的脐带断了”。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由取消征收了2600年的农业税,诗人联想到农业税是一条“紧紧缠绕在中国母子脖子上/2600多年的脐带”这是诗人感情的升华,认识的扩展和深化;把取消农业税,构思为脐带断了,这一新意象的涌现和意境的开拓,显示诗人驾驭时代题材的大手笔。
诗人李容焕的诗歌想象力丰富,其作品擅长使用联想手法进行抒情。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其主要特征,即:抒情。李容焕的《春光曲》,无疑就是抒情作品中的一首闪光之作:
春光是冰雪融化时的一声脆响
春光是柳树新枝上的一抹新绿
春光是奶奶手镯上七彩的炫耀
春光是孩子们装进压岁钱的新衣
春光闪动在春联贴墙的一刻
春光跃动在少女怀春的一瞬
春光由雏燕从冬的尽头衔来
春光由牛犊从耕耘的脚下走来
春光由春笋从泥土深处凸出来
春光由春妹子从浣衣时蹦出来
春光担在阿爸送肥下田的粪筐上
春光握在阿哥播撒种子的手心里
春光藏在阿妹上学路上的书包内
春光贴在打工族上班的脸颊上
春光挂在新战士训练的刺刀尖
春光跳上了诗人意境的琴键……
《春光曲》全诗四段十六行,通过递进的连环,诗人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春光”在心中的“臆想”,将人们日常目睹的普遍现象,通过自己的丰富情感,抒发出“春光”就是“冰雪融化时的一声脆响”“柳树新枝上的一抹新绿”,“春光”更是“播撒种子”的希望、“上学路上”的快乐,它写意地“贴在打工族上班的脸颊上”。
诗人是憧憬幸福的创造者、歌唱者和传递者。在当今诗坛,同题为《传说》的诗歌,可能无数。但能广泛流传,可再三品味的却一定不多。笔者的拙作抒情短诗《传说》, 2006年9月23日在当地媒体发表后,不久被《青年文摘》在 2007年第01期给予转载;在《诗刊》2010年1月(上半月刊)“爱情诗专辑”上又选载了这首诗歌。《诗选刊》杂志2018年2月,又再次选载了这首诗歌。一些喜爱这首诗歌的读者还将《传说》一诗收藏到自己的博客里,该诗还入选《2010年中国诗歌选》(海风出版社)、《2009—2011年优秀网络诗歌精粹》(中国戏剧出版社)等多种诗歌选本。现将拙诗链接如下,诚请读者朋友批评:
哪年哪月
那个桂子飘香的牵手晨曦
那个荷香渺渺油桐伞下的午后
那个花灯中烟火里的元宵
那个石头记里的西厢往事
那个死与生 又生与死
那个打不成又解不开的结
我是你前世的守望
无奈却让你化成了
石头 却望不到头
盼不了 望不见
在江边守望千年的一个传说
你是我无心却相遇
无缘 却千里寻觅
盼不了 望得见
化蝶双飞的前尘往事
刹那的思绪如电闪
现世的我
惊疑前世
一个个遥远的爱情传说
诗人刘洪希的诗歌《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2001年在诗歌民刊《打工诗人》首发后,2002年2月被《北京文学》转载,并被选为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文学理论考研试题、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汉语言文学考研试题,全诗如下:
一只青蛙
身上流的是乡村的血
灵魂却在城市里
戴着镣铐跳舞
水泥地 楼宇森林 城市
站立在土地的沦陷之上
站立在一只青蛙痛苦的怀念之上
那微波荡漾的水呢
那草地 稻谷
和梦中的家园呢
从乡村到城市
如果注定这是一次艰难的过程
一只青蛙 千万只青蛙
情愿奉献一切
让热爱者的欢笑
建立在自己的血肉之上
九月的黄昏
我在城市的某一角落
看见一只青蛙
无家可归
在本文,笔者之所以一再选用中山诗人的诗歌,无非是想向读者阐述中山诗群的诗人们是一个朝气蓬勃而务实的诗群。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诗人,我们更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诗歌表达方式。在新诗的发展长河里,“中山诗群”无疑是一滴不显眼的露珠,但我却相信这滴露珠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六、展望
“中山诗群”以新锐的姿态出现在文学现场,向人们证明了这是一个朝气蓬勃、辛勤笔耕的群体,是一支充满希望、可以信赖的文学生力军。从“中山诗群”的近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山诗群”诗人创作硕果累累,创作主流健康向上,“中山诗群”勇于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我们亦应该清醒看到,放眼全国,中山有影响力的诗人和作品还相对较少,中山诗歌的“城市风格”和“地域个性”也未完全形成。“中山诗群”作为群体要凸显中山地方的特色,要找到一种文化差异,中山诗人的触角要更广一点;每一个诗人要增强学养,要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诗人要逐渐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与所有文艺形式一样,诗歌需要一种探索精神,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诗歌要从广度深度开掘。
有一种“隐忧”:近年来,中山文学队伍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好像少了些,“中山诗群”的发展似乎显出后继乏力的苗头。文学事业要靠一代又一代有激情有能力的创作者薪火传承,要靠一拨又一拨有理想有抱负的耕耘者继往开来。要把“中山诗群”真正地向全国进行推介,需要中山各级政府部门的热心扶持,文化部门需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中山诗群”的繁荣和发展,呼唤更多中山诗人作家的成长,需要他们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才辈出是中山文学事业繁荣兴旺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中山诗群”诗人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潜心写作,砥砺前行。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诗人作家们要向社会、向群众学习,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相信,“中山诗群”的诗人们定会不辱使命,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定能走出“小天地”,走向“大世界”,创作出更多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精品佳作,为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地输送“正能量”。
诗歌,一座城市的光亮。对一个地方的认知,不应仅仅是对其地貌和经济的认识,而应是更深层次,对其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和认可 。2019年6月30日,中山市诗歌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换届,新一届理事会希望通过选编《中山现代诗选(2000—2020年)》,展现新世纪近二十年中山市新诗建设成绩,为中山文学沉淀优秀的诗歌精品。市诗歌学会理事会将编辑出版《中山现代诗选(2000—2020年)》,作为本届理事会的重大事项摆上议事日程。2019年8月上旬,中山市诗歌学会在《中山日报》、“作家网”、“中诗网”……等传媒上刊登了征稿启示,近半时间,收到了来稿诗歌近千首。市诗歌学会从来稿中,精挑细选,编辑成本诗选。
本书的出版问世,要感谢中共中山市委宣传和中山市文联的大力支持。著名诗人、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先生,中山市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林锐熙先生,中山市文联陈江梅主席,中山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卢曙光先生,中山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委员邓文华先生对诗集的出版发行给予了亲切关怀,多次探望编辑人员,并给与指导和鼓励。中山市政协、中山市文联和中山火炬开发区宣传办对诗集的出版发行给予了大力资助。由于出版时间仓促,本书在选编过程中,难免会有所错漏,难免会挂一漏万,有的中山诗人的作品可能未予入选,如是,恳请谅解。欢迎广大读者及方家批评指正!
王晓波
2020年10月16日于中山
作者:王晓波,中山市诗歌学会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香山诗刊》主编。曾获人民日报社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等奖项。著有诗集《骑着月亮飞行》《雨殇》《银色的月光下》《生命 · 情感》。主编《那一树花开》《诗“歌”中山》等12部;有大量文学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诗刊》《人民日报》《诗选刊》《青年文摘》等刊物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