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诗人慕白诗集《开门见山》出版。《开门见山》系中国好诗·第六季入选诗集,小众书坊策划制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诗集。
该诗集共分《海边书》《日月山》《安魂曲》《数星星》四辑。《开门见山》是作者近5年创作的作品精选,本诗集以作者现场经验,经过考察取得第一眼直观的感受,以现代诗人的眼光解读中国山水和文化,以诗意抒写新时代的风物人情,追索人与自然在经济大潮(工业时代)冲撞和冲撞后的崭新感悟,发掘出一种人与自然交汇的新型关系。在诗意中还乡,以新的人格力量,重塑山水诗。
《开门见山》呈现的主题均为对于美好的追求与向往。诗人以“行”为“爱”,诗集中无论写亲情、友情、爱情都歌唱爱;无论写动物植物、山川河流、沙漠湖泊都充满爱。不仅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也爱异国的土地和人民。只要是美的,诗人都爱护备至。没有成见和偏见,没有分别和对立。该诗集由著名评论家霍俊明作序,序言中霍俊明也给予慕白诗集较高的评价。
慕白,1973 出生,中国作协会员,首都师范大学 2014年度驻校诗人。曾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获《十月》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有作品在《诗刊》《人民文学》《新华文摘》《中国作家》《星星诗刊》《读者》等报刊发表。作品入选多种年选,著有诗集《行者》等。现居文成。
|途经霍林河冰川遗迹
神呀,那么多人一起上山
为什么只有我看见你的模样
像一位头戴鲜花的牧羊少女
神呀,这草原上站立了
亿万年的霍林河冰川
只有你的出现才让石头开了花
神呀,如果你回到人间多好
我们可以时时刻刻并肩站在一起
不再关山万里,不再形同陌路
神呀,你我都知道
我们都只是短暂的停留
隔着两个世界,彼此没有通道
|赛场上,一匹马把骑手摔下来
哲里木赛马的枪声一响
它已想不起家乡
冷兵器时代早已过去
草会站起来,骑手不是去战场
它还是一匹马
是马就要奔跑
不是故意要失前蹄
当背上的人摔下来的一瞬间
它正奋起前蹄,奔向远方
前方辽阔,鸟儿飞翔
总算为自己跑一次了
淋漓尽致的雨,多么幸福啊
不是行为艺术表演
不再自欺欺人地活着,纯粹是一匹马
骑手被抬上救护车的时候
马,第一个冲向赛马场的终点
|这路没法走了
清明节这天
我,哥哥,弟弟
相约一起回家给爸妈扫墓
包山底在修公路
路面施工,到处坑坑洼洼
时不时地堵车
十二公里,居然开了
两个半小时
在我前面的弟弟打来电话
说,去年妈妈死后
这回家的路
就变得没法走了
|春日山中
进入腹地,山峰耸立
沿着溪涧前行,小径芳草
空山新雨,坐看云起时
鸟鸣嘤嘤,嘤嘤,嘤嘤嘤
松鼠跳跃,在林间,带着野性
熟练的技巧,你动,它也动
进进出出,进进出出
曲径通幽处,桃李怜花
忧虑、饥饿、疼痛、慈爱
春风缱绻,山水之间
|百丈漈观瀑
这才是春天,多么撩人的时刻
峰峦一起一伏,福地洞天灿若星河
万物复苏,春色有无中,鸟鸣山涧
你的桃源在世外,日后不再有
深入山的腹地,溪水潺潺流淌
野花遍地开,娇莺恰恰啼,这一刻
江山有风月,你不春寒,我不料峭
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大地为床
我们多自在,风在吟唱,水也温柔
世上闲人地上仙,山道崎岖
常青藤绕着合欢树,忘记爱别离苦
灵与肉的融合,在悬崖边缘
难舍难分,我看到天上日月同辉
为了共度爱河,百丈飞瀑
一泻千里,魂飞天外。乐山爱水
那一日,我尝到了真爱的滋味
生死相依,芳草鲜美,飘飘欲仙
这是第一次,永远都是第一次
我不怕跌入谷底,跌入深渊
不怕跌入万丈红尘
|游子吟
老娘在包山底,山中有我家
娘在哪,哪儿就是家
娘年届七十,种庄稼好手
闲不住,娘天天上山
娘如数家珍:今年已经收土豆735斤
采茶收入5852元,兔子养了25只
地里种芋艿126株,蕃薯2018苗
水稻已经扬花……
娘还说,这个季节回家不要买菜
田里长满了丝瓜、南瓜、蒲瓜
茄子、豇豆、空心菜,还有
苦瓜。说到苦瓜,娘的声音低了下来
悄悄叹口气:可惜你爹走早了
|碛石赋
风是个大忙人
黄河水也是
尘埃和行人都匆匆
只有阳光很闲
悠悠地
照在龙王庙的屋顶上
照在老街的门楣上
香烟和我一样
踱着方步
慢慢地
从码头的西
飘到东
又从东逛到西
无所事事
己亥年
一个春日的午后
|夜宿希里沟镇
巨大的月亮君临祁连山
夜很凉,山那边还是山,推窗远眺
天净如洗,群山肃穆,月光中
风吹石上,星光似豆,这是狼和羊的故乡
我多么希望看见草原深处,一只狐狸
和我一样,也在抬头望月,遥望百年之外的
孤独
|安魂曲
雨下了一夜
已淋不湿他
某某,某某某
墓碑上
有些名字开始模糊
他曾经在我们中间
他应该是个好人
不知道活得好不好
在生前
他可能胆小
他或许晕血
他甚至恐高
现在他不怕人评说
活着的功过
只是踩死一只蚂蚁
他肯定也有过爱情
和亲人们一起
埋骨青山
他没有恨
眼睛闭上的时候
他宽恕了这个世界
(选自慕白诗集《开门见山》)
慕白,或者慕白诗记
——慕白诗集《开门见山》读后
敕勒川
这世间有一个叫慕白的诗人,慕白的慕,慕白的白。
这世间居然有一个叫慕白的诗人,真是一件奇怪的事,当然也是一件不奇怪的事。奇怪的是,这个个头不高、黑脸膛、寸头、虎背熊腰、无论何时两眼都肆无忌惮地滴溜溜乱转、说话声高气昂、颇有些“匪”气的人,竟然是一个诗人。不奇怪的是,你读过他的诗,就会明白他长成这样是有目的的,就是为了与他的诗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长成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来。但问题是,他长成那样,却的确写出了这样的诗。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诗呢?
是《开门见山》这样的诗。
有真爱,有真意,有真心,有真痛,有真疼,有真性,有生活,有义气,有灵魂,有一个诗人活泼泼的善与美。
这是一部我不敢、不忍、不能一下子看完的诗集,就像小时候,我们得到一块珍贵的糖,不敢、不忍、不能一下子吃完一样,是需要慢慢回味的。从漫长的夏日开始读,到金黄的深秋读完,冥冥之中或许暗合了某种天意:在收获的季节,看到了好兄弟慕白美好而又沉甸甸的收获,这对我何尝不是一种快乐而又美好的收获。
这收获,是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惺惺相惜,是对我们多年友情的肝胆相照,同时,也是对诗歌和生活的致敬。
《开门见山》中有一大部分诗,是慕白写给他的好朋友的,大部分是写给诗道上的诗人们的,他用倾注了满腔热情的文字写下对友情的珍视,就像当年杜甫对李白们的珍视,就像秋天对一粒果实的珍视。这样的诗有很多,其中的一首《与芷父夜游长江兼致屈原书》:“三闾大夫,我喜欢喝酒,但酒量越来越差/‘情多最恨花无语’,不是哭了,就是醉了/四十多年来,我连自己都喝不过……”
说是致屈原书,实际上,是他自己写给自己的。他认清了一个诗人的境遇,但他依然领受一个诗人的命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喜欢喝酒,但酒量越来越差”,“四十多年来,我连自己都喝不过”,“一个闲人在他乡/我想草草打发一生”,“我无力为自己招魂”。他知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也知道自己的美好和坚毅,因而他知道整个人类的不足与缺陷,也知道整个人类的美好与坚毅,他看破而不说破,他留一分余地给自己和这个世界。
《开门见山》中还有一部分诗,是他游历各处而写下的诗歌,但不是那种廉价的旅游诗,而是倾注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对万物的理解。《安福寺前》,就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首诗,或许写出了一个诗人的前世今生。“天圣山如经书,在文成/寺院山门敞开,佛祖在天上/俯视众生,看庙里的香客/双手合十,焚香、祈愿,仰望天空……”这个内心刚强而又充满柔情的诗人,不论在哪一世,都不会改变了,所以,轮回就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了,有的只是此生,此在,此刻,一切的意义皆在当下,其他都是虚妄。所有的前世,都是今世。所有的风景,都是心景。心之外,皆是泡影。这个叫慕白的诗人,借一座叫安和福的寺院,完成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理想。
安福寺,我也去过,应该不止一次去过,但至今没有写出一首诗,暗自思忖,大概是缘分还没有到吧。看着慕白写出的这首诗,内心里忽起了一丝惭意。这惭意,不知道是对自己的,还是对慕白的,还是对安福寺的。或许都是,都不是。这就像人生,总也不会有个定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解答。至于正确与否,倒已经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了。再说,人生哪里有正确与不正确这一说呢。
《开门见山》中还有一部分诗,是有关生死的,比如《安魂曲》。这首诗写了一个人的死,全诗几乎是对一个人生前的猜测和叙述,缓缓道来,家常话语,细节饱满,充满人间的烟火气息,不由让人怀疑,这写的一定是他的一个亲人。他用死,写出了一个人的生:“他宽恕了这个世界”。或许这个叫慕白的诗人是要告诉我们,与其死后宽恕,还不如活着时就宽恕,这样,人生才会更轻松和简单一些。但是,没有死过的人,不知道宽恕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啊。幸而我们在慕白的这首诗里,经历了生死,看到了宽恕的可能性。
一个诗人,一定要给自己的母亲写一首诗,我觉得这是一个诗人的义务和责任。我内心里有一个不成文的稀里糊涂的想法,就是看一个诗人的诗好不好,就看他写给自己母亲的诗,我认定一个诗人写给母亲的诗一定是他最好的诗。慕白的这首写给母亲的诗《静夜思》,让我心怀感动。
静夜思
除夕
年夜饭
爸爸和妈妈站在墙上
面带微笑
看着我
把满满一大杯酒
倒进肚里
今年
居然没拦着我
不生气
也没吭一声
我们与父母,与所有的亲人们,只此一生,此生过后,再无瓜葛,所以失去此生,便成了一件不得不面对的令人绝望的事,让人心痛,心疼。他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了最深沉的感情。惟其少,才具有穿越心灵的力量。
写诗如做人,需重情、重义、上心、触及灵魂、身怀至爱,从以上引用的这四首诗来看,这个叫慕白的诗人做到了,且做得非常好。至于他在诗歌语言与技巧上的圆润与娴熟,就不在这里讨论了,这对于他,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风生,水自然会起,真情到了,其他自然会来,我想他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与慕白相识多年,偶尔碰在一起,便会痛饮一番,只是我这些年,因为身体的原因,一般不大喝酒了,即使喝,也只是象征性地喝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而慕白,却似乎酒量越来越大了,或许,这是他诗写得越来越好的原因吧。这是一个可以把酒喝成茶的人,也是一个可以把茶喝成酒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本人不轻视名利,心胸不开阔,闻过不喜,宠辱都惊,牢记恩仇。”这或许是对他最好的注解。这样的坦然与洒脱,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毋庸置疑,新诗百年,已经取得了与它相匹配的成就,找到了与它相匹配的诗人,或许,慕白算是一个,当然这需要时间的验证,而并非我信口雌黄就可以令人信服的。但我相信他,犹如相信时间一样。
这么多年,他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诗人,打造自己的同时,也顺带的把文成打造成了一座诗意的城市,因而他不无得意地说:“好诗人如果不在文成,那就一定在去往文成的路上。”他做到了,他让文成成了诗歌和诗人们的故乡,他让世间了解了文成的诗意,于文成,于诗歌,于诗人,于这个世界,都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作者敕勒川,诗人,现居呼和浩特市。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