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通过此次活动促使我们深入深刻反思青海文艺的历史、观照青海文艺的创作、思考青海文艺的发展,为我们献言献策。”
时值仲夏,“四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已然形成一种社会热潮。为能更好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自己的方式“庆百年华诞,为时代抒情”,青海省文联文学创作与理论评论中心与化隆回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6月25日,在青海美术馆四层多功能厅举办“文心论坛”,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开展“‘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百年藏庄塔加》《铸梦小康·青海拉面》书写”专题研讨会。
《百年藏庄塔加》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摄影作品集。本书由曹生渊主编,马英健、李成虎副主编。通过影像、文字、律诗,为发掘、宣传本化隆县优秀民俗文化热点,打造独特文化旅游品牌夯实了基础,同时对百年古建筑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以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铸梦小康·青海拉面》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是李成虎所著的第二部以化隆拉面和拉面群体为书写内核的长篇报告文学(第一部是《嗨!化隆人》,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化隆拉面不仅走出山门、跳出农门、跨入城门、跃出国门,而且以化隆拉面为代表的青海拉面经济,经化隆县、循化县、民和县等地群众30多年的打拼,目前已进入国内270个三线以上城市,落户20多个国家,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型特色产业,助推了脱贫攻坚,带动了返乡创业,提升了生活品质,实现了铸梦小康。仅海东市就有1.28万户、7.26万名贫困人口通过拉面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占全市近10年脱贫人口的37%,在化隆县这一比例则高达69%。2017年9月,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将青海省“拉面经济”作为首条先进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截至2018年6月,全市拉面产业从业人员返乡创办的企业达462家,吸纳就业人口6786人,实现销售收入16.2亿元,利润5.7亿元,务工人员年收入3.1亿元。全市17万多群众借助拉面产业走出大山,融入城市,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增加了收入,拉面从业人员子女享受了输入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碗“青海拉面”,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脱贫面”“致富面” “团结面” “小康面”。
本次研讨会,围绕两个文本,在“为何书写、书写什么、怎样书写、书写如何”的文艺研究范围中,为体现研讨活动的丰富性、层项性和专业性,主办方不仅打开大门听意见,还特邀请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国家高级摄影师张小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教授孔占芳,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传播学院教授丁琼,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在读博士刘大伟,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马豪杰,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传播学院讲师李清,青海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教师岳岚,《青海湖》编辑部副编审范红梅,西宁市城中政协文史办公室《城中文史资料》主编黄晶,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助理工程师、省作协会员丁永秀,化隆一中教师、青年作家索里么等相关学者、文艺研究者、文艺创作者共50人,就新时期文艺如何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如何礼赞祖国、为时代抒情?如何把握文学艺术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等问题展开研讨。
本次莅临出席研讨会的领导有青海省文联副主席谷晓恒,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王志强,青海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化隆县文联主席李成虎。
本次“文心论坛”专题研讨会由青海省文联文学创作与理论评论中心主任贾一心主持,并明确了《文心论坛的初心、目的和意义》。
活动伊始,首先播放了由青年作家马文秀制作的塔加主题的诗电影,随后相关专家就两部作品从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创作风格等方面作了详细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这两部作品虽然书写的形式不一样,但二者所反映、所描绘、所表达的内容,与当下社会发展与时代主流保持一致,二者的题材是很接地气,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有一定的思想性、引领性、前瞻性。同时,对两部作品在审美性、观赏性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也给出了各自的观点和中肯的建议。专家发言完后,省作协会副主席、化隆县文联主席李成虎作了以《感谢“助梦人”》为题的感谢性、表态性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创作方法,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最后,青海省文联副主席谷晓恒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再次强调指出:“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希望创作的主体、创作的作品有高度、有故事、有魅力。高度,既指站位的高度,也包括精神的高度、情感的高度、学养的高度;有故事,就是要求讲述的内容‘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表达的情感要言已尽而意无穷,恰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此次活动促使我们深入深刻反思青海文艺的历史、观照青海文艺的创作、思考青海文艺的发展,为我们献言献策。”
此次活动,研讨气氛严肃而热烈,发言积极而包容。对广大文艺创作者的创作不仅有指导和引领作用,而且还具有鼓励和鞭策作用,真正达到了“文心论坛”活动的初心——促使青海广大的文艺爱好者、文艺创作者、文艺研究者、文艺批评者、文艺接受者进一步明确“为文之用心”,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不断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增强创作能力的基础上,努力推动青海文艺事业逐渐由高原走向高峰,做新时期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