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诗歌翻译论》是一本探讨汉诗英译的专著,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英汉诗歌的格律规范、汉诗英译的误区、外国学者译汉诗的偏误、汉诗英译的原则,结语,以及汉诗英译50例。本书以汉诗英译为主题,旨在探讨作为中国文化的古典诗歌走出国门,成为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东方文学。
作者:李建军 等著
责任编辑:沈继侠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诗歌翻译论》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诗与诗的审美创设
第二节 诗歌的类别
第三节 诗歌的功能与特点
第二章 诗歌的格律规范
第一节 英语诗歌的格律规范
第二节 汉语诗歌的格律规范
第三章 汉诗英译的误区
第四章 外国学者译汉诗的偏误
第五章 汉诗英译之难与译者素养
第六章 汉诗英译的原则
第一节 意象的审美再现
第二节 格律的审美重构
第三节 语言的审美顺应
第七章 结语
附录:汉诗英译50例(英汉对照)
序 言
曾在微博上读到一文,有一位在读的中学生专程写信给一位知名的诗人,告诉他说自己喜欢写诗,而且在写作文的时候写过诗,得到过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赏,希望得到诗人的指导。诗人回信告诉他:能写诗的人不多,出类拔萃者更是寥寥,因为写诗需要长期积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炼,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诗歌的格律和意境的创设,都需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千万不要以为“把句子排成行就是诗”,希望学生先打基础,在锻炼中成长,不要急于求成。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懂诗与懂诗的两个事实,一是很多人认为写诗和写日记、写散文一样容易,有想法就可以操作;另一个是懂诗的人知道写诗之难,难在何处。
诗歌之所以一直被人们誉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因为诗歌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及的内涵特征,包括短小精悍的形式,精炼华美的语言、寓意至深的情理以及富有乐理的声韵等,因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高雅文学形式。
诗歌的魅力在于其“咏物而显心志,观景能赋深情”,含而不露,极富韵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通过塑造一定的情境来实现抒情言志的目的,即借助外界的物象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要么见景生情,要么借物托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诗词有两种境界,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以“我”为中心来看万物,抒发主观感情。“无我之境”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述来阐发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我之境”的诗歌占比较多。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的诗歌都会带领读者进入某种特别的意境之中,或者感受情感的冲击而共鸣,或者遭遇灵性的启迪而纾困。在中国,很多人的人生就是从背诵诗歌开始的,既学习了锤炼的语言,又领略了内涵的精髓,还激发了斗志或者抚慰了情感。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很多学者希望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诗歌翻译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之一,因此,诗歌翻译也一直是众多学者的追求,有很多学习和了解双语的学者都有尝试译诗的经历,也有丰硕的诗歌翻译作品问世。但从现状来看,众多学者乐于翻译引进外国诗歌,加上出版机构和其他组织的助推,外国译诗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如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苑译林”系列诗歌译作,从1983年起到1992年的十年间共出版51种,主要包括有:《德语六诗人选译》(冯至译)、《德语国家现代诗选》(绿原译)、《英国诗选》(卞之琳译)、《苏格兰诗选》(王佐良译)、《英国十四行诗抄》(屠岸译)、《英国现代诗选》(查良铮译)、《法国七人诗选》(程抱一译)、《法国现代诗选》(罗洛译)、《域外诗抄》(施蛰存译)、《古希腊抒情诗选》(罗念生、水建馥译)、《印度古诗选》(金克木译)、《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飞白译)、《美国当代诗选》(郑敏译)等;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世界诗歌丛书”也多达51种。 外国译诗也为不少国人的推崇,甚至在誉为中国文化盛宴的春节晚会上都有外国译诗的朗诵节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源丰沛的中国诗歌走出国门的却为数不多,汉语诗歌的译作在国外读者中的接受和推崇多为外国学者翻译的作品,但由于这些外国学者和汉学家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导致在汉语诗歌翻译中会产生一定的偏误。
多年来,本人一直尽力助推汉诗外译,也尝试一些译诗,在品读鉴赏诗歌的同时,还可以反思总结。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业已成书,得以慰藉。
本书在阐释诗歌的定义和类别、功能与特点、英汉诗歌的格律规范的基础上,阐述了诗歌翻译的原则,以汉诗英译为主题,旨在探讨作为中国文化的古典诗歌走出国门,成为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东方文学。书的最后附上了笔者自己的中国古诗的译作,供大家批评。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在此感谢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事赵婉清、谢红和刘湘庭老师的参与。书中引证能找到出处的都已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致谢。
---2021年春月于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鸿儒阁
作者简介:
责任编辑:沈继侠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01
《诗歌翻译论》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诗与诗的审美创设
第二节 诗歌的类别
第三节 诗歌的功能与特点
第二章 诗歌的格律规范
第一节 英语诗歌的格律规范
第二节 汉语诗歌的格律规范
第三章 汉诗英译的误区
第四章 外国学者译汉诗的偏误
第五章 汉诗英译之难与译者素养
第六章 汉诗英译的原则
第一节 意象的审美再现
第二节 格律的审美重构
第三节 语言的审美顺应
第七章 结语
附录:汉诗英译50例(英汉对照)
序 言
曾在微博上读到一文,有一位在读的中学生专程写信给一位知名的诗人,告诉他说自己喜欢写诗,而且在写作文的时候写过诗,得到过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赏,希望得到诗人的指导。诗人回信告诉他:能写诗的人不多,出类拔萃者更是寥寥,因为写诗需要长期积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炼,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诗歌的格律和意境的创设,都需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千万不要以为“把句子排成行就是诗”,希望学生先打基础,在锻炼中成长,不要急于求成。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不懂诗与懂诗的两个事实,一是很多人认为写诗和写日记、写散文一样容易,有想法就可以操作;另一个是懂诗的人知道写诗之难,难在何处。
诗歌之所以一直被人们誉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因为诗歌具有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及的内涵特征,包括短小精悍的形式,精炼华美的语言、寓意至深的情理以及富有乐理的声韵等,因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高雅文学形式。
诗歌的魅力在于其“咏物而显心志,观景能赋深情”,含而不露,极富韵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常常通过塑造一定的情境来实现抒情言志的目的,即借助外界的物象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要么见景生情,要么借物托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诗词有两种境界,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以“我”为中心来看万物,抒发主观感情。“无我之境”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描述来阐发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有我之境”的诗歌占比较多。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的诗歌都会带领读者进入某种特别的意境之中,或者感受情感的冲击而共鸣,或者遭遇灵性的启迪而纾困。在中国,很多人的人生就是从背诵诗歌开始的,既学习了锤炼的语言,又领略了内涵的精髓,还激发了斗志或者抚慰了情感。
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很多学者希望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诗歌翻译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途径之一,因此,诗歌翻译也一直是众多学者的追求,有很多学习和了解双语的学者都有尝试译诗的经历,也有丰硕的诗歌翻译作品问世。但从现状来看,众多学者乐于翻译引进外国诗歌,加上出版机构和其他组织的助推,外国译诗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如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苑译林”系列诗歌译作,从1983年起到1992年的十年间共出版51种,主要包括有:《德语六诗人选译》(冯至译)、《德语国家现代诗选》(绿原译)、《英国诗选》(卞之琳译)、《苏格兰诗选》(王佐良译)、《英国十四行诗抄》(屠岸译)、《英国现代诗选》(查良铮译)、《法国七人诗选》(程抱一译)、《法国现代诗选》(罗洛译)、《域外诗抄》(施蛰存译)、《古希腊抒情诗选》(罗念生、水建馥译)、《印度古诗选》(金克木译)、《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飞白译)、《美国当代诗选》(郑敏译)等;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世界诗歌丛书”也多达51种。 外国译诗也为不少国人的推崇,甚至在誉为中国文化盛宴的春节晚会上都有外国译诗的朗诵节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源丰沛的中国诗歌走出国门的却为数不多,汉语诗歌的译作在国外读者中的接受和推崇多为外国学者翻译的作品,但由于这些外国学者和汉学家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导致在汉语诗歌翻译中会产生一定的偏误。
多年来,本人一直尽力助推汉诗外译,也尝试一些译诗,在品读鉴赏诗歌的同时,还可以反思总结。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业已成书,得以慰藉。
本书在阐释诗歌的定义和类别、功能与特点、英汉诗歌的格律规范的基础上,阐述了诗歌翻译的原则,以汉诗英译为主题,旨在探讨作为中国文化的古典诗歌走出国门,成为西方读者喜闻乐见的东方文学。书的最后附上了笔者自己的中国古诗的译作,供大家批评。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在此感谢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同事赵婉清、谢红和刘湘庭老师的参与。书中引证能找到出处的都已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致谢。
---2021年春月于金华浙江师范大学鸿儒阁
作者简介:
李建军,男,安徽太湖人,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编写出版了学术专著《文化翻译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文体翻译观》(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以及《新编英汉翻译》(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英汉应用文互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跨文化交际》(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英汉互译技巧与艺术》(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等教材,还出版了Folk Houses, South of the Yangtze(《江南民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中国文化故事系列丛书,包括《中国智谋成语故事》(英汉对照)《中国教育成语故事》(英汉对照)等译著,还参与了Selections of Li Yu’s Stories等多部译著、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先后获得过:安徽省 “陈香梅教育奖”(1996)、安徽省“优秀教师”(2001)、“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2010)和浙江省“优秀翻译工作者”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