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文学艺术联合会、马鞍山市文化旅游局、市作家协会联合召开成颖诗集《平原叙事》研讨会。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李云;诗人、艺术家杨键;中国诗歌学会理事、诗人吴少东,《清明》杂志编辑、诗人木叶;马鞍山市文联书记聂庆武;马鞍山市作家协会主席郭翠华;《翼象》诗刊主编许洁和部分诗人作家约五十余人参加活动。研讨会由市作协主席郭翠华主持。
诗集《平原叙事》是成颖先生继其诗集《只有寂静是温暖的》之后,于2020年12月出版的又一部力作。该诗集收录了其近三年来的创作,诗人以乡愁和赤子情怀融入时代,以表现个体和事物存在的意义。诗人成颖出生于皖北平原,那里是一片多姿而厚重的土地,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雄浑深厚的历史积淀。诗人成颖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有着百感交集的体验和刻骨铭心的感知。当这种体验与感知融入了诗人的他乡跋涉,其地理故乡就发酵成其精神原乡,并由其个体经验升华为我们的集体共鸣和时代回响,从而成为我们的精神原乡。
研讨中,木叶先生以“一条发光而神秘的通道”评成颖诗,认为其作品低调、自然,真挚中凝着心血,沉郁中含着热烈。许洁先生则以“沉静”论其诗,认为成颖诗歌善于洞察自然,从细微中印证、体悟人的意义。
诗人石玉坤先生认为成颖诗歌具有语言的纯粹性、强烈的画面感、乡愁和赤子情怀等特征。其诗如鞘中之剑,内敛但含着张力。诗人自觉遵循诗画共生的美学路径,用纯粹语言实现还乡。
吴少东先生从诗品与人品合一的角度,评价了诗人成颖其人其诗。他认为,诗人成颖为人真诚、宽容而温暖;其诗则充满了“诚”“情”与“痛感”。其诗诚恳如平原,田畴了然但非坦荡无垠,充满了神秘性。吴少东认为,诗歌不能凌空抒情,游词滑句,以不及物的无根式抒情来写作;而成颖的诗则扎根于沃土,在富有难度的诗意叙述中体现出深邃的爱与悲悯,是一种及物写作。成颖的诗构建了一个读者与诗人可以互为的写作通道,吴少东认为痛感即沟通,诗歌是建立通道,而不是设置壕堑,成颖的诗即是期待着与读者共通中,那火花一现时刻的来临。
杨键先生认为,在诗人成颖的几乎每一首诗里,都有童年、麦地、平原、故乡这些文学原型,诗人的一切努力都向着这些原型回归。他的每一次在诗意上的重返,都像是第一次到达。因为诗人相信,后退的路也是向前的路,这也许是一条真正的自救之路。我们因此可以在成颖的诗里,屡屡读到重拾故乡、回归与再建故乡的愿心。杨键认为,成颖是典型的抒情诗人。抒情诗不必过度“指向现实”,在深沉吟咏的还乡道路上,诗人还需继续深入抒情下去。他认为,成颖其人则善,善是斯文,是文质彬彬,是信仰,是以艺术之路达成对自己生命的信仰;离开了艺术就是离开生命本身,但这种离开正在普遍发生。而成颖就有这种“善”。除了“善”,成颖气质里还有“羞”的部分,而善与羞正是诗人该有的品质。成颖的诗在语言上则试图以对一条河流的梳理,成为一个精神原乡和语言故乡的守护者,而像这样的守护者已寥寥。诗人“要用余生还乡”,“还乡”正成为成颖的事业。可以说,我们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都失去了故乡和归途。故乡该是充满了细节,可事实是:虽然我们的回乡之路如此便捷,但又一览无余,记忆的细节无存。正因如此,诗人还乡之路,有着普世的精神意义、社会意义和存在意义。而诗人成颖要做的,就是要在此主题上继续下去,思考如何回到生命的故乡。
李云先生则以“精神镜像与还乡的诗意途径”为主题,深入细致地探讨了诗人成颖“纸上还乡,诗意流溢”的创作肌理和美学风骨。他分别从“细节叙事的精神意识”“江南诗人的敏感和江南美学的精致”“从具象、到意象再到意境的诗性发现”“以亲切怀念为切口,以颂体歌唱为方式”“对地理平原和精神平原的深层思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成颖诗歌的“返乡”路径。李云认为,成颖诗歌由于受南方诗歌群的熏染,呈现出精致的、小品式的幽微雅正的艺术风貌。他对语词慢慢雕琢,细细涵咏,以创造其浑成的诗境。他以江南诗学特有的敏感视角在抒写,这种以江南视角写淮北平原的艺术表达,给其诗歌带来了独特的异质感。同时,成颖诗歌呈现了两个层面的平原。一是地理上的平原,包括颖河,养育他的村庄等;但其诗更多是对地理故乡产生哲学思考之后,呈现出的精神平原。这是这本诗集存在的核心价值。李云还认为,这种根植于故乡,又试图回归于原乡的探索历程,势必要以传统文化和哲学为基础,迁延开去,融入到他回乡之浩浩归途中去。佛家讲众生平等,悲天悯人,此种悲慈在成颖整部诗歌集中深情流淌;儒家讲“仁者爱人”,成颖诗中,村庄、河水、羊羔、鸟鸣,岸边的树,平原的草,这些都是诗人从“爱人”推及开去,发展至仁爱万物,是他从哲学层面上的诗性回归,而生成出的平原镜像,诗人以此来完成他的纸上还乡。在技艺呈现上,成颖诗歌诗意隽永,境界空灵,格调沉郁,表达智性,哲理浸透,节奏与张力互为配合,也善于调动叙事技能,体现出成颖作为一个实力型作家的综合质素。
郭翠华则表示,文化是城市的品牌,也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对作家来说,写作不仅是自我创造,也是社会责任,一片雪花只有落在雪地上,才会有耀眼之白。作家要创作出无愧于这座城市、无愧于我们后人的作品。聂庆武书记认为,诗歌与艺术创作,是借用至高无上的精神火把,给人生找到精神的入口,救赎的出口,也找到那个有风格、禀虔诚和有创造力的自我,并触碰到更多“与我们有着相同寂静的”人们。
此次研讨会,部分作家还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该诗集的部分作品,给冬日的诗城带来了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