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人 > 老墨
清风明月 梦笔生花


  导读:  和李彬相识相知十余载,他是将人品酝酿于书艺中人,或者说他是用作品演绎心性。想到其人,用清风明月这个词,


  和李彬相识相知十余载,他是将人品酝酿于书艺中人,或者说他是用作品演绎心性。想到其人,用清风明月这个词,最接近于他的心境和行为。他对书法的认识理解以及在技艺方面的精进常常予我以一种宗教般的虔诚,是一个为书法而生的人。在我心目中,他方正厚道,不追名逐利,更不被现世的纷扰蛊惑,像一个虔诚的教徒,在书法广博的庙堂顶礼膜拜。无论面对学生教学还是在芸芸书家走笔龙蛇,他所携清风般气质,明月般心境,坚守本真,低调做人,淡泊名利,不忘初心。对传统的敬畏和传承,对精髓的吸收和获取,对创新的理解和发展,令我折服又深深的感动。

一 梦的开始

  李彬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父亲不仅医术精湛,还擅长书道,家里的医书父亲都用毛笔小楷抄录,《汤头歌》《药性赋》《濒湖脉学》等中医典籍被墨香氤氲缭绕。小李彬经常翻看,册子里的字令他如痴如醉,毛笔字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了这颗富有艺术的童心。父亲经常教导他说,把字写好,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手艺,也是一个文人的基本修养。字是文人的大褂子,是一个人的门面,字写的好不好是区别文化人修养的一个尺子。一个人再有学问,字写得很差也会让人低看三分。所以,不但要读好书,同时要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汉字之美传承好。父亲的谆谆教诲一直萦绕在脑海。写好字的念头也就在心里播下了种子,成为一名书法中人一直盘桓于童年的梦想。

  每逢春节,父亲总要为乡亲们写春联,整个腊月天,家里门庭若市,墨韵飘香。而年幼的李彬总是依在一旁,瞪大眼睛盯着父亲如何起笔、行笔、收笔,然后有板有眼地学着父亲的样子涂涂抹抹。父亲看他习书临帖之意甚浓,认为孺子可教,从临帖方法,笔墨的选择、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正确的书法观点耐心细致地传授给他。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李彬拥有了第一本书法字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这本被李彬称为“启蒙之书”的字帖,陪伴着他正式迈进了书法的世界。习书数载,小李彬的书法技艺日渐长进,凭借自身优秀的天资和努力,使李彬在方圆几十里都小有名气,附近的人都称赞他是小小书法家。年少的李彬面临夸赞时不免飘飘然起来。字也写的没有章法,开始随意创造。书法的灵性经不起骄傲的消磨,光环被不进则退的迷茫遮掩。李彬内心也非常着急。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他讲《伤仲永》的故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即使一个人先天的条件再好,后天不琢不学不勤不练,也会成为一事无成的凡夫俗子。李彬听罢端正态度,规范临帖,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书写的工具,他都勤奋笔耕,甚至晚上睡觉时,还用自己的手在肚皮上书写碑帖字迹。直到现在,他仍然有这个习惯。常常笑称自己不画肚皮睡不着觉。

  此后,他走碑林,访师友。用身心践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言。他北上造访启功、沈鹏,南下拜望张海、李刚田诸师,之后干脆携妻带女远走他乡、进京赶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考入北京大学首届书法研究生班。可以说,李彬为了书法艺术,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书法根植其生命并逐渐茁壮成一棵艺术大树。从懵懂的爱好到系统的研习,李彬始终用拙劲与寂寞,抵抗着现代红尘中的速成与繁乱。他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孤独,在研习上下真功夫、下硬功夫。他读帖、临帖,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先工一家,精于一帖,勤学苦练,善思善悟,达到背临,形神兼备的境地。有了这种基本功,进入创作就有了立身之本,之后他将书体融合,不抱守一家,依托书体的相互渗透,生发出灵动又独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我们常常说一个艺术家为艺术而生,或者说一个艺术家为某一个门类的艺术而生,是因为在他们这里,艺术所呈现的是一种高级灵魂的反应,人与艺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李彬其人,我觉得他就是典型的真实的为书法而生的个案。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艺术,不仅知其“技”,还要悟其“艺”,更要懂其“道”。自古以来书法是有标准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古代先贤们在长期的书写探索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的用笔特征和结字规律,是历史的集体智慧结晶。记得李彬曾说过,“唐诗晋字汉文章,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都是这个领域的高峰和标杆。我们只有在这些领域向这些高峰看齐,在这些高峰中跋涉攀登,才能体悟到其中的经典和深邃。李彬先生正是以这样的高峰为标,自甘寂寞,潜心修炼。只拜二王、只拜苏黄米蔡,只拜王铎、傅山、董其昌……只拜古人。在先师和导师的指导下,对古往今来真、草、隶、篆、行的各家经典碑帖进行了广泛梳理和系统临习,细心领悟古今名家的经典用笔、用墨、结字之妙。结合自己的个性、气质、经历、志趣,在严谨的法度之中,写出了自己的性情,无论是书写内容,还是线条、结体、墨法、章法,书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可谓“恣肆挥洒又不逾矩”。

二 以梦沁墨

  明代傅山说:“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人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单从李彬的面相上来说,我曾经就和他当面说道:你的长相很书法。此话虽有调侃意味,但细观李彬长相,妥妥的是个美男子。剑眉星目,鼻若悬胆,自带古典气韵。尤其下巴颏下的一撮小胡子,怎么看都是王羲之《兰亭序》里飘逸灵动的点画附着其下。写到这里,李彬那搓小胡子又在我眼前晕开了兰亭似的洒脱。

  从小的就长在心里的梦愿,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的参碑入贴,形成了自己独特又不失法度的艺术风格。长期临古,他不断寻找结字、章法、墨法、用笔上的规律,形成肌肉和思维记忆,日臻完善。对经典法帖深入研究、把技巧与自己的个性相结合,相互补益,向古人问路,向今人借鉴,探索出自己的书写方法。做到己中见法、古中藏己,最终达到自由书写境界,创作出有技法、有个性、有理解的书法作品,建构属于自己的个性风格,实现理性积淀下的感性挥毫。

  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书法在传统审美思想上也包含了很多现代意蕴,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通过汉字的点画线条,在运笔与人的情感之间建立起一种同构对应的审美关系,使汉字具有了生命气象,这样的生命气息也体现了书法家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追求。李彬正是用他的思想情感和爱憎褒贬诠释他对书法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看李彬的书法,我想用“三味一心”来概括他的书法技艺。三味就是真味、古味、和味。一心就是初心。书法是视觉艺术,从视觉审美层面讲李彬的书法,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所谓真,是艺术作品中饱含的“真生命、真性情、真知灼见”。无论什么层次的人在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时都能得到美的感受,感觉字如其人的真切。好的作品一定是个性的,一定是真性情的,更是把自己内心的激荡以一种不可遏制的方式喷薄而出。《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雅俗共赏的典范,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千余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其为标准,习惯地把书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全篇文章淡和空灵、潇洒自然。无论是场景之真实,性情之率真,还是立意之真知灼见,文辞之真切简净,都透着“真”的味道。既有精心安排的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书写的“真”驰骋于字里行间,可谓天人合一的典范。从容娴和,逸笔天成,匠心独运。李彬从小临古,习法“二王”。雅俗兼容,笔随意行,曲尽其美的审美理想始终贯穿在李彬的书法作品中。加之李彬为人低调,淡泊名利,对人真情真性,友善随和。这些性格特质在他的书法作品中纤毫毕现。对书法的雅与俗,李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雅”和“格调”密不可分的,雅要透着清气和文儒之气;“俗”和“市井”生活紧密相连,丑要见拙见趣见巧,俗要见正见大见势,要体现正大气象。所以真正的美,谁看都是美的。而李彬在书法中彰显的个人魅力、书法张力和美的穿透力始终在点画之间呈现并将自己的综合修养真切地流露出来。

  其次从书法的学术层面讲,李彬的书法有着沁人心脾的古味。在这里笔者所说的“古味”即是取法问题,学习书法要做到取法高古。古人书法被推崇就是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将书法推向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并厘定了特定的书写标准和个人风格。纵观历史上凡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书法大家无不是做到了这一点,他们除了天赋和勤奋之外,临摹古人是学习书法的不二之法,这既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传承。毋庸置疑,这一点也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在。邵妙苗先生就曾这样评述过李彬的书法“他深刻感悟羲之书风的点画清圆,笔力遒健,结构严谨而疏爽,情态变化多端,风度超逸,墨采飞动,精丽妍美而又自然流便,以及献之书法的笔势飞动雄武,英俊豪爽,气势蓬勃。在取法“二王”的同时,他兼有张旭、怀素劲挺爽健的点画质感和王铎的跳荡顿挫、萧散参差之势,从而显得动中有节,刚健跌宕,险而能破,势巧形密,点画精微,气脉相贯,格调清雅,流露出与时代审美相契合的艺术精神和形式”。李彬涉笔即古,其书饶有古意,这都是基于他经过大量的临摹和技法训练,用心体会,博采众长,心慕手追并涵养大德,才能在尺幅之间让观者体会到古风浩荡、古意盎然。

  从书法的个性辨识角度看,李彬的书法有明显的抱古拥今的和味。“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文化含义主要就是“和谐”的意思。“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不同事物互相依存,彼此吸取而产生“相生”的理念。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中庸之道。中国古代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以儒家为主流的文化史,而“中庸”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它的智慧一直受到历代圣贤的推崇。可惜近百年来,由于西方科技发展的冲击,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被人们误解甚深。中庸,从思维方法论的角度说,就是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研究什么是事物所处的最好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最好状态。而说到书法的“和”,无外乎我们的审美和技艺如何融合在社会都能接受的点上,达到中和的境界。李彬在长期书写实践中,将古人的优长通过临摹、体会并融会贯通,吸收为流淌在自己生命深处、灵魂深处的血液精魂,写出“新意”和“己意”。他按照艺术规律,不断去探寻、体悟,不断获得“最大限度的艺术共性”,向“经典”靠拢。同时又将现代的艺术理念和艺术精神吸纳和发扬,引领大家获得更高层级的见解和审美。这种海纳百川的度量,既有艺术样式的共性书写,又有有别于他人的艺术个性,具有极高的个人辨识度。

  书法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它有着书文映照、相互表里的审美特性。书法虽然写的是字,但是字词成文,如果只注重字形而忽视文义,等于行尸走肉。如果只是抱着写成书法家的目的去练字,境界一定是很偏狭的,出不了经典作品。从古至今,能在书法上有所成就的,都是具有深厚文学素养的学者,王羲之、苏东坡、董其昌、启功等人,都有诗书文学作为支撑。李彬在学习、临摹、创作书法的过程对古典不放,对现代萃取。时代的多元性,书法审美的时差与视角使得李彬对艺术元素的取法变得多视角和多维度。他修心养性,磨练意志,在提高修养的过程,既继承传统,又传承文化。作为一名文人骚客,不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也受到传统文化和书法家人品的熏陶。他把对书法内容的理解跟书法艺术融合,将一种纯艺术的、古典美的形象和一种正大气象融合。“转益多师”的实际结果就是他从学古中取法多样化,从思考和想象中开阔思路、激发创造力。

  很多时候我们坚持一种理念,尤其在艺术上,我们坚持一种方向,认为经过实践,经过历史的积淀,证明我们的坚持是正确的,甚至这种理念在审美范畴,奉为圭臬,时间越久,结果就会愈加令我们感到欣慰。从我们认识到现在,李彬是脚踏实地的在书法田地里耕耘的人。我总说他是书坛的孺子牛、拓荒牛。有一句话叫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所谓的醉,往往都是随波逐流,随大流,随市场,他们并不坚持艺术自身的东西,并不坚持艺术的纯粹性或者艺术的自身规律。然而艺术领域,乃至更广泛的学科,确确实实需要唯我独醒的人。所谓唯我独醒并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唯我独清,这个清是清流的清,清风的清,清晰的清,清楚的清,清白的清。我一直说他像一股清流日久天长,不改初心,不忘初心。说到这里,我又回到感动这两个字。尽管李彬本人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但笔者眼中有自己的审美定位和审美构成,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笔者认为,不能否认的事实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至少得有20年左右的时间,这股清流是断断续续的,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溪流,一个清晰的色带。这种怪现象所影响的书法审美让我们丢掉了真正的美的形式,美的章法,美的构成,美的内涵。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当下,在当今书坛种种怪异的乱象背后,书法审美被糟蹋得体无完肤,以丑为美大行其道。放眼望去,现在的书法界,要么乱象纷呈,要么千篇一律,常常被世人诟病,甚至出现什么展览体或者培训体之类的新名词,甚至还有一些经典人物搞出怪现象之后所形成的见怪不怪的现象。笔者觉得我们在书坛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势在必行,而且越来越迫切。

  李彬一直在身体力行刻苦研磨,用自己的书法风格和实际行动,阐释对书法艺术和书法审美的理解。他没有挖空心思去随波逐流;没有跟随市场炒作;更没有陷入到某种怪异的圈子里;也没有想方设法去抢占一块所谓的制高点,去吸引人们的眼球,用怪异哗众取宠。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恪守书法尊严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文字、文辞、文学、文史、文化的海洋里汲取丰富的营养,坚持正确的审美,坚持传承经典。看到李彬的书法,有种清风徐来的清新惬意之感,一种正本清源的希望在心底油然而生。

  他的每一幅作品所呈现的文化信息量和书法本身应该具有的纯粹的艺术性都清晰可见,让我们重新见到书法的艺术精神。作为他的好朋友,回忆起我们这十几年的点点滴滴,一步一个脚印踩下的友谊之路,更真切地感觉到他做事的脚踏实地。他对书法的专注,对书法的热爱,对书法的理解,以及对书法的创作都秉持着自己一颗初心、一颗真心和一颗艺术的良心。这样的审美理念应该被弘扬被引导,这样的人应该被宣传被效仿,更应该被树为典型。私以为,李彬的书法与做人,作为精神审美的引领者当之无愧。

三 梦笔生花

  从儿时就栽种的梦想,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李彬终于用他的痴迷和执着诠释了十年磨一剑的光辉成就。不仅五种书体样样精通,将书法的唯美、唯真、高古、独到表现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而且在学术界,他更是著作等身。“一个人的生命不仅有长度,还有宽度和深度”。书法给予李彬的不仅是钟灵毓秀的身形,更是让其成为时代的风流人物。几十年的修炼,他怀揣一颗对书法的敬畏之心,从先贤大师身上、从习书问道的过程中,面对芜杂纷扰保持清新俊逸的姿态,待人接物慷慨质朴,对待功名利禄淡然处之,智慧权衡。他那装满华夏典籍的慧眼,从来没有将旁逸斜出的书法乱象看在眼里,盲目尊崇。

  环顾当今书坛,大多数书法家在成名后就不再临古,势必会造成不进则退的现象。李彬的可贵在于他不仅仅把写得好当作终极追求目标,而是不断塑造自己高格调的审美特征以及不断将富于创造性的时代品格和对后人的锐意进取的精神传授给他的学生。中国书法作为一种“需求”,成为大众积极参与的对象。李彬主动深入生活,发挥好书法文化普及主力军的作用,成为一名真正的文化使者。他不仅自己努力,还带动身边学书法的人尤其是学习书法的年轻人不断进步。

  李彬是我聘任的第一位书法老师,他从一位书法创作实践者变为教书育人的老师,让他重新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开始更为深入的探究实践。他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讲、写、演、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他坚持引导学员先做人,再学艺,以德立艺,让学员在继承传统书法经典的基础上,学古而不泥古,引导学员创作出风格迥异、具有各自特点的书法作品。

  李彬虽然少言寡语,但做事脚踏实地!这与他的书法风格一脉相承,相互映照!古人讲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的审美,对艺术的审美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我们往往会把自身的个性、精神、灵魂、好恶等反映在我们的创作中。虽是讷言敏行之人,但在教学示范中,他有自己独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他将讲解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将口述之词现身说法,通过亲自演示让学生体会书法之美乃至对文字的敬重。他始终强调读贴临帖的重要性。下笔前一定要对字追个“相面”,也就是精察。看点画的形态、走向、质感和轻重,然后再看每个点画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因为他的德行,他的书法技艺,以及他的谦和,深得学生爱戴。

  他始终在强调避免重复自己,在自我风格基础上不断突破、不断超越。要求在书写过程中,线质刚柔并济,结构虚实相生,力争碑帖兼容,学取百家,成就自己的独特面貌。他率先垂范,一以贯之,勤于研而善研,勤于教而会教,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不断提升,不断超越,教学相长,书道并进。终于成就了一个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的李彬,也成为桃李满天下的书法老师。我相信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大书法家们,也就是历史上的那些大书法家们,如果人真有灵魂的话,当他们看到李彬的作品及为人,李彬对传统的敬畏和初心的坚守,也会欣慰的。

  在新一届的中国书协理事名单中,李彬的名字赫然其中,他的当选实至名归。作为一股清流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的作品,都能感觉到他对传统书法,对传统书法的艺术精神和艺术精髓,将敬畏之心呈现给大家。他的这种坚守和还有这份艺术审美的良心让我很自信地以为他就是那个站在潮头,迎风而立的人。我分明看到他在宣誓,一种正本清源的宣誓,用自己的努力和初心默默地宣誓,对书法艺术,书法审美的坚守和坚持,抵制一些怪异的书风;对现代书法的乱象,对书坛的不良现象一种纠正或者扭转的决心。

  当我们从评论的角度批评或者颂扬某种艺术形式的时候,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世人知道,还有这样的人在默默坚守着一种正确的东西,纯粹的东西。也说明一个事实:中国书协在坚持一种正确的书风和用人的正气;坚持一种正确的书法审美;坚持一种正确的书法艺术和乃至艺术跟市场的关系。有他这样的理事,有这样的书协领导,我想我们整个书法界正本清源的时候已经破冰前行。而我作为他的朋友和同道中人,认为像他这样德艺双馨的中国书协理事是中国书法的幸事,这样的人应该被举荐并委以重任。

尾声

  如今,书法艺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历史阶段。这既是当代书法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新时代对书法艺术发展提出的要求。李彬一直在建构他的时代品格和书法人的担当精神,他主动关注时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时代和艺术的熔炉中淬炼思想的力量。面对疫情,他虽然不能冲到一线战斗,但作为一名书法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满含深情、饱蘸浓墨、以心为笔,用真情描绘、以笔墨书写,礼赞抗疫英雄、致敬最美逆行者。或引经据典,或精心自撰,采用诗词、楹联、文句等不同体裁,通过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创作出了一批礼赞抗疫英雄、弘扬抗疫精神的精品力作。在丹青墨宝中传达爱国之情,于诗词作品中彰显为民之意,在生动的书画气韵中,谱写时代发展的动人篇章。

  古人说“文以载道”,其实任何艺术都是用来“载道”的,书法也是如此。通常所说的字如其人,一个人有什么境界,他的字就有什么气象。李彬字如其人,人如其名。他叫李彬,而他本身也确实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就像我开始说的,他是一个为书法而生的人,是一个由内至外、文质彬彬的书法家。看李彬的书法,常常带给我一种很安静、很祥和的感觉。而这恰恰是书法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很多书法人甚至书法家的作品当中,我们看到市场的作用暗潮涌动,看到很多模仿的东西裹挟着欲望,看到字里行间的炒作和嘈杂。回过头看李彬其人其字,那种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文雅之气,文质彬彬地力透纸背。他屏蔽了外界的诱惑,安静地待在属于自己的一方墨池,和笔墨对话,与文字谈心;问道古人,牵手今人;从精神方正到笔端温厚,执着地追寻书法及做人的造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对书法极致美学的寻梦过程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找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简介
刘咏阁,号老墨山人,诗人、书法家、画家。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艺部副教授,世界汗血马协会、中国马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圆明园学会艺术分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装帧艺术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学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刘咏阁系汗血马绘画创立者,并曾在联合国以及欧亚美二十多个国家举办汗血马专题个展;出版有大学通识教材《汗血宝马绘画教程》以及个人诗集、画集、美学专著多部。
责任编辑: 山野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