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边】大唐盛世的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南窑湾村人。一生在长安,在成都,在陇西,在湖北湖南采药、制药、卖药。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四处飘荡。先饿死小儿子,最后把自己也饿死了。杜甫生前,知者甚少。死后43年,其孙子杜嗣业到湖北移陵,路遇大唐诗坛旗手当朝宰相元稹,拜读杜诗后,感慨万千,和白居易挽手,力推杜诗至世界仰望的巅峰。杜甫有1400多首诗歌集于《杜工部集》。1962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5.杜诗的北斗
唐诗兴盛于唐,传播繁荣于宋。自唐宋明清历代,收集编撰唐诗的人很多,明代以来即有吴琯、钱谦益、季振宜、胡震亨等数家。清初的季振宜,有770卷《唐诗》,胡震亨更多,《唐音统签》有1033卷,都堪称巨制。
但完完整整把唐诗收拢一起,去伪存真,剔除不少重复的第一人,就是曹寅。他编《全唐诗》,是康熙皇帝交办的工作,编900卷,收录大唐2200多位诗人的48900余首诗作。奠定了唐诗光耀千秋的基石。
这个曹寅不简单,一是红楼梦的原型家族。二是曹寅之母亲是康熙的乳母。三是曹寅和康熙发小,陪读,康熙帝的侍卫。专管整个皇宫的衣服制作。康熙六次“南巡”,四住曹寅家。曹寅负责,办理过四次接驾大典。55岁时,曹寅染疟疾,康熙得知,圣旨送外国药品金鸡纳(奎宁)至江南,但药未到,曹寅已卒于织造局任上。这是后话。喜欢唐诗钟爱杜甫的,别忘记曹寅就行。
我有这样的认识,研究唐诗最深的是日本。他们把唐诗逐一进行编号。把唐朝所有诗人做了登记造册,精确核算出唐诗计有49403首,另有单散的诗句1555条,诗人2873人。足见其治学严谨和功力的深奥。
对于巩县老乡,这位世界文化名人杜诗呢?谁是杜甫诗歌的收集推广者?
既然一生穷困潦倒,生计艰辛,后被饿死,没人待见杜甫和杜诗;
杜甫四处流浪,居无定所,到处采药种药制药卖药,史书上无出本诗集的记录;
杜甫病卧江船,没钱住酒店,逛名胜景区,风雨飘摇,放眼四周,不会有诗板和留白的墙壁,供杜甫留诗作画;
孩子都养不起,两岁的幼儿都被饿死。进妓院,找明星吟诵传唱,杜甫想都白想;
因为杜诗写的多数是人间疾苦,十足的负能量,大煞风景,别说官场给杜甫办诗会了,凡是有声望的风流场所,大型超市的老板都不会让杜甫或者杜诗入内;
总之,在大唐,在杜甫活着,喜欢杜诗的人寥寥。
杜甫有着平民化的仁者情怀;有着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焦虑;有着履历社会动荡不安的百姓疾苦;有着直言被贬,政治黑暗,皇上一言堂极权专制的束缚。这种,史诗般的家国情怀;这种,融入大地般的呻吟和忧患;这种,震耳欲聋般的低吟虎啸;这种,饱含泪水般的独领风骚;让大唐的某种影响力望而生畏,不愿与杜甫为伍,或者说,是主动放弃了杜甫。
掩卷沉思,极度郁闷,突然发现五代后,晋皇室所编的《旧唐书·文苑本传》记载:甫有集60卷;宋朝欧阳修、宋祁等人所编修的《新唐书·艺文志》也说:杜甫集60卷。这是杜甫最早的文集了,很多史料也称,文集在杜甫生前就已有了。
杜甫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博学,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民忧……但,命运捉弄,坎坷一生,漂泊一生,流离一生,终究被冷漠无情的秋风,吹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江边小船。最终客死他乡,葬于异地,这般悲惨落魄,困苦飘零,他是不能去自费出版诗集的。更别说60卷了。
我认真去想60卷文集出处,至今都是个谜。因为宋代都没,史料仅有个书名,更不知是谁编撰。
我把目光汇聚在杜家的人身上,特别是老二杜宗武。因为杜甫曾有“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见《遣兴》)”,可见宗武幼时就很聪慧,富有才华,客人来了,还会把父亲写的诗,背诵几首,博得众人眼球;还有:“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见《忆幼子》)”。去年夏天离家后,过了冬日,又来了春天;今天风和日丽,树上的黄莺欢快地唱着,小骥子宗武啊,是不是还在树下咿呀学语,趔趔趄趄玩耍呢?时光不知不觉过得飞快,岁月匆匆,一晃就更换了三个季节,愁苦寂寞的春寒料峭啊,能理解沧桑的彻骨寒意和难以言表的思念之苦闷吗?
眼前一亮,答案也就有了。我认定编撰杜诗的,一定是杜甫的家人,很有可能就是宗武。
杜甫还希望杜宗武,能够继承他的志向,扩大杜诗的影响力,这在宗武过生日的杜诗中,有所反映:“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见《宗武生日》)。”祖上杜恕、杜预都是汉、晋的名儒大家,你的祖父杜审言,更是初唐著名诗人,我也写了一辈子的诗词歌赋;喜欢诗的小宗武啊:诗是杜家祖祖辈辈的血脉,这,绝不是一般的世间亲情,是生命的延续继承和发扬。杜甫的父子深情,跃然于纸,在字里行间透出稍许的悲凉,但勉励宗武的炽热,犹如一团星火,在奔走,在沸腾。
在杜甫的鞭策下,宗武爱诗写诗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晚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七》中,有一个“石斧砍断诗手”的故事。现抄录如下: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宗武曰:“斧,父斤也,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阮闻之,曰:“误矣!欲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则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兵曹,相当于现在地市级军区司令员之职。阮兵曹,就是姓阮的司令。这个故事的大意是:一次,杜宗武把自己新的诗,送给阮兵曹提意见。让人不解又感到困惑的是,阮兵曹令人把诗还给了宗武,顺便还送来一把石斧。宗武也十分奇怪。就前往问兵曹说,斧子,是父亲的父,下边加个斤。你是不是说我的诗做得不好,想让我呈给父亲把关,让他给修改一番呢。阮兵曹听着笑了,说,我可不是那意思啊。送上斧头,是想让你自己把手砍了,千万别写什么诗了。如果您的手还在,还继续写诗,谁还敢再写,整个大唐都成你们杜家的诗天下了。这,足以说明,杜宗武写的诗,已相当闻名。
宋人周紫芝的《竹坡诗话》不仅重述了这则故事,并感叹说“宗武之能诗为可知矣。惜乎其不可得而见也。”可见,宗武才华横溢,也是一个写诗的天才,但全唐诗没有留下一首诗作。我有个大胆的猜想,杜宗武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杜甫诗作搜集整理上了,他,最有可能是杜甫诗歌最早的整理者编撰者。因为只有杜家的人,才有可能,有机会,整理出如此完整杜诗,也只有家人才可以做到。
杜甫所处的唐朝诗坛,是逝去了王维(701年~761年),离别了李白(701年~762年)的诗坛,是岑参挥洒尽边塞放歌,新一代骄子尚未登场的诗坛。那时,孟郊还是一个顽童(751年~814年),韩愈(768年~824年)和白居易(772年~846年)均未出生。整个唐代文学只重于形式,弥漫着僵化死板的一片黑暗,130多种唐人编唐诗,竟不选一首杜诗,这是大唐诗坛的悲哀。
唐代宗大历五年,也就是杜甫去世的当年,杜甫的超级“粉丝”樊晃,正担任江东的润州刺史,听闻杜甫去世的消息,茶不思,饭不食,水不饮,悲痛万分。为纪念这个崇拜者,樊晃自掏腰包,给杜甫出了一部文集,也是中外历史上第一部杜甫文集。
43年之后,杜嗣业前往湖南耒阳小田移陵,是拿着爷爷的诗歌去的,嗣业走一路,宣扬一路,无愧杜诗的重要传播者。
嗣业又专程拜访元稹,这位宰相级诗坛巨匠,请元稹为杜甫写了墓志铭,为杜诗定了很高的宣传级别。元稹不但写了铭文,还为杜甫写了两首缅怀诗,四处吟诵,这在大唐规格相当高,足以让杜甫咸鱼翻身,如一匹黑马横空而出。
樊晃在大唐诗坛上是个小人物,全唐诗仅收小诗一首《南中感怀》,前唐书后唐书,均无略传。后人经过研究,才得知:樊晃(约700~约773),唐代诗人,南阳湖阳人,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进士及第。历任汀州刺史、度支员外、兵部员外、润州刺史等职位。员外就是同级别编外的调研员巡视员之类,而刺史就在编制内了,属于现在的省长或直辖市的市长职位。大历五年,樊晃任润州刺史,就是当今任江苏省省长时,自己出钱,收集整理杜甫诗歌290篇,编撰了《杜工部小集》。
没有樊晃,就没有《杜工部小集》;
没有樊晃,就没有宋元明清研究杜甫的机会;
没有樊晃,就没有当今的杜诗;
樊晃,在中国在世界文化史上,树立了杜甫杜诗的丰碑;
所有爱上杜诗的人,都应该铭记这个名字:樊晃。
杜甫的老家巩县,现今的巩义市人,您记下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