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郭栋超新作快递。
非常高兴,于慈江教授拉我进入《于慈江诗歌云诗会》。我与于慈江只是网恋,当然了是指诗恋。从没有谋过面。如说,有点缘分的话,是十几年前我在《中国海洋大学》培训过三个月。只是在海大学习,并不在海大驻。驻在海边的旅馆里,可听着海大学者的授业解惑,品茗带着惺味的海鲜,行走在海大与旅馆的路上便诗意了自己。这海天一色的景与情。
年龄大了,总是会跑题,语不达意。来,谈于慈江的诗。他说,到过海大,便是校友。这诗就好评了,话也好说了!
不知为什么,在当下,张牙舞爪者众的时候,我却从于慈江的诗中,读到了精神高蹈,诗语内敛的境味来。《诗歌》一诗,朴实的如《古歌谣》。全诗都是司空见惯的诗象,床前的汗浆,泪水,盐巴。可在不经意间,他悟着爱情的盛典失身于谣言,躲进流浪诗人的枕头,温暖无家可归的思想。人是会思考的动物,都在考验着耐心。这是谁的大悟,古人的当代的。不知。激情隐忍着,如弓弯曲后,才能射的更远。爆发爆发,你始料不及,掉头而去的时候,一个身影似曾相识,遥远而来。
山的巍峨,雷的炸响,是阔,是壮,水柔着,润了万物。柔软也是柔情,也该是老子的慈,俭。不为而为。整诗过渡的没有缝隙,可那隐形而勃发的诗语,你悟到了什么?
石头冷漠,遇摩擦则火星四溅。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于慈江的诗语是柔和的内敛的。《遐想》,第一节,全是修桥铺路。歌舞。柔和。月亮。雨季。可当诗人释放老虎,去嗅你红色的玫瑰,而一再忧伤的雨季,已与三月一道不辞而别。伤感,可诗人不是只要伤感的人。他概而曰,荧火虫终于点起了童话里的灯,大海的那边是什么,我的目光已先期抵达……壮哉。
背负着“世界苦“的人,永恒的虚无不是于慈讧的。缭绕并喷泄的眷恋是他的,也必须是他的。他可以承受皇冠之重。
狼凶,可待子何?
狼王,为了家族的兴盛,可以攻击倍于己的庞然大物,其凶其残其暴不仅在形体上。你看,那狰狞的脸,那是怎样的一张脸呀。可幼狼近前,那温,那暖,翘首顾盼,一块热肉血汁,吐出,只是为了儿女。由此我主观的认为,于慈江是周身散发着热能量,正能量的人。他首先是三尺讲台上的讲课人,尔后才是诗人诗评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把自己全部的质量,所有的光和热都倾注到年轻的学子身上,助力他们成为好一点的人。大爱若斯,若夫子之于曲阜。但学又余,又有己志,玩味文字。这一玩,便惊世骇俗。
《海盗归来》坐拥大海,尽管也有歌声由谁应和之叹,骄情而已。《山海青岛》中,他又可以体味山海和天地的静谧与廖廓。够了,掩卷而思,庄子何?韩愈何?霞客何?达此境,快哉!
玩弄文字与育人做学问,异之。于慈江的诗,始终对着大海,天地,冥想而架构。故,既有了书卷之斯文,又有了长河孤烟,天山明月之空旷,辽远,合而为一,直抵心肺。
我本一乡下人,又因家乡疫情,被困家中,数日不出。是夜,写了如上文字。不是文章,没有题目。课堂上,举手发言。发言尔,没有题目。
贺于慈江云专场诗歌会!愿诗意弥漫,并为春节增添暖意!
郭栋超
附:于慈江教授诗作
《诗歌》
床前的诗行墨汁正干
是汗浆
还是泪水
我听得见盐巴沉淀
慢慢结晶的声音
关于纯洁爱情的盛典
总是失身于谣言
就像家乡的稻穗或荞麦
躲进流浪诗人的枕头
温暖无家可归的思想
人在手中的竿上
鱼在眼前的水里
一动一静之间
彼此就这样考验耐心
掉头而去的时候
一个身影似曾相识
遥远而来
《遐想》
屏息打开景深里
你宁恬的那一弯笑靥
就像静悄悄开放
昨夜的一朵花儿或月
我于是顿悟了美
红玫瑰和红杉树
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都能带领墨绿的树叶
清风里扶疏着歌舞
不只是蓝色才柔和
不只是紫色才深刻
不只是黑色才伤悲
不只是红色才火热
你妩媚鲜活的一点嫣红
可走得出我无边葱绿的
蓬蓬勃勃或层层叠叠吗
久违多日的白月亮
再次产下满天的黑色
就像你莹白地轻抚我
一头黑硬的发梢
我微笑着的淡淡悲伤
是你瞳仁最深处的柔光
月影里的阳台或窗台
始于诱惑还是闪躲
从容释放我心扉的老虎
去嗅你红香的玫瑰
而一再忧伤的雨季
已与三月一道不辞而别
既然星星或萤火虫
终于点起了童话里的灯
那么就让我们手拉手
开始期盼许久的远足吧
你蓬松黑亮的发辫
是我的尾巴还是小鞭子
青油油舒展的藤葛下
只见一地圆圆的五色瓜
大海的那边是什么
高山的背后什么在期待
每一盏温暖的灯火下
河水溪水流向何方
鸡鸭猪羊栖于何处
鸟儿歌唱着什么旋律
孩子们玩儿着什么游戏
我的目光已先期抵达……
《海盗归家》
何时坐拥大海,这样守望
洞内外紫色水晶的质地
光线和暖,花色灿烂
表情俨如墨镜,亦庄亦幻
虫起虫落虫沉寂,不只梦
在走神,一捧掌纹逐浪
舒展,手心不再疼痛
满目花香鸟语风声,雨帘
如释如禅,总是结队而来
千年花木摇曳成谶,蜜蜂
或蜂鸟朝九晚五殷勤
如织如诉如歌,而一天
星星正躲在太阳幕后
挤眼的挤眼,偷懒的偷懒
天明天暗,潮涨潮落
鲜花由谁攀折,爱情由谁
倾诉,翠绿由谁
收割,歌声由谁应和
《山海青岛》
在青岛,你可以轻易地满足
依山傍水隐居的想望
可以随处选胜登临
或是沿着上坡、下坡的小路
用目光追随各种藤蔓
攀援而上,爬进一堵又一堵
幽深院墙,与丛生的往事
或传说邂逅,一见如故
在青岛,水雾充沛得你
老能看到雨打一墙的凌霄花
一地缤纷散乱的橘黄花瓣
让人不忍践踏,顺便想起
厦门有位女诗人对它印象刻板
而你也很容易就会明白
樱花的丛簇纷繁固然烂漫
桃花的花与果实却更让人喜欢
在青岛,只要是果树
便容易让你大起童心
在院子里假想瓜田或李下
假想果香让你满口生津
而墙角的一树石榴偏偏总是
让人无法深入一个核心
刚好邻家的女孩儿从树旁飘过
一任喜鹊啁啾,蜜蜂勤恳
在青岛,你应该最容易
感受到,每一季难熬的溽暑
都注定紧跟着宜人的干爽秋天
每一个晴夜的白云片片
都通常会变成一清早的瓦蓝
每一枚无花果都在悄悄地
做着自己艳若牡丹的梦
每一个卑微的梦都不只有安恬
在青岛,休渔期一过
大海慷慨、清爽得你不仅可以
体味鱼蟹或虾虎的鲜活
也能抱着双膝静静地看着
远处海面上闪烁不定的渔火
想象出海或登岛,体味
唇吻如何爬满光洁的额头
体味山海和天地的静谧与寥廓
于慈江: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座教授、一多诗歌中心主任。北大文学学士、硕士,美国雷鸟国际管理学院MBA,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北师大文学博士。诗人,译者,文学评论家,资深审读审译专家,资深通识教育工作者,“学人诵读”“炫耀式写作”理念倡导者兼资深诵读者。曾供职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曾任新东方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长暨人文教育首席专家。
作为知名学者与诗评家,于慈江教授侧重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中国新诗、现代经典诗歌汉译、当代汉语诗学,独树一帜于“朦胧诗”“新诗潮”研究,成果斐然于杨绛研究和诗教普及。学术论文《诗歌:出走与打起精神》《新诗的一种“宣叙调”》《朦胧诗与第三代诗:蜕变期的深刻律动》等发表于《文学评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近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进校园、文学经典诵读等公益性诗歌活动,被誉为“集诗歌的写、译、析、诵、评、改、润于一身之两岸三地第一人”。
年龄大了,总是会跑题,语不达意。来,谈于慈江的诗。他说,到过海大,便是校友。这诗就好评了,话也好说了!
不知为什么,在当下,张牙舞爪者众的时候,我却从于慈江的诗中,读到了精神高蹈,诗语内敛的境味来。《诗歌》一诗,朴实的如《古歌谣》。全诗都是司空见惯的诗象,床前的汗浆,泪水,盐巴。可在不经意间,他悟着爱情的盛典失身于谣言,躲进流浪诗人的枕头,温暖无家可归的思想。人是会思考的动物,都在考验着耐心。这是谁的大悟,古人的当代的。不知。激情隐忍着,如弓弯曲后,才能射的更远。爆发爆发,你始料不及,掉头而去的时候,一个身影似曾相识,遥远而来。
山的巍峨,雷的炸响,是阔,是壮,水柔着,润了万物。柔软也是柔情,也该是老子的慈,俭。不为而为。整诗过渡的没有缝隙,可那隐形而勃发的诗语,你悟到了什么?
石头冷漠,遇摩擦则火星四溅。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于慈江的诗语是柔和的内敛的。《遐想》,第一节,全是修桥铺路。歌舞。柔和。月亮。雨季。可当诗人释放老虎,去嗅你红色的玫瑰,而一再忧伤的雨季,已与三月一道不辞而别。伤感,可诗人不是只要伤感的人。他概而曰,荧火虫终于点起了童话里的灯,大海的那边是什么,我的目光已先期抵达……壮哉。
背负着“世界苦“的人,永恒的虚无不是于慈讧的。缭绕并喷泄的眷恋是他的,也必须是他的。他可以承受皇冠之重。
狼凶,可待子何?
狼王,为了家族的兴盛,可以攻击倍于己的庞然大物,其凶其残其暴不仅在形体上。你看,那狰狞的脸,那是怎样的一张脸呀。可幼狼近前,那温,那暖,翘首顾盼,一块热肉血汁,吐出,只是为了儿女。由此我主观的认为,于慈江是周身散发着热能量,正能量的人。他首先是三尺讲台上的讲课人,尔后才是诗人诗评家。正如他自己所言,把自己全部的质量,所有的光和热都倾注到年轻的学子身上,助力他们成为好一点的人。大爱若斯,若夫子之于曲阜。但学又余,又有己志,玩味文字。这一玩,便惊世骇俗。
《海盗归来》坐拥大海,尽管也有歌声由谁应和之叹,骄情而已。《山海青岛》中,他又可以体味山海和天地的静谧与廖廓。够了,掩卷而思,庄子何?韩愈何?霞客何?达此境,快哉!
玩弄文字与育人做学问,异之。于慈江的诗,始终对着大海,天地,冥想而架构。故,既有了书卷之斯文,又有了长河孤烟,天山明月之空旷,辽远,合而为一,直抵心肺。
我本一乡下人,又因家乡疫情,被困家中,数日不出。是夜,写了如上文字。不是文章,没有题目。课堂上,举手发言。发言尔,没有题目。
贺于慈江云专场诗歌会!愿诗意弥漫,并为春节增添暖意!
郭栋超
附:于慈江教授诗作
《诗歌》
床前的诗行墨汁正干
是汗浆
还是泪水
我听得见盐巴沉淀
慢慢结晶的声音
关于纯洁爱情的盛典
总是失身于谣言
就像家乡的稻穗或荞麦
躲进流浪诗人的枕头
温暖无家可归的思想
人在手中的竿上
鱼在眼前的水里
一动一静之间
彼此就这样考验耐心
掉头而去的时候
一个身影似曾相识
遥远而来
《遐想》
屏息打开景深里
你宁恬的那一弯笑靥
就像静悄悄开放
昨夜的一朵花儿或月
我于是顿悟了美
红玫瑰和红杉树
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都能带领墨绿的树叶
清风里扶疏着歌舞
不只是蓝色才柔和
不只是紫色才深刻
不只是黑色才伤悲
不只是红色才火热
你妩媚鲜活的一点嫣红
可走得出我无边葱绿的
蓬蓬勃勃或层层叠叠吗
久违多日的白月亮
再次产下满天的黑色
就像你莹白地轻抚我
一头黑硬的发梢
我微笑着的淡淡悲伤
是你瞳仁最深处的柔光
月影里的阳台或窗台
始于诱惑还是闪躲
从容释放我心扉的老虎
去嗅你红香的玫瑰
而一再忧伤的雨季
已与三月一道不辞而别
既然星星或萤火虫
终于点起了童话里的灯
那么就让我们手拉手
开始期盼许久的远足吧
你蓬松黑亮的发辫
是我的尾巴还是小鞭子
青油油舒展的藤葛下
只见一地圆圆的五色瓜
大海的那边是什么
高山的背后什么在期待
每一盏温暖的灯火下
河水溪水流向何方
鸡鸭猪羊栖于何处
鸟儿歌唱着什么旋律
孩子们玩儿着什么游戏
我的目光已先期抵达……
《海盗归家》
何时坐拥大海,这样守望
洞内外紫色水晶的质地
光线和暖,花色灿烂
表情俨如墨镜,亦庄亦幻
虫起虫落虫沉寂,不只梦
在走神,一捧掌纹逐浪
舒展,手心不再疼痛
满目花香鸟语风声,雨帘
如释如禅,总是结队而来
千年花木摇曳成谶,蜜蜂
或蜂鸟朝九晚五殷勤
如织如诉如歌,而一天
星星正躲在太阳幕后
挤眼的挤眼,偷懒的偷懒
天明天暗,潮涨潮落
鲜花由谁攀折,爱情由谁
倾诉,翠绿由谁
收割,歌声由谁应和
《山海青岛》
在青岛,你可以轻易地满足
依山傍水隐居的想望
可以随处选胜登临
或是沿着上坡、下坡的小路
用目光追随各种藤蔓
攀援而上,爬进一堵又一堵
幽深院墙,与丛生的往事
或传说邂逅,一见如故
在青岛,水雾充沛得你
老能看到雨打一墙的凌霄花
一地缤纷散乱的橘黄花瓣
让人不忍践踏,顺便想起
厦门有位女诗人对它印象刻板
而你也很容易就会明白
樱花的丛簇纷繁固然烂漫
桃花的花与果实却更让人喜欢
在青岛,只要是果树
便容易让你大起童心
在院子里假想瓜田或李下
假想果香让你满口生津
而墙角的一树石榴偏偏总是
让人无法深入一个核心
刚好邻家的女孩儿从树旁飘过
一任喜鹊啁啾,蜜蜂勤恳
在青岛,你应该最容易
感受到,每一季难熬的溽暑
都注定紧跟着宜人的干爽秋天
每一个晴夜的白云片片
都通常会变成一清早的瓦蓝
每一枚无花果都在悄悄地
做着自己艳若牡丹的梦
每一个卑微的梦都不只有安恬
在青岛,休渔期一过
大海慷慨、清爽得你不仅可以
体味鱼蟹或虾虎的鲜活
也能抱着双膝静静地看着
远处海面上闪烁不定的渔火
想象出海或登岛,体味
唇吻如何爬满光洁的额头
体味山海和天地的静谧与寥廓
于慈江: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座教授、一多诗歌中心主任。北大文学学士、硕士,美国雷鸟国际管理学院MBA,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北师大文学博士。诗人,译者,文学评论家,资深审读审译专家,资深通识教育工作者,“学人诵读”“炫耀式写作”理念倡导者兼资深诵读者。曾供职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曾任新东方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长暨人文教育首席专家。
作为知名学者与诗评家,于慈江教授侧重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中国新诗、现代经典诗歌汉译、当代汉语诗学,独树一帜于“朦胧诗”“新诗潮”研究,成果斐然于杨绛研究和诗教普及。学术论文《诗歌:出走与打起精神》《新诗的一种“宣叙调”》《朦胧诗与第三代诗:蜕变期的深刻律动》等发表于《文学评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近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进校园、文学经典诵读等公益性诗歌活动,被誉为“集诗歌的写、译、析、诵、评、改、润于一身之两岸三地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