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郭栋超,一年多未见,竟又写出了三首长诗,而且是咏史的三首长诗,难上加难的大制作,极限挑战的大制作,不能不叫人刮目相看。
郭栋超的三首长诗即“三行”,《丽人行》《悲歌行》《壮士行》,如大潮回流,撼天动地,唤醒历史,重塑时间,令人荡气回肠。
《丽人行》重抒了昭君出塞、文姬归汉、公主西行,三个女人悲怆凄婉的传奇故事。《壮士行》回望西汉,抒写了大漠征战,英雄辈出的泣血壮举。《悲歌行》反刍大宋,感叹改朝换代政权兴亡的人间悲喜剧。
这些著名的历史故事典故事件,改编成的各种艺术作品早就名作无数,中国人几乎妇孺皆知耳熟能详,要写出新意尤其是写成新诗,无疑于唐吉诃德手持长矛战风车。但郭栋超没有屈服退却,逆水行舟成就了他史诗般的梦想。
荒原,漠北,边远
苦寒之地的花,不是龙种
悲凉着露出嫩蕊
难在枝头招展
风的寒流,悍然躲过
在刚刚告别冬日的山面
独树稀疏,荒蛮中铺展
一朵一朵,开了
开了,一朵一朵
开了,就不怕皮鞭炸响,岩羊奔走
也许会有一天
被野马放肆的嚼碎
仅有半生绚丽
既然绚丽过半生
就不求一世雄辉
世事悲催
灵与肉半缩半出,半放半废
趁着仍是春天,柔光冉冉
酷暑未到,仍驻枝头
长望着,独自感动,感动自我
感动浑似血液的山水
山缝间涌动
汩汩
这是《悲歌行》里“兵出漠北”看到的景象。荒蛮因为战争倍添悲凉,然而春天花朵该绽放时谁也挡不住,“一朵一朵,开了/开了,一朵一朵”,这种特写镜头式的白描,把远征将士紧张单调疲惫而又充满期盼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战争已无法避免,流血已无法避免,死亡随时出现,“长望着,独自感动,感动自我/感动浑似血液的山水/山缝间涌动/汩汩”, 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死亡气息,成就了壮士的英魂。这是边塞诗的现代版,更是壮士歌的今天曲。
雪埋离恨,斜阳流光
桦林断肠处
两朝亡国人
词动江河,画连山峦
无才复神州
一个是:点愁似流水,鸠亡黄河边
一个是:乱马踏身死,皇陵无枯骨
咏史诗,无法避开史实。如何处理史事,如何既能进又能出,是对诗人知识的考验,更是对诗人情怀和掌控能力的煎熬。面对北宋灭亡中华民族心灵里无法弥补的伤痛,“靖康之难”或“靖康之耻”,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还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了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写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郭栋超在《悲歌行》里,以词加曲的体式,半文半白的语式,仅仅7行,亦歌亦怨,亦讽亦嘲,亦庄亦谐,就把一个民族的千年心病,表述得既悲切又衰怨,既惋惜又无奈,血泪中深含无尽的省思。
名将,黄泉下,空悲着
再难以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悲!悲!悲!
切!切!切!
脉脉此情向谁诉
这是《悲歌行》里写抗金英雄岳飞的一段,二三句基本是借用岳飞《满江红》里的句子,一四句是岳飞《满江红》里的句子化生出来的,尤其是四五句,把“空悲切”之“悲切”两字分开分行并加六个感叹号,让悲切悲到了极点极限,是创造性地化用。最后一句是辛弃疾《摸鱼儿》里的原句,用在此也恰到好处,不仅讴歌了英雄的悲壮,而且还深深地同情着英雄的落寞,呼喊着人性良知的觉醒。
细雨黄昏,点点滴滴
雁过风急
落木枯叶堆积
即使山色空朦
几盏淡酒,对天邀月
与谁话凄凉
这是《悲歌行》里写女词人李清照的一段,第一句是从李清照《声声慢》里最后一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里借用的。第二句是从李清照《声声慢》里“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化用来的。第三句是从李清照《声声慢》里“满地黄花堆积”化用的。第四句则从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里“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朦雨欲奇”借用。第五句从李清照《声声慢》里“三杯两盏淡酒”化用。最后一句从苏轼《江城子》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借用。郭栋超在咏史诗中借用化用古代诗词句子的情况较多,这样营造的古代意境,真切原始,让人如临其景,流连忘返。
需提醒的是,诗人写作在尽性挥洒时要不忘节制疑炼,在任意东西古今时要不忘提炼升华;在深入时不忘走出,不仅要走出自己,还要走出他人,走出历史,走出唐诗宋词,走成自个,成就自个。
郭栋超是位激情燃烧的诗人,从乡村到城市,从基层到机关,从学生到官员,从儿子到父亲,从丈夫到诗人,从乡土诗到乡愁诗 ,从爱情诗到抒情诗,从浪漫诗到咏史诗,从“三原”到“三行”,从回望家园到回望家国,从回望自我到回望历史,他企图从过去、原来、原始,重新打量自己和一切,在打量的过程中,他随歌而歌,随哭而哭,随笑而笑,他沉醉,他叹息,他痛苦,他无奈,他省思,他缠绵,他无眠,他兴奋,他且逍,他且遥,他而诗,他而歌,他也叫我们沉醉,更叫我们期待。
2016年4月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