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人书画 > 美术作品
徐鼎一山水画作品·鉴赏


  导读: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徐鼎一美术作品选。
艺术家简介

徐鼎一,1967年生,重庆云阳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荣宝斋》期刊主编、荣宝斋画院教授。出版有《鉴识齐白石》《鉴识李可染》《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李苦禅》《中国画名家作品真伪—齐白石》《徐鼎一说书画》《徐鼎一山水画集》等。 

 

  画巴蜀山水叙
 

  巴蜀山水,巍峙华夏西南,以幽、奇、雄、险为天下胜。天府沃野,西挽横断,南倚云贵,北托秦巴,东领夔巫,云兴霞蔚,斗绿争红。长江西来,一脉贯之,纳岷、沱、涪、乌、嘉陵诸水,浩浩汤汤,东注于海。古往今来,文人豪士,迁客旅人,无不叹此天地之壮观、宇内之奇域也。无数雄文诗篇,极尽意蕴,赞美之,嗟叹之,歌咏之,倾倒之。计其作者之众、作品之多,不胜枚举。仅唐之杜少陵一人,在夔三年,得诗三百六十余首。故山川之奇壮、民风之淳厚,可以发人之感兴、启人之遐思,又岂可无诗文以纪之哉?前汉以来,文翁治蜀,天下文脉,尽归巴蜀矣。即以古今治《易》者考之,亦称巴蜀为盛。唐之李鼎祚《周易集解》,明之来知德《周易集注》,尤为杰出。而北宋程颐之《易传》,作于涪州,且自言“三阳失位”之说“闻之成都隐者”。蜀中集市之箍篾桶者知《易》尚如此,可见巴蜀文风之盛矣。故山川之焕绮,必有人物之藻发也。
 


岭树红黄秋渐深
 

  清光晖林际68x138cm
 

  文风郁起,画亦兴焉。画者,所以开天地也,夺造化也,惊鬼神也,移情志也。故画与文偕,图与理俱,道与物通,技与灵会,与六籍同功,与自然合运者也。自汉扬雄、司马相如开巴蜀文风以来,巴蜀画风亦日渐肇兴,作者辈出。唐玄宗幸蜀,后每思嘉陵山水,遂命吴道子往写之,归于大同殿壁一日绘成,嘉陵三百里风光赫然在目。前此,大将军李思训亦于殿壁图绘嘉陵,数月方毕。玄宗慨曰:“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玄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宋明以来,名家迭出,焜耀区宇。就二十世纪画坛言之,诸大家亦得巴蜀山水之滋养。黄宾虹之壮年巴蜀之游,上三峡,临夔门,登青城,画风为一变。其写嘉陵诗曰:“嘉陵山水江上游,一日之迹吴装收。烟峦浮动恣盘礴,图画挽住千林秋。秋寒瑟瑟窗牗入,唐人缣楮无真迹。我从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尤以“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传为佳话。后之李可染、陆俨少、傅抱石诸家于抗战中入渝,亦为巴蜀山水所影响。李可染作逆光山水,为其居重庆金刚坡时,见夕阳返照,穿林越岭,幽深杳冥,因而有悟。陆俨少战后乘木筏东下三峡,穿涛入浪,惊骇万状,历时月余。后每写峡江山水,无不极尽波诡云谲之致。傅抱石寓渝,虽前线战事正酣,而渝中山水之幽奇时出笔端,散锋纷披,秀野兼至,故有“抱石皴”之成。古今一致,钟情巴蜀山川之美,各以诗笔文笔画笔,状其瑰丽幽深。然以吾观之,又何如哉?

  秋山幽居 68x138cm
 

  山水雄浑 68x138cm
 

  巴蜀山水,赅备众美。吾尤心赏者,则有四焉:曰野,曰幽,曰清,曰幻。何以谓之野耶?巴蜀山川,连绵横亘数千里,关山不绝云千叠,复岭耸峰至远天。登眺则逶迆无尽,仰之则横日蔽月,恍若入于泰古之世,茫然居于无何之乡。此之谓野也。何以谓之幽耶?巴蜀群山多植被,丛木交荣,素盖披空。深峡之中,古洞云升,芝草芬萦。猿啸鹤鸣,忽远忽近,时隐时明。观此景也,顿生世外之想,似乎羽化而仙登。此之谓幽也。何以谓之清耶?若夫霁雨初开,群峰如洗,山花红艳似火,远天碧蓝如玉。天地之清清朗朗,透明令人陶醉。鱼翔深底,石滑如脂,炊烟袅袅,人面红映。一呼一吸之间,清新透彻心底,滋养生命无尽鲜活。此之谓清也。何以谓之幻耶?巴蜀多水故多云。唐元稹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巫山十二峰,楚王高唐梦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似真似幻,若有若无,忽东忽西,时聚时散,未曾有定,变化多端。此之谓幻也。野、幽、清、幻四者,又互为交融,浑然一体矣。此乃吾强为之名也。巴蜀之美,又岂可以四字尽之哉?


繁阴冒绿空 68x138cm
 

  芳春何处在 68x138cm
 

  巴蜀山水之美,犹如人之性格使然。有是性必有是体,有是体必有是美。故画巴蜀山水也,必就是美而立意焉,必就是体而结构焉,必就是性而运笔焉。得巴蜀山水之气象,合巴蜀文化之精神,则巴蜀山水绘画之灵魂备矣。

二○一七年五月三十一日于荣宝斋
 

峦壑晴阴 68x138cm
 

穆穆山横黛 68x138cm
 

夏深渐转秋 68x138cm
 

  野隐好读上古书 68x136cm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