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陈明火,笔名执仗,湖北省鄂州市峒山人。湖北省作协第五、六届委员。已出版著作《无锁的情空》《挑剔名作及评点》《包氏佛诗的考索》等十部(三部中英对译),主编省级教材《综合阅读》等三十余部。有两百余首(篇)译成英、日、希腊、俄罗斯、韩等文字。曾获《中国作家》2003年“全国评比”特等奖、希腊作家艺术家国际协会2005年度“欧洲联盟杯”奖等多次。另有陈明火诗文评论集《抒情者的迷途》一部。
瀑布
平静流淌的日子
被逼到了崖边
匿名信
大雪把爆炸的现场
设在我的身边
风窃喜着节拍
我的铁锹跑到门外,将
这些信息堆好
等待阳光来处理
花钵上的鸟窝
窗台外的花钵成为鸟的家,没有谁
与我商量
鸟在花钵中安排居家生活
并传宗接代
也未向我透露半点信息
我从北京归来,看到花钵里
有个缺损了唇齿的鸟窝
一种沧桑
急急地鸣叫于我的心空
花钵里的春天还在
那已替代了菊树的十来根绿草
目不转睛地望着我
我不知那陌生的眼神里藏着多少隐密
忙揣摩着,他们肯定
听过菊树对我的追问,也听过
鸟的一家老小与鸟窝
对菊树的感激
戈壁滩
水,被石头喝光了
石头的血、石头的感觉被太阳喝光了
这里,拒绝悲欢
拒绝任何有关春的消息
只允许所有的石头
陪护好阳光
为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
燃烧自己
萤火虫
我还有脉息,能获取一席之地
我那点微弱的光
也算从月亮的脸上掉下来的
一丝浅笑
我不会用心追赶那炫目的辉煌
在这失色的夜
只想一些曾糊涂过的眼睛
能发现我的善良
我坚信,不论何时何地
黑暗再有来头,也扼杀不了
披着光的
魂灵
尘
飞扬了一世。最终选择没人在意的
一个居处
将一生的故事隐伏
偶有同类赶来
谁也不在乎谁。一闭眼
便可挤在一起
无声无息的世界,就是有风来袭
了不起
再换个更偏僻的位置
动物园
门票买我入园,接受
动物们的欣赏
几双狗眼里,我的脸是一堆肮脏
(戴上口罩)
一群血盆大口里,我之身是营养品
(披上外套)
一阵叽叽喳喳的鸟音里
我的口指斥过多
(捂住耳朵)
几处哀啼的猿声里,我拥有
发霉的真理
(心要藏好)
我只能逃走,若慢了半拍
身影会被吞食
多余的物体
走到河滩,影子坠入河水
我边转身边想着
如何打捞
影子已上岸。我在惊诧之时
竟然没想到这影子
是自己的化身
太阳,站在右边
影子站在左边
我反而觉得我成了一个
多余的物体
石子
爱得太深,石子沉入水底
涟漪散后
沉入的位置瞬间消失
石子是明白的,水是明白的
丢石子的人
未必完全明白
石子还有沉入的机缘
而丢石子的人
总是在水岸
秋雨
我,一直不喜欢打伞
今日打了一次
竟然把爱粉饰太平的老天戳穿了
惹得那哗哗哗的声音
响过不停
戴了大半年专防疫情的口罩们
又加重了一些无奈
在四十年前的初秋,我
打过一次伞
把“世界名著是大毒草”的谎言
戳了一个洞
不久,“吃了豹子胆”的
哗哗哗的响声把我从山城温泉
带到了偏僻的乡下
今后,我也许不再打伞了
也许还会打那么一次、两次……
反正,那哗哗哗的响声
不会因我而消失
亭子
亭子外,暴风雨很凶
吵闹的大雨点
借闪电、响雷与狂风的来势汹汹
伸出千万颗毒牙直想咬掉亭子
亭子的心灵清静。几根
身骨健朗的立柱
愿支撑起一世的荣耀
一个小时后,如同曾被折磨过的
无数个一小时后
亭子还是亭子
当然,暴风雨也有得意之处
亭子眼中的草坪
已躺在一片汪洋之中
亭子脚下的湖水
也被弄得一塌糊涂……
泰山
皇帝,想做太阳想疯了
一场梦便飞到了泰山
他的臣民,也就忙着搬运
朝廷里的气势
并刻于石壁
泰山,只长自己的目光
它终年阅读皇帝
也阅读皇帝的属下
直到他们与饥饿的年代一起走失
山上的一切未成为贡品
泰山也许在想,皇帝与威风
只供一些人使用
哪能将其做件长袍
套住自己的自由之身
因为天黑了
在梦中,我挨了刀子
痛苦想潜入我的内心
它的声音很惨,硬是要我
敲响他乡的月
在被人动刀之前,衣里的思考
很厚。衣外,夜幕的栅栏
也没有作任何的退让
我未失血,只有一些伤感
在反思中涌动
因为天黑了,动刀子的人
晃着身影,未显出脸面
这一夜是安全的
不知今后若干的夜如何
不过,月光与星光的健康
应是不容置疑的
山林
秋色住在山林,诵经声
住在山林
山外的鸟住在山林,天上的云霞
住在山林
我已在山林里
可是,山林那厚厚的表册上
找不到
明火执仗的名字
石蹬
水岸边,能站得起来的只有三个
遍体鳞伤的石蹬
两个相依而爱,一个
在沉思
他们虽说饱饮了千年历史云烟
却还是处在大风大浪的
包围之中
似乎没有谁,想去宣称
自己是胜利者
裸石上的小树
不值得你度过一生的地方
你却坚持把日常生活安排得很到位
你的那身装扮,有点简陋
身骨,不大硬朗
你知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活不出
高大与挺拔
但面对裸石占领了的世界时
你只想找一处站着
举起生命的风旗
好让那些艰难度日的生命们
能听到活出自己的声音
看风景的人
看风景的人,会把看过的细节
当做枝叶
插在头上、脸上
再插在心空,使之长成一棵
能生产芳香的树
看风景的人,只知情溢风景
不知道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人
把自己也当做了
一棵风景
小山的发现
小山,把自己分为两半
一半交给晴云
一半交给秀水
一些猎奇的目光涌来一波波的
赞美
等到目光们的潮退去之后
小山却突然发现
一个有点血性、有点期待的我
已经被自己
弄丢了
顶风的枝
小树林的北边,一棵树被大风
劈开了顶风的枝
附带的,也劈开了树的半个胸脯
被劈掉的枝
没顾及自己的伤痛
就横在那风头上
露出了半个胸脯的树
没时间流泪,鼓励枝叶们
拼命地反抗
小树林里,涌动着一种力
为顶风的枝
为那半个胸脯的树
不服输的柳条
湖边,几棵垂柳的头颅、手臂
早就被锯掉了
赤裸裸的树身十分难看
那些锯过的地方露出了骨肉
有的骨肉开始腐烂
那生痛的地方想长出几枝
好像使不上劲儿
一棵,大约是得罪了湖风
半身的皮肤被劫走
一棵,或许是用尽了心力
树体快接近死亡
柳族的日常生活已难以为继
但还是有不服输的柳条
在拼命活着
花钵里的春天还在
——陈明火短诗点评
刘俊堂
——陈明火短诗点评
刘俊堂
瀑布
平静流淌的日子
被逼到了崖边
诗人故意不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雪净鲛绡落刀尺”之壮美,而让流水到了“崖边”戛然而止,仿佛乌云当空,闪电迟迟未至,读后让人坐卧不安。初读是现实,反复唱诵会进入幻觉。13个字,架构了三层对立关系:“平静”与“逼”,日常与“崖边”,“崖边”与深渊,第一种对立是显性的,后二种则隔着一张薄纸,在纸的背面。如此写瀑布,前无古人。纵身一跃绝非自我意志,更非勇气使然,而是被不可控的命运推挤,不得不为之,多像一个人被生活暴击后立即陷入穷途,他的选择,是别无选择。“平静”——“逼”——“崖边”,短短的两句,完整的起承转三幕剧,“平静”是铺陈,只为衬现“逼”之突然降临;其实还有不忍说出的第四幕——我们见过“崖边”止步的瀑布吗?
匿名信
大雪把爆炸的现场
设在我的身边
风窃喜着节拍
我的铁锹跑到门外,将
这些信息堆好
等待阳光来处理
第一次读到以风喻小人的文字还是北宋晁说之——“冲风如小人”,陈明火的这首《匿名信》是第二次见。“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这首诗反用之,暗喻小人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而将洁白之“雪”归于小人作为,更闻所未闻。可见诗人不走俗路,不吐俗语、善于逆向思维的艺术态度。“风”的象征义是扩散,弥漫,一旦呼啸,则如万张嘴在天空飞,与初闻“匿名信”如“大雪”“爆炸的现场”给人带来的眩目感,逻辑高度统一。大雪爆炸,大概率不会死人,却绝对会溅你一身雪水,但看到“铁锹”一词,读者会心笑了。“铁锹”,是将垃圾铲成一堆准备扔掉的过门戏,不仅滑稽,而且喜乐,足见诗人对于小人行径的不屑,以及处世之达观、敞亮。
花钵上的鸟窝
窗台外的花钵成为鸟的家,没有谁
与我商量
鸟在花钵中安排居家生活
并传宗接代
也未向我透露半点信息
我从北京归来,看到花钵里
有个缺损了唇齿的鸟窝
一种沧桑
急急地鸣叫于我的心空
花钵里的春天还在
那已替代了菊树的十来根绿草
目不转睛地望着我
我不知那陌生的眼神里藏着多少隐密
忙揣摩着,他们肯定
听过菊树对我的追问,也听过
鸟的一家老小与鸟窝
对菊树的感激
这首偏重叙事的小诗,仿佛会变脸。每读一次,读者的表情就会随着体验的不同而不自觉地转换。初读:轻、暖(文字气质与意象选择带来的直觉感受);次读:惊、静(情绪翻转,人与物交际的悲喜);接读:伤、惘(“负情绪”递进,方向迷失);再读:慨、思(再度翻转,进入哲思层面)。
诗歌的切入点:鸟儿在无人居住的阳台上安了家,而且肆无忌惮地“拖家带口”。鸟儿的逻辑非常单纯:人不在之地,就是它们在大地上的安居之所。如果仅仅停留于此,诗歌充其量只有五分之一的完成度。鸟儿,菊树,青草,主人,诗人让视角、感觉在四者之间自由切换,切换中,诗与人两者同时迈入深水区,走向未知。
诗歌给出的终极质疑: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对自我的定位是否准确?人真有自己认为的那么重要吗?是否存在自然、道义、哲学以及社会学认知领域的偏差?想起一部纪录片,片名忘了:如果人类突然消失,地球一个月后会怎样?一年后?十年后?一百年后?最后得出结论:大约一百年后,大自然就会基本抹去人类曾在这个星球生活的痕迹——天空蓝得能当镜子照,河堤溃朽,建筑坍塌,道路荒废,植物野蛮生长,动物们想去哪撒欢就去哪撒欢。人,真是万物的尺度吗?比一只鸟儿高贵吗?比青草更有生命力吗?甚至,比一棵枯死的菊树更重要吗?
诗的最句两行:“鸟的一家老小与鸟窝/对菊树的感激”,注意,鸟儿感激的对象是“菊树”(青草的视角),而对房子的主人、菊树的主人——“我”——近乎无感!诗写到这里,诗人怀疑甚至不自觉地放弃了惯常的身份认同。但这种姿态并非沮丧,不是“躺平”,更非“认命”,相反,在物我交际、交融的过程中,诗人已经有了飞升之感,与庄子一样,他开始放下身段,获得了短暂但绝对有效的平视世间万物、物我两忘的“齐物观”。
戈壁滩
水,被石头喝光了
石头的血、石头的感觉被太阳喝光了
这里,拒绝悲欢
拒绝任何有关春的消息
只允许所有的石头
陪护好阳光
为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
燃烧自己
我非常喜欢这首小诗,以荒芜、死寂、绝望衬托宏大,对世间万物发出惊天质问。全诗虽不见疑问,但读完脑子里会有一千个问号:石头到底在守候什么?阳光所拂意义何在?没有一粒水的石头,被阳光喝干了血的石头,为何还会拒绝一切感知(悲欢)?拒绝一切新鲜的事物(春天)?它的坚守所谓“真理”究竟为何(哪怕似是而非)?诗人虽借石头在发问,实则想问的则是:人在天地间赖以慰籍自己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
“似是而非”四字尤其令人动容,两种解读逻辑都可以自洽。一是虚无,对真理的消解;二是肯定微渺之物,进而肯定万物存在的意义。这多像我们摇摇晃晃的人生:追求真理,真理否定我们;追求爱情,爱情远离我们。但一丝“似是而非”的念想,一根若有若无的救命稻草,毕竟强过虚无。
如果要选几首代表陈明火近几年短诗风格的作品,《戈壁滩》无疑应该入围。与痛点对应的意象,几乎不需要寻找,内心喷涌出的火焰自带光芒。请注意诗人的语气,没有铺陈,诗的开始两行近乎决绝。诗人看到了自己在天与地形成的坐标系里的茫然无措,一个行走的小黑点因何而活,又因何而死。这就是我说的“真实的痛点”,只有真实,它才会形成有效的“波浪效应”,一圈,一圈,一直荡到有时连诗人自我都会迷失的所在。
萤火虫
我还有脉息,能获取一席之地
我那点微弱的光
也算从月亮的脸上掉下来的
一丝浅笑
我不会用心追赶那炫目的辉煌
在这失色的夜
只想一些曾糊涂过的眼睛
能发现我的善良
我坚信,不论何时何地
黑暗再有来头,也扼杀不了
披着光的
魂灵
据诗人自己说,《萤火虫》是他的案头诗,他以此警醒自己。想起袁枚的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所面临的环境不过是“白日不到处”。与此相比,荧火虫面对的则是铺天盖地“有来头”的“黑暗”。但那有什么要紧?我照样不惧,只要有一双“糊涂过的眼睛”发现我的“善良”,那就值得。“糊涂”一词,语气里有对公众无法正确认知自己而又无从辩解的焦虑,以及些许不被理解的怨懑,像是在痛其不争,但潜台词是“吁请”与“原谅”。
诗的诗眼是“善良”,人性里有善,哪怕少许,也不至让一个人失了人味,就会有温度,人间就有希望,就不会太虚假,人活着就绝不会形式大于内容,世间万物与我们才会有生机盎然的交融与汇际:花就还会开,鸟就会在天空飞,鱼儿才会在一直水中游。善良,是希望的原点。一只小小萤火虫,一个小小的意志,在茫茫漆黑的天地间,所祈,所求,低微如斯,倔强如斯。
这首诗最令我欣喜之处,是诗人重新擦亮了道德领域词语上一层厚厚的铁锈。“善良”一词,哪怕被人用得滥俗,被视作大而不当的失效虚词,他也要勇敢地用一用。在大规模词语迭代运动里,常见形容词以及与道德相关联的词汇,已然成为重灾区。我个人认为:任何词语都无原罪,失效与否与具体诗歌语境有非此不可的关系,取决于它与其它词发生碰撞时,是否能让读者一瞬间找回它的词根义,或呈现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并触发共情。在这首诗里,“黑暗”、“微弱”、“糊涂”等显词,以及吁求、同情、倔强、意志、坚守等相关联的隐词,是“善良”一词的底色。
尘
飞扬了一世。最终选择没人在意的
一个居处
将一生的故事隐伏
偶有同类赶来
谁也不在乎谁。一闭眼
便可挤在一起
无声无息的世界,就是有风来袭
了不起
再换个更偏僻的位置
小事物翻炒成大世界,是诗人陈明火最为人称道的诗艺。“尘”是一首“奇怪”之诗,词义的多重性——由“主词”引领“他词”带来的方向,你至少可以找到三个(甚至完全相反),且逻辑都能高度自洽。比如“飞扬”(主词)一词,汉语语境里,贬义、褒义,都有相对应的用法。神采飞扬,趋于褒义;飞扬跋扈,则是贬义。“飞扬”一词单用,则有“放纵、飘扬”之义,有褒有贬,难以归类。“飞扬”是这首诗的原点,褒义的理解,这首诗似乎是对淡然,随遇而安这样一种人生持肯定态度,与道家“功遂身退”,“不争”等理念吻合;如果为贬义,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无论曾经多么不可一世,最终也不过是一粒落寞的尘土。诗意的多重指向于诗歌是一种常态,但无论怎么理解,可以确定的归宿只有一个:我们最终都会成为一粒“尘”土,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漂浮物。
动物园
门票买我入园,接受
动物们的欣赏
几双狗眼里,我的脸是一堆肮脏
(戴上口罩)
一群血盆大口里,我之身是营养品
(披上外套)
一阵叽叽喳喳的鸟音里
我的口指斥过多
(捂住耳朵)
几处哀啼的猿声里,我拥有
发霉的真理
(心要藏好)
我只能逃走,若慢了半拍
身影会被吞食
一首任何溢美之词颁予它都不过分的短制佳作。诗人的“审美雄心”往往直接决定一首诗的优劣,警惕落入前人窠臼,是诗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艺术修养。这首诗运用反主为客的艺术手法,取得了超凡的艺术效果。诗意与《花钵上的鸟窝》可以归为一类。庄子《齐物论》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苏轼《前赤壁赋》里也有类似的表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万物齐同,人类没有资格对万物居高临下,智愚,高低,等级,贵贱,给万事万物命名等等,皆出自主观人心,皆是人为,但世界的终极秩序并非人类可以单向决定。换一个角度观察万物,世界便如万花筒般缭乱,会引领我们走向未知甚至细思极恐的领域。动物们观“我”,大致也是平常俗物,就连“门票”这种无生命体,也仿佛主动“买我入园”,我不是观察者,而是被观察者,是脏脏的猎物,是接受审视后的被嘲弄者,是被识破心事者,除了一堆自以为是“发霉”的“真理”,“我”是谁?“我”,真的是我吗?
多余的物体
走到河滩,影子坠入河水
我边转身边想着
如何打捞
影子已上岸。我在惊诧之时
竟然没想到这影子
是自己的化身
太阳,站在右边
影子站在左边
我反而觉得我成了一个
多余的物体
“我”,太阳,影子,三者关系近乎“常识”:太阳照着我——在大地上形成影子。但假如我们变幻主体、介体、受体的位置,则会打开一扇扇新奇的大门。1、太阳是主体,介体是我,影子是客体;2、我是主体,太阳是客体,影子是受体;3、我是客体,影子是主体,太阳是介体;4、我是客体,太阳是主体,影子是介体。这四种情况并非不可能发生。我们之所以一般性认为常识是第一种或者是第二种,原因无它,是因为我们人为圈定了大脑的边疆。或者,我们只会用“常识”来安慰自己。三者没有一个是“多余的物体”。如果一定要讨个说法,论谁最“多余”,可以做做排除法,太阳相对永恒,任何人或任何物,只要在阳光下,就会有投影,故放在时间的长河中,“我”无疑是多余的,可以随时被替换。“我”和诗人一样清醒:有感知者易脆,刚强者易折。这首诗,像是一记扇在自以为是的人类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2023年3月18日发表于北京《燕都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