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人方阵
北京作家、书画家夏津采风作品


  导读:5月26日,北京作家、艺术家赴夏津黄河故道采风活动正式开始。来自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卢沟诗社、“最美边疆”的部分作家、诗人,在当地宣传部有关领导的引介下,畅游黄河故道古桑树园林,广泛与当地企业家、桑农、诗人、书法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古桑树群,一条站着的河流(外一首)

文/王德兴

(一)
究竟何等魔力,使一路狂奔的黄河
性情大变,最初的跌宕起伏
自遇到平原的坦荡与广阔
即由线性的流泻脱胎成立体的繁茂

(二)
有诗为证,黄河之水天上来
但当你真正走进这片古桑树群
你会发现——这分明是一条站着的河流
蜿蜒的堤坝,被压缩、钙化、提纯
向上茁壮为虬劲的枝干
向下发达为稠密的根系

片片硕大的桑叶,则是朵朵浪花
被阳光辗平后挂在高处的片状水滴
人畅游在其中,就是快活的鱼虾了
在尽享天然氧吧深度惬意的同时
还可蜜食到随手可及的多彩椹果……

(三)
河流的源头,始自元明清
但究其内涵当属桑麻的支流
要说真正纳入黄金水道的范畴
则是在升挂起生态文明的船帆之后

每当初夏,桑叶们泛起碧涛的时候
恰是四面八方赶来冲浪、蜜居的高峰

(四)
作为一汪潋滟千年的直立型河流
保持应有的骨感和自下而上的流向
是其风姿独具的全部奥妙所在……


根 脉

钉,攥,伸,吮——这些最能
彰显人与土地依存关系的行为
通过盘根错节的方式
抓紧每一寸泥土

蜜意,低调,发达,勤勉——这些集中
反映当地民俗习性的品质特征
全托付给眼前这片古桑树群

深入浅出——织网
滤去史海的浮华,把盛唐的富庶
宋代的繁荣和元明清的垦拓
——精心打捞,储于地下
发酵为人类生态文明的瑰宝
摇曳于新世纪的渡口——光彩照人

张开臂膀,把历代先民
固守强盛的信念揽入怀里
暖出新芽,然后再植入脚下的泥土
力使每年葱翠欲滴,蜜意如瀑

松散、贫瘠夲是流水仼性留下的后遗症
但在古桑树群的顽强、执着和坚韧面前
风沙的狂躁与肆虐——落荒而逃

从吞没一切的黄浪滔天
到远近闻名的生态氧吧、蜜意家园
所收获的不啻是沧桑岁月,还有从传统稼穑
分娩出的自信、美丽与和谐根脉……
  王德兴,山东夏津人,现居北京,空军大校,曾著有《强军梦》、《以各种方式走向你》等各类专著19部。





夏津古韵

文/仲萧

你是女娲补天遗留的最后一片云彩
用我的管锥铺成绿色的苍海桑田
赵王为之动容
齐晋为之约盟
那清樽素影的椹酒啊
是黄河咆哮的太古遗音

千年的古树穿着厚实而古朴的铠甲
伫立在黄沙中迎风绽放
那是英雄的自信和勇气
征服了华夏大地的眼神
一种傲然挺立
一种坚韧不拔
一种攻无不克
生生不息的信念和力量


为我取杯高歌一曲吧
那是几千年经久不衰的古调

伏羲抚琴如流风回雪
老子骑牛出关紫气东来
孔丘游历诸国劝学宏良
唯独太白举杯邀明月
聆听黄河之水天上来
而我
在学习蔡顺拾椹敬母的故事


黄河的泥沙像千万匹战马呼啸而来
汇聚在椹仙的脚下
化成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滋润着夏津的子民
那树上的伤疤
仿佛述说着蜿蜒曲折的故事
与坠露和苍英
慨叹昔日的云起云落
仰望齐鲁高山那道彩虹。

  蔡仲萧,学者,国学家,书画家,作家,诗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兰亭奖获得者,国务院国礼书画家,历任终南山道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副院长,《北京诗人》顾问,北京诗社副社长,亿画云书画顾问,艺汇天下专家组委会主任,北京紫禁皇都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名苑艺术研究院顾问,朗清斋艺术馆馆长兼书画院院长。曾受邀在北大、清华、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演讲中国传统文化,其作品被美国总统克林顿、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统沃尔夫,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台湾国民党党主席马英九等收藏。



夏津的古桑树群(外一首)

文/楚红城

一只白鸟的翅膀拂动湖水,拂动远来者的眼神
如意湖边,古老的桑树群微笑着
允许我们的贪婪
桑葚熟了,紫红色在枝叶间跳动

努力地咽口水
还是忍不住挑一颗又大又肥的桑葚儿
放进嘴里
甜从舌尖沁入喉咙,沁入脾胃
改变了我对甜的重新认识

更甜的是白玉葚果。晶莹透亮的白
润而不腻的甜
蜜浓的汁液彻底征服了我
舌苔发酥,似乎我的味蕾患了失忆症

“腾龙桑”是一棵岁龄一千多年的桑树
主干虬劲,挺拔
巴掌大的桑叶一片片挂在枝头
绿意婆娑,荡漾起欢乐
老当益壮。在颐寿园,这样古老的桑树很多
比如“卧龙桑”,比如……

在夏津,我想得更多的,是一条改变岁月走向的河流
黄河的改道,给夏津人带来了泥沙,同时给夏津人留下来
坚毅不拔的勇气
植桑为本,经过一辈又一辈人
将连绵起伏的沙丘地
改变成人间天堂

古桑树群和一首诗站立
时间在此忘记了呼吸,一捧葚果
酿成芳香的梦
为你等在这里

椹仙村

尽量从虫鸣的地方寻找。从上屯到下屯
从传说中流过的马颊河
只需一丛青草就可以托付心境

蟋蟀低声叙述将军府的来龙去脉,一个人伫立良久
城墙城门、古代戏楼、牌坊、多宝塔……坐落得错落有致
等待谁来扮演一幕古装剧呢

椹仙村将一首宋词扶起来。读跌进韵脚里的暮色
月亮踟蹰着
和汉白玉拱桥一起,被灯光逶迤出别致的清幽

睁大眼,城市的灯火之间
民俗的味道愈觉愈浓
找一块水边的石头坐下
恍若梦中
  楚红城,原名李玮。甘肃人,目前在北京工作。北京丰台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卢沟诗社社长。散文、诗歌、古典诗词、楹联均获得不同等级奖,作品发表于《北京晚报》《星星·诗词》《中国广播电视报》《诗词月刊》等报刊杂志。2016年3月,引领《我有一张琴》的接龙创作活动,风靡一时。著《游走笔尖的宋韵》,主编《诗心》《丰雅》《2017华语诗人年选》。



醉在沙丘(外一首)

文/陈丽娜

走进黄河故道桑株群
元明清起居夏津
这是自然的天堂
林阴小路一道道
象少女的腰身
左扭右扭
通向远方
摘一枚桑果
品甘甜
赏不够桑叶
在风中摇曳
撒发着醉人的清香
撩开枝头
它羞红着脸笑弯了腰
桑果,被我发现了
我唱上一首情歌
醉在沙丘

美藏心间

他们是否开启步调
谁能阻挡那颗炽热的心
宣闹的城市被列车甩掉
来自宁静土地上的消息
那枚果子挤在最前面
黄昏啊
明天他们就来到了
  陈丽娜,笔名:磁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深造于中央美院,主修绘画,雕塑。
  曾任中国展示设计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名人名家走中国采风团成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荣获中国当代诗人、雕塑家、画家称号。



夏津·古桑树(外两首)

文/蔚翠

在夏津,桑树用浓密的叶子说出青春
用连绵的桑树林写出茂盛
它们怀里的白椹泛着淡淡的玫红
紫果上面,是一层又一层
比五月的阳光更浓烈的
人与桑树的亲情

桑树权桠把我覆盖在
它的臂下
那是给我的爱和护佑
曾经许多年,我们以桑果为食
元明清的时间跨度足够久远
八万亩的种植足够广大
甘甜的桑果啊
扶我的祖先走过艰难
又将我的体魄打理强健
阳光下一摇晃,熟透的果子
便纷纷掉落
我用一块大大的毡布全部接住
一脉相承的坚韧和顽强
是桑果每年为我们结出的嘱托

怎样守护好你
这仅存的六千亩桑树林,两万株
百岁老桑
岁月在桑叶中露出斑驳的光亮
风雨长出虬枝的铿锵
当我们欣慰于它蓬勃的生命力
当世界粮农组织授予它
农业文化遗产的
皇冠,桑树用它柔美的嗓音念出
一篇编年史真实的章节
智慧中蕴含着豁达
平静里闪烁着
悠悠岁月凝结出的温和

夏津·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黄河的水吻过夏津的河床
黄河带来的泥沙留在了夏津的土壤
黄河在哪一年走了,留给夏津一片荒凉
黄河在哪一年走了,夏津人就在哪一年
在它的故道上
遍植农桑

2000多年的时间有些漫长
几个朝代的更迭,又几多风雨动荡
桑树一棵棵长大
枝杈相连,“援木可攀行二十余里”
枝叶繁盛,结出的椹果又甜又多
炕坯围树,畜肥穴施
用心付出就会得到更多回报
犁伐晒土,薄膜缠树
精心照顾的过程实际是相约相伴着成长

2018年,夏津被授予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八万亩连绵不断的桑树林
派出六千棵桑树的代表接受表彰
八十多万个与桑相关的日子
一边百感交集,一边欢呼雀跃
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农业文明得到传承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得到保障

我愿意是祖先留下来的一枚
生长在夏津的小小椹果
站在桑树的中间摇晃
我愿意是黄河故道上的一粒细沙
遍植的根系满是先人殷殷的嘱托
我愿意是中原文化深入骨髓的脉络
当五月的阳光在桑树林里写出诗文
当六月的雨水洒下乳汁一样的甘霖
夏津的千年古桑,与我
将用最炽热的爱
书写黄河故道的文明华章

夏津·温泉

温泉里的矿物元素很古老
自带能量,它们冒出的热气
是古汉语的热气

之乎者也的水珠
顺着手臂到达五月
是的,夏津的古老与黄河的古老一样
温泉水的润滑与桑椹的甜美一样
将军府的木檐与天上的云朵一样

我在温泉的水里飞起来
巨大的池子,瀑布,溶洞
它们拽一些诗歌的彩灯进去
闪一下,跑出来一个灵感
再闪一下,历史的矜持
被快速唤醒

于是所有的事物都开始舒展
吐纳,一批又一批的传说
浮出时间的水面
一枚又一枚的椹果长成构思
开出花朵
科学发展的理念
与汩汩而出的温泉水一样
  蔚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伊甸园》诗刊执行主编。芦沟诗社副社长。八十年代末开始发表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绿风》《飞天》《荷花淀》等刊物。出版有个人诗歌作品集《与自然的对话》《春暖花开》。佳木朗诵艺术团成员兼主创,曾获“夏青杯”朗诵原创作品二等奖、“东丽杯”鲁藜全国诗歌大赛二等奖、北京市五一“身边”文学奖一等奖、“田野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北京市群众文艺作品征集一等奖、太湖风“诗歌征文大赛实力诗人奖、“临川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魅力永定河·诗意门头沟”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三等奖等。



在夏津,看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外一首)

文/周步

黄河从神话中走来,从诗歌中走来
这东流水,多少人神往你的风采
亿万年的岁月,一万里的行程
一次次的与夏津拥抱,又一次次的
与夏津离开

告别巴颜喀拉神山,挣脱所有的羁绊
像一条巨龙扭动着黄色的躯体
更像是舞动着一个民族的不羁情怀
从青海到宁夏,从山西到山东
在夏津,悄悄的留下30万亩泥沙淤积
给世界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

夏津沉默了——
但夏津没有叹息。也没有哭泣
仿佛孩子抱怨母亲,却从来未曾把母亲抛弃
夏津人,攥紧拳头,擦干汗水
夏津人,种上桑树,结出果实
——泥沙不是黄河的过错啊
人类的命运,总要经历几次挣扎,几番拼搏

“泥沙荒凉,不宜禾稼,人烟凋敝”
这是载入夏津史册的写真
以桑治沙,植桑造林,还我一个锦绣故园
这是夏津人的愿望,且从不放弃
宋元明清,从古至今
夏津人,用数百年的时间,用桑树一样的坚韧
把满目怆然的黄河故道,用汗水浇灌成
全球农业文化的经典范本

椹果树下

站在这果实稠密的桑椹树下
我最先想到的,是黄河曾经的浊浪汹涌
和黄河故道上,那些挥汗如雨的先祖
他们的拼搏精神,已植根于民族的秉性当中
他们的深厚情感,已化作浓浓蜜意
融入椹果的甘甜
——有些伟大壮举,比一场战争的胜利
更加让人动情

六千亩椹果我摘取一颗。哦,这就够了
这些甜蜜里面,饱含着多少夏津人的祈愿
今天,我从椹果树下走过
我能够做到的,就是把黄河故道
曾经的泛滥和汹涌,曾经的淤积和荒芜
默记于胸。就是把先辈们的毅力与精神
手把手的传递给我们的后代
手把手的传递给我们的子孙

2018/5/29于通州
  周步,甘肃山丹人。作品以散文、诗歌为主。作品见诸于《甘肃日报》《北京晚报》《农民日报》《读者欣赏》《散文选刊》《飞天》《中国诗歌》《延河》等报刊杂志,多次获全国散文、诗歌奖。作品入编《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2012中学生最喜爱作品》等文本。写作题材以西部地域历史散文居多。散文《甘凉古道》、《大美甘州》、《焉支山下话杨广》、《西凉雪》《风流古凉州》等作为宣传甘肃形象篇章入编多个专刊和选本。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视散文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朗诵播出。
现居北京。从事过多个行业,多家报刊签约撰稿。主编《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等图书项目。

 
责任编辑: 周楠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