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评论随笔
“笔底春秋草木知”:卢文丽古诗词赏评


  导读:作为新闻工作者、现代诗人和小说家的卢文丽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古诗词发烧友的卢文丽正在闪亮登场。

  被誉为“西湖的女儿”的杭州诗人、作家、媒体人卢文丽,是个具有多重“一体两翼”人生属性的奇女子。新闻工作与文学创作,组成她人生的第一重“一体两翼”;她的文学创作活动,又主要包括诗歌创作与小说创作,这是她人生的第二重“一体两翼”;她的诗歌创作,又涵盖现代诗创作与古诗词创作,这是她人生的第三重“一体两翼”。作为新闻工作者、现代诗人和小说家的卢文丽为世人所熟知,作为古诗词发烧友的卢文丽正在闪亮登场。近两年来,沉醉于古诗词艺术魅力的她,创作出了近150首古诗词。这些作品,书写了诗人的自然之恋和家国情怀,体现了诗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卢文丽的这些古诗词,从形式上看,包括古风(尤以五言古风为最)、律诗(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和词;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或写景,如描写西湖风光、西塘风光、千岛湖风光、北京西山风光、四季物候等;或咏物,如吟咏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花鸟草木、生活用品、食品饮品等;或叙事,如记述雅集、茶叙、读书、写作、临帖、旅游、晨练、静坐、研佛、赠友、和诗、题照、题画、题展、观剧、听琴、听歌等日常生活事件;或抒情,如抒写父女情、母子情、朋友情、母校情、故乡情、伤时怀古、歌颂抗疫英雄等,旧瓶装新酒,涉笔成趣,以古诗词书写当代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焕发着新时代的神采。
 
  诗者,天地之心。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沉淀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是穿越千年时光的心灵秘道。兰心蕙质的卢文丽,借助这锦衣绣裳、裾袂飞扬的古老艺术形式,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倾注于笔端性灵充盈、摇曳生姿的文字中。诗人或观海听涛,感受时代脉跳;或吟风弄月,尽遣闲情逸致。其情感,或清雅,或浓烈,或明快,或厚重;其意境,时而清幽,时而壮美,时而旖旎,时而空灵。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相交融,古诗意蕴与当代生活相辉映,言近旨远,美不胜收。字里行间,仿若有李清照芳履轻移的跫音,织就一幅当代都市文艺女子的心灵图卷。
 
  卢文丽的这些古诗词,有清新雅健之风,多俊朗明快之趣,从内容上归类,大体包括如下八个方面——
 
  山水情怀。诗人心仪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志在自然山水中释放自我,安顿灵魂,获得精神的慰藉:“结屋于郊外,萤窗二三扇。锦衣常夜行,山静可闻禅。晨起观萱草,星归调素笺。彩云追日月,契阔永无倦”(《小筑》);“春探烟雨花千树,夏踏泉声竹万丛”(《秋分》);“风月烹茶道,湖山把酒称”(《芒种》);“天籁当知己,湖山作洛神”(《咏月》);“三月芒鞋何觉倦,春心不待百花飞。(《惊蛰》)“坐山听谷雨,歇处顿忘机”(《谷雨》);“草木无言藏大美,人间有味自留连”(《冬景》);“百岁何须怯,吟诗可以游。四时皆静好,一叶载轻舟”(《处暑》);“微雨天涯酒,轻烟海上香”(《踏青》)……在《春分》一诗中,诗人这样表露自己的心迹:“安得此生如草木,春风一绿到天涯。”这种山水情怀的源头,无疑可以上溯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东晋隐士陶渊明。
 
  西湖之爱。作为一名“西湖的女儿”,卢文丽曾用现代诗为杭州西湖创作过一本诗集《我对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诗100》,如今,她又以古典的方式与江南山水对话,倾诉自己对西湖、对江南心心相印的深爱:“人皆西子爱,我亦每蹰踟……印象诗千首,湖山日月知”(《大年初四与友北山路茶叙之二》);“遥看平仄吴山醉,不觉人间岁月催”(《柳浪闻莺》);“殷勤骤雨呼仙客,对酌青山不老翁”(《与友龙坞饮茶》);“绿窗澹坐观虚象,遥闻烟波一叶舟”(《曲院风荷》);“湖上空余雷峰塔,人间难觅白蛇仙。吟诗捉笔书枯句,满耳林风作笑翩”(《霜降》);“云生澹若三秋树,溪响清如万骑筝”(《法云古村》);“晚来多旧雨,一梦到江南”(《栀子花》);“雷鼓鱼龙过万军,桃枝竹马绿罗裙。心旌深柳唐风舞,梦泊吴山旧雨氲”(《晨醒闻辊雷,感时序流转万物幽娴步春分》)。
 
  这种爱,既是诗人家国情怀的一种深情体现,亦是对“湖山四时看不足”、今古会心的眷恋,显得尤为意蕴深长、水乳相融。
 
  日常生活。一是反映烟火生活的诗篇,如:“老小杭篮挎,溪滩挑马兰”(《马兰头》);“天外芳馨拂崚嶒,慈心烹炼醉朦腾。满城烟露随香颂,美好当须桂花蒸”(《桂花蒸》);“一亩半分田,葱茏涧谷边。双亲勤打理,催我快烹鲜。瓜隐时蔬翠,藤缠木槿跹。陌阡飞彩蝶,池内笑金莲”(《一亩半分田》)。这类作品,洋溢着一种欢快的气氛。另一类是反映诗人逍遥自足于诗书生活的诗篇,如:“受熏持种心怀素,无意蝉声树上鸣。静坐每逢香气绕,推窗常见月光明。莫嗟三界轮回苦,只道今生靠己耕。品茗随缘观自在,万千书卷一壶轻”(《怀素》)……诗人在诗中直抒胸臆,言表且自得于自己的一片“素心”:“守黑而知白,安常护本心。浮生多少梦,桂雨落山阴”(《怀素》)。
 
  血缘亲情。为父题画:《庚子小雪晨题父亲画》《题父<水仙图>》《题父<惜花人在此>》。赞美母亲:“英气逼人赛女王,今儿潇洒走一场。紫冠红裙莲步响,何妨?七十三亦美娇娘”《定风波•英气逼人赛女王》。舔犊深情:“夏至日,喜闻两儿高考得高分,打油兼以庆:‘忽闻域外传双喜,沐手燃香谢护持……’”(《夏至》);“当年绕膝承欢子,转眼抬头酷帅郎。晨起煲汤翘首望,嗔问尔等可思娘”(《贺两儿归家》);“鸿雁南飞越,儿郎北绕桓。空归休对镜,独自莫凭阑。明月嗟霜冷,青灯梦露寒。晚凉星点雨,秋思八千滩”(《白露送双子赴欧洲》)。怀念亲人:“梦里犹然牵手行,醒时空自泪无言。……江湖一览亲何在,星斗光生照小村”(《梦外婆》);热爱故乡:“岁末还乡何惧冷,身轻如燕自归东”(《游子吟》)……
 
  岁月之叹。譬如:“忆昔年轻气傲时,由缰策马写新诗”(《忆昔》);“一别回望三十载,师生相聚在曦园。书香萦绕花红艳,日月光华驾彩辕。鱼跃海天常念旧,鹰翔长空众星繁。今宵放棹擎金盏,流水高山谢此恩”(《贺复旦作家班“高山流水”文丛发布》);“早岁爱孵图书馆,面包清水忘情游。料知窗外梧桐树,犹记青衫长发悠”(《复旦园重游》)。日月转,光阴迫,人间遽变,沧海桑田:“山川虽在琴声远,风月何堪草色明”(《西湖旧影》);“多少望湖楼上客,化成荷面一丝风”(《北山路》);“今古樵柯一局棋,百年倏忽孰知悲”(《和杜工部秋兴八首其四》);“浮生若梦星辰淡,笔底春秋草木知”(《岁末感怀》)……诗人由此发出了“平生草木过,浮世疾霆催”(《庚子立冬兼迎生日》)的慨叹。
 
  追慕先风。一是对先贤的追慕与怀念,如:“日月山前风雪客,牛羊岭上史诗魂。慈航飘泊桃源泣,苦海沉浮大漠吞。纵使文章知己少,何妨诗锦百花存” (《辛丑二月忆昌耀先生》);“泽雨浮吴越,风荷动曲觞。一支舟楫舞,四海艾蒿香。千古离骚体,人间尔雅章。何须歧路问,山水楚音长”(《端阳怀屈子》);“竹杖行过呼酒老,芒鞋踏破赋诗工。江山明月谁常主,归去来兮有此翁”(《赏故宫东坡大展小记》);“公也才无敌,萧然亦不群。冬心门下客,白石府中君。花鸟鱼虫动,诗书草木氲。高山流水曲,化作岭头云”(《观汪曾祺先生书画展》)。一是对古代社会良序的追慕,如:“止步忽然忘所似,主宾相揖各寒暄”(《小园偶得》)。这类追慕先风的作品,隐藏着对当今社会某些不堪现实的批判与鞭挞。
 
  疫情诗歌。庚子之春,疫情肆虐。诗人没有缺席,她与时代相谐振,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不少礼赞逆行的白衣天使、与灾区人民休戚与共、祈祷国泰民安的诗篇。歌颂抗疫英雄的诗歌,如:“白衣逆行危难蹈。挥泪笑,劳燕一曲渔家傲”(《渔家傲听冯翔《汉阳门花园》歌有感》);“岂曰无依今白衣,战旗漫卷集湖滨”(《出征——为浙江援鄂抗疫医疗团而作》)。与武汉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诗歌,如:“万里山川同冷热,半炉菊碳共霜晴”(《夜莺》)。抒写美好祝愿的,如“只教海内平安日,煮酒烹茶慰早樱”(《立春偶作》);“祈求雷火降魔虐,华夏安康长喜乐”(《过西湖》)。
 
  生活感喟。这些古诗词中,也偶有感喟生活艰辛的作品,如《己亥八月初五》:“心似青鸾三万里,半生劳碌半生难。朝辞犬吠谋粮粟,暮隐蓬门对影寒。有意栽花花事寂,无心种草草盘桓。恓惶光景何堪寄,应作殷勤如是观”;“雷声未起苏虫急,花信初归浪蝶谤”(《惊蛰》);“非我爱高冷,霜寒能醒狂。心宽听好鸟,冻笔写新章”(《己亥生日暨迎立冬》)。这类诗歌,也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偶发的真实情绪,它们与诗人的其他诗歌一起,共同塑造了卢文丽古诗词的整体面貌。
 
  从艺术方面看,卢文丽的古体诗抵达了一种自然和谐、浑然天成的审美境界。具体来说有以下四个特点:一、简洁明快的韵律之美;二、阴柔清丽的语言之美;三、清幽绝俗的意境之美;四、口语入诗的谐趣之美。这里着重谈谈第四个特点,即偶尔以口语入诗。这类诗有“扫码得两枚,一啖满香袭”(《莲蓬》);“晨妆一啖乐逍遥,杭州烧饼老油条”(《早点》);“林梢一抹夕阳醉,三个童鞋正少年”(《光影娉婷树接天》);“美食要数杨员外,造词还须老主编。青菜东坡香奈儿,荷花莲子小笼包”(《饮湖上》),等等。口语的引入,造成了一种轻松俏皮的表达效果。
 
(2021.3.21,夜,于杭州)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