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诗人应该留下的文学记忆
——读《吴勇聪:脱贫攻坚普查记》(诗选二)


  导读:刘德元,中共内江市委史志研究室退休干部,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结集出版的有散文集《心语》(199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言论随笔集《大匠之门》(2019年现代文化出版社)。

   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4年3月,习近平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从而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木戛乡6个行政村实现整体脱贫。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云南诗人吴勇聪在木戛乡进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期间,他将这些经历如实写进了《吴勇聪:脱贫攻坚普查记》(载《天海文心》第553期,总编慕容黓玦),留下一份可贵的文学记忆。全诗共7首,这里节选2首并略加点评,籍以歌颂那些为脱贫攻坚作出贡献的扶贫干部。
  木戛乡在哪里?木戛乡位于云贵高原哀牢山脉中段、澜沧江流域的高山峡谷间,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下辖的一个乡。2020年严冬,雨雪初霁,在《小拉巴的廊檐下》,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人员、诗人吴勇聪“等待太久,清茶已凉。九点多/来到小拉巴,拉祜老乡/用力握住我的手,不容拒绝/也无法拒绝。我听不懂他们说的语言/但他们真诚的笑容却无需翻译”。“小拉巴”“拉祜老乡”,土生土长的地儿、土生土长的人,“用力握住我的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温暖?粗糙?厚实?这一握便让人终生难忘、印象深刻,同时也有无数动人心魄的细节打动人心,故而一行行真情实感的文字喷涌而出:“普查问卷上的问题,都已不是问题/当我点选蓝色的答案/扶贫攻坚的蓝图已如期实现/满意与感恩,都写在他们的嘴角”。诗人既强调了作品是基于作者参与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的亲身体验,又点出诗的叙事性。对照作者其他几首作品,不难发现,叙事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标识。这个标识延续到《小拉巴的廊檐下》,既保留了原来的基本特征,又有了新的变奏,“多依、黑芭蕉、柑橘、小白薯/花生、土鸡蛋、糯米粑粑/老乡特意指着一沓苦荞饼/让我蘸着碗里的蜂蜜吃”。这些带有叙事性的诗歌透着相似的构造方式,感物、感人、充满烟火气。首先是感物,诗人敏锐地感知到诗意的触发点,毫不犹豫地抓住它;其次是感人,经过精心构思,慢慢撬开这个点,释放其中的诗意;而在浓浓的烟火叙述中,作者采取“侧面绕行”的策略,不急于直抒胸臆,而是围着看不见的诗意中心绕一段路。这种叙事模式成就了他的《小拉巴的廊檐下》,使其诗思紧密、力量充沛和充满感染力。其后,诗人“顿时明白了脱贫攻坚的意义/当我起身主动与他们握手/道谢、道别,他们连声说‘脱贫攻坚达’/‘社会主义达’/‘共产党达’/我只能回敬:达达达,你也达!”。“达”,拉祜族“好”的意思。在这样的氛围中,感物、感人与运思相结合的叙事模式,在《小拉巴的廊檐下》中有了新的延展和深化,情感进一步加深,诗意进一步升华:“达”,“在这小小屋檐下,我读懂了国与家/在这小小屋檐下,拉祜人的心/和十四亿中华儿女,同频跳动”! 在《小拉巴的廊檐下》,诗人不仅仅是参与脱贫攻坚普查,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可贵的文学记忆,从骨子里告诉我们扶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第二首《不说再见》。2021年1月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结束,作者就要离开木戛乡:“我们相遇在冬天/错过了秋夏和春天/我还来不及把每个面孔记住/还有多少个名字没记全/离别,就在眼前”。这首先体现在叙事焦点上:作者写诗虽然写的是他人,聚焦的实际还是自我,是个性化的情感与精神表达。而在《不说再见》里,作者书写他人,也聚焦他人,深刻地体会、理解他人。在这一基础上,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调校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让诗意持续发酵:“啊,木戛,啊,木戛/我的脚步/丈量过你的每一个村寨/我的心里/刻下了你的过往和今天”。通过对木戛乡的聚焦、对木戛乡群像的描绘,以及对木戛乡生活的持续体验,作者要离开了,“拉祜儿女/两脚刚迈出丛林深山/双手已托起希望”。《不说再见》无限拓宽了自己的诗歌视野,也让诗作有了依依不舍的纵深感。其次,《不说再见》还生动印证叙事与抒情的辩证关系。通观作者其余几首诗作,亦有明显的叙事性,但限于篇幅短小、题材分散,这些诗只是叙事的“砖瓦”:“啊,木戛,啊,木戛/我还来不及听懂你的语言/还有多少杯美酒没喝干/离别,就在眼前/我们不说再见”。《不说再见》整体编排充实、立体,架构稳妥,读之有爱怜之意,有乡土之美,有亲情之韵。这一结构落实到具体的诗歌里,呈现为一条清晰的“由叙事抵达抒情”的路径。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对叙述对象始终怀有深情,对人的精神信念始终怀有敬重,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内心深处的明澈灿烂。“不说再见/何承诺,都经不起流年检验/每次相遇,都可能是最后一面/不说再见/我会把你刻在心里直到永远/我们不说再见”!有了这份深情与敬重,诗歌的叙事才能与抒情贴紧,与脱贫攻坚贴紧,与木戛乡贴紧,进而融入了这个时代的创伤和文化符号,具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新诗写什么?新诗怎么写?2021年10月14 日,在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第五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节暨新时代现实与诗意第三届新时代诗歌传媒论坛上,诗评家张德明在“扶贫诗歌的涌现,都在重新唤醒自我”的发言中谈到,“扶贫诗歌的涌现,构成了新时代诗歌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一大亮点。”他认为,在脱贫攻坚的历史过程中,不少诗人投入工作第一线,并拿起手中的笔用诗歌来记录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2020年,中国作协、《诗刊》社推出“诗人驻村”计划,邀请几十位一线诗人住进农村,深入生活。作为“诗人驻村”计划的参与者之一,诗人芦苇岸这样说道:“诗人驻村,不是隐逸,而是下沉现实前沿,通过深度接触重新唤醒自我,在驻村的过程中具体积累家国情怀的诗意感知。”吴勇聪在《脱贫攻坚普查记》中也提到,扶贫工作中的场景和故事“有的甚至都不需要加工,说出即是好诗。作为诗人,我当然不会放过这种诗意来袭的感觉;作为一名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者,我当然要尽一份责任”。我们相信,作为一名诗人加脱贫攻坚普查工作者,要给我们留下一段故事,各种叙事手法也本应建立在情感真实和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从《小拉巴的廊檐下》到《不说再见》,体现了诗对现实片段的吸纳整合能力、对脱贫攻坚的观照意识,构成了新时代诗歌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一大亮点。这也如同电视剧《花开山乡》主题曲《党派来的亲人》所唱的那样:“脚踩泥泞,手捧真心,你像远方的亲戚,来到了这小山村。挨家挨户串门,你走得那么勤;同坐一条板凳,你情浓意更深。东家送暖,西家解困,为搬走那一个‘贫’字,你鼓舞人心添干劲……”从《小拉巴的廊檐下》到《不说再见》,诗人吴勇聪以历史亲历者的身份写下的情真意浓的脱贫攻坚普查诗,也将同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一起,载入文学的册页之中。
 
附:《吴勇聪:脱贫攻坚普查记》选二
 
吴勇聪
 
小拉巴的廊檐下
 
等待太久,清茶已凉。九点多
来到小拉巴,拉祜老乡
用力握住我的手,不容拒绝
也无法拒绝。我听不懂他们说的语言
但他们真诚的笑容却无需翻译
普查问卷上的问题,都已不是问题
当我点选蓝色的答案
扶贫攻坚的蓝图已如期实现
满意与感恩,都写在他们的嘴角
多完美的工作报告,也比不上
他们微黑的欢笑,这欢笑
就是幸福最好的注脚
问答之间,他们一直邀请我
吃、喝。小小的桌子上
多依、黑芭蕉、柑橘、小白薯
花生、土鸡蛋、糯米粑粑
老乡特意指着一沓苦荞饼
让我蘸着碗里的蜂蜜吃
我知道他们的用心,城里缺少
这么原汁原味的生态食品
苦荞饼蘸蜂蜜,苦与甜在舌尖相遇
我顿时明白了脱贫攻坚的意义
当我起身主动与他们握手
道谢、道别,他们连声说
“脱贫攻坚达”
“社会主义达”
“共产党达”
我只能回敬:达达达,你也达!
谁走进他们家里去、心里去
谁就好,谁就达
在这小小屋檐下,我读懂了国与家
在这小小屋檐下,拉祜人的心
和十四亿中华儿女,同频跳动

 
不说再见
 
我们相遇在冬天
错过了秋夏和春天
我还来不及把每个面孔记住
还有多少个名字没记全
离别,就在眼前
 
啊,木戛,啊,木戛
我的脚步
丈量过你的每一个村寨
我的心里
刻下了你的过往和今天
拉祜儿女
两脚刚迈出丛林深山
双手已托起希望无限
 
啊,木戛,啊,木戛
我还来不及听懂你的语言
还有多少杯美酒没喝干
离别,就在眼前
我们不说再见
 
不说再见
何承诺,都经不起流年检验
每次相遇,都可能是最后一面
不说再见
我会把你刻在心里直到永远
我们不说再见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