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第一次知悉李清照,是在小学六年级。
那时,笔者就读所在的寨坑小学有一项雷打不动的铁的制度,就是每个班每周必须安排一次讲故事的课外活动,由班主任老师负责组织,时间45分钟。升入六年级不久,班里就进行了一次专门讲述李清照跌宕人生故事的课外活动。
往事如烟,但六年级时的那一次课外活动的内容与情景,笔者的记忆却至今尤新。
那天,班主任老师深入浅出地以我们能够听懂、理解的话语,给我们讲李清照的身世,讲她的传奇人生,讲他历经的苦难、挫折与情思,讲她的才华和巾帼不让须眉的骄人成就。
老师告诉我们,李清照是中国罕见的才女,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工诗善词。她的词,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婉约词派宗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无论是其才华,或是气度、修养和性情,都达到了别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最后,老师还吟诵、讲解了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一诗。老师讲诗的成因,诗的意涵和它所提出的人生价值取向。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句,深深地震撼了我那年少的心灵。从那以后,只要见到李清照的诗词和介绍她的有关文字,我都会无一不认真地去阅读,去仔细品味。
岁月流逝,我慢慢地也就成了李清照的忠粉之一,对她的人品、性情和存世作品也有了越来越深的认知与理解。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藏书甚富的书香家庭里。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一个饱读诗书的学者型官员。母亲王氏也颇有文学修养,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良好环境的耳濡目染,日日熏陶于书香之中,消受诗之绚烂,词之丰饶,加之她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李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文坛名家、苏轼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朱熹叔祖、文学家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朱彧《萍洲可谈》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陶宗仪《说郛》第46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
清文学大家、诗人李调元《雨村词话》云“易安在宋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清照少年时期随父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填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二首。
其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写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酒后泛舟的愉快经历。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读罢掩卷,让人回味无穷。
而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则写道: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写作者对花事和春光的爱惜以及女性特有的关切和敏感。造语恭巧,写得灵活而多情致,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此两词章一经问世,便顷刻轰动了整个京师。据《尧山堂外纪》卷54称:“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和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南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编《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词》6卷。元以后皆不存。其词流传至今的,近人著名文献学家赵万里辑得60首,作《潄玉词》一卷,刊入《校辑宋金元人词》第二册中。
李清照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其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故此,她也就有了“婉约词宗”之谓。
李清照填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既经锤炼,又自然清丽,反对以作诗文之法填词;崇尚典雅,重视音律声字,强调“协律”与和谐美,给人以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而其词的创作内容及格调,则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词风不同的特点。
李清照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真实地反映其悠闲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对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的描述,具有优雅的林下风范。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除前述活泼秀丽、语新意隽的二首《如梦令》外,还有不少表达离情别绪,抒发相思之情的词作。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人结缡未久,其夫明诚即负岌远游。词人殊不忍别,故作此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满腔深情。
又如,写重阳佳节思念丈夫心情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也是婚后不久之作: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再如,写离愁别恨,写因耽于离愁而慵于梳妆,百事无心,用于表达对聚少离多丈夫之深厚感情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词以一个直抒胸臆的“愁”字煞尾,最后三句,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歇拍三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使得“欲说还休”的情感变得愈益低沉和哀婉。
另,还有词人自青州赴莱州探望其夫赵明诚途中于昌乐馆写给留居青州的姊妹们的《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词以浅近的语言,巧妙的设句,流转的音韵写与姊妹间惜别的真挚心情,是一首开阖纵横的小令,堪称易安词中的佳作。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所例举的这些词,虽多描写寂寞生活,抒发忧郁感情,但从中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坦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
李清照南渡后国破家亡的家国之狠和个人生活的悲惨境遇,使其精神限于极端的痛苦之中,因而其词的风格顿变,一改早年的清丽明快、隽永含蓄,而变得格外的深沉厚重、抑郁苍凉。
故此,这一期间的词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情感,将个人的不幸和国家、时代的不幸紧紧地融合在一起,以表达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与惆怅。
代表作有《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写在流离生活中常思念中原故乡: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写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还有《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进行对比,抒写国破家亡的落寞心绪,其中既糅有深沉的故国之思,也融有哀婉的年华之忆。
特别是李清照晚年,在避难金华期间所作的《武陵春》,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词情极为悲苦: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而《声声慢》则通过寻思失坠的记忆,追念如烟的往事,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融合在一起,托出一个“愁”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本无形,难以触摸,可如今却船载不动,其重可知,其态可想。
李清照写于晚年,对其一生早、中、晚三个时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清平乐·年年雪里》,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把个人身世的遭际与情思,同梅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含蓄蕴藉的词意,悲切哀婉的情感,寄托甚深、甚巧的构思,对那个国破家亡时代的苦难和个人孤苦的凄惨生活进行了高超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的诗留存不多,但与其词风不同,风骨凛然,很有特色。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独具一格。
除前述《夏日绝句》外,比如早年在读了张耒的著名《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所写出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就笔势纵横,评议兴废,深刻分析唐“安史之乱”的原因,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的腐败朝政,以借古喻今方式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表现出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
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因此,宋代周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再如,避难金华期间所作的《题八咏楼》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一句“江山留与后人愁”堪称千古绝唱。
李清照不只是一位才华横溢千古难见的伟大文学家、一代词宗,还是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其夫赵明诚,是个卓尔不凡的金石学学者。在赵明诚的影响下,李清照对金石学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和赵明诚共同完成的《金石录》,是中国金石学,也就是早期考古学、文献学、文物学的奠基之作。
赵明清病逝后,李清照为完成其夫未竟的事业,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殚精竭虑地校堪整理明诚的遗作《金石录》一书。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完成《金石录后序》的写作,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前后将《金石录》表进于朝,为金石学初步的圆满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大约在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或者之后,怀着对逝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当在73岁以上。
李清照的一生,历经坎坷,遭遇了很多的苦难和折磨,国破家亡、辗转漂泊、中年丧夫、再婚被骗、没有子嗣,但所有这些,非但没能把她击倒,反而促使她得以在诗词、散文、词学、金石等领域里取得了众多非凡的骄人成就。
李清照的人格也如同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更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在男性居绝对支配地位的中国古代,一个懦弱的女子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却是个奇迹。
笔者一直很喜欢李清照的词。这些词忠实地记录了她一生不同时期生活的点点滴滴。把她的词连贯起来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认知和感悟,让我感受到她的刚毅和坚强,认识到人生惟有低到尘埃,才能锦上添花;跌到谷底,才能跃上云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作者简介
朱乐尧,江西南康人,1952年7月生。1970年冬应征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服役,1978年高考后带军职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2年7月毕业后,到辽宁财经学院(今东北财经大学)任教,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83年5月退出现役。先后发表农业、农村经济和经济学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经济学通论》、《回归农业》、《环城农业》、《走向明天的国有企业》、《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产业配置经济学导论》、《关贸总协定概要》等专著13种。近年转向文化休闲类读物写作,已完成《故乡记忆——并不只是发生在赣西南一个小山村里的故事》一书创作。自2021年起开始发表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