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陈俊熙:香港中文大学英文学士,伦敦大学学院考古学硕士,专攻亚洲考古及文化遗产。任职博物馆研究员。撰有历史、文学、民俗学、博物馆学文章,见于《刻意》、《纸情》、《香港书评》、《历史:覆盖、揭露与净化升华》等。
王勇(1966-)生于江苏,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十二岁定居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其笔名”蕉椰”,正指涉菲国的主要的农产品──香蕉和椰子,可见王氏于菲国的在地体验。王氏虽身居海外,但亦不懈地以华文创作,首倡闪小诗,出版诗、散文、评论,结集十余部,为《菲华截句选》主编,更任多个文社负责人,可见王氏心系华夏文化,在重洋外书写中华。
本文将以”离散”(diasporic)和”在地”(localised)的角度浅析王氏诗作,反映华人在菲律宾书写的经验。 Diaspora源自希腊文διασπορά,分散之意,乃指其城邦子民迁徙至海外,而后来Diaspora则泛指所有移徙到外地,但仍心存故乡、维持原有文化的族群。其中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古代离散歴史现象,乃摩西五经所述,即《(旧约)圣经》,犹太族群被埃及征服,迁移至当地服苦役,后来在外流散,意图回到以色列复国的经历。到上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后殖民(post-colonial)理论兴起,许多离散族群的文学研究兴起,据《离散》(Diaspora: 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期刊主编杜洛连(Khachig Tölölyan)的定义,现代语境的离散族群包含移民、流亡者、难民、外劳、侨民等社群,有关研究主要围绕两个地理中心──原居地与现居地 ,或以历史学家James Clifford所言──”根(roots)”与”路(routes)” ,分别指过去的文化记忆传承以及于居留地文化建构和转化的过程。
菲华诗学研究方面,早于上世纪80年代学者李瑞腾,曾制作菲华文学专辑,后来亦有杨宗翰、刘登翰、古远清、钱虹等等进行相关研究 。台湾学者洪淑苓认为,上述研究皆有论述菲华诗歌中的”乡愁/母土/故土情怀”,然而鲜有提及诗人对本土的关注。故此,本文将以离散文学的角度,探讨王勇作为菲华诗人,如何在海外思考华夏故土和菲律宾本土生活,以诗歌书写他的”根”与”路”。
台湾学者李瑞腾指出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因两国外交立场不同,离散的菲律宾华人无法返乡,“怀乡”成为菲华文学的普遍主题。而王勇则借诗《钓鱼》,抒思乡之怀。
《钓鱼》
海外垂钓
上钩的竟是
一尾故乡月
噗通一声
钩上的月
落水游去无踪
诗中首句即开宗明义,点明地点和行动──在异乡垂钓。而诗人所钓的竟是”故乡月”,所谓愿者上钓,他借此暗示对故土的思念。而诗人的怀乡之情,不仅以诗化的”钓月”意象体现,更见于此意象的文化意涵。月和故乡的”天涯共此时”的联想,乃华夏文学如李白《静夜思》中常见,故不在此详叙。钓月更在不少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出现,如苏轼《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以描述置身世外的隐逸生活,正合王氏处身华夏世界以外,从事文学创作之幽情。
《爷爷的咳嗽》
爷爷一直是我的神话
我和爷爷隔着前世今生
别人蹲在爷爷的膝前听故事
我坐在孩子的身旁话说爷爷
捡起一块烙刻"安平"两字的
石片,在我岷湾的梦土
爷爷的咳嗽隔着海峡
漂水花漂到南洋
自从在同乡会的墙上
爷爷缩小成一张黑白照片
爷爷的影子就在异乡扎下了根
没有光的日子我依然看到根的探索
墙上那把老掉牙的二胡
每晚都曾是爷爷眺望的弯月
爷爷走后我拭擦墙上的残月
它竟发出二胡的弦音
墙,裂开来
天,暗下来
强忍喉中钻心之痒
爷爷的咳嗽成了太平洋的哑炮
以月的意象抒发思念之情,亦见于《爷爷的咳嗽》。思念的对象则转为与诗人”隔着前世今生”的爷爷。诗人以跨越时间的共同视角和声音──”墙上那把老掉牙的二胡∕每晚都曾是爷爷眺望的弯月∕爷爷走后我拭擦墙上的残月∕它竟发出二胡的弦音”,抒发对爷爷的怀念。
此诗亦详叙了王氏一家的离散故事,探索诗人的”根”。 “爷爷的咳嗽隔着海峡∕漂水花漂到南洋”,正述说王家从大陆飘洋过海到南洋的艰苦经历,并侧面描述了菲华的生活面貌:王爷爷加入了同乡会,即在菲律宾的华人社区。而他过世后,其照片挂在同乡会,供后人瞻仰。而自爷爷开始,王家即在”异乡扎下了根”。
战后菲律宾独立,政权实施菲化政策,打压华人经济事业, 压抑文教,迫使华人入籍,正是”没有光的日子”,但这并不妨碍诗人探索文化的”根”。菲华社群仍然传承文化,例如”墙上那把老掉牙的二胡”,诗人在追忆爷爷时,也弹出”二胡的弦音”,以传统音乐延续华夏的”根”。
《三弦》
祖孙三代
总不咬弦
挂回墙上
乡音夜夜
夺弦而出
弦音的意象亦见于王氏的截句诗《三弦》,”乡音夜夜∕夺弦而出”进一步说明传统音乐与故乡、华夏文化的”根”之联系。更值得留意的是,诗人”祖孙三代∕总不咬弦”。既然诗人通晓二胡,读者更可理解除了字面”不咬弦”,即关系不谐协的指涉外,进行更技术性的解读:
“唔(不)咬弦”原指演奏二胡等拉弦乐器时弓不咬弦,即拉时弓在弦上打滑,后引申为合不来。为免上述的情况出现,有指在弓毛上上点”松香”便成。
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祖孙三代在拉二胡时,常有弓不咬弦的情况”,含意有二:首先,传统音乐在异乡透过家族一代一代传承;其次,当地未必有适当的材料修理弓或弦,而松香也主要生长于华南,在菲律宾较难采购,故”弓不咬弦”也可理解作诗人在海外维持文化传统,感到艰难的暗示。
当然,华人长期在菲律宾,也并非纯粹维持自身传统,诚如李有成所形容,”离散的经验繁复多样”。透过诗,王勇写下不少菲律宾生活的观察,其中包括书写马尼拉唐人街的《王彬街的月》和《王彬街河语》,另外《轻轨电车》描绘了马尼拉轻轨系统(Manila Light Rail Transit System)乘客的都市生活,《雪落马容》描述马容火山(Mayon Volcano,又称马荣火山,为菲国吕宋岛东南之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于2006年)。而集中描写中菲文化交会的,可见王勇《烙印》一诗,论述华夏文化与菲律宾本土生活互为影响。
《烙印》
中药店越开越多
中文字越识越少
菲人懂得服中药
华人喜欢吃西餐
水饺米粉和烧卖
占领pinoy的肚肠
快乐蜂麦当劳和halo-halo
统治tsinoy的胃
菲人取中国名字学中文
华人取美国名字讲英语
护照的颜色替代不了肤色
你有你的,他有他的烙印
“中药店越开越多”说明华人在菲律宾的本土化(localisation):中药店可以越开越多,除了因为华人医学知识的承传,也因为”菲人懂得服中药”,华夏文化在本土的接受程度提高,也如”水饺米粉和烧卖∕占领pinoy(菲律宾人)的肚肠”,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更有”菲人取中国名字学中文”,除了在地文化,此诗亦见证中菲关系的变迁。
另一方面,华人在菲律宾的生活面貌也随时代改变,例如”中文字越识越少”、”取美国名字讲英语”,可见华人在语言上有同化(assimilation)的趋势,逐渐遗忘自身的传统,诗人自己也取用他加禄语”pinoy”及”tsinoy”(他加禄语菲律宾人、华人的复合字,即菲律宾华人),自嘲一番。饮食文化上,一如菲律宾人会吃中餐,”华人喜欢吃西餐”,如”快乐蜂麦当劳和halo-halo”,可见文化揉杂(cultural hybridity)的现象。至80年代末,大部分华人已归化菲籍,故华人与菲人”护照的颜色”该是相同的。虽然如此,诗人仍指出肤色是两个族群挥之不去的烙印──华人仍未有完全融入菲律宾,但换句话说,也华夏文化独特的”根”是难以撼动的。
探讨王勇围绕”故乡”和”客乡”两个中心书写的诗作后,读者得以理解王氏以至菲华社群离散经验中,除了追寻和传承华夏文化的”根”以外,也对于在菲生活的描绘。笔者认为,诗作虽然略有评判在菲的生活,但对于未来的”路”,王氏并非全然摒弃客乡的生活。在《蜕变》一诗中,王氏展示了他的企盼──突破往来故乡与客乡之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蜕变》
鸟不知道
天空也有国界
飞来飞去
没有签证
也不用买机票
鱼不清楚
海里也有海防线
游进游出
不管是哪一国的
领海,都当成自己的摇篮
树才不理会
天有多高
地有多深
随便就伸臂张腿
把手舞成翅膀
把脚摇成尾巴
把身体站成树
变成鸟人
鱼人
树人
只要不再做人
诗中鸟和鱼的隐喻,凸显”国界”和”海防线”乃人设立的界线,限制人的流动,他愿变成”鸟人”、”鱼人”,自由进出母土和客乡,更以”只要不再做人”的收结,感慨难以穿梭于中菲两国的现实,例如”买机票”的经济考虑或”签证”的繁琐程序。而”树”的隐喻,则彰显诗人之志,”树根”深入悠悠的文化传统,吸取养分,无论在故乡或是客乡,都可开枝散叶,成就未来长成的百年”树人”。
注:
1 Tölölyan, Khachig "The nation-state and its others: In lieu of a preface" Diaspora: 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 11 (1991): 3-7
2 李有成,《离散与华文文学》,《现代中国研究34号》,页138至146。
3 Clifford, James Returns,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4 洪淑苓,《菲华现代诗中的”华”文化与在地经验──以云鹤、和权、谢馨诗作为例》,《中国现代文学》35期 (2019年6月) ,页89 – 112。
5 李瑞腾,《菲华散文的文化属性──以选集为考察对象》,《文讯》284 期(2009年6月),页 56-61。
6 梁振辉,《”粤剧中的粤语”之八:”合晒合尺”与”唔咬弦”》,《大公报》2018年3月9日。
*王勇,笔名蕉椰、望星海、一侠、永星等。一九六六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祖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已出版诗集、专栏随笔集、评论集十三部。曾荣获菲律滨作家联盟(UMPIL)《巴拉格塔斯文学奖》《2018亚细安华文文学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贡献奖》等重要奖项,经常应邀担任国内外文学奖评审。现任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菲律滨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菲律滨安海经贸文化促进会会长、马尼拉人文讲坛执行长、《薪传》与《诗菲华》主编、《世界头条-菲华作家》策划人等职。
本文将以”离散”(diasporic)和”在地”(localised)的角度浅析王氏诗作,反映华人在菲律宾书写的经验。 Diaspora源自希腊文διασπορά,分散之意,乃指其城邦子民迁徙至海外,而后来Diaspora则泛指所有移徙到外地,但仍心存故乡、维持原有文化的族群。其中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古代离散歴史现象,乃摩西五经所述,即《(旧约)圣经》,犹太族群被埃及征服,迁移至当地服苦役,后来在外流散,意图回到以色列复国的经历。到上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后殖民(post-colonial)理论兴起,许多离散族群的文学研究兴起,据《离散》(Diaspora: 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期刊主编杜洛连(Khachig Tölölyan)的定义,现代语境的离散族群包含移民、流亡者、难民、外劳、侨民等社群,有关研究主要围绕两个地理中心──原居地与现居地 ,或以历史学家James Clifford所言──”根(roots)”与”路(routes)” ,分别指过去的文化记忆传承以及于居留地文化建构和转化的过程。
菲华诗学研究方面,早于上世纪80年代学者李瑞腾,曾制作菲华文学专辑,后来亦有杨宗翰、刘登翰、古远清、钱虹等等进行相关研究 。台湾学者洪淑苓认为,上述研究皆有论述菲华诗歌中的”乡愁/母土/故土情怀”,然而鲜有提及诗人对本土的关注。故此,本文将以离散文学的角度,探讨王勇作为菲华诗人,如何在海外思考华夏故土和菲律宾本土生活,以诗歌书写他的”根”与”路”。
书写故乡
台湾学者李瑞腾指出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因两国外交立场不同,离散的菲律宾华人无法返乡,“怀乡”成为菲华文学的普遍主题。而王勇则借诗《钓鱼》,抒思乡之怀。
《钓鱼》
海外垂钓
上钩的竟是
一尾故乡月
噗通一声
钩上的月
落水游去无踪
诗中首句即开宗明义,点明地点和行动──在异乡垂钓。而诗人所钓的竟是”故乡月”,所谓愿者上钓,他借此暗示对故土的思念。而诗人的怀乡之情,不仅以诗化的”钓月”意象体现,更见于此意象的文化意涵。月和故乡的”天涯共此时”的联想,乃华夏文学如李白《静夜思》中常见,故不在此详叙。钓月更在不少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出现,如苏轼《题金山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以描述置身世外的隐逸生活,正合王氏处身华夏世界以外,从事文学创作之幽情。
《爷爷的咳嗽》
爷爷一直是我的神话
我和爷爷隔着前世今生
别人蹲在爷爷的膝前听故事
我坐在孩子的身旁话说爷爷
捡起一块烙刻"安平"两字的
石片,在我岷湾的梦土
爷爷的咳嗽隔着海峡
漂水花漂到南洋
自从在同乡会的墙上
爷爷缩小成一张黑白照片
爷爷的影子就在异乡扎下了根
没有光的日子我依然看到根的探索
墙上那把老掉牙的二胡
每晚都曾是爷爷眺望的弯月
爷爷走后我拭擦墙上的残月
它竟发出二胡的弦音
墙,裂开来
天,暗下来
强忍喉中钻心之痒
爷爷的咳嗽成了太平洋的哑炮
以月的意象抒发思念之情,亦见于《爷爷的咳嗽》。思念的对象则转为与诗人”隔着前世今生”的爷爷。诗人以跨越时间的共同视角和声音──”墙上那把老掉牙的二胡∕每晚都曾是爷爷眺望的弯月∕爷爷走后我拭擦墙上的残月∕它竟发出二胡的弦音”,抒发对爷爷的怀念。
此诗亦详叙了王氏一家的离散故事,探索诗人的”根”。 “爷爷的咳嗽隔着海峡∕漂水花漂到南洋”,正述说王家从大陆飘洋过海到南洋的艰苦经历,并侧面描述了菲华的生活面貌:王爷爷加入了同乡会,即在菲律宾的华人社区。而他过世后,其照片挂在同乡会,供后人瞻仰。而自爷爷开始,王家即在”异乡扎下了根”。
战后菲律宾独立,政权实施菲化政策,打压华人经济事业, 压抑文教,迫使华人入籍,正是”没有光的日子”,但这并不妨碍诗人探索文化的”根”。菲华社群仍然传承文化,例如”墙上那把老掉牙的二胡”,诗人在追忆爷爷时,也弹出”二胡的弦音”,以传统音乐延续华夏的”根”。
《三弦》
祖孙三代
总不咬弦
挂回墙上
乡音夜夜
夺弦而出
弦音的意象亦见于王氏的截句诗《三弦》,”乡音夜夜∕夺弦而出”进一步说明传统音乐与故乡、华夏文化的”根”之联系。更值得留意的是,诗人”祖孙三代∕总不咬弦”。既然诗人通晓二胡,读者更可理解除了字面”不咬弦”,即关系不谐协的指涉外,进行更技术性的解读:
“唔(不)咬弦”原指演奏二胡等拉弦乐器时弓不咬弦,即拉时弓在弦上打滑,后引申为合不来。为免上述的情况出现,有指在弓毛上上点”松香”便成。
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祖孙三代在拉二胡时,常有弓不咬弦的情况”,含意有二:首先,传统音乐在异乡透过家族一代一代传承;其次,当地未必有适当的材料修理弓或弦,而松香也主要生长于华南,在菲律宾较难采购,故”弓不咬弦”也可理解作诗人在海外维持文化传统,感到艰难的暗示。
书写客乡
当然,华人长期在菲律宾,也并非纯粹维持自身传统,诚如李有成所形容,”离散的经验繁复多样”。透过诗,王勇写下不少菲律宾生活的观察,其中包括书写马尼拉唐人街的《王彬街的月》和《王彬街河语》,另外《轻轨电车》描绘了马尼拉轻轨系统(Manila Light Rail Transit System)乘客的都市生活,《雪落马容》描述马容火山(Mayon Volcano,又称马荣火山,为菲国吕宋岛东南之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于2006年)。而集中描写中菲文化交会的,可见王勇《烙印》一诗,论述华夏文化与菲律宾本土生活互为影响。
《烙印》
中药店越开越多
中文字越识越少
菲人懂得服中药
华人喜欢吃西餐
水饺米粉和烧卖
占领pinoy的肚肠
快乐蜂麦当劳和halo-halo
统治tsinoy的胃
菲人取中国名字学中文
华人取美国名字讲英语
护照的颜色替代不了肤色
你有你的,他有他的烙印
“中药店越开越多”说明华人在菲律宾的本土化(localisation):中药店可以越开越多,除了因为华人医学知识的承传,也因为”菲人懂得服中药”,华夏文化在本土的接受程度提高,也如”水饺米粉和烧卖∕占领pinoy(菲律宾人)的肚肠”,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提升,更有”菲人取中国名字学中文”,除了在地文化,此诗亦见证中菲关系的变迁。
另一方面,华人在菲律宾的生活面貌也随时代改变,例如”中文字越识越少”、”取美国名字讲英语”,可见华人在语言上有同化(assimilation)的趋势,逐渐遗忘自身的传统,诗人自己也取用他加禄语”pinoy”及”tsinoy”(他加禄语菲律宾人、华人的复合字,即菲律宾华人),自嘲一番。饮食文化上,一如菲律宾人会吃中餐,”华人喜欢吃西餐”,如”快乐蜂麦当劳和halo-halo”,可见文化揉杂(cultural hybridity)的现象。至80年代末,大部分华人已归化菲籍,故华人与菲人”护照的颜色”该是相同的。虽然如此,诗人仍指出肤色是两个族群挥之不去的烙印──华人仍未有完全融入菲律宾,但换句话说,也华夏文化独特的”根”是难以撼动的。
故乡与客乡以外
探讨王勇围绕”故乡”和”客乡”两个中心书写的诗作后,读者得以理解王氏以至菲华社群离散经验中,除了追寻和传承华夏文化的”根”以外,也对于在菲生活的描绘。笔者认为,诗作虽然略有评判在菲的生活,但对于未来的”路”,王氏并非全然摒弃客乡的生活。在《蜕变》一诗中,王氏展示了他的企盼──突破往来故乡与客乡之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蜕变》
鸟不知道
天空也有国界
飞来飞去
没有签证
也不用买机票
鱼不清楚
海里也有海防线
游进游出
不管是哪一国的
领海,都当成自己的摇篮
树才不理会
天有多高
地有多深
随便就伸臂张腿
把手舞成翅膀
把脚摇成尾巴
把身体站成树
变成鸟人
鱼人
树人
只要不再做人
诗中鸟和鱼的隐喻,凸显”国界”和”海防线”乃人设立的界线,限制人的流动,他愿变成”鸟人”、”鱼人”,自由进出母土和客乡,更以”只要不再做人”的收结,感慨难以穿梭于中菲两国的现实,例如”买机票”的经济考虑或”签证”的繁琐程序。而”树”的隐喻,则彰显诗人之志,”树根”深入悠悠的文化传统,吸取养分,无论在故乡或是客乡,都可开枝散叶,成就未来长成的百年”树人”。
注:
1 Tölölyan, Khachig "The nation-state and its others: In lieu of a preface" Diaspora: A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Studies 11 (1991): 3-7
2 李有成,《离散与华文文学》,《现代中国研究34号》,页138至146。
3 Clifford, James Returns, Cambridge, MA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4 洪淑苓,《菲华现代诗中的”华”文化与在地经验──以云鹤、和权、谢馨诗作为例》,《中国现代文学》35期 (2019年6月) ,页89 – 112。
5 李瑞腾,《菲华散文的文化属性──以选集为考察对象》,《文讯》284 期(2009年6月),页 56-61。
6 梁振辉,《”粤剧中的粤语”之八:”合晒合尺”与”唔咬弦”》,《大公报》2018年3月9日。
*王勇,笔名蕉椰、望星海、一侠、永星等。一九六六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祖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已出版诗集、专栏随笔集、评论集十三部。曾荣获菲律滨作家联盟(UMPIL)《巴拉格塔斯文学奖》《2018亚细安华文文学奖》《世界华文微型小说40年贡献奖》等重要奖项,经常应邀担任国内外文学奖评审。现任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菲律滨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菲律滨安海经贸文化促进会会长、马尼拉人文讲坛执行长、《薪传》与《诗菲华》主编、《世界头条-菲华作家》策划人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