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以悲悯的姿态守望西北的乡村文明
——读包容冰组诗《乡村的味道》


  导读:张洁,某高校汉语言文学在读本科生,诗人名典特约评论员,有诗文散见于纸刊、网刊。
  提及大西北,也许给人更多的感觉是荒凉。但恰恰是因为它的荒寂落后,发展缓慢,山川阻隔,古老的原生态文明弥漫的炊烟得以袅袅升起,历久弥新。而在金钱至上的浮躁社会,人人向往着北上广深的霓虹掩映,繁花似锦,莺歌燕舞。可是,如果要寻找中华文明的根,进行中华文化的溯源再造,我们还是不得不将目光重新投射在西北广袤的大地,重温儒家文明、佛教智慧、道教文化等尊崇侍奉的浓郁氛围在这里得到繁衍生息,影响深远,构建起了现当代西部文学发展的独特根基。
  第一次接触包容冰先生的诗歌,我的灵魂得以受到巨大的冲击,他的诗歌是厚重的,有信仰的,有思想内涵的。通过其组诗《乡村的味道》,我们会发现,包容冰先生以乡村生活入诗,其中折射出的是西北人典型的精神信仰——虔诚、坚韧、质朴的特色。慢慢品读包容冰先生的诗歌,不免叫人感慨、感叹西北这块土地的神奇。可以这样说,包容冰先生的诗歌,完全可以作为其他地域的人来了解西北文化的一个窗口,不论从诗歌语言还是从诗歌质地,多种视角的切换透视,把西北地域文化的一种特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组诗中对意象的选择使用极其独特考究,如“当归、党参、黄芪”名贵药材,又如“镰刀、庄稼”等等,这些意象都是非常接地气的。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提炼描写,慢慢地把诗人笔下的西北乡村风物如幕布般徐徐拉开,映入读者眼帘。除此之外,我们透过包容冰先生的这组诗,能够清晰地领悟到诗人的生命哲学——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在精神家园中构筑起灵魂栖息的大厦。诗歌不同与其它书画艺术,并不是实用的。但是,诗歌的普世意义就是作为精神疗养而存在的安慰剂。如果单纯说诗歌的创作,那创作技巧必然是一种手段,表达思想情怀才是艺术的体现。就其诗歌本身而言,它是抒情的,叙事的,是表达诗人内心的隐秘,彰显灵魂觉醒的呼吸和喟叹,是人性自然的体现流露。真正的诗歌创作,也可视作修心、修行,提升自己的灵性,净化灵魂。而包容冰先生就是如此,通过客观世界与内心的一次次碰撞,内观后进而对灵魂进行洗礼抚慰,映射出疗养社会,净化人心的普世功能。这样的诗歌,在现代社会是急需的,必须的。现代人在物欲横流、贪婪成性的功利世界中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忘了初心,不知如何去擦拭灵魂的污垢,自净其意,升华思想。包容冰先生的诗歌似一块温润的玉,给人带来凉意和快感。像一剂剂良药,能疏通灵魂的每一条经络,不仅让人回忆起乡村,更使人体会到精神返乡的韵味,使内心得以平静安详,在读诗的过程中,仿佛找到了迷失的自我。
  地域文化对诗人的诗歌创作过程确实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诗人选取的意象以及对乡村的熟悉程度,直接决定了诗歌所抒发的感情强烈与否。包容冰先生作为西北的一位有独特影响的诗人,对生养他的土地有深沉的爱。故而,西北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等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进了他的诗歌创作范畴。在《乡村的味道》中,诗人以包容的姿态回忆乡村生活,从干净的院落出发踏上一条思念、回忆乡村的路,在这条路上,诗人以智者视角的观察,被硕果压弯的枝头、不停鸣叫的知了等等意象所触动,感情如洪水般的涌入诗人激荡的内心。在此处,诗人对虚实之间的处理恰到妙处,从物质的发生转换为意识的存在高蹈,是对乡村真挚的回忆。紧接着,诗人把读者拉回现在的时空,你听:“乡村的味道少了牛哞马嘶驴叫/看不到斜阳西下淡蓝的袅袅炊烟/也听不到母亲喊儿回家吃夜饭的尖叫/当归党参黄芪洋芋,几乎覆盖了整个秋天/小麦青稞蚕豆胡麻油菜,退出了舞台/连枷翻飞,麦芒碰撞的场面只有靠想象”。
  包容冰先生在此处“挟持”了读者的感官,使得读者在品味的同时,也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乡村记忆。乡村的静谧和安详正在消失,关于乡村的记忆也随时间的冲刷,慢慢消逝。但是,中国人的根就在乡村,几千年的乡村文明在几十年内被迅速抛弃,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在痛心的同时,又无能为力。尤其是在西北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乡村人口大量流失,乡村牛哞、马嘶、鸡鸣、驴叫等乡土文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遁。就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和统一面而言,不是乡村需要现代,而是现代需要乡村。当包容冰先生看到“父母的坟茔野草葳蕤/我伫立良久,怅然若失/一切都回不到从前。大山还是以前的那个样子/太阳还是那时的太阳,没有一丝苍老的痕迹/散学回来的儿童各自回家/两只红嘴鸭鸣叫几声飞过头顶”。独立乡村凋敝的田埂,浮想联翩,感叹声声,不得不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往昔。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诗人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永恒,大山作为见证者,见证几代人的变化兴衰。于个体短暂的一生而言,如两只红嘴鸭般飞过头顶般短暂,我们并非生活在时间中,而是生活在夕阳下,一日三餐,耕耘岁月与生命。历史也在警示我们,人的生命如此短暂,应当慢下来感受体味生命的璀璨,作出不负时光的事业。包容冰先生在《乡村记忆》中平静地回忆让我们非常感动。但作为年轻人,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失望,是以乡村为载体的文明的流逝,我们站在乡村看现代化,现代化加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乡村带来了什么巨大戕害,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思考,包括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文明和信仰。
  当代大多数诗人都怀有乡土情结,但是未必都真正地熟悉了解乡村。写乡村不接地气,因为仅凭学院化的乡村理论和文学经验是无法恢复其“乡人”身份,导致力图从中抽象出相关的整体记忆,无法整合细小庞杂而富有烟火气息的乡村生活细节。而包容冰先生的诗歌则不然,首先他是带着浓郁的“乡土味”的诗人,这种“乡土味”构建出了这组现代诗的骨质,诗歌的神韵也被隐藏在了这种“乡土味”之中。在诗歌《小雪过后的雪》《八月将尽》中,整体的情感记忆是感恩的,感恩这片养育他的土地,感恩上苍对这片热土的眷顾:“大雪严严实实包围了静谧的村庄/我和家兄堂弟煮茶,闲话桑麻/父母离世经年,剩下的时光充满荒凉/无论小雪大雪,故土难离的情怀/萦绕心际。我在小雪过后的大雪里/回到老家,像一只羽毛斑白的乌鸦/在故乡的上空盘旋三匝……/昨天大风啸鸣,二叔往生三周年祭/身着海青衣的众居士绕着坟茔念佛祭拜/木鱼,引擎,锣鼓声声,祖宗的梦里/菩提发芽,荷蕾绽苞,莲池溢香/江山换代,这里的风水调头/谁把几百年的深沟大壑一天天填平”(《小雪过后的大雪》)。诗人用大悲悯的胸怀记录这场雪,这样的记录同时也是一种有力度和深度的拷问,乡村带给农民的是苦难和希望,皲裂的手掌里捧的是希望,清澈的双眸中是对老天的感激。“谁把几百年的深沟大壑一天天填平”,“风水调头”等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让诗人感慨激动。我无法想象那一代人是如何面对生活的磨炼捶打,度过艰苦岁月的。可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给了艰苦生活最有力的反击,就是忍耐。
  除此之外,包容冰先生从丰收的秋天自然而然的过渡到那一日的大雪,与家兄堂弟煮茶话桑麻的场景温馨非常,如此场景怎么能少了父母亲的参与,诗人将故乡和父母连接在一起,父母在何地,故乡就在何地。而父母亲早已埋在黄土下面,诗人自喻为一只羽毛斑白的乌鸦,在故乡上空盘旋,却不知飞往何处,该做些什么。在无尽的时空中,一辈辈人在同一个地方生老病死,不留痕迹。包容冰先生对待死亡并没有恐惧,就如花开花落般正常。他发自内心的终极关怀,不断在审视自己,向自己提问,向自然发问,既然生命如此的短暂,个体如此的渺小,那存在的意义究竟为何。在《八月将尽》中,诗人透彻地为读者解释故乡存在的意义为何。故乡,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存在:“这是八月的高原,我的莅临/短暂而仓促,早已不再为/失意的岁月抒情。其实所有解释/都是废话,时过境迁,我升温的激情/冷却到冰点,不久将会冬眠/长久地凝视。八月将尽/我揣紧你远送的泪光上路/那是你为我培育五十年的舍利”。
  我们之所以回忆故乡,恰好是因为故乡不是曾经的故乡,时过境迁,记忆中的故乡早已回不去,比如随处可见的家乡的风土人情,比如,那些让诗人念念不忘的亲人、乡亲和景象。那个地方,那个时代,那些人们,那些事物都一去不复返。纵观包容冰先生的这组诗,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他的快乐和隐忧,他并不是怀念那个物质匮乏贫穷的时代,而是深深烙在心底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八月将尽》是包容冰先生和乡村的一次对话,二者像老友重逢,促膝长谈。而诗人对乡村是感激的,感谢乡村可以照顾他的肉体成长,带来精神慰藉,在乡村的绿水青山间实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生命价值的深层理解。
  诗人洛夫在《写不出漂亮的句子不等于好诗》一文中,他认为具有最高层次的诗人,不但要有宗教的悲悯情怀,也要有宇宙的胸襟,他的诗歌中总是表现出一种终极关怀,也就是一种生命的觉悟,对生命意义的不断怀疑与叩问。用这个观点来诠释包容冰先生的诗歌恰如其分。包容冰的诗就是充满大慈大悲、关怀人类命运,可怜天下苍生的悲叹:“养活大我的人相继走了/留下一堆堆土冢长满野草/我在酒肉肆虐的餐桌上缄口不语/为那些鸡鸭鱼羊悲惨的命运感慨万千。它们好像都是/我的前世父母,谁会想到/今生今世用这样的方式常常相遇……”(《怀旧与思念》)。佛教讲悲悯,悲悯一切众生,鸡鸭鱼羊由业力因果转换,轮入畜生道受啖食蹂躏之苦。包容冰先生看到,或想起,不禁产生极大的悲悯情怀,可怜众生之苦,把众生看作自己前世的生身父母,这是有信仰的人,有敬畏感的人对人生宿命论的深层思考。
  人生在六道轮回中,还是要多做善事,尽可能不造业,多做善事。包容冰先生的诗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教导世人积极向上向善,不做恶事,这也是佛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统一的世界观。再如“ 孤独袭来的时候/一个人在洮河岸边转悠/想起苦难的青葱岁月,白塔山下/你发下斩钉截铁的誓言/像三月的桃花映红我的脸颊/而今年过天命,才顿悟/一切都是虚妄的风景——”(《三月的桃花点燃我的情思》)。诗人顿悟了万事皆空,因果不空的哲理。在包容冰先生看来,“一切都是虚妄的风景”。《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如今我们所追求的只不过是外在虚假的诱惑,我们失去了一双洞察事物的慧眼,凡事都要求一个满意的结果,执着于心中的贪欲,到最后可能会被欲望死死控制,不得正法,走不出苦海。人要觉醒,必须放下心中的执念,降低贪欲,看破红尘,提升灵性,早悟真理。而这也,恰恰就是包容冰先生诗歌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哲学。
  人类自古以来就乐此不疲地对人生的价值问题进行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意义的最大化,就是我们的本能,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面,这同样也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
  纵观包容冰先生的这组诗,是以西北地区的文化生态为大背景,将西北的地域文化、佛教思想,儒家情怀和个人情感完美融汇在其中,他的诗歌往往以守望乡愁的姿态出现在中国诗坛,而最后落脚在生养他的乡村。包容冰先生对西北乃至家乡饱含热情,对西北原生态文化文明的渐渐销蚀充满遗憾眷恋。而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将目光投放在这里,投放在所有乡村,将宝贵的、传统的中国文化保留下来,并且结合现代文明进行中华文明再创造。唯有如此,才能保留住乡村文明,继承传统文化,让后辈儿孙有乡可归,记住乡愁,实现诗和远方的梦想。
  
附诗:
 
乡村的味道(组诗)
 
             包容冰

 
为你采集露水和花朵
 
西天一抹红霞擦亮黄昏
我从远方而来,走进你的蓝梦
红灯笼照耀云髻高绾,你是我寻觅
三千年的知音。青丝缕缕话桑麻
书案上打开的诗卷流淌梵音
坐下来,热气氤氲的一盏香茗
诠释所有诘问与回答
我掏出怀中发黄的一叠信笺
半个世纪的期待兑现,前世
今生长满绿锈的诺言
 
我用一生的勤劳和智慧
为你采集花朵和露水。今夜
万籁俱寂,长夜漫漫,语言
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你问我从何处来
天上人间,琼楼玉宇
明月格外皎洁,清辉斑驳,诗情荡漾
九月菊传送雨露凝霜的过程
我奉献高迈的情怀,悉心为你酿造
超凡入圣的琼浆玉液
 
谁肯相信,天下所有的露水与花朵
都有菩提种性,每一滴都有十万天堂
都有远方和诗的灿烂迷宫
我要告诉你的,其实沉默的圣哲
早已告诉世人。可是人间虚拟的风景
迷住了你东张西望的眼睛
  
                           
八月将尽
 
用什么样的言辞,才能打开
你禁锢半个世纪的心扉
我一路跋涉,历尽艰难险阻
带着春天的雨水和夏季的火焰
来到雕花镂空的窗外。玉兰花
开了一茬又一茬。盲目的大风
刮了整整一夜。你看着
我鼓鼓的行囊,装满诗书与经卷
胡子三月没有打理
疯长成秋天多雨的牧场
寒霜逼近,纷乱的草叶一根根枯黄
 
这是八月的高原,我的莅临
短暂而仓促,早已不再为
失意的岁月抒情。其实所有解释
都是废话,时过境迁,我升温的激情
冷却到冰点,不久将会冬眠
长久地凝视。八月将尽
我揣紧你远送的泪光上路
那是你为我培育五十年的舍利
         
                  
乡村的味道
 
尽情地吮吸乡村的味道
我的记忆像打开泄洪闸的阀门
波浪滚滚。安静洇染开来
诸多往事涌到眼前,举手发言
好像我是一个来评判是非的法官
 
干净的院落,果树疯长
累累硕果压枝弯的景观,使我回到
苍茫无助的童年。那时吃一个梨子
都是一种奢侈,一种享受。饥肠辘辘
听树上的知了不停地鸣叫
也是减缓饥饿的一种方式……
 
乡村的味道少了牛哞马嘶驴叫
看不到斜阳西下淡蓝的袅袅炊烟
也听不到母亲喊儿回家吃夜饭的尖叫
当归党参黄芪洋芋,几乎覆盖了整个秋天
小麦青稞蚕豆胡麻油菜,退出了舞台
连枷翻飞,麦芒碰撞的场面只有靠想象
 
父母的坟茔野草葳蕤
我伫立良久,怅然若失
一切都回不到从前。大山还是那时的样子
太阳还是那时的太阳,没有一丝苍老的痕迹
散学回来的儿童各自回家
两只红嘴鸭鸣叫几声飞过头顶
 
好久没有回到乡村
老妻生起火炉,开始择菜做饭
坐在屋檐下,就着明亮的月光
吃一顿晚餐,回味乡村的味道……
                                          
 
等一个人很难
 
等一个人很难
难于上青天。这样的感觉
不止一次,不止一年。岁岁年年
我在等你。桃花开了谢了
在三月春暖的岸边,仰望岷山
七星亭阁是你守望岷州的符咒
我能背诵出每一个栉风沐雨的章节
包括四季轮回的台词
 
等一个人很难
三生三世约定。二郎山皓白了头颅
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等到
年逾天命,两鬓霜染。秋天的黄叶
铺满大地的沟壑,捡起一声声雁鸣
擦洗腮边的泪滴。寒流逼近
掀起单薄的衣袂,怀中发黄的经卷
劝我回头。回头是岸,回头是岸……
 
等一个人很难
无边的喟叹穿越冬天。不断打问
南来北往的客商,运走的是黄芪当归
带来的是茶叶和绸缎。年年岁岁
丰收的诗歌堆满粮仓,不为名利
只等你的光顾,点灯朗诵,挑剔评判
哪怕有一句让你血液沸腾,转迷为悟
读懂了拯救命悬一线的危难
 
等一个人很难啊——
缘聚缘散。因果循环
今生,来世。此岸,彼岸……
                           
 
小雪过后的雪
 
和冬天保持春天的关系
温暖包围了我的全身。血管里飘摇
秋收的风景,节令如期而至
给我带来美好的祝愿。一场大雪
宣告上苍的密令,大地白茫茫一片浩渺
此刻,我的诗歌正在痛苦地分娩
 
遥想今年雨量充沛,黄芪党参当归
晒满冬天的场院。父老乡亲眼含热泪
皲裂的手指爬满阳光的笑意
给我表述收成的分量,以及生活的沧桑
 
大雪严严实实包围了静谧的村庄
我和家兄堂弟煮茶,闲话桑麻
父母离世经年,剩下的时光充满荒凉
无论小雪大雪,故土难离的情怀
萦绕心际。我在小雪过后的大雪里
回到老家,像一只羽毛斑白的乌鸦
在故乡的上空盘旋三匝……
 
昨天大风啸鸣,二叔往生三周年祭
身着海青衣的众居士绕着坟茔念佛祭拜
木鱼,引擎,锣鼓声声,祖宗的梦里
菩提发芽,荷蕾绽苞,莲池溢香
江山换代,这里的风水调头
谁把几百年的深沟大壑一天天填平
 
小雪过后的雪。故乡说——
这是我款待你的一场盛宴
                               
 
天各一方
 
地冷天寒,时序深入到骨髓
难解难分地鸣叫。有了青灯黄卷
皈依的灵魂不再东奔西跑,嘘寒问暖
南方,北方。习俗各异,我用
写诗的方式回答你的诘问。人间
虚掷的情爱开出紫罗兰的色调
粉饰太平。大雪掩埋了我的篱墙
挨饿受冻的一群麻雀,盯紧
我晨读的窗牖,昏暗的灯光装点
它们七零八落的梦境
 
天各一方。我的北方地冻三尺
寒流嘶鸣,深居北门陋巷修持悟道
常常忘记回复你的短信。仰望岷山
七星亭阁招摇四季轮回的经幡
即使读懂人间的苦难,说于谁听?
 
梦里梦外,梦破梦圆
我在导航的圣号里找到生命的真谛
未来永恒栖居的家园
不再恓惶,不去问路,乃至东倒西歪
不会碰撞一切带血的生命。洁身自好
 
天各一方。其实近在咫尺
打开手机微信,我就会听到你的呼吸
最好不要视屏,我怕你看到我
苍老憔悴的面容,锐减写诗的激情
                              
写一首好诗不易
 
写一首好诗真难。绞尽脑汁
有时也想不出半句像样的诗
平铺直叙,单刀直入的诗我也写过
从头到尾,我用情感和生命
激活每一个词语的能量
释放润物细无声的养料
 
冷不防,读那些囫囵吞枣
生涩隐晦,牛头不对马嘴的比喻
用技巧做作,猎奇的分行文字
在大刊名刊频频招摇
说了什么我一头雾水。如果把它叫做诗
痴人说梦都是含蓄的好诗……
 
写一首诗真难啊。我用童年的饥饿
做底色,以苦难的生活耕耘
命运多舛的土地。记住四季轮回的台词
清扫灵魂里沉淀的污垢
 
年久日深,我终于在圣哲
发黄的典籍里,找到了
诗的真正源头……
 
                                                 
黑夜的变奏
 
深入万物安眠的心脏
我的到来仿佛显得无比突兀
夜空擦亮星星的眼睛,看着夜晚
完成的事物。猫头鹰袭击觅食的野鼠
沧浪之水漫过爱神的足踝
我学着夜莺的嗓音,与天人对话
窗台上的龙舌兰扯长耳朵谛听
 
火车一声鸣笛划破我的独立思考
千里岷山捍卫白雪的尊严,不吭声
我也能读懂金童寺悬挂的一口老钟
镌刻明代的姓氏,携带清朝的口音
历史变奏的旋律散发罂粟的芳香
黑夜变奏的节拍,有十面埋伏的险情
黑白两道走着灵魂滴血的人
 
一只捏着紫罗兰的手,探过来
抚摸我的心跳和脉搏。借着月光的清辉
我看到了她涂满胭脂的嘴唇,殷红
微微翘起,牙齿犹似罗米精巧洁白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三世因果缀满丹桂繁茂的枝头
吴刚捧出自酿的桂花酒,与嫦娥对饮
人间的夜总会惊涛拍岸
响着迷魂的圆舞曲——
 
我继续思索,天上地下醒着的生命
睡去的魂魄,扛起易腐的躯体
沿着命定的轨迹,走向死神的殿堂
我拟改变曾经的设想,和死神讲和
学一次浴火再生的凤凰
尝试涅槃圆寂的滋味。三界之外
不在五行中的大自由,大自在
恰在无边的黑夜里摇身变奏
 
此刻,谁吹响了旋律悠扬的芦笛
给我独坐的春夜镶上一道金边
将我带到富丽繁华的天堂
又瞬间踅回
这个酷似炼狱的人间……
 
 
三月的桃花点燃我的情思
 
洮河两岸的桃花
在温煦的春风里正值开放
远去的伊人游荡在南方
高原的风一再吹疼我的思想
停下手中的活计,休憩的空档
拨通你的电话,回答我的是嘟嘟的忙音
 
二十年杳无音信,听说你独自
去了南方打拼。其实没有必要
探寻你的足迹,人各有志
天下的黄土都养人,也都埋人
我守住高原的寒风
软弱的骨头被雨雪锻打成不坏金刚
我没有被浩荡的红尘掩埋
一边写诗,一边读经
每一个细胞都注满诗经的因子
 
孤独袭来的时候
一个人在洮河岸边转悠
想起苦难的青葱岁月,白塔山下
你发下斩钉截铁的誓言
像三月的桃花映红我的脸颊
而今年过天命,才顿悟
一切都是虚妄的风景——
 
三月的桃花开遍洮河两岸
点燃我粉红的情思,飘向远方
 
                          
寒冷渐渐逼近
                 
寒冷渐渐逼近
我的陋室凉气肆虐,只能
加衣焐身。自己发电照亮昏暗
想起在乡下教书课子的岁月
早已扶正火炉,围炉煮茶
酒友们不时登门造访
乃至酡颜大肆喧哗
把再冷的日子都放不在眼里
 
喝着喝着,窗外下起了大雪
一朵雪花,一锭银子
十万多雪花,十万锭无人捡拾的白银
封裹了我的乡村,我是乡间
最富有的王,醉倒在热炕上
鼾声如雷……
 
寒冷渐渐逼近我的高原
晴耕雨读的妻子在无量寿经里
早出晚归,证悟自性。舍不下
一亩三分土地,再苦再累
也感觉不到疲倦。收割油菜的镰刀
听着圣号的铿锵缠绵
上下翻飞,一个人砍翻五亩油菜
仿佛把整个秋天收获在怀
 
掂量大半年自己耕耘的庄稼
有点寒酸,打出去的诗稿大多
如石沉大海。偶尔在百度上搜索
自己的名姓,像在大海里捞针
一个寒噤,我猛然想起
寒露一过就是霜降……
 
 
怀旧与思念
 
在土炕上滚爬大的人
越来越少。当记忆的仓储打开
泪水早已凝结成透明的琥珀,折射
生命最坚硬的部分。求生的欲望
在饥饿的再三追问下,不得不
委曲求全,在开遍苦菜花的山坡上
久久枯坐,仰望长天……
 
每人每月供应十斤回销粮的日子
一斤玉米九分二厘
一家七口人,每月六元四角四
都成了父亲夜不能寐的愁肠
 
贫穷与饥饿浸泡的岁月
盼着农业社的牛滚坡。青黄不接
打食的麻雀在我家的自留地里穿梭
四分麻黄的青稞,交给麦草人看守
头上的破草帽里,一窝绒毛雏儿
张着鹅黄小嘴,嗷嗷待哺——
 
养活大我的人相继走了
留下一堆堆土冢长满野草
我在酒肉肆虐的餐桌上缄口不语
为那些鸡鸭鱼羊悲惨的命运
感慨万千。它们好像都是
我的前世父母,谁会想到
今生今世用这样的方式
常常相遇……
 
作者简介:
  包容冰,号舍利,梅川居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定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岷县作家协会主席,《岷州文学》主编。
  出版诗集《我的马啃光带露的青草》《空门独语》(上下卷)《内心放射的光芒》(上下卷)《觉行慈航》《驿路向西》(上下卷)等多部。在国内外诸多刊物发表诗歌多首。
  曾获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贡献奖;甘肃第四、六届黄河文学奖;定西市第二、四届马家窑文艺奖;山东省第三届全国网络文学大奖赛诗歌奖;和平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文学大奖赛诗歌类特等奖等全国性大奖赛三十多次。
  主编《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诗歌卷》。
  有关包容冰的诗歌评论集有《包容冰新诗评论集》《包容冰佛诗赏异》《包容冰诗歌论》《包容冰诗歌研讨会论文选》《包氏佛诗的考索》《读包容冰诗集〈驿路向西〉》等300多万字。
责任编辑: 吉竑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