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评论
吮吸黄土地的苦痛艰难,重塑当代乡村的精神根基
——论包容冰诗歌所表现的现实关怀


  导读:王靖洋,甘肃靖远人,大学在读。有诗歌、散文和评论发表于《西部散文选刊》《诗人地理周刊》《诗歌周刊》《白银日报》《白银周刊》《焉支山》《张掖作家》等。


  以真切的意象为基点,以当下的社会生活为依托,再填充进诗人饱满、立体的回忆,加之独到的观察视角与审思方向,做到诗情与乡情的完美结合。在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下,于质朴的语句中展露出诗人深沉厚朴的情思,进而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是包容冰老师诗歌创作的最大亮点。作为一位纯粹的乡土诗人,包容冰深深扎根于养育他的故乡——岷县,他的思绪也在这片土地上无限延伸。他把故乡的一景一物镶嵌进诗歌的创作中,在传达他之于故乡深厚情愫的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乡村发展现状的更深层次的考量。细读包容冰老师的诗,仿佛跨越了无限时空的限制,重温曾经的艰苦岁月,在极具现实主义的诗意中,去品味、去思考、去剖析苦难所给予他的深刻记忆与漫长忍耐,以及他对故乡生存现状的怜惜与悲悯之情。

  生活是进行文学创作的最佳素材和泉源。一首诗歌最能打动人的地方,从来都不是空洞华丽的辞藻,而是诗人那颗赤子之心,毫不遮掩地表露,娓娓倾诉的朴素真情。如《小雪过后的雪》:“父老乡亲眼含热泪/皲裂的手指爬满阳光的笑意/给我表述收成的分量,以及生活的沧桑”。土地是农民养身之母,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容冰老师用最朴素的文字传达出最深沉、厚重、绵长的情感。“皲裂”二字是农民辛勤耕耘的真实写照,是苦难刻在手上的鲜明烙印,亦是他对于父老乡亲历经艰难岁月的咀嚼与回味。这位从乡野田埂中走出来的诗人,从未忘记乡亲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他始终对农民的生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尊重农民,尊重脚下的黄土地,尊重来之不易的幸福。包容冰老师是位有着丰富经验的乡土诗人,他的诗既不缺乏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意境美、质朴美、艺术美,同时也将浓郁的诗情发挥到了极致,令人称啧。

  一个作家的创作都带有自身生活经历的烙印,对于包容冰老师来说,曾经陪伴他的村庄和年少时艰难的生活阅历,都成为滋养其诗歌创作的重要养料。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回望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未离开过同“苦难”的较量,也正因为有了苦难的磨砺,才会涌现出一大批踔厉奋发的人,有收获、有成就的人。“我蹀躞在田间小道/寻觅先祖走去的脚印/土路坑坑洼洼,一如我的人生/波澜起伏,沧桑风雨洗涮/身寒骨冷的岁月,瑟瑟发抖/而今,我把所有历经的苦难/嚼碎,咽成壮骨的蛋白/特立独行”(《把苦难咀嚼咽成壮骨的蛋白》)。面对苦难的岁月,包容冰老师从未选择妥协,埋怨,一蹶不振,而是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去面对,克坚攻难,甘之如饴。他将生活中的苦难经历逐一打碎,像嚼碎一根根硬骨头而后咽下,给生命汲取了养身壮骨的蛋白,从而铸就一种坚定的信念,塑造了更加坚韧的灵魂。在大西北,同包容冰老师一样,敢于直面苦难、战胜苦难的人不在少数,也正是因为这种刻在骨子里的忍耐与不屈,使西北这片土地不再贫瘠荒凉,展现出独属于大西北苍莽、雄浑、遒劲、粗狂的风土人情。

  愁肠九转念亲朋,味蕾深处是故乡。味蕾上的乡愁最是刻骨铭心,令人牵肠挂肚的。在《乡村的味道》一诗中:“乡村的味道少了牛哞马嘶驴叫/看不到斜阳西下淡蓝的袅袅炊烟/也听不到母亲喊儿回家吃夜饭的尖叫/当归党参黄芪洋芋,几乎覆盖了整个秋天/小麦青稞蚕豆胡麻油菜,退出了舞台/连枷翻飞,麦芒碰撞的场面只有靠想象”。中国乡村作为农业大国的一种社会存在形态,是几千年来整个国家的架构主体与发展的基本载体,即使在今天,我们也不能否认乡村对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诗人包容冰老师诗歌中的村庄,再现了其原有的社会风貌,牛、马、炊烟、连枷、麦芒、当归黄芪、小麦青稞等各式各样的农作物以及黄昏时刻阿妈呼唤的声音,都被定格在了诗人的回忆中,伴随时光的流逝一同消散,只有在诗人的记忆中复活。走出乡村与抛弃乡村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真正摧毁村庄的是人们冰冷的心,淡忘了苦难。作为一位有良知的诗人,他以极其矛盾的文字书写乡村的生存窘境,一种无奈与愤懑之情跃然纸上。

  故乡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坐标,是圆心,永远牵引着每一位游子的心,难以舍离。在《怀念火炉》中:“围炉而坐的日子渐去渐远/咽下如许无奈的乡愁。遥想/老屋在风雪弥漫的日子/铁锁生锈,守门的秦琼敬德/被风雨剥蚀得面目全非/莫衷一是”。乡愁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在包容冰的诗歌中,“乡愁”掺杂着诗人诸多的无奈与痛惜。火炉,一种简单的农村取暖工具,伴随着现代化供暖设施的普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老屋,一个曾给予栖息、成长、温暖的地方,而今却在无人问津饱受风霜的侵蚀。生锈的铁锁,何尝不是一把枷锁,锁住了乡村的温馨寂寞,扣住了从前的欢乐与自由。中华传统文化的丢失深深地刺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不禁喟然涕下。又如《梦境里的鸟鸣》:“一只鸟在梦境里,鸣叫/把孤独的夜撕开一道口子/流出的不是泪水,而是/决堤的海洋。人类疯狂至极/啸叫而来,狼嚎而去/死寂的荒原空旷无边/一位白头老人仰天长叹”。鸡犬桑麻,野草闲花,羊肠小道,野蔬茅舍…… 这些构成乡村面貌的基本元素,都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对于在乡村长大的包容冰来说,鸟儿是再寻常不过的动物了,悦耳的鸣叫如今也只能在梦中与之重逢。正因如此,诗人以相当悲叹的文字,使得原本炊烟袅袅,恬然自得的乡村美景,以一种病态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实病倒的不只有乡村,更是一大批丢失生命根基,变得冷漠,精神麻木,忘记乡土甚而忘记父母的人们,浪迹天涯,杳无音信。

  怀念故乡,使漂泊异乡有良知的游子获取精神上的最大慰藉,也只有故乡让诗人感恩的心得以安放。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的魂。对于包容冰来说,故乡承载了他太多难以忘却的回忆,是诗人安放心灵,寄托思念最温馨的港湾。如《凝望》中:“告别故乡多年,我是一个/没有忘记疼痛的游子。内心的创伤一再告诫我,忘记苦难/就意味着数典忘祖”。苦难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但是曾经苦难生活所带给我们宝贵的人生经历,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只有不忘来时的路,方能走得更长更远。一生不忘父母恩的诗人“情不自禁,一再想起西归的父母/已有经年。我是孤独的孩子/满腔积郁的委屈无处倾诉/远离乡村,天寒地冷的日子/一个人在水泥森林的夹缝里/深居简出,独自出没”(《岁月悠悠》)。包容冰老师以孩童的身份表达对往生父母的怀念,诗歌中的孩子也许是孤独、无助的。当然,他的孤独不只表现在渴望双亲陪伴的怀念中,更是对现实市井生活环境逼仄阴冷而无法逃避的控诉。处在“水泥森林”般的现实生活环境,鸟鸣稀缺,人情淡薄冷漠,仿佛成为压垮诗人精神世界的囹圄。乡村的温情在悠悠岁月中被取而代之,唯留诗人穿梭在冰冷阴森的钢筋水泥中,踽踽独行。包容冰老师以相当悲伤的笔调,呼唤着消逝在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的乡村文明,更是呼唤着每一个沉睡在快节奏时代下的人们,及早觉醒,返璞归真,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传承,恢复伦理道德,仁爱和平,孝顺父母,趋吉辟邪。他借助回忆式写作和今昔对比的表现手法,在抒发怀乡之情的同时,将现代社会乡村发展的真实窘境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诗人来说,乡村失去了以往的生机与活力,就如同植物失去了滋润生命的养料,失去了灵魂一般,像断线的风筝,不知飘向何方,注定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包容冰老师以极其犀利的笔触,不加掩饰地揭露乡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敲响了人们内心的警钟——故乡发展所面临的忧患意识。在整个国家,乡村在社会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诗人笔下的乡村作为现代社会乡村的缩影,有着很强的代表性。正如尼克松所说:“当一个民族失去他的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攻这个国家了”。失去乡村的文明,失去优秀文化传统命脉就如同失去文化的民族一样危险可怕。作为一位优秀诗人,包容冰老师以他诗意的表达方式践行着时代赋予他的使命,那就是希冀用诗歌找寻乡村传统文明、关怀现实,不忘初心,寻根问祖的终极意义。

  链接:包容冰专栏

责任编辑: 西江月
要喝就喝纯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