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意思了。第一次读湖北省作协会员、鄂州市作协副主席、诗人董小平的诗《白》、《掩饰》等,要同时调动我的听觉、视觉以及感知觉。也就是说,在他那富有艺术弹性的暗示、隐喻与象征等手法组构的诗句面前,我必须聚精会神地边听、边看、边悟,甚至是即时加入一些无羁的联想与想象。
就说《白》吧。诗题《白》,若从“白”的基本义看,想到的大多是与黑色相对的白色,发亮的白日,弄清楚了的真相大白等。若只停留在“白”的基本义上,那就不是《白》所要传递的深婉意趣了。这不,诗人董小平就是透过“白”的基本义,为我们发掘“白”中所潜在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等。
未完的普庵咒
倦缩的身体
站立的
镜子
“未完的普庵咒”之“普庵咒”,是著名的佛教咒语,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古琴曲。这首优美的古琴曲与普庵禅师有求必应的菩萨精神感应道交,据说能驱离虫、鼠、蚊、蚁,避开凶邪、冤结、恶煞等。我们一经有了对经典“普庵咒”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心灵感知,就可理解听者以示虔诚的“倦缩的身体”及听者身边知情的物象——“站立的/镜子”。第一节所精心展示的一“未完”、一“倦缩”、一“站立”之有声有色、物我合一的画面,与暗示或隐喻着一方无忧无扰的肃穆,就是想把我们的思绪带进诗中所精心创设的一个如白色一样纯净的精神世界或艺术境界里。
晃眼的白
穿过黑夜的
泪
作为第一节或听或看的一个未走上前台的叙述者与旁白者,在第二节里,继续在诗的背后或侧面诠释着诗题《白》之丰富的内涵。是啊,只因有了“未完的普庵咒”所“咒”之爱恨情仇、贪婪痴迷、尔虞我诈的尘世,就会觉得有可“咒”之处,就会有“晃眼的白/穿过黑夜的/泪”(第二节)的情绪再现。这“晃眼的白”,可视为黎明的天光、薄明的云光、阳光或希望之光等。它所承载的是走过黑夜的艰难与折磨身心的苦痛给人带来的一份安慰,一份情致,一份期待。故而,诗人将之隐喻为悲喜交加的“泪”。我以为诗中的这种极为微妙的感觉,既呼应了第一节“未完的普庵咒”,又为第三节之“咒”后所出现的一些可喜之“白”设下伏笔。
空旷的白
抖动的白
躲进怀中的
白
看得出,诗人运用了远景、近景的拍摄技巧,将远观、近瞧之中所感受到的“白”呈现在我们面前。
远观的,是让人心旷神怡的“空旷的白”。其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的“空旷”里,有孟浩然“野旷天低树”、王维“长河落日圆”的空寂与广阔。当然,更有陶铸“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心灵之纯洁与宽广。若是没有心胸开阔或博大的胸怀,也就难以获知大自然之“空旷的白”。
近瞧的,是展示人或万物自由生存状况的一些“抖动的白”,是让人感受人间真情的“躲进怀中的/白”。这“白”之自如的“抖动”里,有毛泽东“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舞动与奔跑之感;这“白”之“躲进怀中”的快慰里,有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情动不已。
无疑的,第三节所展示的“白”,可当做无声的“白”、有情的“白”与大美的“白”,也可当做大气势的“白”、大境界的“白”与大情怀的“白”。
手抚过
滑落的
白
尾节,是第三节的“延续”(附带说说:尾节可与第三节连在一起,只因句式、结构与隐喻、暗示等手法基本一致。若是想分开,也行,就应像第二节那样将之稍微变一变——可免人之审美疲劳,增添阅读时的快感或新鲜感)。诗人董小平为我们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即从一个精彩的细节入手,让我们体会一只手或一双手所“抚过”的一种“滑落的白”——这种情形,生活中是常见的。譬如从手中滑落的泪水、雾水、水滴以及白色的浆汁、乳汁、饮料什么的。当然,这种富有隐深意义的“白”里,还能让我们悟到一回惬意的面对、一个极为幸福的时刻、一次美好的过程……总之,这种欲露还藏的艺术手法之中,像“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梁小斌《雪白的墙》)、“内心的白,是一扇窗”(包容冰《内心发射的光芒》)、“像制造的白天一样多”(王爱红《参观泾县红星宣纸厂》)之 “白”一样,显示了一种超强的艺术张力。
再说《掩饰》吧。诗人董小平想“掩饰”什么呢?我们不用问,还是一如既往地用边看、边听与边悟的方式,去面对诗中所隐蕴的不同的“掩饰”。
那埋尸骨的树下/站着一个人
一棵树下,所埋的“尸骨”是谁的、所站着的“一个人”又是谁?诗人董小平没有告诉我们,这也许就是“掩饰”吧。不过,我们可以调动感知觉,并结合“我经过数次/麻雀觅食数次”后的“他看不见你们”去想、去悟。想想看,诗中用了两个“数次”,表明“我”与“麻雀”来到这里:“麻雀”是为了觅食而来,而“我”为何而来?一句“他看不到你们”,就悄悄回答了这个问题——只因“他”能看见“我”。有意思吧,诗人就像布置悬疑小说一样留下了值得追索的悬念。于是,便引出了与之相关的语义片段,追索了“他”过去了的一些情景:“过往的渡船/摇摇晃晃/彼岸花望而却步/刺骨寒的手/愈来愈黑的血/飘啊飘”。尾句,飘着的“愈来愈黑的血”,是“他”的生命有重疾或临近死亡的一种代指或暗示(只因黑色的血,是淤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指的是因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机体内的器官或者组织内的淤滞淤积等)。回忆性的语义片段,还在诗人的想象中继续呈现——“他”换成了“你”、“你”又恢复到“他”:“这都多少年了/你挣扎、冲撞/你失语、出走/像极了/我失散的兄弟/你们找不到他”。从这里的“你们找不到他”,再回看前面提到的“他看不见你们”,就不难发现在这种人称代词“他”与“你”或“你”与“他”的反复暗转之中,还是悄悄地透露了“他”的一些历历在目的过往。然而,可惜的是“他”已活在天国,“他”的一切都活在“那埋尸骨的树下”,或者说“他”活在树的青枝绿叶里——“我”不时地来探望的“他”,已成为“我”所爱慕、所赞美,甚至是永远难以忘怀的“一棵树”,一个引领“我”前行的人格或精神之高标。
这世上
不屑为伍的人是我
试图用土做的房子
掩饰一眼望穿的中年
“掩饰”一词,虽说亮相了,但还是让“我”在遮盖或掩藏一些自省、自悟之中继续制造“半遮面”之朦朦胧胧的艺术效果。这个“我”想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有“掩饰”的地方,人与“世上”也有“掩饰”的地方。比如说,“不屑为伍”的“我”,就试图“用土做的房子”,去“掩饰一眼望穿的中年”(能“掩饰”得了吗?事实,就摆在那)。此句,以“掩饰”与“一眼望穿”作为一个“中年”人百感交集之矛盾聚集点,并将之置于诗尾,真的是妙极了——因其让人回味不尽的思理情致能得到最有力的发挥。
细品了诗人董小平的两首诗《白》、《掩饰》,我觉得余味未尽:一是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特点,如孟子所云“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上》)——即拉开弓,搭上箭,不射出去,只做出跃跃欲射的姿势。这意思是说,《白》与《选择》善于运用暗示、隐喻与象征等手法,有一种引而不发的灵动张力;二是《白》中暗寓着的“未完的普庵咒”、不同意味之“白”,与《掩饰》中先后出现的“那埋尸骨的树下”、“他看不见你们”、“你们找不到他”、“掩饰一眼望穿的中年”之藏而不露,做到了无处不是“不发”之“引”,或者说无处不是“不露”之“藏”。这种非同寻常的“引”与“藏”,应看作是新的拓展与尝试。对此,我想用“弥足珍贵”一词赞其创新之举,定然是不为过的!
2022年9月28日——29日